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嗣卓说:“基层防控工作有悲有喜,有苦有乐,有无奈亦有憧憬。经历过才知道,没有什么语言能真正准确表达出一线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内心的全部感受,只有用一个一个真实的故事去展现基层防疫的真实图景。”
以下为王嗣卓的记录,由记者整理:
一日早上6时30分,一位白发老爷爷坐着轮椅来到燕保郭公庄核酸检测点进行核酸检测,而推着轮椅的,是他同样白发的老伴。给爷爷做完了核酸,奶奶把爷爷“放好”,转身回去给自己做核酸。因为路并不平坦,爷爷坐着的轮椅顺着坡度就滑了下来,眼看要撞到隔离带,随着现场防疫人员一声惊呼,一个小伙子疾步上前伸手拦住了轮椅,把爷爷推回奶奶身边,轻轻“放好”。当奶奶做完核酸后转过身来,一切无恙,她慢悠悠推着爷爷离开了核酸现场。对于差点发生的危险,爷爷没有出声,奶奶也不知道。而这个小伙子,就是我……
下沉一线防疫的48小时,有太多这样难忘瞬间。对我而言,第一次,真正面对密接和次密接人员;第一次,穿上白色防护服、护目镜、N95口罩;第一次,被人叫“大白”;也是第一次,被群众说“辛苦了,好样的!”
有大爷前来询问,“你好,小伙子,你给看看我弹窗什么时候能解除,我居家十天了,再不解除我就没有药吃了……”“您好,别急,您是哪种情况的弹窗?是否已按要求进行核酸检测?是否已经到社区签署承诺书?”“大爷,您别急,您的弹窗应该已经取消了,您刷新一下看看,我帮您。”后来,大爷解除了弹窗,走的时候我起身要扶他,他说:“你们忙!我自己能走!谢谢你们,小伙子!”
记得一对同住的夫妻一起来解除弹窗并开具解除居家医学观察证明,走的时候开心的样子,仿佛刚从民政局领了证。
短短两天的基层防疫经历,感慨颇多、成长更多,上述场景也仅是基层防疫工作的缩影。我相信,尽管历经苦难,但中国人民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永不会动摇。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