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叔,建筑杂物放在家门口,既不美观,也不安全。”连日来,博罗县福田镇徐田村的“两委”干部加强巡查,巩固“三大攻坚”的阶段性成果。在扮靓乡村容颜的同时,村干部还抓紧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朝着“100万+”的目标迈进。鱼稻共生项目是该村近期引进的一个“农旅+研学”项目。白天忙完工作后,村干部晚上还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商量土地流转事宜,让项目尽快启动,一步一个脚印,推动“百千万工程”在村里落地实施。
扮靓乡村,绿美生态建设忙
走进徐田村,只见柏油村道干净整洁,村道两旁的绿植绿意葱葱,不时还有鲜艳的花儿冒出来,给大家深秋的惊喜。
除了有感于徐田之美,慕名前来游玩的游人外,村里还有另一拨人在村里穿梭着。他们是村里的党员干部,他们或在巡查着村里的人居环境,或在跟进着正在推进的乡村振兴项目。
在徐田河“一河两岸”的施工现场,挖机在清着河床的淤泥,工人在清着两边的杂草,一派忙碌的景象。村干部徐清纯在巡查完毕后,就赶到现场查看施工情况。据悉,“一河两岸”工程完工后,将能更好地保障沿河两岸的农田灌溉,提升河道的防汛功能,保护两岸生态。
乡村振兴走在前是博罗县实施“百千万工程”的主要抓手之一。乡村振兴走在前,人居环境的提升必然不能少。作为“环罗浮山”乡村振兴示范带的重要节点,徐田村更是如此。连日来,该村党员干部扎实推进“三大攻坚”行动。他们不辞辛劳、主动作为,为乡村的绿美生态建设、乡村风貌管控、人居环境提升等添砖加瓦。
与此同时,徐田村干部群众团结一心,持续开展“六乱”整治行动,对村道巷道、河道沟渠、房前屋后、杂物堆放等重点区域做好清理打扫,确保不留死角和盲区,让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取得新成效。
向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100万元奋进
“百千万工程”的实施有利于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因此,乡村不能空有其表,最终还得让村集体经济发展“跑起来”。
锚定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00万元的目标,徐田村的干部鼓足干劲。近期,鱼稻共生项目准备落户。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徐广权介绍,该项目属于“三产融合生态农业”项目,通过土地流转每亩每年可以给村民带来更多固定的收入,比之前散租的租金高。“项目引进后,还能给村民带来家门口就业的岗位。”让徐广权更期待的是,该项目还有研学内容,届时将带来人流量,农户无论是发展民宿,还是农家乐都会有良好的机遇。
该项目需要用到160亩连片土地。土地流转需要村民同意。在徐田村,好些村民白天都在外面打工,晚上才回到家中。吃过晚饭后,村民喜欢约上邻里在农家小院喝茶聊天,顺便商量事情。农家小院就成了村民自发形成的议事点。连续几晚,徐田村的村干部都和村民在议事点集中讨论项目情况。一些没办法参加的村民,村干部则上门做工作,听大家的意见。村民徐新龙说,鱼稻共生项目将大大盘活村里的土地资源,能带动村里的发展,给村民带来就业和增收渠道,“用到大家的地,我们都同意租出去。”
抓住项目引进这一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关键,徐田村的党员干部不断努力:盘活土地资源,加紧洽谈银杏种植和深加工项目;盘活五经魁古村落资源,目前泰康健投公司已签订协议,接下来运营文旅项目,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进一步扩大徐田沙葛种植面积,增加沙葛产量和产值。
推动“百千万工程”出成效、出亮点
推动“百千万工程”在乡村的实施,不仅要让乡村美,还要让村集体经济壮大,让村民实现增收致富。徐田村持续开展“三大攻坚”和“六乱整治”,加快引进项目、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这是“百千万工程”在福田镇落地实施,并不断取得成效的缩影。
和徐田村一样,今年,福田镇各村充分发掘资源禀赋,做到因地制宜特色发力,探索多种增收路子,推动全镇村集体经济“加速跑”。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各村资产、资源的收储,促进资源集聚与乡村产业发展相结合,积极发展村企合作模式,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乡村振兴,与村集体合作发展民宿、露营地、农产品种植加工等乡村产业,使资源、资产成为村集体经济的“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