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明区司法局将民生实事办实办好法律服务惠民暖心

把群众满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转化为“履职清单”。今年以来,思明区司法局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深度融合、共促履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紧锣密鼓地开展,一系列便民利民措施落地落实,在基层法治、法律服务、普法宣传等领域建立起了一个个好用管用的长效机制……以“我为群众办实事”永远在路上的劲头,不断延伸公共法律服务触角,不断满足群众法治新需求、增强群众法治获得感,以新时代新作为庆祝建党100周年。

法律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昨日上午9时许,在瑞景社区调委会、“瑞邻”调解帮帮团、社区群众等各领域代表的见证下,市司法局、思明区司法局、莲前街道、瑞景社区领导共同为思明区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示范点——“瑞景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揭牌。

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主要为辖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法治宣传、依法治理、矛盾纠纷调处、协助办理法律服务事项等。瑞景社区党委书记郭美霞说:“工作室的成立,是对此前社区公共法律服务资源的整合提升,是对社区逐步实现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民生体系的有力推进,让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更优质的法律服务。”

昨日,思明区与厦门海峰法务公司合作的“互联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线上平台”在瑞景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落地安家。打开设备,点击“视频咨询”,群众通过终端设备即可实现与律师“面对面”交流咨询。

近年来,思明区司法局立足“法律事务咨询、矛盾纠纷化解、困难群众维权、法律服务指引和提供”的功能定位,致力打造以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及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一站式”综合性、多层次的公共法律服务。

如今,思明区已实现了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今年以来,全区社区法律顾问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1800多人次,参与矛盾纠纷调解160余起,协助处理信访问题35起,协助社区群众办理法律援助案件6件,为社区重大经济、民生和基层治理方面的决策提供法律意见12条。

法律援助暖到群众心坎上

“谢谢律师,法律援助真是帮了大忙,让我们农民工的活儿没白干……”仅用一个半月,法律援助律师便帮助125名农民工讨回300余万元欠薪。4月28日,一面印有“为民服务公正法援”的锦旗送到思明区法律援助中心,受援人小杨(化名)握着承办律师的手连声道谢。

讨薪遭挫折,法援送温情,这只是思明区法律援助中心为弱势群体维权的一个缩影。思明区法律援助中心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保障弱势群体获得平等的法律救助机会,最大限度地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今年以来,思明区法律援助中心共指派法律援助案件836件,解答群众来访、来电、线上法律咨询2709人次,为受援人挽回经济损失2200余万元。

多元调处轻拂家园和谐风

今年以来,思明区司法局全面摸排化解矛盾,全力维持社会稳定,开展了“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高危风险和住房租赁市场涉稳隐患摸底排查”等多项专项行动。通过搭建调解新平台,强化调解员业务培训,优化调解人才队伍,增强调解工作指导保障力度,确保职能落实到位,创稳措施到位。今年以来,思明区各基层调委会累计调解民间纠纷2600余起,从源头上大大缓解了警务及社区工作压力。

思明区司法局不断完善多元化纠纷化解机制,探索思明版“枫桥经验”,以“近邻”模式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与区台办、嘉莲街道等单位部门携手,设立松柏涉台调解工作室,法律、调解的专业力量与台胞调解员携手发挥各自优势,为台胞、企业、员工提供纠纷调解、法律咨询等服务;搭建起思明区首个老人纠纷化解平台,打造莲前侨福社区银龄调解工作室,吸纳退休老党员、老民警、老教师、老职工等力量成立银龄调解志愿服务队,强化对涉老纠纷及婚姻家庭纠纷的排查与化解……一批特色调解品牌赢得群众好评。

针对矛盾纠纷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专业性的新特点,思明区司法局聚焦建筑、房地产、电力等矛盾纠纷多发领域,加强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和平台建设。指导市建筑行业协会、市房地产中介行业协会及国网厦门供电公司在全省所属行业中率先成立调委会,促进行业纠纷快速化解,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普法“五进”提升群众法治素养

走进莲花中学、湖滨小学等学校,开展“新年第一课”、校园法治文化节等法治主题活动;在莲云社区云麓园、老虎城状元广场、嘉禾良库等地举办“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宣传活动,为社区群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在猫街小广场等商圈组织开展法治宣传活动,送法进商户……

今年是“八五”普法规划的启动之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实施之年。思明区司法局扎实开展“法律五进”活动,采用多种形式、多种载体开展系列法治宣传活动,推动辖内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深入学习宣传民法典,提升公民法治素养,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今年以来,思明区司法局共举办法治宣传活动75场,覆盖人群1万余人次。

思明区司法局根据工作实际,倾听群众呼声,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持续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新时代法治建设的新需求新期待,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大局持续稳定提供坚实法治保障、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供给优质法律服务。(记者黄琬钧通讯员黄书颖)

THE END
1.法律援助暖心助残人损赔偿当庭支付“忠诚法律、专业精湛、尽职尽责、不负重托”,近日,这面锦旗送到了綦江法律援助中心。原来,今年2月残障人士敖某在綦江区一条省道旁被一辆小轿车撞伤,造成身上多处骨折。经鉴定,敖某因此次交通事故造成的外伤为十级伤残。该事故经交警部门认定,轿车驾驶员负全部责任。https://www.mhcm.net/cms/show-181002.html
2.“暖心哥”夏云剑:做好事会上瘾“暖心哥”夏云剑:做好事会上瘾 夏云剑,有着标志性的大嗓门,走起路来,风风火火,笑起来声音爽朗,年近花甲,却依然精力充沛。 法律援助十余载 为困难群体撑起一片蓝天 作为一名基层法律工作者,自2008年进入萍乡市湘东区148法律服务所后,已在法律援助的岗位上默默耕耘十余载。http://www.wenming.cn/specials/hr/jx/sbdqz/202109/t20210906_6166443.shtml
3.威海军分区做好军人军属法律援助服务威海军分区做好军人军属法律援助服务—— 一张“连心卡” 暖心解兵忧 ■于安丰 高杰 “拖了这么久的赔偿款,没想到这么快就得到了解决,感谢‘娘家人’……”前不久,在家休假的陆军某旅战士小张将一面锦旗送到威海军人军属法律援助服务中心,感谢该中心帮助她家解决涉法难题。 http://www.81.cn/yw_208727/16301111.html
4.为民暖心办实事锦旗虽轻心意浓——湟中区司法局多巴司法所为民办实事8月14日上午,多巴司法所出现了暖心一幕,辖区群众将一面印着“司法公正暖人心,排忧解难为民生”的锦旗送到了多巴司法所工作人员的手中,对多巴司法所为群众耐心细致解答法律咨询、提供法律援助表示感谢。 张某系本辖区村民,其母亲因多种因素陷入生活困境,面对复杂的法律程序和法律关系,张某及其母亲迷茫无助。后在司法https://m.sohu.com/a/801375639_121117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