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位于北京市通州区。地处自古闻名的京杭大运河的源头,文化积淀深厚,历史悠久。紧临京通快速路出口,交通便利,环境优雅。校园占地600余亩,建筑面积17万余平方米。是北京市授予的“文明校园”和“花园式单位”。
古韵今风相辉映,文脉相承育新人。座落于京郊古运河源头的朝气蓬勃的北京物资学院处处呈现新气象,正实现着新的跨越式发展。
北京物资学院1956年中央劳动干部学校创建。
1956年劳动部北京实验工人技术学校创建。
1958年中央劳动干部学校、劳动部北京实验工人技术学校合并升格为北京劳动学院。
1963年北京劳动学院更名为北京经济学院。
1958年北京工厂管理学校创建。
1964年北京工厂管理学校升格为北京工商管理专科学校。
1980年北京经济学院(物资管理系)改建北京物资学院。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教职工近700人。其中专任教师437人,教授44人,副教授15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为28.15%,具有硕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为43.94%;北京市教学名师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52人,北京市师德标兵2人,北京市优秀辅导员7人。
学校目前有本科生、硕士研究生、留学生等各类在校生近8000人,其中本科生6200人,硕士研究生561人,另外,还有成人教育本专科生3000余人。学校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以北京市生源为主。几十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流通领域的高级专业人才,尤其在物流、证券期货等行业中,毕业生享有较高社会声誉。
院系设置
信息学院
信息学院现有专任教师65人,其中,“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2人,“北京市教学名师”2人,“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0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2个,“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1个,北京物资学院科研创新团队4个;教授9人,副教授27人;具有博士学历的教师26人;具有硕士学历的教师26人;另外聘请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梓坤教授为讲座教授,北京大学信息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人为兼职教授。
物流学院
物流学院成立于2006年7月,是基于我校对所属系、部进行重新调整规划,在原物流系、工商管理系、数理系自然科学教研室、北京现代物流基地的基础上组建的。现有物流管理、物流工程、工商管理、市场营销4个专业及国际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物流设备管理2个方向,设有物流管理系、物流工程系、工商管理系3个系和自然科学研究室1个;北京市物流系统与技术实验室、基础实验室、应用实验室3个实验室;中国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研究中心、物流研究中心2个中心;北京现代物流研究基地1个。另有一个常设机构:中国物流学会“亚太物流研究交流与合作部”。
我院教职工72人,其中教授8名、副教授21名、博士后2人(含在读1人)、博士22人(含在读博士7人)。在校生约1940名,成为我校规模最大的学院。我院师资力量雄厚,汇集了王之泰教授、陈梅君教授等物流教育先驱和崔介何教授、邬跃博士、翁心刚博士等国内知名的物流专家学者。这些专家学者理论功底扎实、教学经验丰富、研究成果丰硕,在物流教育和研究领域受到推崇。此外,在师资队伍中,有北京市优秀教师1人,北京市高等院校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北京市青年骨干教师5人。
经济学院
经济学院现有教职工56人,其中教师48人,教学管理人员8人。有北京市教学名师1名,北京市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8人。教师中,教授7人,占教师总数的15%;副教授21人,占教师总数的44%;讲师20人,占教师总数的41%。教师中有博士学位的22人,占教师总数的46%;有硕士学位的14人,占教师总数的29%。从年龄结构看,35岁以下的教师10人,占教师总数的21%;36—45岁的教师21人,占教师总数的44%。经济学院教师具有高学历、年轻化的特点,是一个充满青春活力、朝气蓬勃的集体。截至2010年9月,经济学院共有学生1095名。经济学院每年有10%左右的毕业生考取研究生,到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知名大学继续学习深造。
商学院
商学院成立于2008年6月,是基于我校对学科建设调整布局,在原物流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和会计系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现有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会计学4个专业,设有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会计学4个教学系,建有商务实训中心、会计多媒体实验室、财务管理实训室、集团财务协同实验室、体验理财中心、企业经营与运作实验室、大学生实训基地等8个实验室。
商学院现有教职工60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26人、博士17人。在校生1430多名,是我校规模较大的学院。我院师资力量雄厚,理论功底扎实、教学经验丰富、研究成果丰硕。此外,在师资队伍中,有北京市青年骨干教师5人。
劳动法律
劳动科学与法律学院设有法学(流通法方向)、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三个本科专业以及劳动与社会保障劳动关系方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北京市品牌专业。2003年开始招收劳动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和企业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硕士研究生。
劳动科学与法律学院开展了大量的专业科研活动,完成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0余项,横向合作课题50余项,其他课题30余项。出版各类专著、教材30余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00余篇。这些科研成果的取得,不仅产生了很大的社会效益,还有效促进了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外语文化
外国语言与文化学院的前身是始建于1996年的北京物资学院外语系。2011年3月,在外语系的基础上,学校设立外国语言与文化学院,简称外语学院。
研究生部
学院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拥有一批成绩卓著的教师和科研人员,在流通经济学和物流管理领域的科研具有较强的实力和办学特色。此外,为了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我院特别聘请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经贸委经济研究中心、中国证监会等部门和研究机构的高级专家和学者担任兼职导师。
教学科研
该校教授主编的《北京物流蓝皮书》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二等奖,填补了北京市物流研究的一项空白。学校主办的《中国流通经济》杂志是中国市场学会会刊、中国经济类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参与主办的“中国物流在线”在国内专业网中具有重要影响。
国际交流
北京物资学院足球赛学校重视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社会团体进行学术交流和友好往来。积极与北京师范大学开展合作办学;与北京大学、湖南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合作研究;派出青年教师到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开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进修学习或攻读博士学位。同时,接受国内财经类院校教师在物流管理等专业进修学习,并积极邀请兄弟院校知名教授、学者来校讲学和指导工作。
现任领导
全面主持学校党委工作。分管党委办公室、组织部(统战部)、离退休工作处。联系信息学院。
全面主持学校行政工作。负责规划、审计工作,分管校长办公室、发展规划办;联系物流学院。
沈小静,党委副书记。1962年7月出生于上海市,中共党员,商业经济学博士,教授。1984年7月毕业于北京经济学院物资管理系。曾任北京物资学院企业管理系副主任、营销系主任、工商管理系主任、研究生部主任。2006年10月任北京物资学院院长助理,2006年12月任党委副书记。1993-1996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1998年被评为北京市高校青年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负责宣传理论工作、学生工作、校友工作,配合负责稳定工作;分管宣传部(新闻中心)、学生工作部(学生处、武装部)、团委和校友工作办公室,协助分管组织部(统战部);联系思政部、体育部。
翁心刚,副校长。1961年10月出生于北京市,中共党员,经济学博士,教授。1983年7月毕业于北京经济学院物资管理系,曾任团总支书记、院长办公室科长、企业管理系副主任、研究生部副主任、研究生部主任。2006年4月任北京物资学院院长助理,12月任副院长。1989年-1992年和1996年-1999年赴日本流通经济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北京物资流通协会常务理事,中物联物流规划研究院特邀研究员。研究领域: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
王志鸣,副校长。1957年4月出生于山东文登。1974年参加工作,197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6年2月入伍。2008年8月任北京物资学院副院长,之前曾在医学科研单位工作近20年,从事过组织工作、行政工作和管理工作。先后担任协理员、政治部主任和政治委员等职。
负责财务和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外事工作,分管财务处、资产管理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国际学院、杂志社、档案馆;联系经济学院。
获得北京市教育研究成果二等奖,全国高校党建研究成果一等奖,北京市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北京市三八红旗手、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负责纪检、监察、工会、教代会工作,协助负责离退休工作;分管纪监审办公室、工会,协助分管离退休工作处;联系机关党总支。
校园文化
多年来,学校艰苦创业,勇于创新,秉承厚德博学、笃行日新的办学精神,逐渐形成了培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发展共性与突出个性相结合,面向未来、与时俱进、丰富多彩、健康向上,既充满活力、又有深厚底蕴的校园文化。
古韵今风相辉映,文脉相承育新人。坐落于京郊古运河源头的朝气蓬勃的北京物资学院处处呈现新气象,正实现着新的跨越式发展。
学校坚持以科研促进教学,围绕建设高水平特色型大学的目标和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不断加大科研力度,在流通现代化研究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学校现已建成6个科技创新平台、8个科研基地,组建33个科研创新团队。学校承担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1项,省部级课题70余项;出版专著、译著、教材258部,发表学术论文2589篇,其中三大检索论文210篇。
发展与国内外院校,尤其是国内外著名大学的校际交流合作关系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内外交流合作和实质性的学术交流,促进了学校学科的建设以及教学和科研的发展,扩大了学校在国内国际的影响力。北京物资学院已经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10个国家和地区的23所大学或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校际交流关系。在科研课题、合作办学、互派留学生、教师互访、师资培训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合作,促进了我校的学科建设以及教学和科研的发展,扩大了我校在国际上的影响。
古韵今风相辉映,文脉相承育新人。如今,北京物资学院秉承厚德博学、笃行日新的办学精神,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正努力建设首都乃至全国的高素质物流人才培养基地、物流理论研究中心、物流政策与决策咨询中心和首都物流技术应用研究中心,向着建设高水平特色型大学的跨越式发展之路而大步迈进。
校训
校训:厚德博学笃行日新释义“厚德”,出自《周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指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寓意我校校风淳厚,立德树人。师生以崇高道德修养为立学为人之本。
“博学”,出自《论语·子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指广博地获取知识。寓意我校育人学有专长,百科兼纳。师生以博学为立学成才之基。
“笃行”,出自《礼记·学记》:“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指学有所得就要践履所学,做到“知行合一”。寓意我校教育注重实践,追求知行合一的学风。
“日新”,出自《礼记·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指不断创新。寓意我校勇于进取,推陈出新,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和与时俱进的奋进精神。
“厚德博学,笃行日新”,是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整体,体现了“德”与“才”的全面要求,“学”与“行”的完整统一,实践与创新的永恒追求!
法学协会
我们对法协的前景充满信心,相信我社一定会发挥自己的学术辐射力,引导同学们关心法律、热爱法律、知法懂法,扩大在校内外的影响,相信法学协会必将会成为对学校、对社会有影响力的学生团体,为中国法制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企业发展学研会
作为一个学术类社团,在突出社团特色方面,工作的重点主要分成两大块,一个是理论学习,一个是社会实践。
社团的目的是:通过理论的学习来指导实践,再通过自身的实践来验证理论。
1.理论活动:以企业发展过程为线索,分别对企业的初创期、风险期、发展期和稳定期进行理论方面的学习,以知识讲解和案例分析等方式为会员的知识交流搭建平台。
2.实践活动:提供不同的方式,通过面对面交流和亲身参与以帮助会员加强理论和实践的双向结合。主要内容包括:讲座、参观、模拟招聘,创业大赛,沙盘模拟大赛,GMC国际管理挑战赛等等
物流协会
物流协会的性质:学术性社团
物流协会的宗旨:为我校广大物流爱好者提供一个发展的空间,能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以实践完善理论,以理论指导实践
创业协会
大学生创业成功并不是没有可能。关键在于大学生应如何保持创业的积极心态,如何为创业去学习去做准备。大学生富有激情、思维灵活、意识超前,如果能够多与社会接触,与社会创业者多交流,有效提高自己创业的能力和素质,逐步建立自己的各种资源积累,一旦找准机会就可以实现自己创业。2006年北京物资学院举办了第五届大学生创业大赛,我们很荣幸参加了这次比赛,在这次比赛中我们迫切的感受到团队力量的重要性,以及学生的创新,设计等思维的重要.于是北京物资学院大学生创业者协会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
作为一个年轻的社团,我们得到了学校的支持,老师的指导,成立半年多来,社团成员们努力成功做过很多有意义的事情!
军事爱好者协会
北京物资学院军事爱好者协会成立于2006年,为爱好军事的同学们开辟了一片了解军事、畅谈军事的广阔天地。金融证券协会创办于2006年11月,正处于成长阶段。
社团的组织结构为:会长、副会长、研讨部、实践部、宣传部
社团的主要活动为:关于金融证券知识的讨论会、讲座等学术性活动,模拟炒股大赛,证券、期货及上市公司参观和实习等
参谋部主要负责制定协会各项活动的具体计划,并安排活动的具体人员安排及活动前期准备。
政治部主要负责组织、动员和宣传工作,并负责每年招新工作及章程完善与修改。
后勤部主要负责筹措经费,以及为协会各项活动提供物质条件。
装备部主要负责社团内部财产管理、调用等工作。
NO.1篮球社
篮球已经成为世界型的一项体育运动,是现代年青人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我们大学生是年青一族,是朝气勃勃的年青一代,对篮球运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在篮球社里,同学们可以在场上挥洒自己的热情,同时也可以受到比较正规的训练。在基本训练之余,我们也会向他们讲解一些必要的篮球知识和规则。也会告诉他们在运动过程中必要的保护措施。会安排好每次的活动计划,会在适当的时候提醒他们休息,也会在平常练习中发现和注意他们的优、缺点,不足之处给予指出,让他们可以有针对性的练习。加强他们的对抗能力.NO.1篮球社成功举办了2届全校3对3篮球赛,为大学校园增添了风采。
Welcometojoinus!!!这里是篮球的圣殿,是我们的寄居地,也是一个充满欢乐,团结,和睦的大家庭!我为自己能够成为这个家庭当中的一员而感到骄傲!篮球使我们聚到了一起,它使我们确定了目标,它激发了我们去实现理想的勇气。同时篮球也是一个永远不会背叛你的,不能开口说话的朋友~篮球与你同在!将二十五公分的篮球投进四十五公分半的框框里是一段遥远而艰辛的距离。但我们终究会完成这段奇乐无穷的旅途!快来加入物资学院NO.1篮球社吧.这里将会给大家带来欢乐.拾艺堂
为了给广大喜爱绘画书法的朋友搭建一个学习交流以及展示自我的平台,丰富校园文化,活跃校园气氛,并且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十个普通的物院学生,通过种种努力,终于在2007年6月1日成立了拾艺堂画社。拾艺堂本着全心全意为我校同学服务的精神,为培养同学的美术修养,尽我们一份绵薄之力;以点带面地促进全体同学对美术的爱好,提高绘画书法水平;活跃校园文化氛围、充实广大同学的课余生活,提高广大同学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宣传精神文明、为培养书法后备人才为宗旨。
这是一个年轻的社团!
需要我们继续共同努力!!
数学学会
学会名称:数学学会(MathsAssociation)
学会宗旨:互助,提高,应用,娱乐
1、互助,数学成绩优秀者与成绩低者形成互助合作小组,定期组织讨论会,定期辅导,活动以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形式展开,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3、应用,在专业学习中应用数学知识,将数学和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将数学模型运用到课题调研中。
4、娱乐,定期举办数学趣味游戏活动,让学生从多角度接触数学
专业介绍
收费标准
十、收费标准:学生一律按学年缴纳学费和住宿费。学校严格执行北京市物价管理部门审定的收费标准。授予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学士学位的专业,每生每学年学费4200元;授予工学和理学学士学位的专业,每生每学年学费4600元;授予文学学士学位的专业(英语专业),每生每学年学费5000元。每生每学年住宿费分为750元、1200元、1300元和1500元四档,住宿标准视当年具体情况而定。
2014年8月24日下午,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附属学校组织中小学116名教师进行校本培训,初中部王伟副校长、小学部崔颖主任先后做了的中小学期末考试教学质...
8月30日下午,北京市第166中学迎新大会在东城区少年宫天地剧场举行。北京市委常委、市委教工委书记苟仲文,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方中雄,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难忘师生情,难忘母校恩。7月1日,在全国人民迎接党的生日的这一天,云岗一小隆重举行了“放飞理想,告别母校,师恩难忘”六年级毕业典礼。学校副校长吕海岩、王...
(本网讯通讯员李彬)自11月17日起,玉泉路小学干部深入班级工作,针对学生课堂表现,教师备课、授课情况,班主任班级管理,学生习惯养成以及课间活动等方面进...
1月4日,由朝阳区教工委组干科、朝阳区教委国际科、朝阳分院干部培训中心、朝阳区教产中心联合组织的“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学校管理者领导力提升’集中培训班...
2014年8月24日,召开了“齐阅佳作共享智慧——北京教科院丰台学校教师读书交流会”。放假前,学校推荐老师们阅读三本书。老师们读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
12月24日下午,在德育处和音乐老师的带领下,芳草地国际学校“融之声”朝花合唱团和“融之韵”金帆管乐团的五名同学来到了润丰学校参加“朝阳区学生新年演出季...
(本网讯通讯员安家威)在近日举行的全国少年举重比赛中,区教育分院附属学校王家乐同学在14岁组男子69公斤级比赛中获得抓举、挺举、总成绩三项冠军。在北京...
为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5年新年来临之际,艺美小学举办“童心描绘梦想,争做有德少年”喜迎新年师生作品展活动。中央工艺美院附中艺美小学李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