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发布最严“禁烟令”荆州市民谈公共场所禁烟新闻中心

e线民生热线:18272211111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716-8445200

公共场所禁烟控烟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近日,记者走访荆州部分机关办公楼以及室外公共场所发现,虽然不少公务员已经自觉不在办公室等室内公共场所吸烟,不过,在车站、网吧、超市、医院等地,依然有些人在吸烟。对于“禁烟令”的出台,不吸烟的市民们拍手叫好,吸烟的市民坦言,戒烟有难度,禁烟要过程,落实要细则。

探访

红门路车站:个别烟民吞云吐雾,工作人员及时制止

19日上午9点半,记者来到红门路车站。车站大厅的大门口设有吸烟区,乘客进站口墙上张贴着“禁止吸烟”的标志。入口处还设有灭烟沙盘,要求乘客进入大厅禁止吸烟。记者在候车大厅转了一圈,发现大部分等车乘客都没有抽烟,不过依然有少数烟民耐不住寂寞,点燃香烟自顾自“过瘾”。

记者采访了一位正在吞云吐雾的王姓烟民,他是石首人,今年54岁,已经有30多年烟龄了,平均每天要抽掉2包烟,问其知不知道湖北禁烟令的出台,他摇摇头,表示很少看新闻,当然他知道吸烟有害身体健康的道理,不过他已经习惯了“烟熏火燎”,从早上起床开始,他就会习惯性地点燃一支烟,平均每隔半小时,他都会抽支烟,一直到晚上关灯睡觉才结束。

对于自己在公共场所抽烟,他有点不好意思,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文明,影响了他人身体健康,不过他控制不住自己,因为烟瘾太大了,尤其是等车无所事事的时候。在车站工作人员的劝阻下,他很配合地摁灭了手里的烟头。

大厅内一位不抽烟的女乘客说,她很反感别人在公共场所抽烟,因为这会让其他人被动吸“二手烟”,有害身体健康,可她又不敢跟别人直说,怕得罪人,所以碰到抽烟的人,她就会躲得远远的。

红门路车站办公室主任王璇介绍,以前在候车大厅吸烟等车的乘客蛮多,那时劝阻都无效,还有不讲理的乘客会和工作人员发生冲突。近两年因为大环境所致,很多乘客都不再吸烟,有的乘客一进大厅看到墙上标识或灭烟台就自觉灭掉了手中的烟蒂,极个别乘客也会在车站工作人员的劝阻下摁灭烟蒂。记者在现场看到,有些正在抽烟的乘客一见工作人员走近,就赶紧灭掉了手里的烟。“现在的人都蛮自觉,一说就改了。”王璇说。

其实早在2009年,荆州就出台了《荆州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暂行规定》,在公共场所吸烟、乱扔烟蒂者,可处警告或者10元以上、200元以下的罚款,但就是没有完全禁住。王璇表示,这个暂行规定实施起来有难度,罚款由谁罚?罚多少以及罚款的去处都没有明确规定。所以在公共场所禁烟也有尴尬之处。

除了车站,记者在网吧、超市、医院以及马路上等公共场所都看到部分市民抽烟,面对记者关于禁烟的问询,大部分人表现得漫不经心。

某政府部门:执行禁烟令,领导以身作则

19日上午10点40分,记者又来到江津路某政府部门,楼内,几乎每层都在醒目位置贴有“禁止吸烟”的标志。

记者走过不少办公室,里面的工作人员大都在办公,几乎无人吸烟。该单位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对于室内公共场所不能吸烟的规定,大家都知道,由于担心自己抽烟的样子被人拍下来,所以大多数人平时都比较注意,因为这次比较严,一不小心就可能因为一支烟丢掉了饭碗。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办公室主任说,以前多是卫生等职能部门下发文件,倡导大家戒烟。今年这么大力度地要求在党政机关禁烟,在他的印象中,还是第一次。他表示非常赞成,虽然自己也抽了近10年的烟了,烟瘾一时难以戒掉,但他表示,在一些硬性规定下,他会慢慢去戒。其实他以前也有过戒烟的经历,因为家人都很反对他抽烟,他试着吃口香糖戒烟,坚持了两个星期,结果在一次朋友的饭局中,他又在朋友的递烟、劝烟下“破了戒”,如此反反复复,戒了抽、抽了戒,就是戒不了。

最近两年,他感觉单位的整个环境在变化,以前没有领导不抽烟的,现在有的领导好像戒了。以前单位开个会,会场烟雾缭绕,如今开会都不准抽烟了,他亲眼看到顶头上司在多种场合拒绝了别人敬上来的烟,这位主任认为,如今“禁烟令”里明确了领导干部要带头禁烟,这点非常关键,因为领导以身作则,起了较好的表率作用,部下都会自觉遵守。

还有一位工作人员称,单位其实有很多烟民,大家都知道禁烟令,所以一般都忍着,实在熬不住了,就躲到楼梯处或人少的地方吸上几口,这对有烟瘾的人来说是种煎熬,不过没办法,只能慢慢少抽、慢慢去戒掉,“人家领导都能戒烟,自己也应该以领导为榜样。”

声音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国、消费国和受害国。虽然2003年我国签署了《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但是,控烟效果并不理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领导干部没有带头禁烟。无论是在办公室,还是在会议室,不少领导干部吸烟已是常态。在这些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公款维系——特供烟,另外不乏受贿之物——天价烟等等。近日湖北省出台的禁烟政策,要求领导干部在公共场所带头禁烟控烟,在各类公务活动中也要全面禁烟,不得使用公款支付烟草消费开支,这也算是“对症下药”了。

其实关于禁烟控烟,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就有人大代表专门提出建议,尽快制定公共场所禁烟法,对于吸烟、禁烟、戒烟,各个阶层的市民是如何看待的呢?

人大代表:尽快制定公共场所禁烟法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孙兆奇建议尽快制定公共场所禁烟法。

孙兆奇介绍说,我国吸烟者约有3.5亿,每年死于吸烟引起的疾病者近100万人,约占全部死亡人数的12%,超过因艾滋病、肺结核、交通事故以及自杀死亡人数的总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控烟办公室主任杨功焕日前透露,最新统计,3年来二手烟受害者增加了2亿人,二手烟受害者达7.4亿。

孙兆奇说,中国已于2003年11月10日签署了《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目前迫切需要制定配套的法律、法规。

一名受二手烟困扰的普通职员:依法戒烟

一名退休教师:戒烟有难度

明知烟草有害,但已经对烟草形成了依赖性,一天不抽,就像虫子在身上爬,很不舒服,总想着烟雾那点事。俗话说,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抽烟已经形成了一种生活习惯,一下子戒掉,难度很大。就我个人来说,只要我抽烟不影响他人,抽抽无可厚非。

一名呼吸内科主治医师:远离香烟,远离危害

吸烟危害健康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全世界每年因吸烟死亡者达250万人之多,烟是人类第一杀手。在吸烟的房间里,尤其是冬天门窗紧闭的环境里,室内不仅充满了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还有吸烟者呼出的一氧化碳,会使人感到头痛、倦怠,工作效率下降,更为严重的是在吸烟者吐出来的冷烟雾中,烟焦油和烟碱的含量比吸烟者吸入的热烟含量多1倍,苯并芘多2倍,一氧化碳多4倍,氨多50倍。工作多年,本人接诊过的肺癌病人不计其数,见过很多肺癌病人晚期的痛苦症状,真心希望市民自觉养成不吸烟的良好习惯,远离香烟,远离危害,保护自己身体健康。

长期以来各类“禁烟令”往往“雷声大雨点小”,究其原因,不在禁令的制定,而在禁令的落实。

荆州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是我市禁烟工作的主管部门与监管部门,其中一名负责人表示,“禁烟令”在我市中心城区公共场所的实施效果很不理想,因为“禁烟令”很多都停留在原则性的规定上面,很多都要依靠烟民的自觉执行。但烟民的素质有高低,完美的自律行为基本不可能实现,而且在大张旗鼓地宣传以后,却少有对违反规定的具体处罚措施,即便此前曾出台过《荆州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暂行规定》,对在公共场所吸烟、乱扔烟蒂者,可处警告或者10元以上、200元以下的罚款,但荆州从未开出过一张罚单。这就是当前很多“禁烟令”的尴尬之处,也是“禁烟令”行之无效的症结所在。

他认为,在制定“禁烟令”之后,必须狠抓管理和落实,要让“禁烟令”实实在在接地气。为此,记者采访了各个单位、各个年龄阶层的人,看看他们都有哪些高招?

一名税务工作者:建立长效监管机制用细则落实

刚出台的禁烟令要求领导干部在公共场所带头禁烟控烟,这就有效掐住了管理层的漏洞,避免了“上行下效”的不良示范作用。我认为地方政府应该认真制定操作性强的地方细则,进一步明确禁烟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内容,比如具体明确谁来管?怎么管?怎么查?怎么罚?罚多少等详细内容,并建立长效的监督管理机制,确保政策制度执行的延续性,在巩固阶段性的禁烟效果基础上,维护广大民众的长远利益和健康,避免“禁烟令”出现一阵风现象。

我曾经收到过朋友去泰国旅游带回来的一条香烟,烟盒上面的图案是一个烂掉的肺,看起来很恐怖、很倒胃口,让人不想抽烟。我觉得中国也可以借鉴这种方法,我们国内产的香烟包装看上去都很精美,虽然上面也有吸烟有害健康的提示,但字号不大,且都在烟盒下方,一般烟民都不会注意,即便看到了也并不在意。我觉得我们的香烟包装盒也可采取这种图片或象形图的形式,可以很直观地让烟民对烟产生反感、惧怕的情绪,然后慢慢戒掉。

一名旅游局员工:引入吸烟警报器,定期进行系统维护

一名中学教师:提高思想认识,培养新的好习惯

一名文学青年:取缔烟草厂家,让烟民无烟可抽

控烟喊了很多年,但效果并不理想,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控烟必然是一个漫长熬人的过程,需要政府引领,多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其实“处罚”并不是惟一手段,更不是目的。要我说,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取缔烟草厂家,让烟民无烟可抽,彻底断绝对烟草的依赖。我就不明白了,既然明知道香烟有害健康,为什么还要生产香烟呢?难道创收纳税比民众的身体健康更重要吗?(文/图记者伍美菱)

主管:中共荆州市委宣传部中共荆州市委外宣办荆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THE END
1.禁烟令:各国如何应对吸烟问题?墨西哥政府将现有禁烟范围从接待场所和工作场所扩大到所有公共场所,包括公园和海滩。如果严格执行,将有效将吸烟行为限制在私人住宅内。此外,烟草宣传促销现已完全禁止,因此商店里甚至可能不再展示香烟。 英国:逐年提高法定吸烟年龄 根据计划有望于2024年生效的新法律,英国14岁及以下的人将永远无法合法购买香烟或任何其他http://www.catcprc.org.cn/index.aspx?menuid=4&type=articleinfo&lanmuid=106&infoid=14285
2.公共降与烟民权益如何平衡共存?理性控烟另外,开展科学研究与持续评估。持续开展烟草控制相关科学研究,包括烟草依赖的生理机制、戒烟方法的有效性、禁烟政策的社会经济影响等,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定期评估禁烟政策的实施效果,及时调整策略,确保政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总之,公共场所禁烟政策是保护公众健康、减少烟草相关危害的重要措施,但其成功实施需在http://tobaccoms.com/html/news/lxky/688044.shtml
3.共建无烟环境执法队启动“清新呼吸”禁烟专项行动为了消除和减少烟草烟雾及电子烟释放物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创造良好的公共场所卫生环境,提高城市文明水平,前门执法队联合多部门开展执法禁烟专项行动,对辖区内餐饮、旅店、医药等重点场所开展3轮次执法检查,累计入户64家商企业宣传普法禁烟知识。https://www.bjdch.gov.cn/zwgk/jgdh/jdbscdh/qmjd/jdgzqm/202411/t20241125_3949158.html
4.公共场所卫生管理从业人员知识kenny G来自卫生监督员俱乐部00:0004:45 1、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从业人员,须取得健康证后方可上岗工作。 法律依据: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第十条 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组织从业人员每年进行健康检查,从业人员在取得有效健康合格证明后方可上岗。 第三十八条 公共场所经营者安排未获得有效健康合格证明的从业人员从https://www.360doc.cn/article/33298607_704816008.html
5.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第二章“禁止吸烟的范围和措施”规定了室内外禁止吸烟的场所(区域)、室外吸烟点设置要求和临时禁烟场所设置、经营管理者、公民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基本权利义务和职责。 第三章“宣传教育和戒烟服务”规定了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工作人员在公共场所控制吸烟宣传教育工作中的责任义务。要求在烟草制品包装上设置https://www.meipian.cn/1zgdurns
6.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考试系统6、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档案保存的时间是多久? 答:至少保存两年。 7、公共场所每年进行卫生检测的内容是什么? 答:要求对公共场所的空气、微小气候、水质、采光、照明、噪声、顾客用品用具等进行卫生检测。 8、公共场所经营者不具备检测能力,怎么办? 答:可委托有专业技术能力的检测机构检测。 http://www.hhwsjd.cn/ggcs/zhishi3.htm
7.关于加强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建议2.建立禁烟监督管理员制度,对公共场所吸烟者处以适当的处罚罚款;要求公共场所管理机构制定并执行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管理制度;在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内设置醒目的禁烟标志,不设置吸烟器具。 3.建立起由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媒体宣传教育机制,做好在公共场所控制吸烟的宣传教育工作,利用相关媒体、网站进行宣传和教育,调动https://www.360wenmi.com/f/filevwm0h1ji.html
8.关于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立法有关问题探讨香港禁烟的成功经验一直以来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其立法在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全面禁止吸烟,明确规定禁止吸烟的场所、场所管理人的义务、违法者的法律责任,成为全球典范。 香港《吸烟(公众卫生)条例》(香港法例第371章),一般称作吸烟条例或禁烟条例。条例于1982年订立,是香港最主要的禁烟法例。此法例旨在禁止在某些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618/09/128196_127755729.html
9.徐州卫生监督网公共场所系列卫生标准由GB/T 18204《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GB 37487《公共场所卫生管理规范》、GB 37488《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GB 37489《公共场所设计卫生规范》和GB/T 37678《公共场所卫生学评价规范》5项标准组成。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http://www.xzwsjd.com/news/show-7589.html
10.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规定5、关于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意见(中共中央组织部,2014年1月) 引导示范带头 6、关于在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开展会员卡专项清退活动的通知(中共中央纪委,2013年5月) 7、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3年12月) 8、关于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中共中央办公https://jch.gxnu.edu.cn/2014/0617/c236a1276/page.htm
11.中国控烟法治发展报告(2021)民主与法制杂志电子版为了使下级机关与工作人员更好地贯彻执行,1991年,原卫生部颁布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2011年,原卫生部发布并实施了新修改的《实施细则》,其中第18条提出了公共场所禁烟的规定。随后经过2016年、2017年两次修正,第18条规定仍然被保留且没有调整,这也说明中国政府承认“室内公共http://e.mzyfz.com/mag/paper_48555_25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