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功能需要大量消耗服务器资源,因此会员功能需要付费使用。”一款定位App有关负责人向南都记者介绍。
一款定位App宣传页面称其为“专属定位追踪器”
以“时刻守护”App为例,如果用户想要获得他人的实时位置,对方需要下载App、注册账户、通过使用者的好友邀请请求、开启手机定位权限。如果对方确已完成上述步骤,用户便可以通过该App查看对方的实时位置。
一款定位类APP提示,如需获知定位地址要添加对方为好友。
一位业内人士向南都记者透露,定位类App“没有太大的技术壁垒”,这吸引了众多企业入局,但各产品的服务和质量参差不齐。一些企业参照成熟的定位类App进行研发、推广,但不提供相应售后服务,导致用户遇到退款难的困境,“一部分小公司通过这样的模式来获取利润。相当于应该退给用户的钱没有退,这就形成了他们的利润。”
上述业内人士认为,包括定位类App等工具类App的发展“需要有一个过程”。“当下的市场可能比较混乱,消费者也在筛选。到后面留下来的,也是想把产品做好,改变这样一个(有很多投诉的)环境。”其表示。
“它(“时刻守护”App)就是一个工具,需不需要使用、怎么用,都是用户自己决定的,不存在伦理道德风险。”“时刻守护”App有关负责人向南都记者表示,其拥有“全面的知识产权、网安公安机构备案等,在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销毁、访问等方面,有专业的技术手段保证安全,公司内部也建立了安全审计和监控机制。”
SDK是在手机软件中提供某种功能或服务的插件,央视“3·15”晚会曾曝光部分SDK违规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知位”App隐私政策显示,该App与第三方SDK服务商约定严格的数据安全保密义务,并称“这些公司会严格遵守我们的数据隐私和安全要求。除非得到您的同意,我们不会与其共享您的其他个人信息。”
有App提出了“免责条约”。南都记者注意到,一款名为“定位宝”的App提示称,“该产品需双方同意才可使用,请合法使用该产品,任何非法行为引发的一切法律后果由用户本人承担。”
据江苏省公安厅消息,2018年,在南京做生意的陈某遭讨债人员围堵,民警调查获知,讨债人通过在网上购买的一款叫“App神探”的定位软件找到了陈某,该软件能对多款主流聊天工具进行实时定位。该款定位软件是针对手机即时通讯工具开发,通过破解聊天应用程序的安全防护系统,侵入并从中非法获取了被定位对象的经纬度信息。
当年3月,南京警方抓获“App神探”开发销售者吴某,以及频繁使用该软件非法定位他人位置的9人,后吴某等人已被移送审查起诉。裁判文书网2019年发布的一则刑事判决书显示,吴某利用该软件非法牟利共5.7万余元。最终因犯提供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程序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罚金人民币六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