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济宁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拉高标杆凝心聚力推动济宁市法律援助工作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介绍了济宁市法律援助工作有关情况。大众网记者从发布会现场了解到,济宁市司法局通过五方面工作推动法律援助民生工程高质量发展,打响“济宁法援”特色品牌。
不断提高法律援助供给能力
法律援助覆盖人群由以前的低保人群拓展至低收入群体,依法将涉及劳动保障、食品药品、交通事故医疗、环境污染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纳入法律援助重点援助范围,让更多困难群众享受到法律援助。
积极推进刑事审查起诉阶段、审判阶段律师辩护全覆盖工作
济宁市司法局强化工作衔接,做好信息互通共享,组建法律援助案件刑事辩护律师团,完善值班律师制度,有效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群众合法权益。
筑牢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生命线
济宁市司法局坚持“群众满意是最高的质量”工作理念,在法律援助审批指派、工作流程以及监管评查等方面更加智能化规范化科学化。
扩大法律援助宣传覆盖面
济宁市司法局持续开展“法援惠民生”活动,总结推广济宁市法律援助工作经验做法和典型案例,在省、国家级媒体平台全面推广,多篇入选全省十佳案例、司法部案例库,让法律援助深入人心。
全力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服务能力提升
济宁市司法局推动构建实体、网络、热线“三位一体”法律服务网络,实现法律援助全覆盖、法律援助“全域通办”,全市公法大厅、和为贵社会治理服务中心、为民服务中心以及市民热线中心12348专席、各工作站点及援助窗口人民满意率同比提升0.03%。
济宁市司法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民生工程决策部署,按照司法部、司法厅关于提升法律援助质量工作要求,扎实做好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各项工作,不断健全服务网络、优化平台建设,提升援助质量,加大对各类重点人群以及外卖小哥、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法律援助服务,让法律援助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以高要求、高标准、高水平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和法治获得感,真正将法律援助办成暖民心、解民忧的“民心工程”,打造“济宁法援”特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