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所业务工作介绍课件.ppt

司法所工作实务交流阿勒泰地区司法局2015年3月司法所业务工作介绍课件11、基层司法行政机构和基层司法行政工作概述(重点讲述司法所的

性质、地位和作用)。2、司法所工作实务(1)人民调解(队伍建设调解业务调解方法与技巧)(2)安置帮教(工作性质、重点对象、工作范围、工作原则

和国家、省市法规等)。(3)法律援助(援助机构的权利义务、援助对象及范围、乡镇法律援助站工作实务(咨询及代拟法律文书))。(4)社区矫正(概念、工作机制、各地经验、)。(5)普法宣传(普法对象、法制宣传的进程及现实对策)。3、如何在新形势下开展好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从司法所做好服务、加强沟通

和业务工作的有机结合角度讲述)。

主要内容

1、基层司法行政机构和基层司法行政工作概述(重点讲述司法所的2司法所工作实务之

基层司法行政机构和基层司法行政工作概述

一、我国司法行政机构设置(1998年机构改革方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省(直辖市、自治区)司法厅市(州)司法局县(市、区)司法局乡镇(街道)司法所中央司法行政机关基层司法行政机构省级司法行政机关地、市级司法行政机关县级司法行政机关乡镇(街道)司法行政机构业务指导业务指导业务指导派出机构司法所工作实务之

基层司法行政机构和基层司法行3司法所工作实务之

二、基层司法行政机构分类和业务概述

(一)地、市级司法局:

基层司法行政机构中的领导机构,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上,负责贯彻执行上级司法行政机关对本级人民政府的方针政策;对下,对县级司法局和乡镇司法所具有领导指导职责。

主要业务:除极少数地(市)办有监狱、劳教所、政法干训机构外,绝大多数地(市)司法行政机关仅有管理律师、公证、法制宣传、依法治理、人民调解、安置帮教和基层法律服务等司法行政业务。

司法所工作实务之

基层司法行政机构4司法所工作实务之

(二)县(市、区)司法局:

处于基层第一线,是我国司法行政体系的重要基础。

主要业务:律师管理、普法宣传、依法治理、公证、人民调解、安置帮教、社区矫正、法律援助、“148”法律咨询、基层法律服务管理等司法行政业务。

基层司法行政机构5司法所工作实务之

(三)乡镇司法所:

是县(市、区)司法局的派出机构。我国基层政法组织(两所一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司法行政工作的基础,在化解民间纠纷、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维护基层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承办乡镇(街道办事处)司法行政事务的职能机构。

主要业务:人民调解的指导、管理和实施;安置帮教、社区矫正的承担和实施;法律援助、普法宣传、依法治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

基层司法行政机构6司法所工作实务之

三、司法所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一)司法所的性质

司法部《关于创建规范化司法所工作的意见》(司发通[2004]27号)规定:司法所是司法行政系统的基层单位,是基层政法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落实司法行政各项业务工作,向广大群众提供法律服务、法律保障和法制宣传等重要职能。

司法所是各级司法行政机关服务大局、服务群众和服务社会的重要渠道和前沿阵地,是党委政府和群众血肉关系的重要纽带。

基层司法行政机构和基层司法行7司法所性质的理解司法所工作实务之

基层司法行政机构和基层司法行政工作概述司法所是县(市、区)司法局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履行的各项职能是县(市、区)司法局职能在乡镇(街道)的延伸;司法所是司法行政系统最基层的组织机构,是承担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管理司法行政工作的职能部门,具有其他基层政法组织无法替代的地位与功能;司法所与公安派出所、人民法庭构成我国乡镇(街道)一级政法体系,形成各司其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基层政法工作运行机制,共同担负着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司法所性质的理解司法所工作实务之

8县(市、区)司法局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人民群众基层司法所需求、诉愿需求、诉愿主管、督导协管政策、信息措施司法行政政策、业务服务具体业务解决诉求传递民怨、服务具体业务解决诉求传递民怨县(市、区)司法局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人民群众基层司9司法所工作实务之

基层司法行政机构和基层司法行政工作概述(二)司法所的地位1、各级司法行政机关服务社会、联系群众的一个重要窗口;2、加强司法所建设是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3、基层政法组织(两所一庭)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党委政府开展工作不可或缺;4、司法行政系统参与基层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成员单位,始终处于化解人民内部矛盾、预防和减少犯罪的第一线。司法所工作实务之

10司法所工作实务之

基层司法行政机构和基层司法行政工作概述(三)司法所的工作职能1、指导管理人民调解工作,参与调解疑难、复杂民间纠纷;2、承担社区矫正日常工作,组织开展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管理、教育和帮助;3、指导管理基层法律服务工作;4、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5、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6、组织开展基层依法治理工作,为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提供法律意见和建议;7、协助基层政府处理社会矛盾纠纷;8、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9、完成上级司法行政机关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交办的维护社会稳定的有关工作。司法所工作实务之

11司法所工作实务之

司法所的作用

1、在基层法制宣传和依法治理中发挥着骨干和助手作用;

2、在维护基层社会稳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在促进城乡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保驾护航的作用。

基层司法行政12司法所工作实务之

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大有作为

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为青年干警提供了一个健康发展的平台。通过开展基层司法行政各项业务工作,干警的视野将更加开阔、综合考虑、处理问题的能力将有一个很大的提升,这将为他们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在服务群众、服务社会、服务大局的事业中建功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青年干警是司法行政系统的新鲜血液,是希望的种子,应在工作学习中牢牢树立有心于事、用心成事的理念。

基层司法13司法所工作实务之

人民调解调解的特征和概念概念纠纷以外的第三者,依据一定的规范,通过说理、教育和感化等方式对纠纷当事人进行排解疏导,说服教育,促使其互相谅解,进行协商,自愿达成协议,特征第第三方主持进行的解决纠纷的活动。必须以双方当事人自愿为原则。调解的程序和适用的规范具有灵活性。司法所工作实务之

14司法所工作实务之

人民调解调解的分类民间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法院调解司法所工作实务之

15司法所工作实务之

人民调解人民调解的概念

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以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及社会公德为依据,对民间纠纷当事人进行说服教育、规劝疏导,促使纠纷当事人互谅互让,平等协商,自愿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的一种群众性自治活动。司法所工作实务之

16司法所工作实务之

人民调解人民调解的特征人民调解制度是我国法律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调解是一种民间性质的调解,具有民间性。人民调解具有群众性。人民调解具有义务性司法所工作实务之

17司法所工作实务之

人民调解人民调解的背景历史背景:无讼现实背景:

司法垄断无法应对“诉讼爆炸”现象

人民调解在化解矛盾纠纷中,凸显优势司法所工作实务之

18司法所工作实务之

人民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和人民调解员人民调解组织:

在基层人民政府和基层法院的指导下,对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之间有关的人身关系、财产权益和其他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民间纠纷进行调解的基层群众性组织。人民调解委员会:

在基层人民政府和基层人民法院指导下,以调解民间纠纷为主要职责的群众性组织。

特征:群众性组织

;主要职责是调解民间纠纷;接受基层人民政府和基层法院的指导。司法所工作实务之

19司法所工作实务之

人民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组织形式村(居)委会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企、事业单位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区域、行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

20司法所工作实务之

人民调解人民调解员

经群众选举或接受聘任,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领导下,从事人民调解工作的人员。

须具备的条件:

为人公正

联系群众

热心调解

具有一定的法律、政策水平和文化水平

成年公民产生方式:选举、聘任、兼任

21司法所工作实务之

人民调解人民调解的业务范围《人民调解若干规定》第二十条: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的民间纠纷,包括发生在公民与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之间涉及民事权利义务争义的各种纠纷。可以这样理解:民间纠纷主要发生在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民间纠纷主要是民事纠纷,主要涉及人身权益和财产权益的纠纷;民间纠纷还包括轻微的刑事违法行为和违反社会公德引起的纠纷受理方法:

自行接案、诉调对接、警民联调、信访调解

联合调解等

22司法所工作实务之

人民调解人民调解的方法法制与德治相结合的方法动员多种力量协助调解的方法抓住主要矛盾进行调解得方法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方法换位思考的方法苗头预测法模糊处理法褒扬激励的方法司法所工作实务之

23司法所工作实务之

24

1994年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公安部、司法部、劳动部、民政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6部委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安置和帮教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对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和帮教工作,是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依靠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对刑释解教人员进行的一种非强制性的引导、扶助、教育、管理活动。性质司法所工作实务之

安置帮教性质司法所工作实务之

25司法所工作实务之

安置帮教重点工作对象刑满释放5年内或解除劳教3年内,即处于规正期的人员没有生活出路的刑释解教人员有重新犯罪倾向的刑释解教人员司法所工作实务之

26司法所工作实务之

安置帮教安置帮教工作范围对服刑、在教人员回归社会前的思想教育、就业技能培训向刑释解教人员户口所在地公安机关、接收单位介绍情况,移交有关档案、材料。主要包括刑释解教人员的接回、档案材料移交和接受及登记入户工作引导、扶助刑释解教人员就业或解决生活出路问题对有重新违法犯罪倾向的刑释解教人员进行帮助教育,落实预防重新违法犯罪的措施司法所工作实务之

27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坚持重点突出与区别对待相结合坚持市场化安置就业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司法所工作实务之

安置帮教以人为本工作原则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坚持重点突出与区别对待相结合坚持市28安置帮教工作的意义安置帮教是维护我国社会稳定的基本制度有利于维护刑释解教人员的人权安置帮教工作是预防、减少犯罪(初犯、重犯)的重要措施做好安置帮教工作对提高监狱、劳教所的改造质量具

有重要意义司法所工作实务之

临时救济等司法所工作实务之安置帮教我国安置帮教工作的政策——安置政策A32为维护公民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援助人员,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并减免服务费用的一种制度。概念司法所工作实务之

法律援助为维护公民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由政府设立的法331、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责任,体现了国家和政府对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2、法律援助是法律化、制度化的国家保障司法公正的行为。3、法律援助的对象只能是公民,自然人,而不包括法人和团体。4、法律援助是对受援者提供减、免收费的法律服务。5、法律援助的形式,既包括诉讼法律援助服务,也包括非诉讼法律援助服务(调解等),还包括法律援助咨询、法律信息的提供。6、法律援助的实施者既包括专职法律援助律师、社会执业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在内的法律援助(服务)人员,也包括社会团体、法律院校的法律援助志愿人员。特征司法所工作实务之

法律援助1、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责任,体现了国家和政府对公民应尽的义务和34司法所工作实务之

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的对象按照受援对象的国籍划分:我国公民和外国人。中国公民符合法律援助规定条件的,可以申请法律援助。外国人可以有条件地成为我国法律援助的对象。因为外国人作为刑事诉讼的被告人、被害人,由于涉及联合国刑事司法标准和国籍通行规则,涉及我国刑事司法公正和人权保障,因此,将外国人纳入了受援对象。至于民事、经济案件,外国人确有经济困难的,一般由其所属国提供费用。根据法律援助的基本精神和案件性质划分:一种是经济上达不到国家规定标准,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的当事人;另一种是申请人有充分理由证明为保障自己合法权益确需法律援助及所申请事项符合法律规定司法所工作实务之

35司法所工作实务之

法律援助1、经济确有困难,无能力或无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2、有充分理由证明为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需要法律援助。3、刑事案件公诉人出庭公诉,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4、被告人是盲、聋、哑或未成年人。法律援助资格条件特殊资格条件司法所工作实务之

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法律援助条例>确定经济困难标准的通知》,以下几类人员符合法律援助的受援对象。司法所工作实务之法律援助(1)城镇居民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37司法所工作实务之法律援助民事案件中的法律援助范围(我省多增加3条)(1)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

(2)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3)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

(4)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

(5)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

(2)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3)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4)公诉人出庭公诉的案件,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时,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提供法律援助。

(5)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时,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提供法律援助,无须对被告人进行经济状况的审查。司法所工作实务之法律援助刑事案件的法律援助范围(1)犯罪嫌疑39司法所工作实务之法律援助我县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开展法律援助的主要方式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工作者就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公民个人提出的有关法律事务的询问,做出解释说明,或提供法律方面的解决意见或建议的业务活动。代拟法律文书:主要形式有:诉讼文书:起诉状、上诉状、答辩状等;非诉讼文书:协议书、委托书、合同、遗嘱等。提供法律意见:法律援助工作者应当事人的要求,针对某一非诉讼法律事务,根据自己掌握的事实材料,正确运用法律法规进行阐述和分析,做出肯定或否定的结论,出具给当事人的书面意见。司法所工作实务之法律援助我县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开展法律援助的40

社区矫正我国试点阶段社区矫正的对象1、被判处管制的;2、被宣告缓刑的;3、被暂予监外执行的,具体包括:(1)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2)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3)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4、被裁定假释的;5、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司法所工作实务之

社区矫正社区矫正先进经验浙江经验(1)队伍建设:专业矫正队伍由当地社会公职人员组成,志愿者主要是大学生、村(居)委会工作人员及离退休干部。(2)任职要求及培训:要求选派政治坚定、业务素质较高的同志从事社区矫正工作。基层司法所必须专人负责社区矫正业务。县级社区矫正组织建立社区矫正队伍的培训制度。司法所工作实务之

46普法就是普及法律常识的简称。现在我们所讲的普法,就是在全体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简称。它是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大的领导下,由各级党委领导、人大政协监督、政府组织实施、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以提高全民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为目的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全面系统地开展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它是我国法制建设的重要环节,是推进依法治国方略实施、加快法治国家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向全体公民普及法律常识,是根据我国宪法第24条有关普及法制教育的规定,国家以法律的形式来确定的,动员和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向全体有接受教育能力的中国公民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工作。概念司法所工作实务之普法教育普法就是普及法律常识的简称。现在我们所讲的普法,就是在全体公47司法所工作实务之

普法教育普法的特征和作用1、五大特征:国家行为性;全面性;全民性;阶段性和连续性;中国特色性。2、作用:法律知识的传播;传播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司法所工作实务之

52司法所工作实务之普法教育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倡导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普法开始与人本文化、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相对接。对象: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民。内容:通过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和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以及法治文化建设,全面提升法制宣传教育的文化品位和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我国普法教育的历程——“五五”普法(2005-2010)司法所工作实务之普法教育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53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相结合,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公民意识教育相结合,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大力推进依法治理,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法治环境。我国普法工作的历程——“六五”普法(2011-2015)司法所工作实务之普法教育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相结合,坚持法制宣54司法所工作实务之

普法教育

针对现实,因地制宜地搞好普法工作

1、重点普法对象:青少年学生、农民工、个体经营者或私营经经济营者、党员干部、教师等。

2、普法内容:坚持“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三贴近,突出地方特色。一般情况下可以考虑经济、务工、房地、老年人赡养(婚姻)、教育、医疗、土地流转承包、房屋拆迁、土地征用等领域的热点问题。

3、普法方式:以案说法(调解、诉讼中适用)、农村广播、文艺节目、传单、板报等。

55ThankYou!授课完毕!祝局领导和同事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ThankYou!授课完毕!561、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你挖的不够深。不是成功来得慢,而是你努力的不够多。

3、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所以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4、心中没有过分的贪求,自然苦就少。口里不说多余的话,自然祸就少。腹内的食物能减少,自然病就少。思绪中没有过分欲,自然忧就少。大悲是无泪的,同样大悟无言。缘来尽量要惜,缘尽就放。人生本来就空,对人家笑笑,对自己笑笑,笑着看天下,看日出日落,花谢花开,岂不自在,哪里来的尘埃!

5、心情就像衣服,脏了就拿去洗洗,晒晒,阳光自然就会蔓延开来。阳光那么好,何必自寻烦恼,过好每一个当下,一万个美丽的未来抵不过一个温暖的现在。

6、无论你正遭遇着什么,你都要从落魄中站起来重振旗鼓,要继续保持热忱,要继续保持微笑,就像从未受伤过一样。

7、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就像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耸入云的蓬勃生机中;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搏风击雨如苍天之魂的翱翔中;像江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奔流中。

8、有些事,不可避免地发生,阴晴圆缺皆有规律,我们只能坦然地接受;有些事,只要你愿意努力,矢志不渝地付出,就能慢慢改变它的轨迹。

9、与其埋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强。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别把失去看得过重,放弃是另一种拥有;不要经常艳羡他人,人做到了,心悟到了,相信属于你的风景就在下一个拐弯处。

10、有些事想开了,你就会明白,在世上,你就是你,你痛痛你自己,你累累你自己,就算有人同情你,那又怎样,最后收拾残局的还是要靠你自己。

11、人生的某些障碍,你是逃不掉的。与其费尽周折绕过去,不如勇敢地攀登,或许这会铸就你人生的高点。

12、有些压力总是得自己扛过去,说出来就成了充满负能量的抱怨。寻求安慰也无济于事,还徒增了别人的烦恼。

13、认识到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假象,认识到此生都是虚幻,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佛法的真相。钱多了会压死你,你承受得了吗带,带不走,放,放不下。时时刻刻发悲心,饶益众生为他人。

14、梦想总是跑在我的前面。努力追寻它们,为了那一瞬间的同步,这就是动人的生命奇迹。

15、懒惰不会让你一下子跌倒,但会在不知不觉中减少你的收获;勤奋也不会让你一夜成功,但会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你的成果。人生需要挑战,更需要坚持和勤奋!

16、人生在世:可以缺钱,但不能缺德;可以失言,但不能失信;可以倒下,但不能跪下;可以求名,但不能盗名;可以低落,但不能堕落;可以放松,但不能放纵;可以虚荣,但不能虚伪;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可以浪漫,但不能浪荡;可以生气,但不能生事。

17、人生没有笔直路,当你感到迷茫、失落时,找几部这种充满正能量的电影,坐下来静静欣赏,去发现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

18、在人生的舞台上,当有人愿意在台下陪你度过无数个没有未来的夜时,你就更想展现精彩绝伦的自己。但愿每个被努力支撑的灵魂能吸引更多的人同行。1、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你挖的不够深。不是成功来得慢,而是你57司法所工作实务交流阿勒泰地区司法局2015年3月司法所业务工作介绍课件581、基层司法行政机构和基层司法行政工作概述(重点讲述司法所的

1、基层司法行政机构和基层司法行政工作概述(重点讲述司法所的59司法所工作实务之

基层司法行政机构和基层司法行60司法所工作实务之

基层司法行政机构61司法所工作实务之

基层司法行政机构62司法所工作实务之

基层司法行政机构63司法所工作实务之

基层司法行政机构和基层司法行64司法所性质的理解司法所工作实务之

65县(市、区)司法局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人民群众基层司法所需求、诉愿需求、诉愿主管、督导协管政策、信息措施司法行政政策、业务服务具体业务解决诉求传递民怨、服务具体业务解决诉求传递民怨县(市、区)司法局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人民群众基层司66司法所工作实务之

67司法所工作实务之

68司法所工作实务之

基层司法行政69司法所工作实务之

基层司法70司法所工作实务之

71司法所工作实务之

72司法所工作实务之

73司法所工作实务之

74司法所工作实务之

75司法所工作实务之

76司法所工作实务之

77司法所工作实务之

78司法所工作实务之

79司法所工作实务之

80司法所工作实务之

81

82司法所工作实务之

83司法所工作实务之

84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坚持重点突出与区别对待相结合坚持市场化安置就业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司法所工作实务之

安置帮教以人为本工作原则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坚持重点突出与区别对待相结合坚持市85安置帮教工作的意义安置帮教是维护我国社会稳定的基本制度有利于维护刑释解教人员的人权安置帮教工作是预防、减少犯罪(初犯、重犯)的重要措施做好安置帮教工作对提高监狱、劳教所的改造质量具

临时救济等司法所工作实务之安置帮教我国安置帮教工作的政策——安置政策A89为维护公民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援助人员,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并减免服务费用的一种制度。概念司法所工作实务之

法律援助为维护公民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由政府设立的法901、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责任,体现了国家和政府对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2、法律援助是法律化、制度化的国家保障司法公正的行为。3、法律援助的对象只能是公民,自然人,而不包括法人和团体。4、法律援助是对受援者提供减、免收费的法律服务。5、法律援助的形式,既包括诉讼法律援助服务,也包括非诉讼法律援助服务(调解等),还包括法律援助咨询、法律信息的提供。6、法律援助的实施者既包括专职法律援助律师、社会执业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在内的法律援助(服务)人员,也包括社会团体、法律院校的法律援助志愿人员。特征司法所工作实务之

法律援助1、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责任,体现了国家和政府对公民应尽的义务和91司法所工作实务之

92司法所工作实务之

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法律援助条例>确定经济困难标准的通知》,以下几类人员符合法律援助的受援对象。司法所工作实务之法律援助(1)城镇居民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94司法所工作实务之法律援助民事案件中的法律援助范围(我省多增加3条)(1)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

(5)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时,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提供法律援助,无须对被告人进行经济状况的审查。司法所工作实务之法律援助刑事案件的法律援助范围(1)犯罪嫌疑96司法所工作实务之法律援助我县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开展法律援助的主要方式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工作者就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公民个人提出的有关法律事务的询问,做出解释说明,或提供法律方面的解决意见或建议的业务活动。代拟法律文书:主要形式有:诉讼文书:起诉状、上诉状、答辩状等;非诉讼文书:协议书、委托书、合同、遗嘱等。提供法律意见:法律援助工作者应当事人的要求,针对某一非诉讼法律事务,根据自己掌握的事实材料,正确运用法律法规进行阐述和分析,做出肯定或否定的结论,出具给当事人的书面意见。司法所工作实务之法律援助我县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开展法律援助的97

THE END
1.网贷逾期交社保会查到吗,网贷逾期后,会不会作用到社保缴纳记录假如遇到债权人的疑问,个人可以依法申请法律援助,获得法律援助机构的帮助和支持,维护本人的合法权益。 花呗逾期不会被社保部门查到的可能性较低。社保部门并不直接涉及个人债务疑问,不存在权力和职责获取该类信息。个人在借款期间还是应合理规划还款安排,避免发生逾期情况,以保护自身的行政合法权益。同时假如遇到债务疑问https://www.hezegd.com/lawnews/zixun/373738.html
2.法律援助的管理体制法信摘要:我国法律援助管理体制在二十四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建立期、规范期、改革期三个阶段。目前法律援助管理体制在法律援助机构职能定位、法律援助机构性质以及法律援助管理职能配置三个方面仍存在理论与实践上的问题,亟待改革与完善。职能定位方面,法律援助机构应当立足于双重职能定位,推进服务人员专职化;机构性质方面,法律http://faxin.cn/lib/flwx/FlqkContent.aspx?gid=F674034
3.法律服务所是什么性质的单位基层法律服务所是什么性质的单位 1、是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执业机构。基层法律服务所的设立是根据司法部《基层法律服务所管理办法》的规定而成立的。这些法律服务所的主要任务是为基层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调解等法律服务。 2、提供基础法律服务的单位。常位于社区、乡镇或城市的基层组织中。性质是政府机构、非https://www.fljg.com/news/700498.html
4.法律援助机构章程(全文)第一篇:法律援助机构章程 法律服务中心章程(法律援助中心章程) 法律服务中心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法律服务中心,是由法律教研室和系团总支联合组建,经系党政批准设立的常设性法律宣传服务团体。 服务中心接受院、系管理、监督和指导。 第二条 服务中心的宗旨是:通过开展法律服务活动,活跃校园文化,增强广大同学的https://www.99xueshu.com/w/umeffkogy8sd.html
5.司法所是什么机构1、定义及性质:司法所是市(区、县)司法局的派出机构,其工作重心是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开展基层司法行政各项业务工作。 2、主要职责: -负责社区矫正工作; - 指导并管理人民调解工作; - 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为刑释人员提供安置帮教; - 指导并管理基层法律服务工作。 对于如何与司法所互动或咨询具体业务,你清楚了吗?如https://mip.findlaw.cn/ask/question_jx_955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