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服务人“先锋赞”姚丽君:解民忧办实事当好群众的法律“贴心人”

编者按:近日,司法部召开大会表彰了一批法律援助和公共法律服务先进集体、先进个人。湖南8个集体被授予“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集体”称号,11名个人被授予“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9个集体被授予“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集体”称号,39名个人被授予“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个人”称号。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省司法厅联合红网推出“法律服务人‘先锋赞’”系列报道,激励引导广大司法行政干警以先进为榜样,为奋力推进司法行政工作现代化贡献力量。

红网时刻新闻讯(记者徐箐梓通讯员龙琳)芳菲四月,记者走进位于沅水河畔的湘西自治州泸溪县法律援助中心,便民大厅的墙壁上,一面面书写了“排忧解难,捍卫正义”“扶危济困,依法维权”等字样的锦旗映入眼帘。这些锦旗,是群众对泸溪县法律援助工作的肯定,也是前不久获评“全国法律援助先进个人”的该中心原主任姚丽君最好的“成绩单”。

1991年,姚丽君来到泸溪县司法局,与法律服务工作结缘。1997年,泸溪县法律援助中心成立后,她一直在中心担任法律援助执业律师,同时也是军人军属律师专家库、泸溪县未成年刑辩律师专家库的成员。因工作成绩突出,2019年,姚丽君被任命为泸溪县法律援助中心主任。

“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像社区医院一样的法律服务,一直是我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33年来,姚丽君始终在解民忧、办实事的道路上坚定前行,在退休之年获得“全国法律援助先进个人”殊荣,可谓实至名归。

法律援助“加速度”,急群众之所急

2022年12月8日,71名农民工到泸溪县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称湖南某有限公司拖欠他们的工资共计47万余元。

收到援助申请后,姚丽君耐心倾听劳动者们的诉求,安抚他们的情绪,并询问具体情况。

原来,湖南某有限公司停产后,一直没有支付这71名农民工的工资,多次沟通均未解决。该公司只剩铝型材三十余吨,此时已被泸溪县法院执行局查封,一旦查封财产被处理,该公司便再无其他财产可用于支付工资。

由于农民工无法熟练运用法律手段为自己搜集有效证据,71名农民工陷入迷茫和无助,只能来到泸溪县法律援助中心求助,希望通过法律手段拿回自己的血汗钱。

姚丽君与前来送锦旗的受援人合影

劳动报酬权益是劳动者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权益之一。姚丽君了解情况后,以最快的速度进行审查,并为这71名农民工办理了法律援助手续,按规定指派给了三位承办人。案件办理期间,姚丽君多次向承办人了解案件进展情况,并询问该案办理过程中是否需要法律援助中心予以协助。

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71名农民工的权益最终得到了维护。

“47万余元不仅是客观的标的金额,也代表着71位农民工付出的辛勤汗水,这是他们应得的回报。”姚丽君说。

这是姚丽君急群众之所急,用“加速度”帮助困难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的一个缩影。30多年来,姚丽君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秉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工作理念,用心用情用力帮助群众解决了一件又一件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法治宣传“送上门”,想群众之所想

一桩桩法律援助案件历历在目,姚丽君意识到,要想从根本上减少这些矛盾纠纷产生,必须努力提升群众的法治意识,因此,做好法治宣传工作至关重要。

工作期间,姚丽君除了做细做实法律援助以外,还积极开展以“法援惠民生”为主题的系列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将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残疾人、妇女等作为普法宣传重点对象,引导他们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姚丽君在公益法律服务行动中讲法治课

不仅如此,姚丽君还是泸溪县武溪第二小学的法治副校长。每年,她都会去该校为全校师生讲授精彩的法治课,围绕校园霸凌、预防性侵、禁毒知识、网络诈骗等内容,用典型案例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牢法治观念,为他们敲响法治“上课铃”。

搭建便民“暖心桥”,解群众之所难

姚丽君任职中心主任期间,泸溪县法律援助中心共审批、指派、承办各类案件1792件,接待群众万余人次,从未接到一起投诉举报——这与她认真负责、严格要求的工作方式密不可分。

姚丽君对法律援助案件质量向来亲自把关,在2022、2023年全省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活动中,泸溪县法律援助中心案件质量评估连续两年居湘西自治州第1位,荣获“全省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优秀单位”。

工作33年来,姚丽君先后荣获“湘西自治州十佳法律援助工作者”“泸溪县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多次获泸溪县人民政府嘉奖。一连串荣誉的背后,是她结合工作经验持续搭建便民“暖心桥”,优化服务举措的不懈努力。

工作期间,姚丽君始终坚持“当天受理、当天审批、当天指派”,为特殊困难重点群体开辟“绿色通道”,对年龄在“70岁以上以及患有重大疾病的”等8种情形免予经济状况审查,使得更多困难群众能享受到法律援助的温暖。

姚丽君还积极争取支持,不断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截至目前,泸溪县建成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点147个,通过湖南省智慧法援平台,实现法律援助案件申请、受理、指派、结案、数据追踪等“一条龙”办理,形成了“线上1分钟、线下1小时”公共法律服务圈。

“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要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就是最大的成绩。”姚丽君说。

THE END
1.法律援助暖心助残人损赔偿当庭支付“忠诚法律、专业精湛、尽职尽责、不负重托”,近日,这面锦旗送到了綦江法律援助中心。原来,今年2月残障人士敖某在綦江区一条省道旁被一辆小轿车撞伤,造成身上多处骨折。经鉴定,敖某因此次交通事故造成的外伤为十级伤残。该事故经交警部门认定,轿车驾驶员负全部责任。https://www.mhcm.net/cms/show-181002.html
2.“暖心哥”夏云剑:做好事会上瘾“暖心哥”夏云剑:做好事会上瘾 夏云剑,有着标志性的大嗓门,走起路来,风风火火,笑起来声音爽朗,年近花甲,却依然精力充沛。 法律援助十余载 为困难群体撑起一片蓝天 作为一名基层法律工作者,自2008年进入萍乡市湘东区148法律服务所后,已在法律援助的岗位上默默耕耘十余载。http://www.wenming.cn/specials/hr/jx/sbdqz/202109/t20210906_6166443.shtml
3.威海军分区做好军人军属法律援助服务威海军分区做好军人军属法律援助服务—— 一张“连心卡” 暖心解兵忧 ■于安丰 高杰 “拖了这么久的赔偿款,没想到这么快就得到了解决,感谢‘娘家人’……”前不久,在家休假的陆军某旅战士小张将一面锦旗送到威海军人军属法律援助服务中心,感谢该中心帮助她家解决涉法难题。 http://www.81.cn/yw_208727/16301111.html
4.为民暖心办实事锦旗虽轻心意浓——湟中区司法局多巴司法所为民办实事8月14日上午,多巴司法所出现了暖心一幕,辖区群众将一面印着“司法公正暖人心,排忧解难为民生”的锦旗送到了多巴司法所工作人员的手中,对多巴司法所为群众耐心细致解答法律咨询、提供法律援助表示感谢。 张某系本辖区村民,其母亲因多种因素陷入生活困境,面对复杂的法律程序和法律关系,张某及其母亲迷茫无助。后在司法https://m.sohu.com/a/801375639_121117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