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觉得法律深奥、晦涩、难懂,因而对学习法律望而却步,这里介绍几本学习法律应看的几本书,相信会让大家产生对法律的兴趣和意愿,懂法知法。
(1)《西窗法雨》
本书以亲切家常、平和幽默的手法漫谈西方法律文化,对似乎是信手拈来的法律现象材料进行点拨评说,说的是西方法律文化现象,却时时启蒙着中国人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不着痕迹地调动着读者的思维,去思考中国的问题。
(2)《政法笔记》
(3)《博登海默法理学》
本书是美国法学家博登海默于1940年出版的《法理学》第一版。作者在第一版表达了更鲜明的立场、更犀利的观点和更自洽的思路,与后两版教科书式的叙述风格明显不同。
(4)《论法的精神》
本书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关于法律和政治思想的里程碑式的名著,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5)《法律人的思维方式》
本书是一部学术演讲稿,记载了作者十年来在全国各地所做讲座的精华:既有为初涉法律之门人士准备的法律入门知识,为法律实务人士准备的职业技能训练,也有为法学研究人员准备的前沿问题研究。
(1)概念
学习民法的第一步,就是背诵概念。虽然《民法通则》的每一个字你都认识,甚至每一句你也都理解,但是一说出来,完全不是那么回事,甚至可能是完全错误的,有点时候“望文生义”,闹出大笑话。
(2)分解
每一个法律概念都可以分解成若干个“要素”,对这些要素进行分解,就是对概念进行解析、重构的一个过程。
(3)比较
比较是民法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很多人对各种法律概念搞不清楚,在办理一般的案件的时候倒是问题不大,一旦碰到疑难杂案就不行了,甚至很多律师对概念是混淆的,但坚持认为自己的理解是正确的,最终怎么输的都不知道。
(4)举例
大陆法系的教学方式是演绎式的,很多法学博士可以就抽象问题写上几万字而不涉及具体的法律制度,但我们学习的时候千万不能这样,每一个概念都要举出实例来帮助记忆,并且这些实例越贴近生活越好。
(5)总结
学习民法要善于总结。在掌握了单个的知识点之后,要注意随时对有关联的知识点进行串联,形成一个一个的知识的网。
(6)讲解
学习一项知识的最佳途径就是把该项知识给别人讲授一遍。当你做了厚厚的笔记,翻了无数的著作,读了海量的判决书,对一个问题有了充实的知识储备之后,为什么不试着向别人讲解一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