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硕士考研辅导:法律体系与法律要素

法律硕士考研辅导:法律体系与法律要素

法律体系

一、法律体系与法律部门

(一)法律体系,是指一国的部门法体系,具有以下特征:

1.法律体系是指一国本国法律规范构成的体系;

2.法律体系是指一国现行国内法所构成的体系;

3.法律体系是由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所组成的不同类别的部门法所构成的体系

4.法律体系是由既相对独立而又具有内在联系的法律部门所构成的体系

(二)法律部门,亦称部门法,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对一国现行全部法律规范所作的分类。法律体系是由若干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法律部门是构成法律体系的基本单位。

中国法学界一般认为,划分法律部门的标准有两个:法律调整的对象和法律调整的方法。划分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种:客观原则、目的原则、平衡原则、发展原则、主次原则。

二、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

根据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以及调整方法的不同,可以把我国法律体系划分为以下主要的法律部门:宪法、行政法、民商法、经济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科教文卫法、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刑法、诉讼法、军事法。

法律要素

法律要素是指构成法律的基本因素或元素。一般认为,法律由规则、原则和概念三种要素构成。

一、法律规则

(一)法律规则是采取一定的结构形式具体规定人们的法律权利、法律义务以及相应的法律后果的行为规范。

(三)法律规则的结构:在逻辑结构上,任何一个完整的法律规则都是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部分构成的。应当将法律规则和法律条文区别开来,法律规则是法律条文的内容,法律条文是法律规则的表现形式。

二、法律原则

(一)法律原则是指在一定法律体系中作为法律规则的直到思想、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稳定性原理和准则。

(二)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的区别:在内容上,法律规则的规定是明确具体的,而法律原则其要求比较笼统、模糊;在适用范围上,法律规则只适用于某一类型的行为,而法律原则具有宏观指导性,其适用范围比法律规则更宽广;在适用方式上,法律规则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应用于个案当中,而不同强度甚至冲突的原则都可能存在于一部法律之中;在作用上,法律规则具有比法律原则强度大的显示性特征。

三、法律概念

(一)法律概念,是对各种法律事实进行概括,抽象出它们的共同特征而形成的权威性范畴(术语)。

(二)法律概念的种类:

1.依照法律概念所涉及的因素,可将其分为四类:主体概念、关系概念、客体概念、事实概念;

2.依照其所涉及的内容,法律概念可分为:涉人概念、涉事概念、涉物概念。

下面来看一些历年真题:

2006年真题:

8、划分法律部门时,首先应考虑和坚持的原则是(B)

A、客观原则B、目的原则C、平衡原则D、发展原则

[分析]我国法学界对法律部门的划分原则分别是:客观原则;目的原则;平衡原则;发展原则和主次原则。其中,目的原则直接体现了划分法律部门的目的,有助于帮助人们了解、掌握本国现行法律。目的原则是最应首先考虑和坚持的原则,如果划分不利于该原则,划分法律部门就毫无意义。故本题答案为B.

1、(分析题)运用法理学理论和知识分析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2005年11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发布了《酒类流通管理办法》,该《办法》第十九条规定:“酒类经营者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酒类商品,并应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予以明示”;第三十条规定:“违反本办法第十九条规定的,由商务主管部门或会同有关部门予以警告,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处两千元以下罚款。”

问题:

(1)《酒类流通管理办法》属于我国哪一类法律渊源?

(2)运用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理论和知识,分析材料给定的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

(3)从行为模式角度分析材料给定的法律规则的种类。

(4)材料给定的法律规则所确定的法律责任属于哪一种类

[分析](1)国务院所属各部、各委员会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发布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为行政规章中的部门规章。因此,商务部发布的《酒类流通管理办法》应属于部门规章或行政规章。

(2)法律规则主要由假定、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个要素组成;假定是法律规则中有关适用该规则的条件和范围部分,行为模式是指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如何具体行为的方式或范型的部分,即作为或不作为的具体行为模式,法律后果是指法律规则中对遵守规则或违反规则的行为予以肯定或否定评价的部分。《酒类流通管理办法》第十九条中规定的“酒类经营者”为假定:“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酒类商品,并应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予以明示”为法律规则中的“行为模式”。第三十条的规定“予以警告,责令改正”和“处两千元以下罚款”是法律规则中的“法律后果”。

(3)从“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酒类商品”这一行为模式角度而言,材料给定的法律规则属于“禁止性法律规则”;从“应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予以明示”这一行为模式角度而言,材料给定的法律规则属于“命令性法律规则”;因为禁止性法律规则和命令性法律规则可以合称为“义务性法律规则”,因此材料给定的法律规则总体上属于“义务性法律规则”。

(4)因违反行政法规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属于行政责任,《酒类流通管理办法》是行政法,因此,材料给定的法律规则所确定的法律责任属于行政责任。

2005年真题:

A、法律规则规定的内容

B、法律规则对人们行为规定和限定的范围或程度

C、法律规定内容的确定性程度

D、法律规则所包含的社会关系

13、在我国,依据法律部门划分的标准和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属于(B)

A、行政法

B、宪法

C、社会保障法

D、民法

2004年真题: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律规则构成要素的是(D)

A、假定B、行为模式c、法律后果D、概念

[分析]法律规则是采取一定的结构形式具体规定人们的法律权利、法律义务以及相应的法律后果的行为规范,其逻辑结构分为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及法律后果三要素。A、B、C三项均属于法律规则的构成要素,故本题答案为D.

4、一个国家全部法律部门所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是(B)

A.立法体系B.法律体系c、法学体系D.法系

2、下列选项中,可以成立的表述是(ABCD)

A、法律条文是表示法律规则的形式

B、正当防卫不属于法律责任减轻与免除的条件

C、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第一次将法律划分为公法与私法

D、法不溯及既往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公民权利

[分析]法律规则是内容,法律条文是形式。法律规则的完整的内容,往往通过多个法律条文加以表达。法律责任中的无责指的是行为人虽然事实上或形式上违反了法律,但由于其不具备法律应负责任的要件的要求,因而没有且不承担法律责任。例如:

THE END
1.我国法律分为几大类我国法律大致可分为几大类别,其中包括民法、刑法、行政法等。合同形式在民法领域包括口头、书面、公证等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6560238.html
2.盘点中国现行法律法规,全面梳理国家法律体系要点1、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由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制定的,涉及国家行政管理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其法律地位和效力仅次于宪法和法律。 2、中国的法律体系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宪法、行政法、民法、刑法、经济法、劳动法、商法等众多法律类别,形成了多层级、多结构的法律体系。 http://m.0572it.cn/A5B81E99DB5D.html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国宪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制定都必须以宪法为依据,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主干。中国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主干,解决的是https://www.gov.cn/zwgk/2011-10/27/content_1979526.htm
4.我国的法律有哪些种类?我们的国家制定了许多法律、特别是近些年,立法速度加快,每年都有不少法律、法规颁布实行。对法律种类的划分,可以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划分方法。我国的法律、从法律的文字表现形式方面划分,可分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从法律的适用范围方面划分,可分为普通法和特别法;从法律制定的主体方面划分,可分为国际法和国内法;https://m.66law.cn/laws/1406.aspx
5.一文速览中国低空经济法律监管体系目前,我国在“低空经济”领域已基本形成由法律、行政法规、规范性文件、行业标准等构成的多层级监管体系。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北京市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作者袁立志、刘旭龙、于子晗。 “低空经济”概念最早由中国科学院大学周巧红教授于2010年提出,指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为载体,围绕载人、载货及其他https://www.iyiou.com/analysis/202408141074821
6.中国法律的七大分类中国法律按部门法共分为七大类,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部门法是指一个国家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划分一国现存全部法律规范的总称。是法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法律分类的一种形式。 部门法的划分主要是依据两个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763632805818912588.html
7.国际商法效力:国际商事惯例本身并不具有普遍约束力,但如果交易双方约定使用某项商事惯例,那就对双方当事人有法律效力。 (三)各国国内立法(国内法) 五、两大法系及其特点 (一)法系 根据各国法律的外部特征和历史渊源不同,对法律进行了分类,具有相同外部特征和历史渊源的法称为法系。 https://zhuanlan.zhihu.com/p/640017854
8.北京师范大学2025年招生专业目录法学综合二考试是为我校招收法学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学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相关法学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法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相关法律问题的能力。考试难度以法学本科毕业生所达到的程度为标准,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较为扎实的法学综合功底https://yz.bnu.edu.cn/content/zyml/2025/sskm_kmdm-805.html
9.GB/T1.1—2020知识问答1.国际标准分类号和中国标准分类号怎么查询确定? 国际标准分类号和中国标准分类号是国际标准分类法(ICS)和中国标准文献分法(CCS)对标准文献的分类,可作为标准的排序工具,便于标准的查询和传播。可通过网络或相关工具书查询。如纺织品标准的ICS号一般为59类,服装的ICS号一般是61类,纺织品的CCS号一般在W类,服装列于https://www.zjmif.com/qualitymana/detail/id/17191.html
10.《银行法律法规》三银行管理——5风险管理抵补预期损失1.贷款分类标准的演进 1998年以前, 我国商业银行按照《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 的要求, 把贷款划分为正常、 逾期、 呆滞、 呆账, 后三类统称为“一逾两呆”, 即不良贷款。 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试行) 》 , 采用以风险为基础的分类方法, 把贷款分为正常、 关注、 次级、 可https://blog.csdn.net/qq837993702/article/details/133834172
11.法学法学(law science),是关于法律的科学。是以法律、法律现象以及其规律性为研究内容的科学。法律作为社会的强制性规范,其直接目的在于维持社会秩序,并通过秩序的构建与维护,实现社会公正。作为以法律为研究对象的法学,其核心就在对于秩序与公正的研究,是秩序与公正之学[1]。 在中国,法学思想最早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https://baike.sogou.com/v82123233.htm
12.《法理学》第三章法的制定法律体系是指由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呈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法律部门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称。划分部门法的标准是法律调整的对象和调整方法。2.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已初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这个http://www.sdsgwy.com/article/html/1189143.html
13.谈谈哪些数据属于重要数据以及典型的数据安全法规和实践《信息安全技术——关键数据识别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草案发布。《指南》提出了关键数据的特征,明确了关键数据识别的基本原则和程序。《指南》将直接指导各地区、各行业制定本领域及相关领域的关键数据目录,并为实施《数据安全》第21条规定的多层次分类和重要数据保护制度提供指导。法律(“DSL”)。 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4854988.html
14.谈谈哪些数据属于重要数据以及典型的数据安全法规和实践●保护重点:对数据进行分类,区分不同层级的数据保护重点,在满足安全保护要求的前提下,让一般数据和关键数据流动充分有序,让数据产生更多价值。●与现有法规对接,充分考虑当地现有管理要求和行业特点,与地方和部门已制定实施的数据管理政策和标准紧密对接。●综合考虑风险:基于数据的使用和对数据的威胁等因素,考虑数据被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0518/10/78237952_103189170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