网友回答:首先法院不是一个慈善机构,虽然是为人民服务,但是他提供的是有偿服务,因为我们所交的诉讼费用,扣除一定的税费后全部上交国家,然后国家再通过内部的财政系统将该部分钱划拨给法院。其次法院的收费方法有很多种,第一种也是比较普遍的,就是按照涉案财产价值来收。第二种,一般情况下会按照件数来收费,比如说确认权案件或者行政案件。第三种,一般情况下,比如说给法律援助,或者说家庭困难,拿不出律师费的当事人可以减免一部分费用,但是这种情况需要当事人提供自己经济困难的证明,比如说低保证明或者失业证明等。最后给大家总结一下,法院收费,只要不是按照涉案价值来收,费用一般都不会太高,所以说如果你碰到不涉及财产的案件,你可以尽管放心的去起诉,因为你付出的成本很低却能得到法律的支持。
网友回答:随着依法治国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很多人遇到纠纷都会诉至法院,导致大量案件涌入法院,给法院带来巨大的审案压力。如果打官司不花钱了,这种情况将会进一步恶化,到时候司法资源严重不足,让真正需要解决的纠纷反而不能有效审理。正因为打官司需要交纳诉讼费用,很多人决定是否起诉前都会掂量掂量自己到底是否在理,如果只是出于泄愤而没有法律依据,那么碍于诉讼费用他也不会轻易到法院起诉。这样,很多无理取闹就会被挡在法院门外,既有利于发挥其他纠纷解决机制的作用,也有利于节约司法资源。因此,诉讼费用的缴纳还是很有必要的。
网友回答:法院的经费来自哪里?答案是国家财政。而国家财政的收入大部分来自税收和国企,这些钱属于全国人民。而法院收的诉讼费,上缴国家财政(案款提留的事情不表),实行“收支两条线”。以上两段话,归纳起来就是:当事人去法院打官司,本质上是花钱请法院主持公道。全国人民,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去打官司的;会打官司的人中,官司数量、程度也不一样。如果打官司免费,这意味着:拿全国人民的钱替少数人办事,全国人民答应么?其实,真正应该免费的是涉及全民的行政或公益收费,比如身份证办理费(首次、过期的免费,补办得收费)、婚姻登记费(这个已经免费了)、殡葬费、义务教育费(这个也已经免费了)、疫苗接种(貌似也免了)、重大传染病防治(毕竟涉及公共安全,没人会不答应)等等。最后,也最关键的是,诉讼费大体上是由败诉方承担的。诚信、遵纪守法等之人,是不会承担这个费用的。
网友回答:、打官司收的诉讼费是败诉方承担的,这是对败诉方的微小惩戒;法院的诉讼费收费标准很低廉,法院本身是不可能盈利的,行政诉讼一般是50元,民事诉讼比如劳动争议是10元,离婚300元,涉及财产的按照阶梯比例征收,总体比例很低。可是任何一个案件需要三个法官和一个书记员的准备,还有大量的后勤及设备支持,纯属公益收费;适当收费能减少滥诉,就像本地公交车免费,导致一站路都有人坐车,拥挤不堪,收两毛钱都不会这样;我接触的法院有一点做的很好:如果有社区或者村委的家庭困难证明就可以在立案时申请诉讼费缓减免,一般结果是百分百能缓交,百分之六十能减少,百分之三十能免交,还是不错的;打官司真正的花费大头是律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