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中烟茶酒的社交礼仪

谈起喝酒,几乎所有的人都有过切身体会,酒文化也是一个既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现代人在交际过程中,已经越来越多地发现了酒的作用。

的确,酒作为一种交际媒介,迎宾送客、聚朋会友、彼此沟通、传递友情。发挥了独到的作用,所以探索一下饮酒的奥妙,会有助于你交际的成功。

(1)能饮就适量地饮。

一提到饮酒,我们不要立即与酗酒、闹事、大醉等词汇联系到一起,少量的饮洒是对身体有好处的。很多人对酒很反感,无论自己能不能喝,逢场就滴酒不沾,这样容易引起他人的不悦。

如果聚会时大家都频频举杯,谈笑风生,你却说不喝,别人一般不认为你不会饮酒,而是认为你不会交际,不愿融入到大家的执闹中。能饮就适量地饮,这是融人氛围的潜规则。

(2)任何时候都要控制酒量。

适量地饮酒能表现一个人的交际分寸,毎次都酩酊大醉的人肯定不受欢迎。酒席上流行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陆一添,但是也要注意饮酒的小细节,与好朋友对饮也不要肆无忌惮地喝,快速、猛烈地饮最容易伤胃。

一旦过量,酒席上失态,是令人反感的。若一个人平常与人交往很有一套,但是一到酒席上就把握不住分寸,十次有九次都喝多,然后滔滔不绝地扯些不着边际的话题,那么许多朋友必定都会主动疏远他,惹得双方不快。

(3)敬酒有序,主次分明。

敬酒也是一门学问。一般情况下敬酒应以年龄大小、职位高低、宾主身份为序。敬酒前一定要充分考虑好敬酒的顺序。分明主次。

与不熟悉的人在一起喝酒,也要先打听一下身份或是留意别人如何称呼,这一点心中要有数,敬酒时一定要把握好敬酒的顺序。

有求于某位客人,而他在席上时,对他自然要倍加恭敬,但是要注意,如果在场有更高身份或年长的人,则不应只对能帮你忙的人毕恭毕敬,也要先给长者敬酒,不然会使大家都很难为情。

要主动热情地向对方敬酒,一杯酒就能打开你们的交流话题,如果不敬酒就直接过去与人搭仙,别人会觉得你太莽撞,没礼貌。

(4)劝酒、挡酒要适度。

在酒桌上往往会遇到劝酒的现象。有的人总喜欢把酒场当战场,想方设法劝别人多喝几杯,认为不喝到量就是不实在。这是极大的错误。

特别是第一次与陌生朋友聚餐时,最好是以敬酒为主,不要随意劝酒。更不能对长辈、领导随意劝酒,这是对别人的不尊敬。

与好友可以适当地劝酒,明知好友不胜酒量还一味劝酒,肯定会伤感情。如果你不能饮,酒精过敏或一喝就醉,就要学会挡酒。

你最好向大家表示歉意,然后以茶代酒、先干为敬,这是挡酒的小窍门,既显得有风度、有诚意,又保护了自己的健康。不要冷冷地说:我就是不能喝,一点也不能喝,不要如此不给对方面子,也会伤感情。

如果能了解一些酒文化、酒知识,幽默地表达出来,更能体现出你的风度与交际特长,就自然增添了你的个人魅力。一次酒席。别人就会对你产生好印象。

烟茶酒的社交礼仪之茶

会饮茶能增加你的高雅情调。茶是我国传统的待客之道,很多时候茶都在像样的场合出现,你有必要了解一下饮茶的一些常识。

(1)敬茶

俗话说:酒满茶半。敬茶时应注意:茶不要太满,以七分满为宜。水温不宜太烫,以免客人不小心被烫伤。

有两位以上的访客时,用杯垫端出的茶色要均匀,并要左手捧着杯垫底部,右手扶着杯垫的边缘,如有茶点心,应放在客人的右前方,茶杯应摆在点心右边。上茶时应以右手端茶,从客人的右方奉上,并面带微笑,眼睛注视对方。

(2)品茶

品茶最能反映一个人涵养,品字很有趣,三个口,一杯茶需一口一口地品尝,宜缓不宜急,最好一边品一边称赞味道,切忌像喝酒一样一饮而尽,然后喘着粗气:再来一杯!朋友即使不说什么,心里也会认为:这个大老粗,肯定没上过大场面,喝茶竟然一饮而尽。

(3)能借题发挥更有魅力。

顺便介绍一些有关这种茶叶的产地、风貌、品质特点,以及一些典故、趣闻,大家都会对你另眼相看。但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懂就不要显摆,避免造成尴尬。

比如小编曾经与几位友人喝茶,一位老兄张口就来:我还是最喜欢绿茶,这铁观音第二冲是最有味道的。一句话就露馅了:铁观音是乌龙茶,怎么会是绿茶,显然是茶盲。

烟茶酒的社交礼仪之烟

除了酒和茶,小编建议,也要懂烟。

(1)不吸烟最好不要带

如果和客户在一起为了拉近关系还算是有必要,和同事间或领导为了拉关系,用烟就没必要。但是在家中一定要有准备,客人之间肯定要让一让的,如果有抽烟的朋友来访,你连个烟都不递,别人会觉得你过于严肃,不容易接近。

(2)按顺序递烟。

按照长幼、职位的高低递烟。顺便拿出火机给对方点烟,不要递过就不管了,如果对方没带火机,被晾在那里老半天,心里对你肯定不满意。这些很小的细节也会影响对方对你的印象,特别是第一次交往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细节。

(3)会抽烟要分场合。

即使到朋友家里,当你想抽烟时也要问一下对方,如果不介意你可以抽一支,切忌一支连一支地抽个没完,将对方的房间弄得烟雾疗绕。公共场合更要注意,随便抽烟会玻坏个人形象。

THE END
1.酒与茶的礼仪差别.docx中国茶与酒的文化博大精深,绝非像有些人所说的浅茶满酒那么简单,看似简单的端起与放下,其实也是有一定讲究的。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饮酒与茶的礼仪。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茶与酒都不仅仅是一种普通的饮品。“客来敬茶”、“美酒赠佳人”,可见这两者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国人重礼,茶酒之事又往往与人情世事相关,更https://m.renrendoc.com/paper/240745212.html
2.左手倒茶,右手倒酒,这个说法你听过吗?茶壶礼节为尊拿咱们茶友最熟悉的茶桌来说,就有着“叩手礼”、“执杯礼”、“斟茶七分满”、“壶嘴勿对人”等等大家耳熟能详的礼仪和规矩。 最近小懂看到了一个“左手倒茶,右手倒酒”的礼仪说法:“左手倒茶”是请人品茶,以文示尊;“右手倒酒”是重情重义,以武显重。 https://dy.163.com/article/GPRIBVD60514CN0M.html
3.自考大专18960礼仪学复习重点考点复习资料答:社会等级和阶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阶级表现为等级。比如奴隶社会的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可以说是两个不同的阶级;但等级不一定表现为阶级,如我国封建社会不同的官员等级并不是不同的阶级。 3、简述礼仪的内涵与外延。 答:礼仪”的内含是:指礼仪是社会活动和人际交往的规范、准则、方式,或形式或程序,是在社会http://mip.mdgs-edu.com/fxzl/1821.html
4.中国民俗学四川诗品资源共享课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尚书·酒诰>>:“饮惟祀”(只有在祭祀时才能饮酒);“无彝酒”(不要经常饮酒,平常少饮酒,以节约粮食,只有在有病时才宜饮酒);“执群饮”(禁止民从聚众饮酒);“禁沉湎”(禁止饮酒过度)。 六、茶文化 (一)饮茶的发源时间(几种说法) 1.神农时代: http://lm.cdjcc.edu.cn/zgms/contents/2579.html
5.宴席的基本知识宴席,既是菜品的组合艺术,又是礼仪的表现形式,还是人们进行社交活动的工具。 第一节 宴席的定义和特征 二、 “筵席”与“宴会”的区别 “筵席”一词,强调的是内容,即筵席是具有一定规格质量的一整套菜点,是菜品的艺术组合。无论哪类筵席,都是有酒有菜,有饭有点,有水果还有饮料。筵席中的菜品干稀、冷热、荤http://xx.nyprxx.com/tuiyijunren/2019qiujierban/2019-10-12/231.html
6.选用酒水的礼仪我国的葡萄酒礼仪大体上按照国际上的做法,只是在服务顺序上有所区别。斟酒等服务一般为主宾、主人、陪客、其他人员。在家宴中则先为长辈,后为小辈;先为客人,后为主人。而国际上较流行的服务顺序是先女宾后主人,先女士后先生,先长辈后幼者,妇女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 https://www.dean.gov.cn/ztzl/jxhxjzg/wmly2/201510/t20151016_3984627.html
7.有趣的台湾清明节习俗科教台二、祭祀酒与茶的礼仪与注意事项: 祭祀的酒与茶是要在一炷香的时间内分三次倒满,分三次倒满在传统的习俗叫做酒茶三巡也叫三羊(阳)开泰,代表求吉利的意思,当然祭祀结束后这些酒茶都要倒掉不可以带回家中去喝。 三、避免踩到墓冢: 经过较拥挤的土葬区或乱葬岗时要特别小心行走,避免踩到别家先人的墓冢,这http://kejiao.cntv.cn/2014/03/24/ARTI1395635226789825_2.shtml
8.社交礼仪会议宴客倒茶倒水倒酒的学问茶倒7分满,留3分情谊。酒要倒9分,多1分清醒。 宴会: 1、倒茶的时候,如果分宾主的话,要先给宾客倒,然后才是主人;宾客里如果有多人,则根据他们的年龄,职位,性别不同来倒茶,年龄按先老后幼,职位则从高到低,性别则先女后男。 2、如果是单位内部的话,给中间领导倒完后,则根据内部人员的年龄,职位,性别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713/19/739040_29965920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