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学子担任公民代理人,历时两年为9名工人讨回欠薪

8月4日,总计15万余元的欠薪打到9名工人的账户上时,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法学专业2020级学生岳欣然、胡依冉终于松了一口气。

岳欣然、胡依冉是中国政法大学准律师协会法律援助中心(简称“法援中心”)的成员,两年前,在志愿法律援助中,她们作为公民代理人,为9名被欠薪的工人维权。在学长的鼓励下,经历了漫长的管辖权异议、庭前准备、反复开庭、申请执行等环节,案件在今年8月初执行成功,工人们终于拿回了被拖欠的工资。

胡依冉(右)和岳欣然收到当事人赠送的锦旗。受访者供图

9名工人讨薪受阻,向法援中心大学生求助

2021年9月,在一位师兄的介绍下,岳欣然、胡依冉接待了这9名求助者。因疫情原因,她们在线了解了工人们的情况。2021年3月至5月,李某等9位当事人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辗转河北省三河市参与哈尔滨某公司承揽的施工项目。工期结束后,当事人未收到合计15万余元的劳务费,与用人单位反复协商后,只收到了一张工资条,劳务费支付仍然遥遥无期。

“就给俺们打了个条,每次找过去,都说以后给,那人家要是诚心给你钱,早给了不是?”提起当年讨薪之难,当事人之一余志刚(化名)满是无奈。他是来自辽宁朝阳的一位普通农民,因电焊技术在行,平时和熟悉的老乡们“抱团”外出打工,“我们没有挂靠单位,哪有活儿就去哪儿干。”然而2021年5月,在河北的工程干完后,工人们却碰了壁。

“干活儿就指着这点钱,大家确实着急,为了要钱什么法子都想了,要了四五个月,眼见要不着了就想着找律师吧,我们啥也不懂怕被骗,看报道说这些大学生帮人一百多万(元)都要回来了,俺们就想多一条路吧。”余志刚说,9名工人里有的50多岁,也有的20来岁,30多岁的他算是中坚力量,会上网,在和大学生建立联系后,便将事务全权委托给了学生们。就这样,岳欣然、胡依冉开启了帮工人们维权之路。

案件涉及多位当事人,大学生决定做公民诉讼代理人

“他们被欠款的事实很清楚,也有欠条,但因为是跨省务工,案件在管辖权方面有些棘手。”胡依冉介绍,两个小伙伴在着手分析案情时发现,劳动争议的案件应该仲裁前置,但务工履行地在河北三河,当事人也没有和公司签署劳动合同,难以在哈尔滨当地进行劳动仲裁,因为该案没有进行劳动仲裁程序,在是否能够直接起诉方面,学生们犯了难。

在翻阅了大量材料和咨询了学长之后,一个司法解释让她们打开了思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第15条的规定:“劳动者以用人单位的工资欠条为证据直接提起诉讼,诉讼请求不涉及劳动关系其他争议的,视为拖欠劳动报酬争议,人民法院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受理。”这时,工人们千方百计追来的工资欠条起了大作用,她们决定直接起诉。

根据代表人诉讼制度,“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的共同诉讼,可以由当事人推选代表人进行诉讼。人数众多,一般指十人以上。”胡依冉介绍,本案中是9名工人,不满足这一条件。因此,两名20岁刚出头的大学生萌生了为工人们当公民诉讼代理人的想法。

“亲自上庭,我们做得到吗?”“一旦官司打不赢,岂不是辜负了工人们的信赖?”反复纠结中,她们也在寻求法援中心小伙伴和有经验的学长们的帮助。大家一起分析后认为,本案的难点在于当事人数众多、案情复杂;且管辖法院不在北京、疫情形势又格外严峻。沟通之后,工人们希望由学生们全程代理。经过反复讨论,法援中心最终决定提供公民代理的援助服务,由胡依冉、岳欣然主要负责。

首次和专业律师过招,办案历经“一波三折”

与当事人进一步沟通案件细节后,岳欣然、胡依冉马上开始着手准备材料,最终选择在劳务合同履行地三河市提起诉讼。但在2021年11月15日立案审查通过后,因疫情等因素影响,本案直到2022年5月20日才进行了第一次线上开庭。

“没想到第一次开庭就遭遇了对方的诉讼策略,对方提出管辖权异议,这意味着法院要先进行管辖权异议的审理,经过裁定等环节才能进入案件的实体审理,这又得拖几个月,没想到对方在一审裁定下来后又进行了上诉。”岳欣然记得,直到2022年8月,有关管辖权异议的上诉裁定驳回才下来,转眼已是学期末。

2022年12月,该案正式开庭,进入主体审理环节,当时新冠疫情严重,学生们都居家学习。也是这时,岳欣然和胡依冉的家长才知道孩子在做诉讼代理人。“因为得在家里线上开庭,需要安静的环境,妈妈得知后惊讶地问我‘你能给别人打官司了?’”岳欣然笑道。也因此,这起案件成了全家人的惦念,胡依冉回忆,有时家庭闲聊时,还会被父母追问“官司进行得怎么样了?”

这次开庭,也是两名“准律师”首次和专业律师的过招,学生们也见识了对方的诉讼策略。

“我们以为他们会从法律关系的角度进行辩论,没想到他们直接用‘推翻事实’这一招。”胡依冉介绍,被告企业有施工资质,但他们将工程外包给了没有资质的包工头,这就导致了工人后期的维权困难。在这起案件之前,也有工人直接起诉包工头胜诉,但在执行上遇到了困难,包工头个人并不具备履行能力,“他只要说没钱,没有可执行财产,胜诉工人依旧拿不到钱。”因此,此次大学生们“先思考一步”,追加了外包公司作为被告,为后期执行做了铺垫。

她们原以为只要拿出证据证明外包公司和包工头之间的关系即可,还说服了包工头出庭作证,但庭审中,对方律师否认当事人实际参与工程且未取得报酬的基本事实,并一连问了包工头二十多个问题,环环相扣,意在引导他否认工程事实。“我们俩还是很紧张的,害怕证人被他绕进去。”胡依冉说,她俩也没有示弱,将对方公司的责任和违规外包的问题一一详述,和对方展开激烈辩论,庭审持续了4个小时。

此次案件中涉及的部分法律文书。受访者供图

“法援,我们一直在路上”

“当时心情很放松,觉得没有辜负工人们的信任。”8月9日,岳欣然、胡依冉风尘仆仆地赶到河北当地法院办理结案手续时,几名工人代表也特地来京给学生们送锦旗表示感谢。因为在8月4日,被欠的工资已经打进了他们的个人账户。

“学生有机会作为代理人接手这个案子是很不容易的,只要能为当事人成功维权,哪怕提供一个咨询、求助的渠道,我们所做的都是有意义的。”9月6日,法援中心负责人、民商经济法学院法学专业2021级学生杨殊涵向新京报记者感慨道。

“每年新学期,法援中心都会补充34名新成员,为前来求助的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我们一直在路上。”杨殊涵介绍,自1994年创办以来,10年间累计有408名成员加入法律援助中心,提供法律援助的学生们通过值班接待、文书代写、信件回复、出庭代理、线上援助、普法教育等多种形式,以学生身份,承担公益的法律援助工作,如今已累计接待当事人超过10000人次。

对于法律援助中心的同学们来说,此次案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法律援助工作还远没有结束。杨殊涵表示,来到法律援助中心的当事人,往往带着辗转多地、长期难以得到解决的案件,或者是存在证据不全、法律适用困难等复杂多样的情况,只要能为当事人提供有效帮助,同学们都会尽力。“每个工作日的中午,我们会准时出现在东门的援助站,希望尽可能帮助到需要法律援助的人。”

THE END
1.海口美兰区:法律援助帮讨薪农民工致谢送锦旗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新闻记者 王辉 通讯员 陈尾娇 许杰欢)8月16日下午,受援人魏某将写着“援助为民、专业尽责”的锦旗,送到海口市美兰区法律援助中心。以此表达法律援助及时地提供了法律支持,其合法权益得到保护的感激之情。 2021年11月1日,魏某在某公司工作,双方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某公司也没有为其缴纳https://newscdn.hndnews.com/hb/html/mobile/644055.html
2.汝南县司法局:法律援助解难题民工致谢送锦旗7月29日,家住汝南县汝宁街道的郑某专程来到汝南县司法局,将一面印有“司法为民、为民维权”的锦旗送到县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吕凌云手中,对县司法局、县法律援助中心高效、热情、周到的服务,表达了诚挚的感谢。http://zmd.hnr.cn/zmdjpyc/article/1/1420980123271827456
3.当事人给合肥律师送锦旗苏义飞律师的辩护尊重委托人意见,善于准确归纳并找出辩护的法定理由,不忽视对当事人有利的酌定情节,敢辩、善辩和明辩。 苏义飞律师团队是金亚太律师事务所总所办理刑事案件最多的一个团队,苏义飞一直遵循自己接手的案件一定要做到全力以赴的工作信条,依据专业知识分析案件,及时跟踪汇报案件审理情况,认真履行法律援助义务https://www.055110.com/fengcai/13.html
4.石家庄栾城法律援助中心出实招助力农民工维权见实效近日,法律援助受援对象王某来到河北宏源律师事务所,将一面锦旗送到律师任硕瑶手中,对她的热情帮助、高效服务表示衷心感谢。 原来,王某经朋友介绍给人进行了房屋装修,工作完成之后当事人没有支付装修款,经多番交涉未果。在维权过程中,王某偶然看到石家庄市栾城区法律援助中心张贴的法律援助维权告示,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拨通https://finance.sina.cn/2023-10-24/detail-imzsemwn1452262.d.html
5.惠城这群人做了一件事,13名七旬老人为他们送锦旗为群众提供法律援助,自然少不了人才支撑。惠城区通过整合社会法律服务资源,目前已经建成由50名律师组成的法律援助志愿律师人才库。 为方便群众就近申请获得法律援助,全区建立起纵横结合的“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法律援助服务网络,形成以法律援助中心为主体、律师事务所和法律服务所为骨干、法律志愿者为补充、有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706/08/c469763.html
6.我为群众办实事睢县:法律援助暖人心诚挚感谢送锦旗“感谢你们帮我要回了工资,你们的服务真好……”。5月6日,睢县匡城镇河坡徐村安某将一面写着“履行法律援助职责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锦旗送到睢县法律援助中心。 2024年3月27日安某来到县法律援助中心咨询劳务合同纠纷问题。工作人员通过了解,2022年9月份跟随被告李某在某小区做带班及翻样工作,工作结束后,被告李http://www.suixianwang.net/e/wap/show.php?classid=60&id=4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