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奉贤法院依托“奉法客堂间”平台受理并成功化解了一起服务合同纠纷,从原告将纠纷材料递交法院到调解员展开调解,再到被告履行、纠纷实质性化解,仅耗时2天。
诉前调解程序作为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延伸,成为法院前端化解矛盾,做好诉源治理工作的重要途径。那么到底什么是诉前调解呢?法官手把手教你:
01什么是诉前调解?
诉前调解是指在收到当事人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之后,正式立案之前,人民法院综合分析案件具体情况,并征得当事人同意的基础上,将案件委派给相应的调解组织或调解员进行调解的一项制度。
02法院如何开展诉前调解?
在全面推进诉源治理工作的背景下,人民法院积极推动多元解纷工作向基层延伸,将矛盾纠纷委托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等非诉解纷组织进行诉前调解,增强联动解纷的协同性,切实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化解在源头。对于通过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等非诉解纷组织达成调解协议的矛盾纠纷,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出具调解书或者申请司法确认。
03哪些案件可以诉前调解?
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经审查,认为法律关系明确、事实清楚,在征得当事人双方同意后,可以径行调解。2022年7月起,上海法院在总结前期试点经验基础上,在全市基层人民法院探索实行特定类型纠纷调解程序前置,努力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将民事案件万人起诉率稳步下降至合理区间。
对下列适宜调解的纠纷,探索实行调解程序前置:
(一)家事纠纷;
(二)相邻关系纠纷;
(三)小额债务纠纷;
(四)劳动纠纷;
(五)消费者权益纠纷;
(六)交通事故纠纷;
(七)其他法律关系简单适宜调解的小额民商事案件。
下列纠纷不适用调解程序前置,人民法院在收到当事人起诉材料后,应当依法及时登记立案:
(一)婚姻效力、身份关系确认案件;
(二)适用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破产还债程序的案件;
(三)起诉时一方当事人无法联系,必须公告送达的;
(四)起诉时当事人向法院提供证据证明纠纷已经非诉解纷组织先行调解的,但当事人书面同意由人民法院委派调解的除外;
(五)其他依照案件性质或当事人的实际情况不能调解的纠纷。
04诉前调解相比诉讼程序的优势是什么?
一、程序灵活高效
二、保证隐私不公开
诉前调解一般不公开进行,涉及到当事人敏感信息、隐私内容的,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愿。必要时人民法院会通过分开调解的方式进行单线沟通,充分确保当事人的个人隐私及商业秘密等不便公开的信息安全。
三、调解协议具有强制执行力
诉前调解纠纷立“诉前调”文号。“诉前调”案件调解成功后,当事人依法申请司法确认的,法院经审查后编立“诉前调确”文号,出具司法确认民事裁定书;“诉前调”案件调解成功后,依法需要出具调解书的,法院经审查后编立“诉前调书”文号,出具民事调解书。一方当事人不履行义务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05诉前调解如何收取诉讼费?
通过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的案件,不收取费用。以调解方式结案的,减半收取诉讼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