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绿化养护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的意义
园林绿化是现代园林景观建设的重要环节。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工作,对于现代园林建设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1.1有利于美化生态环境
园林绿化是生态环境美化的重要手段,园林绿化的养护与管理,通过针对绿化树木花草不同的形状、颜色、用途和风格进行配置管理,能够有效点缀和创造优美、清新、舒适的现代生活环境。
1.2有利于净化城市空气
园林绿化植物对空气的净化有着独特的调节作用,很多园林植物能够吸滞烟灰和粉尘和有害气体并释放氧气,草坪植物也有很好的蒙尘作用,因此,园林绿化的护理有利于空气的调节。
1.3有利于调节气候变化
生物学认为,树木花草的生物性能能够蒸腾水分,调节空气的相对湿度,具有吸热、遮荫和防风的作用。园林绿化的有效养护与管理,为人们创造了防暑降温的良好环境。
1.4有利于噪音污染管制
现代城市化建设,工厂林立,人口密集,各种噪音污染程度急剧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质量。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充分运用植物自身的生物自然机能,能够有效地调节控制噪音污染。
2当前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2.1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意识浮浅错位
现代园林绿化,作为一种社会公益性的生态建设工程,需要投入很多的人力物力,同时园林绿化的养护与管理本身不能直接创造经济效益,造成很多园林管理单位人员思想意识浮浅,对园林绿化的重要性未能充分明确,工作缺乏主动性。
2.2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政策导向片面偏失
受客观因素影响,有些地方的园林绿化养护管理,针对性太强,只注重“黄金”地段的养护管理,喜欢做“面子”工程,而次要地段重视不足,养护管理质量较差,造成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不能全面整体性统一发展。
2.3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市场竞争机制滞后
现代市场运行机制下,园林绿化也应与市场接轨,适应市场竞争环境,但现行园林绿化管理机制,竞争机制严重匮乏,管理组织结流动变化频繁,导致政府在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上束缚被动,积极主动性不足,导致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效率低差。
2.4园林绿化护理与社会协调力度不移
园林绿化属于社会公益性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部分地方由于宣传协调不力,市民随意攀折园林苗木、破坏绿化工程现象严重,社会参与性不强,使得养护管理投入长期不足。
2.5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技术开发缓慢
随着现代生物科技的发展,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也应具备科技平台,由于养护管理得市场机制弱化,导致很多地方的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技术培训、开发严重不到位,绿化护理人员的综合技能素质出现滞后,人才资源流失严重,不利于绿化养护工程的管理。
2.6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法制保障弱化
法制管理是现代管理形式的基础保障,虽然一些地方政府加强了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法制化措施,但从整体上看,园林绿化法规体系尚不完善,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操作规程、管理体系法制保障薄弱,导致科学、法制和规范化的养护管理措施难以有效落实。
3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落实理念
3.1园林绿化的养护应遵循实行全程管理理念
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首先是要保证树木花草等绿化植物的成活率,达到预想的绿化效果。在园林绿化护理过程中,要采取科学高效措施,针对绿化植物进行园林建设的全程性护理,切忌绿化护理工作有头无尾,导致绿化资源的浪费。
3.2园林绿化的养护应充分体现因地制宜理念
因地制宜是创造园林景观艺术的基础,在养护管理中贯彻因地制宜的设计理念,是提高园林养护水平的重要遵循原则,是建地方特色园林的必然要求。因此,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要结合成本效益原则充分根据实际自然条件,因地制宜的进行养护管理。
3.3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应贯彻人文生态理念
园林绿化的养护应适应人们的生活审美习惯,高大乔木下面有灌木,灌木下面有花草的复层绿色种植结,是绿化功能的体现。在园林绿化养护中贯彻人文生态的理念可以人们崇尚自然美。
4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实践措施
4.1加强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前瞻性,增强责任管理意识。
在现代园林绿化管理养护过程中,要针对管理人员的思想认识进行强化教育,要创新管理措施,增强管理人员的责任管理意识,提升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实效性。
4.2转变政府对园林绿化的管理职能,加强绿化养护监控。
在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要转变政府干预的管理职能,加强绿化养护的监督,实行园林绿化的全程全面性养护管理,做到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整体性与统一性发展。
4.3建和完善科学的市场竞争机制,促进绿化养护管理。
现代市场运行环境下,园林绿化的养护与管理,要与市场接轨,建立完善市场管理机制,充分调动园林绿化护理人员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园林绿化工作的质量效益。
4.4拓展园林绿化护理技术开发渠道,科学规范绿化养护。
利用现代生物科技,严格监控灌溉施肥、土壤改良、苗木栽植等关键养护技术管理。综合开发绿化养护技术的开发渠道,通过各种形式,提高绿化护理人员的综合技能素质。
4.5深化园林绿化建设社会宣传力度,协调社会保障机能。
4.6建园林绿化建设法制保障体系,实现绿化规范养护。
城市道路绿化是北京园林绿化的主要组成部分,能够分割汽车与汽车、自行车、行人,能防止眩光,诱导视线,和起到遮荫等多种功能,通过多年来几代园林工作者的辛勤劳动,目前北京市的城市道路绿化的整体景观效果已经凸现出来,例如北京的二三环,以及四五环已成为几条绿色的项链,装点着北京。但是,大面积的城市道路绿化给养护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养护管理好现有的城市道路景观环境,任重而道远,与城市道路绿化工程施工有着同等重要的意义。由于北京地区的气候条件和道路绿化环境的特殊性,通过本人多年的实践,对城市道路的养护管理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方法。
二、城市道路绿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市道路绿化环境的特殊性:
城市道路绿化苗木的种植环境主要是中央分割带和行道树,其特点是:土质坚硬、杂质多、土壤污染严重、种植面积相对较小等特点;行道树的种植成排成行,树种较为单一,易受气温和湿度的影响,易发生病虫害。
(二)城市道路绿化作业环境的安全问题:
由于城市道路绿化管理作业的场所主要是中央分割带和路基两侧的绿化带,作业人员的安全问题尤为突出。
(三)融雪剂对城市道路绿化的影响问题:
每年冬季的融雪剂是造成行道树大量死亡的一大杀手。通过对融雪剂对行道树影响的调查,每年至少几千株植物失去生命。例如长安街沿线、西外大街、二三环等部分路段中心隔离带和分车带绿篱,每年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枝、死亡现象。特别是今年四月道路两侧树池危害严重,造成大量的多年生大树出现干枯的现象,绿篱明显出现干枝、死亡。每年都进行大量的补植,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国家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并造成土质的恶化。
(四)城市道路绿化养护管理存在的其他问题。
近几年北京的绿化养护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整体的绿化养护水平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过分强调短期效果,不重视生长规律,往往是苗圃搬家式的种植。
2.过分强调当时景观效果,不考虑苗木成活率及生长,片面注重大量采用山苗、大规格苗木和全树冠的大树移植。
3.养护管理沿袭老的养护管理方法,创新不够。
二、城市道路绿化树木养护的措施
(一)冬季养护管理
冬季,在北京地区,特别是在道路两边一般的地形开阔,空气对流,加上高速行驶的车辆带动风速,引起树木的剧烈摇摆,容易导致树木根系受到损伤,并加快了树木水分的损耗,降低树木御寒防冻、防寒的能力。在冬季可以采用以下的防冻保温措施:
第
一、缠树干的措施:例如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行道树对法桐落叶乔木冬季防寒处理用所料布缠裹树干,把树干包严,再用草绳缠上,即保湿又防寒,再用地膜把树根部保温防寒,使次年的法桐成活率达到99%。
二、搭风障的措施:例如雪松等树种在北京越冬困难,特别是春季风大使雪松适应能力降低,可以采用搭风障减弱风速,保证树木的安全越冬。
四、建保温棚:对于当年栽植的大叶黄杨,小叶黄杨和铺地龙柏等苗木,面积较大时,采用一般的防寒措施不太理想,可以根据面积大小,用木条和无纺布搭建保温棚的方法,即可使苗木安全过冬。对于疏植的大叶黄杨、红枫等苗木可用无纺布包裹的方法进行防寒。
五、对根颈培土,盖地膜:在绿带内的河南桧、玉兰等苗木,灌完冻水后在树木整个树坑内覆盖地膜,然后根颈培土20—30cm的土堆。利用细土将四周培实。这样既能防止冻伤植株根系,同时又能减少水分蒸发。
六、覆土封垄:对当年新栽植月季,在灌完冻水后覆盖30—40cm的土堆,一般不做修剪,过早的修剪会导致“烧条”现象,一般待来年开春后再进行修剪,。
(二)春季养护管理
二、浇水、施肥:春季管理以增加地温,适时浇足春水和增施有机肥为主。通过树木的浇水、施肥,能使树木增加抵抗病害的能力,还利于生根。实际中,行道树施肥可采用棒肥,是在树池四周用钉子打孔,埋入棒肥,可起到追肥的作用。
(三)夏季养护管理
一、夏季的养护管理,注意水肥管理,同时道路中心隔离带和绿化带中色块的造型修剪,一般结合一年两次的养护大检查及五
一、十一来进行修剪整理。
(四)秋季养护管理
秋季的养护管理工作,主要是合理浇冻水和施肥。
合理的冻水即能保证植物的地上部分吸收充足的水分又能保护地下根系抵抗干燥多风的冬季,有利于植物安全越冬和来年萌芽。浇冬水要根据天气变化不可过早浇灌,导致新芽徒长。在十月份减少浇水的次数,增加抗旱性。最后一遍冻水浇到结冰封冻为最佳。
三、城市道路绿化草坪养护的措施
冷季型草坪,春季要浇好返青水,并加强施肥,并梳理枯草,把腐烂的草用丝扒梳理干净,并打孔后施复合肥。然后浇水,刺激草坪的新根萌发和增加肥力。增强抵抗病害的能力,才能安全越夏。
秋季雨水变少后天气变凉一般病害减轻,草坪锈病发生严重。例如可以采用1000—1500倍的粉锈宁进行防治有很好的效果,但要与速保利、甲基托布津交替使用。
四、城市道路绿化色带养护的措施
绿篱是萌芽力和成枝力强,耐修剪的树种,密集成带状栽植,具有分隔的功能和优美的造型。如大叶黄杨、金叶女贞、红叶小檗、桧柏蓠、小叶黄杨是常用的绿篱造型树种。
近两年随着彩叶植物的增加,使用彩叶树种组成的色块,如:紫叶矮樱、迎春、连翘、棣棠等,都是大环境绿化常用运用的树种。但在修剪上有着不同的修剪方法。道路中央分隔带修剪,以能挡住人的视线1—1.2m高为宜,要修剪的横平竖直,整齐美观。为使绿篱生长茂盛,由于植物的生长高度不同,采用不同的修剪方式。
五、城市道路绿化中应注意的其他问题
(一)安全问题
在道路绿化养护作业中,应在200米分别设置防护标志,并设专人疏导车辆,设置车辆闪光器。提示车辆在上下桥施工时,要在上桥的底部开始提前设置,防止司机进入盲区。
养护作业人员要佩戴反光背心,在自行车与机动车分道带上,如跃过马路浇水,要把浇水管顺直,以免摔伤行人和自行车。
近几年喷灌的快速发展,中央隔离带,水车浇水将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将是:滴灌、微喷来取代。既节约水又保证了车辆的安全。
行道树的修剪易同行人和车辆发生矛盾。要设置警戒线,码放安全隔离桶。
(二)行道树的修剪问题
行道树主要以美化市容,改善城区的小气候、夏季降低温度、滞沉、遮荫为主要功能。
行道树修剪需扩大树冠,优美了树形,调整纸条的伸展方向,调节营养物质的合理分配,抑制徒长等为目的,同时也是老树复壮,增加了保温遮荫的效果,防治病虫害的发生,增加通风透光主要手段之一。
在日常的养护生产中,树木与高压线的距离、和路口的交通设施的配合直接关系到行人和车辆的安全。每年的春季都将配合供电、交通、通讯进行安全排查。对高压线15米范围内的高大树木进行修剪,同时得对妨碍司机视线的交通标志信号灯位置的树木进行修剪。修剪过程中要保证安全信号清楚显现,保护行人和车辆的安全。
(三)融雪剂问题
对于融雪剂的危害,特别是油松、侧柏等均怕盐水的侵害。不得不进行被盐水侵蚀后的土壤改良和换土。把盐水侵蚀后的土壤去掉30cm,更换土壤。切不可图省事乱浇水、补苗。不可用灌水稀释土壤盐碱性的方法取代换土。
几年来,三里河路采用挡盐板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防止了融雪盐水对道路两侧现有植物的危害。几年来的常识我们可以认识到挡盐板的应用在冬季对行道树木有着非常理想的功效。实践表明,每年三月初、四月底三里河道路两侧的油松长势比使用挡盐板前更加旺盛,发芽期明显提前,并减少了干枝、枯叉。连翘等花灌木分蘖多、花期整齐一致。在正常防寒的基础上,没有发生冻害和死亡的现象。同时整齐的挡盐板也成为了冬季三里河路两侧的又一景观,起到了既美观又实用的效果。因此作为冬季防寒的一种措施,挡盐板可以在条件的道路两侧进行推广使用。
六、结束语
优美的城市环境,宜人的城市道路绿化是人对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第一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工艺术环境和自然生态相结合的再创造。养护管理好大面积的城市道路绿化环境,是我们每一个园林工作者的责任,但是面临的问题,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的总结和摸索,寻找适合的措施和方法,为北京的城市绿化作出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园林;绿化;草地;养护
中图分类号:S731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ki.jlny.2015.15.062
1恢复长满阶段的管理
1.1草地新植
1.2管理养护重点
此阶段的重点养护是水肥的管理。草皮新植后,要保证草根紧贴到客土,并进行压实,然后在一个星期之内必须保证每天早晚各喷水一次,同时也要检查压实情况,避免草根离客土太远而不能升根入土。两周以后,基本已经生根入新土,可以每天傍晚喷水一次,或根据天气情况两天喷水一次,主要目的是保持草皮的根部土壤湿润尽快恢复草的长势。对于肥料的施用,一般要在新植草皮后的一周到三个月内进行,两周施肥一次,肥料主要以尿素为主,调成1%~3%的尿素液结合喷水一同施入,慢慢增加浓度,以后每月亩施2.5公斤左右的尿素。如果遇到雨天可以直接撒施,晴天则配制溶液进行喷施。全部长满草高8~10厘米时,用剪草机剪草。对于草地中的杂草,一定要及时清除,一般植后半个月便要开始清除,避免杂草的生长过旺,在养分、水分、阳光方面进行过强的争夺,清除时要连根除去,但要注意不要伤到草皮的根部,影响主草生长,挖后要立即压实,新植草皮一般很少发生病虫害,但也要注意观察病虫害的发生苗头。
2旺长阶段的管理
2.1水肥管理
这个阶段主要是指草地植皮后的2~5年这个阶段,由于第一阶段草皮已完全恢复长势,进入这个阶段草的长势会越来越好,进行旺长时期,由于草地以观赏为主,所以重点工作任务就是要保持草地的常绿。对于水分,并不需要太多,主要观察客土的湿度,要保持干而不白,湿而不渍的状态,春夏要干,秋冬要湿。对于肥料供应,要以轻施薄施为原则,基本4~9月要少施,头两个月份要多施一些,施肥一般要在剪草后进行,肥量在亩用2公斤左右,此阶段的任务是控制肥水,避免草地长速过快,频繁剪草,增加养护成本。
2.2剪草
剪草是旺长阶段的工作重点,因为剪草的质量和次数直接影响草地的退化,同时也与养护成本有关。一年控制在9次为宜,基本2~9月这个阶段每个月剪一次,而其他月份两个月剪一次。草高过10厘米时要进行剪草,剪前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工具齐备,状态良好,同时要清理草地,避免杂物影响剪草质量和损坏工具,剪草机的高度一般调为离地3~4厘米左右,一般是旺长阶段留矮茬,秋冬季留高茬,剪时要控制剪机,匀速推进,连续进行,避免漏剪。剪后要及时清理残叶,做好浇水施肥工作。
3缓长阶段的管理
一般植后6年以上的草地,草势减弱,生长速度变慢,枯叶枯茎的草株会越来越多,而且雨季时容易发生根腐病,秋冬时候易发生地下害虫。所以这个阶段以防病防虫为主。基本上这个阶段的草皮,耐水性明显变差,如果连续渍水三天,就会开始出现烂根,连续渍水一周,便会90%以上的草出现烂根而死掉。一旦出现渍水,很容易发生根腐病,在防治方面可用托布津或多菌灵800~1000倍液在病区喷施2~3次。另外,地下害虫地老虎也是这个阶段要重点防治的。这种害虫专咬草的基部,导致大面积干枯草的形成,一旦出现,要及早发现及时在幼虫低龄用药,防治效果较好。缓长期的肥水管理比旺长期要加强,可增加进行根外施肥。剪草次数控制在每年7~8次为好。
4草地退化阶段的管理
关键词:园林,绿化,养护
Abstract:thelandscapeplantingtrees,cansurviveandgrowwell,toplayassoonaspossibletherequirementofdesignandcolor,fragrance,beautyofpurposeandeffect,dependsonthemaintenancemanagementlevel.Asthesayinggoes"threepoints,sevenpointsplantmaintenance",thisnumberfromthepointofviewoftheemphasisonurbangardeninplantingtreesformaintenanceandmanagementintheprocessoftheimportanceofwork.Landscapeengineeringbelongstothecomprehensiveproject.
Keywords:garden,green,maintenance
1园林树木的养护管理
1.1灌溉与施肥
灌溉次数和灌水量与树种、土质、气候及植株大小有关。灌水对应一次或分几次灌透,不能每次水太少仅能湿润浅层土壤,因树木根系具有向水性,如仅是表层土壤潮湿,根系趋于表层,分布浅,不耐旱,在多风地区易造成材木的倒伏。灌溉方法很多,应以节约用水和便于作业为原则。
1.2施肥
为了维持土壤永久的生产力,必须不断地向土壤内人工补充服料,这种方式称为施肥。园林树木不能伤森林树那样进行树木与土壤之间的肥力自然大循环,为了使树木生长茂盛,必需经常给土壤施入肥料,调节土壤内水、肥、气、热四大肥分因子,使其处于最佳状态,为树木的根系生长和土壤内微生物的活动创造优良的环境。施肥时期必须与树木的年生育时期紧密配合,在树木生长最需要营养时施肥,效果才最大。当然施肥时期也与树种、肥料种类有关。施肥方法有土壤施肥和根外迫肥。肥、放射状施肥、穴施及全面施肥等。施肥时应注意的事项:土壤施肥方法有环状施要选晴天且土壤干燥时施肥,阴雨天或土壤过湿时,肥水易随重力下渗流失,造成浪费。施肥结合灌溉,易被充分吸收利用。
施用的肥料必须充分腐熟,并用水稀释后施用,不致烧伤树木的根系;同时可杀死潜伏于肥料中的病虫害及杂草种子,不会带来不利的后果。
施肥的结束时期不能过迟,以防止树木当年生枝条来不及木质化,一般应于8月底至9月初停肥。
1.3整形与修剪
整形与修剪是园林树木栽培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养护管理措施。园林绿地中的树木形态,观赏效果,生长与开花结果,生长与衰老更新之间的矛盾等,需要通过整形与修剪来解决或进行调节。整形与修剪是两个概念,整形是指将植物体按人为意愿整理或盘曲成各种特定的形状与姿态,满足观赏方面的要求;修剪是指将树体器官的某一部分疏删或短截,达到调节树木生长或更新复壮的目的。一般整形都要通过修剪来实现。因此,生产上习惯将两者称为整形修剪。
树木整形修剪要根据树木的习性及生长势而定,主干性强的应保留主干,采用塔形、圆锥形整形;主干生长势弱的易形成丛状树冠,可修成圆球形、半球形或自然开心形。此外,还要考虑栽植地的环境与公园组景的需要。
1.4防寒与抗寒
为了伎树木安全越冬,在入冬前根据各树种对低温的忍耐能力,分别采取保护性措施,或提高树木本身抗寒能力,抵御严寒,称为防寒。低温造成的冻害归纳起来有三类:第一类是由于低温直接造成细胞冻结,使胞内或细胞间形成水晶体,细胞水分外流,细胞脱水死亡;第二类,是因低温造成树干冻融交替,胀缩不均,致使树干开裂,形成冻伤;第三类则是因低温多风,或短暂温暖,造成树木蒸腾与供水之间的矛盾,使树木体内水分不平衡,而引起的生理性伤害,故又称为旱冬害。前一类踪害容易引起全株性死亡,后两类冻害一般只造成局部性的伤害,如开裂或枯梢。防冻害的措施主要有: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木的抗寒力;适时灌冻水与春灌;保护根颈和根系;保护树干,可采取包裹与涂白的方法;搭风障;扣盆、扣筐、扣塑料罩:低矮花木可利用这些方法造成小型温室的效果。
1.5日常弄护管理
园林树木的养护管理工作必须一年四季不间断地进行,如中耕除草、施肥、灌溉排水、整形修剪、防风防寒、防治病虫害,以及大树、古树的补洞、更新和复壮等。这些管理措施应根据不同的树种、物候期和特定要求适时进行,另一方面,还要加强看管围护、绿地的清扫保洁等园务管理工作。
2园林花坛的养护管理
3绿篱的养护管理
自然式绿篱一般可不进行专门的剪整措施,仅在栽培管理过程中将病态枯枝剪除即可;对整形式绿篱则需施行专门的修剪整形工作。整形的绿篱有剪整成几何形体的;有剪成高大的壁篱式做雕像山石、喷泉等背景用的;有将绿篱本身作为景物的;亦有将树木单植或丛植,然后剪整成乌、兽、建筑物或具有纪念、教育意义等雕塑形式。
关键词:园林绿化养护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
一、园林绿化建设的重要性
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过程就是将园林规划设计者的主要意图转为化为真实具体的景观过程。在建设的过程中,为了达到设计人员的预想结果,就需要仔细的揣摩设计师的设计意图,严格的遵照施工图纸的进行绿化施工,将其转化成为真实的园林产品。在建设的过程中,仅仅按照施工图纸建设是不够的,在建设的过程中,还应当注意绿化养护工作。假如不注意养护,那么种植好的植物在不久之后就会枯萎,如此便不能实现园林设计者的意图。因此,要想保证园林绿化工程的效果,在建设的过程中就需注意保护园林绿化的主体-植物。在建设的过程中,需对这些植物进行连续的养护与管理,如此才能实现园林植物造景价值,降低园林绿化建设的成本,使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二、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的意义
1..有利于噪音污染管制。
现代化的城市,人口比较密集,工厂较多,来自外界的噪音污染和声音污染日渐严峻,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城市园林的养护和绿化,充分的利用植物自身的生物自然机能,能够充分的调节和控制噪音的污染。
2.有利于净化城市的空气。
城市植物会对空气的净化有十分独特的调节作用,很多植物对粉尘和滞烟灰以及有害气体都有着特殊的净化作用,园林绿化的养护工作对于调节城市空气有重要作用。
3.有利于美化生态环境。
园林的绿化是城市美化的重要途径,园林绿化的管理与养护,针对花草树木的颜色,形状,用途和风格进行合理的配置和管理,有效的进行创造点缀,创造出舒适,清新,优美的生活环境。
4.有利于调节气候变化。
科学研究发现,花草树木的生物性能够腾水分,调节空气的湿润度,有吸热,防风和庇荫的作用。园林绿化的有效管理和养护,为人们的生活创造降温防暑的美好环境。
三、园林养护的工作要点
1.灌溉。灌溉一般根据植物叶片内渗透压或吸收水分的大小决定。灌溉时,如叶片的吸水能力很大,则证明水分不足,就应及时喷水,抗旱灌木虽受设备及人力条件的限制,但新栽的树木,小苗,灌木,阔叶树要优先灌水,长期定植的树木,大树,针叶树可后灌。夏季正是树木生长的旺季,需水量很大,但阳光直射,天气炎热的中午最好不要浇水,中午时叶面灌水也不好。灌溉常用的水源有自来水,井水,河水,湖水,池塘水,经化验可用的废水采用的方式主要有单堰灌溉,畦灌,喷灌,滴灌等,灌溉应符合以下质量要求:1)灌水堰应开在树冠投影的垂直线下,不要开的太深,以免伤根。2)水量充足。3)水渗透后及时封堰或中耕,切断土壤的毛细管,防止水分蒸发。2.2排水。1)地表径流。地表皮度控制在0.1%~0.3%,不留坑洼死角。2)明沟排水。适用于大雨后抢排积水。3)暗沟排水。采用地下排水管线并与排水沟或市政排水相连,但造价较高。
2.施肥。树森成活进入正常生长状况后,可以追加肥质较为淡薄的肥料。施肥工作应在多日末雨,土壤干燥,并经松土除草后进行。
3.病虫害的防治。主要有药物毒杀和生物防治两种。在防治病虫害过程中要掌握病虫的发生规律,利用综合防治,抓住有利时机用最少的人工和药物取得最效果。
四、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问题表现
1.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意识浮浅。现代园林绿化,作为一种社会公益性的生态建设工程,需要投入很多的人力物力,同时园林绿化的养护与管理本身不能直接创造经济效益,造成很多园林管理单位人员思想意识浮浅,对园林绿化的重要性未能充分明确,工作缺乏主动性。
2.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政策导向片面。受客观因素影响,有些地方的园林绿化养护管理,针对性太强,只注重“黄金”地段的养护管理,喜欢做“面子”工程,而次要地段重视不足,养护管理质量较差,造成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不能全面整体性统一发展。
3.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市场竞争机制滞后。在现代市场运行机制下,园林绿化也应与市场接轨,适应市场竞争环境。
4.园林绿化护理与社会不协调。园林绿化属于社会公益性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5.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法制保障弱化。园林绿化法规体系尚不完善,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操作规程,管理体系法制保障薄弱,导致科学,法制和规范化的养护管理措施难以有效落实。
6.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技术开发缓慢。随着现代生物科技的发展,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也应具备科技平台,由于养护管理得市场机制弱化,导致很多地方的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技术培训,开发严重不到位,绿化护理人员的综合技能素质出现滞后,人才资源流失严重,不利于绿化养护工程的管理。
五、园林绿化管理养护的有效措施
1.转变政府对园林绿化的管理职能。在园林的绿化建设当中,需要转变政府干预的管理职能,强化养护绿化的监督,实施园林绿化的全面性养护管理,做到园林管理养护的统一性和整体性的发展。
2.园林施工应与园林养护有机结合。施工养护均是设计意图的再现。园林施工的过程就是把园林设计者的设计意图转化为具体园林景观的过程。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为了达到设计者预想工程完成后要达成的效果,就必须深记得领会设计者的设计意图,并严格按施工图进
行施工,使其转化为现实的园林作品。同样,园林养护应充分体现设计理念,园林设计是创造园林景观艺术的基础,在养护管理中贯彻设计的理念,这是打造一个成功的园林作品对园林养护的必然要求,养护要全力促进园林设计理念的实现和延续。
3.构建完善科学的市场竞争机制。
在现代的市场环境下,,园林绿化的管理和养护,必须要和市场接轨,建立起完善的市场管理监督体系,充分的调动园林绿化护理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园林绿化工作的效益和质量.
4.加强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前瞻性。在现代园林管理养护过程中,要针对管理人员的思想认识进行强化教育,要创新管理措施,增强管理人员的责任管理意识,提升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实效性。
5.园林养护应贯穿施工全过程。以绿化工程为例,要保证树木种植的成活率,达到预想的绿化效果。为保证移栽树木的水平平衡,必须在树木起挖,运输,种植过程中减少根系受伤,减少树冠失水,对树冠进行必要的修剪,必要时用浸湿的草绳缭绕树干,采取适当的遮荫等养护措施。
6.园林施工与养护均应合理安排资金。园林施工与养护均应编制详细的资金使用计划,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充分结合到施工,养护的每一个环节。要根据资金安排把握施工,养护档次,合理选用工程材料,做好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环节,避免施工中随意更改设计,切忌重此薄彼,削减养扩资金影响后期养护效果。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形势下,园林绿化护理管理工作,要针对客观实际问题,坚持科学发展的原则,深化管理理念提高养护措施,开发
绿化养护技术探究,推进园林规划建设的健康运行。
参考文献:
[1]赵世跃.我国城市园林绿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林业管理干部学报,2004(5):189.
关键词:园林绿化;养护;措施;
Abstract:Inmanyaspectsoflandscapingwork,conservationmanagementplaysakeyrole;toimprovetheenvironmenthasbecomethefirstelementofhowtobuildafirst-classgardencity.Tothisend,thecombinationofpracticalexperience,fromadifferentpointofviewofthegardenworkexploresthelandscapeconservationandmanagementmeasures.Keywords:landscaping;conservation;measures
引言
园林绿化养护在绿化工程施工结束后显得更加重要,只有精心养护,才能保持现有的绿化成果,才能充分体现绿化的生态价值、景观价值、人文价值;才能真正成为城市的亮点,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一、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的重要性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过程就是把园林规划设计者的设计意图转化为具体园林景观的过程。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为了达到设计人员预想绿化工程完成后所要达成的效果,就必须深刻领会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并严格按施工图进行绿化施工,使其转化为现实的园林产品。但这还远远不够,如果种植前后不注意绿化养护工作,种植好的树木不久就可能枯萎死亡,那么前面的绿化工作就全部白费,设计者的意图和园林景观更无从谈起。实际上要想获得园林绿化工程的理想效果,还要在园林绿化施工的全过程中始终重视园林养护和管理工作。因为体现园林绿化的主体材料是有生命的植物材料,而有生命的植物是需要浇水、施肥等养护、管理,而且是需要连续的而不是间断的养护和管理。只有在全过程中重视了养护和管理工作,园林植物造景效果才能真正实现;园林绿化工程的建造成本才能降低;有限的植物材料资源才能充分利用。
二、目前绿化养护工作存在的问题。
第一,对绿化养护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到位。一个绿化工程完工后,是否能满足城市的需求,提高市民满意率,种植的工作固然重要,但绿化养护更为关键。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如果不进行绿化养护或养护不到位,园林规划设计意图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展现,园林绿化建设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人文价值就不能得到最大效率的发挥,园林绿化建设必将失去其本来意义。
第二,养护人员对修剪造型知识欠缺,养护工作缺乏创新,养护管理人员的技术业务素质有待提高。现在采取的一些养护措施,方法比较简单,冬季该修剪的树木修剪少,修剪技术含量低,养护管理人员由于缺乏必要的技术培训,技术业务素质普遍较低,养护工作缺乏创新意识,养护效率较低,个别树木长势造型不好,景观效果较差。
第三,环境意识差,素质有待提高。个别居民对待花草不爱惜,任小孩子进入践踏、玩耍,个别养狗的居民把狗随意放进去拉屎拉尿,所以保护环境意识有待提高。
三、绿化养护的技术措施
3.1草地的养护管理
草地养护原则是:均匀一致,纯净无杂,四季常绿。
在养护管理上,重在水、肥的管理,春贴防渍,夏贴防晒,秋冬贴草防风保湿。一般贴草后一周内早晚喷水一次,并检查草皮是否压实,要求草根紧贴客土。贴后二两周内每天傍晚喷水一次,二周后视季节和天气情况一般二天喷水一次,以保湿为主。
3.1.2旺长阶段的管理。草地植后第二年至第五年是旺盛生长阶段,观赏草地以绿化为主,所以重在保绿。水分管理,翻开草茎,客土干而不白,湿而不渍,一年中春夏干,秋冬湿为原则。施肥轻施薄施,一年中4-9月少,两头多,每次剪草后亩用2-4斤尿素。旺长季节,以控肥控水控制长速,否则剪草次数增加,养护成本增大。剪草,是本阶段的工作重点,剪草次数多少和剪草质量的好坏与草地退化和养护成本有关。剪草次数一年控制在8-10次为宜,2-9月平均每月剪一次,10月至下年1月每二月剪一次。
3.1.3缓长阶段的管理。植后6-10年的草地,生长速度有所下降,枯叶枯茎逐年增多,在高温多湿的季节易发生根腐病,秋冬易受地志虎(剃枝虫)为害,工作重点,注意防治病虫为害。
3.1.4草地退化阶段的管理。植后10年的草地开始逐年退化,植后15年严重退化。水分管理,干湿高替,严禁渍水,否则加剧烂根枯死,加强病虫害的检查防治,除正常施肥外,每10-15天用1%尿素,磷二钾混合液根外施肥,或者用商品叶面保,叶面肥如大丰田等根外喷施,效果很好。对局部完全枯死处可进行全贴补植。退化草地剪后复青慢,全年剪草次数不宜超过6次。
3.2绿篱的养护管理
绿篱的养护管理原则是:保证肥水供应,茂盛生长,修剪成篱成墙成形,达到观赏和隔离的作用。
3.2.1绿篱的肥水管理。绿篱要不断修剪,肥水条件要求较高,初植绿篱,按设计要求的篱宽,挖40厘米深的沟,填上纯净肥沃的客土,或在客土中拌入适量腐熟的有机肥或复合肥,这样植后生长快。施肥原则是:基肥足追肥速,以氮为主,磷钾结合,群施薄施,剪后必施。必要时还进行根外施肥。水分管理,以保湿为主,表土干而不白,雨后排水防渍,以免引起烂根,影响生长。
3.2.2绿篱的修剪。平面绿篱、图型绿篱、造案绿篱,都是为了符合设计要求通过人工修剪而成。修剪的作用:一是抑制植物顶端生长优势,促使腋芽萌发,则枝生长,墙体丰满,利于修剪成型。二是加速成型,满足设计欣赏效果。修剪的原则:从小到大,多次修剪,线条流畅,按需成型。一般的绿篱设计高度为60-150厘米,超过150厘米的为高大绿篱(也叫绿墙),起隔离视线用。
3.2.3绿篱的病虫防治。山子甲绿篱,常有木虱、潜叶蛾和白粉病为害,福建茶有木、介壳虫、白粉病为害,黄心梅较抗病虫害,偶有木虱。以上虫病,用常规的杀虫剂速扑杀等和杀菌剂、多托布津、多菌灵等除治均能达效。
3.3绿化树木的管理
【关键词】园林景观;绿化养护;基本原则;管理措施
0.前言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园林景观绿化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中,已经成为城市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保证其施工质量,这不仅有益于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同时也能实现良好的社会环境,因此园林景观绿化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不断健全和完善管理机构,控制好施工的质量,从而提高工程质量管理的水平,使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以实现。
1.园林景观绿化养护的意义
生态环境美化的重要手段就是园林绿化的养护和管理,经过对绿化树木花草不同的颜色、形状、风格与用途进行配置管理,可以有效点缀与创造清新、优美、舒适的现代生活环境。
1.2有利于调节气候变化
生物学认为,花草树木的生物性能可以蒸腾水分,调节空气的相对湿度,具有遮荫、防风与吸热的作用。园林绿化的有效养护和管理,为人们营造了降温防暑的良好环境。
1.3有利于净化城市空气
对空气的净化园林绿化植物有着它独特的调节作用,许多园林植物可以吸滞有害气体与粉尘与烟灰同时释放氧气,草坪植物也有良好的蒙尘作用,所以,园林绿化的护理有助于空气的调节。
现代城市化建设,人口密集,工厂林立,各种噪音污染程度非常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质量。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充分运用植物自身的生物自然机能,能够有效地调节控制噪音污染。
2.园林景观施工绿化管理的基本原则
园林景观施工绿化的各项工作,包括施工技术的实施、施工材料的管理、施工人员的管理等都需要按照的一定的管理原则进行,这样才能够实现园林施工的高效进行,做到科学化管理。
2.1科学合理原则
园林景观施工绿化的各项管理工作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规范化流程进行操作,就必须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标准,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做到科学管理和作业流程的操作,实现科学化的现场管理水平。
2.2经济效益原则
所谓的经济效益原则,就是利用较少的资金占有,较少的劳动成本支出,从而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只有正确认识到管理与经济效益这两者之间的有效关系,才能够将这两方面有机结合,既适应了当代经济发展的潮流,又成为推动社会建设高速发展的动力,保证社会发展过程中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成果。
2.3标准化流程建设原则
在园林景观施工过程中,不能够随意地对园林施工过程进行更改,在没有遇到特殊情况的状况下,一定要按照既定的标准实施标准化规范流程建设,从根本上提高园林施工绿化建设的管理和工作效率,维护园林施工绿化管理的有效秩序。
3.园林景观工程的绿化管理
3.1立足于本土植物
根据每一个地方的土壤理化特征、气候特征,运用地被植物在园林建设中时,需择优选取本地的地被植物。本地地被植物对当地的气候、土壤有较强的适应性,就算从深山中搬到城市里栽植,它的适应性也比从外地引进来的植物良好。本地地被植物的栽植,可根据本地特色进行栽植,防止与其它地区园林相似。除此之外,大量选用本地地被植物,可以增加效益,节约成本。
3.2实行生态配置
通过植物来进行景致塑造时,要进行因地制宜的选择,充分考虑本地的环境因素,选择与环境相适应的植物物种。植物的不同习性以及生长的速度、与其它植物互相配置度都要考虑进去。从而形成一个比较立体型的、错落有致的生态系统。而且它们内部要形成一种相互协调以及共生的群落与链条,这样才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对于常绿树往往郁闭度高,在地面上会形成一定的空地,在这些空地上可以种植沿阶草等,而且这些植物是比较容易成活的,护理起来也是比较的轻松,这是一个优势。
3.3植物间高度搭配要合理
对于地被植物一般会种植在植物群落的最底层,它可以使得地表也有一定的装饰作用,对于乔木也会起一定的装饰以及内在协调促生的作用,无论是乔木还是在灌木方面都可以形成一个标记。形成一个错落有致的群落,在整体上构造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美化环境,同时促进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在物种搭配方面要注意如果上层乔木分支点比较低时,可以选择贴地植被,相反比较高时,对于地被植物的选择可以相应的高些,也就是说配置方面需要互补共生,最重要的是形成一个整体效果较好的景观。
4.园林景观工程的绿化养护措施
4.1树木的养护
绿化林木,通过艺术设计,认真管理使之丛生大枝均衡生长,使植株保持内高外低,自然丰满的圆球形,错落有致,是绿化成功的关键之一。乔木要求树干笔直挺拔,应有计划地分批疏除老枝,培养新枝。成年大树及时锯掉不规则的树枝,对冠幅大,叶多枝小的挡风枝不锯掉,遇大风雨会折枝断干严重时连根拔起造成损失。灌木要求整齐有形有序,树形是树木不断生长和通过人工不断修剪而成,可修剪成圆球型、方型、扇型、磨菇型、抽象图案等。甚至可用铁丝编织文字或“双龙戏珠”,“孔雀开屏”等让树木的枝叶在其中生长,通过编织修剪而成。不管乔木灌木要及时清理残花废果,以免消耗养分。
4.2草地的养护
4.3绿篱的养护管理
绿篙的肥水条件要求较高,初植绿篱,要在客土中拌入适量腐熟的有机肥,这样植后生长快。施肥原则是基肥足追肥速,剪后必施必要时还进行根外施肥。水分管理,以保湿为主,表土干而不白,雨后排水防渍,以免引起烂根,影响生长。
5.加强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意识
5.1养护管理的措施
在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以及工程竣工之后应制定相应的养护管理操作规范和技术管理标准从而能够保证养护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园林主管部门以及相应的机构应该制定统一的园林绿化养护工作,从而保证养护管理工作落实到具体责任人,保证园林绿化真正的落实。
5.2加大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前瞻性,增强责任管理意识
在现代园林绿化管理养护过程中,要加强养护管理人员的思想认识教育,要对其管理措施进行创新,加强管理人员的责任管理意识,从而提高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实效性。
5.3拓展园林绿化护理技术开发渠道,科学规范绿化养护
运用现代生物科技,严格监控土壤改良、灌溉施肥、苗木栽植等主要养护技术管理。绿化养护技术的开发渠道需要综合开发,经过各种形式,提升绿化护理人员的综合技能素质。
关键词绿化树木;养护;管理;修剪;固定;施肥
“三分栽、七分养”,养护管理工作是园林绿化建设成效显现的关键。只有采用科学化、规范化的科学养护管理,才能达到绿化的目标,其包括修剪整形、灌溉、施肥以及病虫害的防治等方面的内容。笔者作为从事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一线人员,就绿化工作中树木养护管理的一些关键措施进行总结,供园林绿化同行参考。
1修剪
落叶树木修剪通常在休眠期最好,一般修剪在秋末冬初最佳[1-2],常绿树木应在早春萌芽前的3―4月或树木生长相对缓慢的10―11月进行。树木修剪根据不同的景观需要而定。树木的修剪分为自然型修剪和人工整形型的修剪,也可以两者相结合。自然型修剪应根据植物的生长特性,顺应树木的生长势,否则容易破坏树形、树姿,使其失去观赏价值;道路修剪手法要一致,通常要求树的分支高度相对一致,树形美观,骨架均匀,通风透光,不影响车辆及行人通行,逐年提高枝下净空高度,道路树木要求行道树定干高度为3.2m。修剪主要是去除枯枝烂头、病虫枝、重叠枝、交叉枝、徒长枝、下垂枝、结果枝及与公用设施有矛盾的枝条。景观树种的修剪要求保持树木自然树冠形态,适当疏枝,平衡树冠。顶端优势强的树木应保持树木顶端优势,对树木进行轮状隔层疏枝;顶端优势弱的树木应均匀疏枝并适当短截。灌木修剪则应根据景观需要而定。
2固定
道路、公共绿地等绿化建设中新栽植的树木,通常胸径小于15cm的行道树必须进行固定,以防止大风、大雨天持续而造成树木倒伏,影响成活率。
3校正
4树穴处理
树穴处理的好坏不仅影响景观的整体效果,而且还直接影响树木的成活与生长。树穴处理物应与整体环境相协调;树穴覆盖通常用透水、透气材料,且材料应对环境无害。树木成活后,通常采用地被植物种植覆盖或木片覆盖等方式。目前绿化常用方式有树穴范围内覆盖树皮、石粒(块)等,但应尽可能选用粒径适中、便于维护、无安全隐患的材料,边沿尽可能与道路齐平。城郊或行人较少的道路上的树穴可种植植被,应选用低矮、根系浅、耐旱、规格一致的常绿植物,要求种植密度合理,无空秃。
5施肥
6浇水
根据气候、季节、树种、栽植年限、土壤条件进行灌水,遵循“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夏季灌溉宜早、晚进行,即9:00之前、15:00以后,遇到极端高温最好在17:00以后进行浇水。冬季灌溉应在中午进行。按照不同行道树树种对土壤含水量要求进行灌溉,含水量过低,应适量补充水分;天气连续高温干旱达1周以上,应在早晨或傍晚对新种或不耐干旱的行道树进行叶面喷水或根部灌水,满足植物对湿度的要求。宜采用浇水车人工树穴浇灌和树体喷灌的方法,倡导采用中水、雨水及河水。树穴浇灌时,应进行缓流浇灌,严禁用高压水冲;树冠喷灌可用高压喷雾器对树体实施喷雾灌溉。
7病虫害防治
新栽植的树木由于根系还没有完全适应异地的立地条件,长势虚弱,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弱,容易被病虫害侵蚀。因此,一定要密切观察,发现后及时处理。病虫害防治一般采取以下几种措施:一是生物控制技术。保护和利用天敌昆虫,利用天敌微生物,推广使用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制剂,仿生制剂,控制有害生物[5]。二是人工控制技术。针对白蚁类、白粉病,应人工摘除虫茧、虫囊、虫巢、病叶;人工清除天牛等钻蛀性害虫幼虫;人工清刷固定取食的蚧虫及蚧壳;人工捕捉天牛成虫、有害动物。
8结语
总之,树木的养护管理是一门技术,要想达到绿化建设的目标,养护管理必须科学,要建立树木养护管理的日志,并有预见、有计划、科学合理地实施,避免盲目性。只有不断总结,才能做到科学合理。
9参考文献
[1]郭二辉,胡聃,田朝阳.外来种火炬树光合作用日变化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河南农业科学,2010(6):109-113.
[2]刘延辉,司志勇,吕红锦,等.柿树冬季修剪技术要点[J].种业导刊,2012(10):29.
[3]郭冀宏,袁吕林,陈秀梅.盐碱地绿化树种的选择与施工养护[J].河北林业科技,2001(2):21-23.
城市绿化的重要性虽已为政府和市民所共识,但城市绿化普遍存在着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充分认识绿化养护的重要性,切实做好绿化养护工作,已成为城市绿化工作的当务之急。
1、园林绿化养护工作不到位的原因
1.1对绿化养护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一个绿化工程美不美,是否能满足老百姓的需求,方案设计、施工管理固然重要,但绿化养护更为关键。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如果不进行绿化养护或养护不到位,园林规划设计者的设计意图就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园林绿化建设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人文价值就不能得到最大效率的发挥,园林建设必将失去其本来意义。只有实施良好的养护,才能取得预期的绿化效果,才能给人以愉悦的心情、美的享受。其生态、减灾、教育等功能得以最大程度发挥,尤其是很好的养护可以提高广大市民的惜绿、护绿的意识,激发参与支持园林绿化事业的热情,巩固现有绿化成果,从而促进园林绿化建设的发展。
1.2绿化养护经费不足绿化养护经费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做好绿化养护工作的关键因素。由于财政比较紧张,加上人们对绿化养护重要性认识不足,这几年的绿化养护经费得不到较好的解决,经费严重不足,造成绿化养护技术装备落后,绿化养护措施不到位,绿地景观效果差。
1.3技术业务素质有待提高现在采取的一些养护措施,方法比较简单,技术含量低,养护管理人员由于缺乏必要的技术培训,技术业务素质普遍较低,养护工作缺乏创新,养护效率较低,效果较差。
2、提高对养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过程就是把园林规划设计者的设计意图转化为具体园林景观的过程。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为了达到设计人员预想绿化工程完成后所要达成的效果,就必须深刻领会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并严格按施工图进行绿化施工,使其转化为现实的园林产品。但这还远远不够,如果种植前后不注意绿化养护工作,种植好的树木不久就可能枯萎死亡,那么前面的绿化工作就全部白费,设计者的意图和园林景观更无从谈起。实际上要想获得园林绿化工程的理想效果,还要在园林绿化施工的全过程中始终重视园林养护和管理工作。因为体现园林绿化的主体材料是有生命的植物材料,而有生命的植物是需要浇水、施肥等养护、管理,而且是需要连续的而不是间断的养护和管理。只有在全过程中重视了养护和管理工作,园林植物造景效果才能真正实现,园林绿化工程的建造成本才能降低,有限的植物材料资源才能充分利用。
养护在绿化工程施工结束后显得更加重要。只有精心养护,才能保持现有的绿化成果,才能充分体现绿化的生态价值、景观价值、人文价值,才能真正成为城市的亮点,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3、绿化养护基本要求
3.1绿化养护应贯穿园林绿化施工的全过程要保证树木种植的成活率,达到预想的绿化效果。应设法保证移栽树木的水分平衡,就应对树木起挖、运输、种植过程中减少根系受伤、减少树冠失水,应对树冠进行必要的修剪,可用浸湿的草绳缭绕树干,采取适当的遮荫措施,进行叶面喷洒,以减少水分蒸发对树木造成的伤害。种植后要浇透定植水,以保证树木根系与泥土的紧密接触,以利于根系的恢复。
3.2绿化养护应充分体现设计理念园林设计是创造园林景观艺术的基础,在养护管理中贯彻设计的理念可锦上添花,这也是提高园林养护水平,打造城市地方特色园林的必然要求,养护要全力促成园林设计理念的实现,同时,养护要从实现满足功能、符合人的行为习惯、创造优美视觉环境、创造合适尺度空间、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要求来对设计进行再提升,以弥补园林设计的不足。
3.3绿化养护应为市民服务,应贯彻生态的理念绿化养护应适应市民的生活习惯,为市民生活休闲提供野适的环境,特别是对病虫害的防治、杂草的防治、树木的整形都应做到适时适度。在园林绿化养护中贯彻生态的理念可以避免盲目的追求所谓精雕细琢的高标准,使人们崇尚自然美。
4、加强对绿化植物病虫害的有效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4.1农业防治应及时剪除病虫枝、挡风枝、遮光枝、徒长枝、枯死枝,有土传病源的土壤应及时消毒,夏季应适量控制氮肥,增施磷肥、钾肥,不得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和植物残体,及时清除残枝落叶,减少病虫源。
4.2人工防治可以通过摘、刷、挖除悬挂或依附在植物体和建筑物上的虫茧、虫囊、卵块、卵囊、虫体,剪除有虫枝叶、网幕,直接捕杀个体大、危害症状明显的、有假死性或飞翔能力不强的成虫。
4.3生物防治生物防治的主要方法包括利用天敌防治、利用作物对病虫害的抗性防治、利用耕作方法防治、利用不育生物防治昆虫和遗传方法防治等,利用生物防治病虫害,不污染环境,不影响人类健康,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