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调研汇报材料(精选5篇)

一是充分发挥人大调研优势。人大的性质、地位、职能都十分有利于开展重点、难点事项的调查研究工作,这种优势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人大调查研究权威性强,能够比较客观公正地反映问题、提出建议。二是人大与人民群众联系密切,反映民意的渠道多、方式多。人大是代表机关、民意机关,与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有着天然的联系,体察民情的触角更灵敏,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更乐于向人大反映情况和问题。可以使调查研究更全面、更深入、更实在。三是能够实行上下级人大联动,便于监督落实。根据调查题目和范围,上下级人大可以联合开展调查研究,这样既有利于展开调查,深入了解实情,也有利于营造解决问题的声势,开展监督落实工作。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掘三峡文化

过去的一年,是综合科不断调整、不断进取的一年,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也留下了不少遗憾。在新的一年里,综合科将继续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进一步加大调研力度,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进一步增强主动意识,努力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一是深入调研抓综合。经常深入全县各地各部门开展全面细致的调查研究,在总结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新鲜经验、新鲜典型上下功夫,编辑好《**情况通报》、《调查研究》、《参阅件》等内刊,及时总结宣传推广全县的先进典型,并争取有5篇以上典型经验材料在省、市推广。二是服务中心抓综合。围绕县委中心工作,完成县委领导同志的讲话稿和其他综合性文稿的起草工作,及时总结各地各部门服务中心工作、促进**发展的先进典型,更好地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三

在国庆即将来临之际,今天,市总工会在这里召开“五好”县区工会创建及巩固工作汇报会,其目的就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工会十一大精神,认真总结推广全市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和“五好”县区工会创建及巩固工作中好的做法和经验,进一步寻找差距,理清思路,优化措施,狠抓落实,全面推进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和“五好”县区工会创建活动深入开展。

刚才,7县区总工会就“五好”县区工会创建和巩固提高方面做了很好的发言,并表彰命名了一批市级“模范职工之家”和“模范职工小家”。大家的发言及向会议提交的典型材料,表明各县区在创建和巩固工作中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培育了一批典型,总结出了一些有效经验和措施,值得广泛推广和学习。下面,我就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和“五好”县区工会创建及下一步工作讲几点意见。

自2007年全省“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年”和“五好”县区工会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各级工会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两办转发的《省总工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县区工会工作的意见》和省总工会《关于开展创建“五好”县区工会活动的实施办法》要求,把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和“五好”县区工会创建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从“党政重视支持好、干部队伍建设好、履行基本职责好、服务职工群众好、经费收缴使用好”五个方面入手,积极争取党委的领导和行政的支持,加强领导,创新思路,强化措施,合力推进,使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党政重视支持,创建工作环境进一步优化

创建以来,市总工会高度重视,及时向市委、市政府进行了汇报。市委、市政府对创建工作高度重视,明确提出要通过3年的努力,将全市7县区工会全部争创为“五好”县区工会。市总工会提出了“抓班子,强队伍;抓基层,强基础;抓教育,强素质;抓职能,强服务”的创建工作思路,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开展创建“五好”县区工会活动的实施意见》和评分细则。针对我市各级工会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经费收缴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市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工会工作的意见》,《意见》的下发,引起了各级党委、行政的高度重视,各县区普遍就贯彻市委文件精神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区灵台等县区结合各自实际制定下发了实施意见;县委还专门召开了县委工会工作会议。各县区都把工会工作纳入党的工作,和党建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形成了“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党工共建”的有效机制。等县区政府联席会议就“五好”县区工会创建中人员编制、财政划拔、地税代收等重点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为“五好”县区工会创建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工会组建工作取得了新发展

三、合力推进,“五好”县区工会创建活动进展良好

七县区都把“五好”县区工会创建工作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积极向县委、政府汇报,争得县委、政府的重视支持,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加大落实力度,多次召开常委会议、联席会议,不同程度地解决“五好”县区工会创建过程中一些班子配备、资金配套、人员编制和办公条件差等影响和制约县区工会发展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强化措施,狠抓硬件,力促软件,使创建活动稳步推进。通过创建,、4县区总工会按同级党政副职配备了工会主席,七县区总工会新增人员编制12个,调整充实和交流工会干部23名。区、灵台6个县(区)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了换届。各县区都把工会经费财政划拨和地税代收作为创建“五好”县区的重点加以突破,实行领导包片、包单位、分级定任务、分级考核奖励的办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县财政划拨已达到全县职工工资总额的2%,实现了工会经费全额划拨;等县(区)工会经费财政划拨已超过1.5%。今年全市财政预算工会经费1317.25万元,目前划拔到位494万元;地税代收工作也有新的突破。县和县办公条件得到很大改善,职工文化活动阵地建设取得了新发展。

四、履行职责,各项重点工作有新的突破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和“五好”县区工会创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工作进展不平衡,县区之间、行业之间工作发展差距还比较大;非公企业建会虽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工作运行还不规范,作用发挥还不到位,工作没有吸引力;少数县区财政划拔、地税代征不到位,工会经费仍然比较困难;一些工会干部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素质能力、工作作风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发展要求等等。所有这些,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解决。

下面我就今后几个月的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深入学习贯彻省工会十一大精神

省工会十一大是全省工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全省广大职工和工会干部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会后,市总工会立即召开了学习贯彻省工会十一大精神动员会,毛常委就学习贯彻会议精神作了重要讲话,各级都要按照毛常委的讲话要求,把学习宣传贯彻省工会十一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会工作的重要政治任务来抓。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陆浩同志、全总副主席陈荣书同志和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孙效东同志的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工会十一大精神,用十一大精神统一各级工会干部的思想,指导工会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各级工会组织的重要作用,团结动员全市广大职工为加快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工作。

在学习过程中要把省工会十一大精神与当地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认真谋划、精心组织,通过举办辅导培训、专题讲座、交流研讨、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确保将会议精神覆盖到广大职工群众中去。要把学习宣传与纪念建国60周年结合起来,大力宣传建国60年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果和工会工作取得的新变化,激发广大职工热爱、建设的工作热情;要与当前各项重点工作扫尾结合起来,查漏补缺,高标准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要把学习宣传同机关干部作风整顿活动结合起来,努力学习、深入实践,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知识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努力成为组织动员职工的能手、协调劳动关系的专家、关心服务职工的模范,真正把各级工会组织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总服务台”。要自觉地以省工会十一大精神指导工会工作,科学分析工会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准确把握新形势下劳动关系发展变化的新趋势,找准工会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体现特色,积极作为,努力推进工会工作创新发展,努力把省工会十一大精神落到实处。

二、不断增强县区工会实力,进一步提升县区工会工作水平

三、适应新形势,树立新理念,推动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发展

四、紧密联系实际,努力为职工办好事实事,推动工会各项工作发展

一是要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保障职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积极推动《劳动合同法》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的贯彻落实,切实维护职工群众的劳动权益。积极参与劳动定额、工资标准等劳动标准的科学制定,及时提出体现职工群众意愿的主张和建议。大力推进工资集体协商,推动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支付保障和共建机制,进一步叫响做实“农民工有困难找工会”的口号。年底,是安全事故易发期,也是各种劳资纠纷高发期,各级工会要紧密配合安监、劳动保障等部门,切实抓好安全生产;深入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要加大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检查力度,对哪些恶意拖欠、拒付或因意外事故造成损害职工利益的事件要严肃查处,公开曝光,努力以劳动关系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是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今年以来,市县两级及各企业在职工文化建设上都做了大量工作。市总工会同有关单位联合举办了“庆国庆大型职工书画、摄影展”、“万名职工歌咏大奖赛”、“送文化、送技术进企业、进社区”和各类“创争”评选活动;、等县也都广泛开展了各类主题文化活动,成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职工群众的有效途径,对教育和引导职工群众,提升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广大职工思想政治水平,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各级都要不断扩大工作载体和内容,深入实施职工技能素质提升工程,开展各类“争创”活动,创新和发展向企业、向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广大职工“送文化、送政策、送岗位”行动,深入细政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注重对职工特别是困难职工、农民工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进一步办好“职工书屋”,充分发挥文化宫、俱乐部在宣传教育、文化建设中的主阵地作用,把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充分利用社会各类技能人才的引领作用,形成具有工会特色的文化品牌,建设有阵地、有队伍、有活动、有保障的职工文化工作新格局。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

上半年延平国土分局主要工作是突出一个坚守、提升两项服务、推进三项工作、夯实四个基础:

(一)、坚守耕地保护红线。

一是落实责任促保护。明确我区耕地保护的目标任务,强化管理责任。将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列入国土资源目标责任制考核重点,采取签订责任书的形式落实责任到人。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区“五不准”制度,对我区252612.5亩耕地实行全面监管,坚守耕地保护底线,确保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不得低于21.97万亩(5*5片)。

二是节约集约促保护。一方面,在项目选址时积极引导业主优先选择存量地,减少建设项目占用农用地。如对炉下工业园区、三三药业、大横绿色产业园等1300多亩的存量用地,采取以项目供地和园区管委会供地方式,积极盘活存量,用活死地。目前,*市华泰木竹业有限公司、*华龙人造板有限公司等8个项目256亩用地、大横绿色产业区718亩项目用地、炉下工业园区395亩、三三药业169亩项目用地已通过市政府审批。另一方面,认真做好临时用地垦复工作。如京福高速公路共使用1375.97亩耕地作为弃土场等临时用地。我局协同区征迁办逐村、逐块落实复垦措施,委托复垦1157.91亩,目前已复垦并经验收合格786.64亩,其余还在复垦之中。督促浦南高速公路施工临时用地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浦南高速公路在延平区境内临时用地共437.34亩,其中耕地210.49亩,已签订复垦协议32份,应复垦面积210.49亩。20*年6月洪灾造成耕地损毁96*亩,我局积极向省上争取10万元灾毁耕地复垦资金,并于6月份分配下拨各乡镇,保证了灾毁耕地的复垦。

三是开发整理促保护。今年上半年,经验收合格的省级土地整理项目2个,项目规模30*.4亩,新增耕地284.22亩,投入资金610.96万元;在建项目2个,项目规模855亩,新增耕地320.2亩,投入资金336万元;已申请立项的项目4个,项目规模2315亩,预计新增耕地795亩;列入储备项目5个,项目规模3538亩,可新增耕地301亩。随着上述项目的实施和验收,我区耕地占补平衡的压力将得到有效缓解。

四是规划调整促保护。根据总规修编用地预测,今后15年我区需新增各类建设用地15.8735万亩,需使用耕地3.1377万亩(涉及基本农田保护区2.1万亩),为调整好用地结构和布局,最大限度地腾出空间,通过对全区耕地后备资源调查,采取调整、补划、异地补划、土地开发整理等形式确定了2143.62亩的耕地作为补充(其中:20*年土地整理项目预计可新增耕地690.22亩、土地开发项目预计可新增耕地1453.4亩),确保“占一补一”,努力实现耕地的占补平衡。

(二)、提升两项服务

1、服务项目报批。上半年共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项目6个,面积165亩,其中耕地2亩;共办理用地预审4宗,总面积113亩,涉及耕地面积6亩;上报省政府审批农用地征(转)用3个批次4个项目,总面积146.4亩;共审批各类建设用地69宗,用地总面积146亩,有力地确保了我区各类建设项目落地。

2、服务和谐建设。一是依法征地维护权益。坚持依法依规征地,严格征地程序,坚持征地补偿费直接支付,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上半年共支付各类补偿费173笔,累计417.99万元,做到无一差错;二是严格执法维护权益。上半年共依法制止各类违法行为41宗,其中:土地31宗,矿产10宗;依法立案处理11宗,其中:土地8宗,矿产3宗;收罚没款1.9万元,有力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三是畅通渠道维护权益。上半年共接待上访群众60人次,共办理各类件4件,办结率达100%;依法举行听证会4场(执法监察2场、土地利用总规修改专家论证会2场),办理各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案建议15件,答复15件,落实反馈率达100%。

(三)、推进三项工作。

2、矿业管理有序推进。

一是突出矿产资源整合。继续深入开展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实现了省政府下达的无证非法采矿查处率100%的任务指标的完成。加大矿产资源整合力度,以《延平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为龙头,以《矿产安全生产责任制》为目标,以《延平区非煤矿山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整合方案》为抓手,重点整合矿权设置不合理、达不到最小开采规模、生产技术落后、破坏浪费资源、污染破坏环境、存在安全生产隐患的采矿权,采取先关后整、依法清理取缔等手段,对我区重点矿区、重点矿种进行专项整治,依法将辖区内的75家矿山企业整合为68家(其中:南山江边矿区4本整合成2本、折竹矿区3本整合成1本、芹山矿区2本整合成1本,太平儒罗矿区2本整合成1本、塔前菖上矿区3本整合成1本)。

三是推行保证金制度。一方面贯彻落实《福建省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管理办法》,对新立采矿登记和办理延续登记的矿山一律按标准收取生态恢复治理保证金,并严格按照经批准的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开展治理,上半年我局共有7家矿山企业实行了保证金管理办法,缴纳保证金57万元。另一方面,认真部署开展矿山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在企业完成自查基础上,分局组成联合工作组深入辖区内80家矿山企业逐一进行现场核实,核实率达100%。目前,矿山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材料已上报市局审查。

(四)、夯实四项基础工作。

1、土地利用更新调查进度过半。延平区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外业成果已通过省厅检查组验收。此次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涉及延平区辖区范围内15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2653.87平方公里,由厦门闽矿测绘院承担更新调查任务。更新调查工作于20*年8月在西芹镇试点验收通过后全面铺开,通过近一年的努力,形成了131张1:10000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外业成果图和一套准确、可靠的内业资料。对省厅验收组提出的20多个问题与建议,已于4月10日整改完毕,经市局同意,已转入内业调绘阶段。督促作业单位加快进度,要求在规定的期限内及时向省厅申请总验收。

2、土地登记发证不断规范。一是做到日常登记发证零积压。上半年共发证351宗,面积363.8亩,其中:国有证74宗,面积332.9亩,集体277宗,面积:30.9亩;出让44宗,面积330.3亩,做到了在内以图管地、在外以证管地;二是加强了土地二级市场监管。上半年办理土地转让7宗,面积79.3亩。办理土地抵押17宗,面积682.9亩。

3、基准地价更新全面铺开。在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标准出台后,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及时、准确反映我区土地市场中地价变化趋势,我局以区位理论和级差地租理论为基础,根据繁华程度、交通条件、基础设施状况、环境条件等因素综合土地级别、商业用地级别,委托福建大地评估公司开展基准地价更新,目前该项工作已进入中心区和各建制镇的基准地价调查阶段。

4、迅速启动第二次土地大调查。认真学习国务院《通知》精神,报请区政府研究同意,下文成立延平区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6月29日根据市局《关于组建*市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组建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通知,制定下发了《延平区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通知》,明确了职责,确定了人员。及时向区政府汇报,协调落实工作经费(争取列入市、区财政预算),保证人、财、物及时到位。

THE END
1.积极做好法律援助工作汇报材料(精选11篇)法律援助制度是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做好法律援助工作汇报材料。监督管理法律援助工作,是司法行政机关的法定职责。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社会公平正义,贯彻落实中央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决策部署,对做好新形势下的法律援助工作提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hwhmy4.html
2.县法律援助中心汇报材料二是加强对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的指导和管理,我们组织成立了由资深律师和具有多年法律工作经验的法律工作者组成的法律援助业务指导小组,对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接手的重大疑难案件进行集体研究和讨论,提出具体援助意见,有效地保证了法律援助人员的办案质量。同时,为了加强对全县法律援助办案质量的监督,我们每年都要组织http://www.fanwy.cn/1w/26/51111.htm
3.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汇报材料(四)法律援助服务工作真情促进(五)制度健全管理规范化…… 柳林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汇报材料柳林乡位于竹山县最南端,为“湖北堵河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全乡版土面积475平方公里,下辖6个村、3139户、12261人。全乡2/3的面积为堵河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 ,1/3的面积为龙背湾水库,乡政府距县城115公里。https://www.wm114.cn/wen/189/377601.html
4.司法局优秀法律援助工作者事迹材料其执业十年,办理各类案件六百多件,其中法律援助案件就近二百来件,而且已办理多起成功案例,受到当事人的好评,也多次被xx市司法局评为法律援助先进工作者,其主要事迹表现如下: 1、项律师xx年自愿加入xx市法律援助中心组建的援助志愿团,积极为贫困和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几年来办理xx市援助中心和事务所指派的法律援助http://www.mswk.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91163
5.党建工作汇报材料范文5篇党建工作交流现场会汇报材料党建工作汇报材料范文5篇 党建工作交流现场会汇报材料 一、整合资源,规范管理,高标准建设党员服务中心 社区党员服务中心是党组织服务党员、服务基层、展示形象的窗口。为了贯彻执行上级党组织文件精神,社区党支部于五月份成立了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同时建立健全各项制度(1、接待制度, 2、首问责任制度, 3、情况报告制度, https://www.mayiwenku.com/p-24261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