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游芳草地;岭放吉祥花”正如马岭黄氏宗祠的大门楹联所写,马岭村充满了诗情画意。这里的好水滋养了好米,成就了好茶,酿成了好酒。有酒有茶,便有诗人和画家的生花妙笔,描绘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
黄伟平创作的龙门农民画《桔丰人欢岁岁红》。
山水酿出昆竹酒
铁岗河是美酒河,马岭村酿酒人家众多,其中黎汉成的昆竹酒规模最大,产值最高,影响也最广泛。昆竹酒厂法人黎汉成是土生土长的马岭村人,家中几代人酿酒。他继承了从父辈和祖辈那里传承而来的酿酒技术,经过升级和完善,酿制出更符合年轻人喜好的果酒。
马岭村党支部书记黄勇明介绍,昆竹酒立足马岭,热心公益,这几年每年都会捐赠款项,用于村中公共事业。未来,他也希望马岭的米酒产业有更多生力军。
“金叶子”马岭茶
马岭村位于南昆山下,环境优美,水源丰沛,适宜于高品质茶叶的种植。当下,这里种植的主要是单丛和毛茶。
曾在马岭村委会任职的黎新房,年轻时便喜欢种茶,目前,他种植的主要是单丛茶,与他种植水稻相比,种茶的经济效益要好很多。当前,马岭村已有200多亩茶园,发展种茶产业已成为该村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助力脱贫攻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有力抓手。
农民画家黄伟平
2021年9月23日,在文化和旅游部、商务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国贸促会、广东省政府和深圳市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十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在惠州展台前,一幅为庆祝建党100周年、历时半载绘就的《百年梦想》龙门农民画长卷吸引很多人的目光。
这幅长卷的主创便是马岭村人黄伟平。童年时代,马岭村的山川、田野和民俗,给了他丰富的人文滋养和想象力。此后,他便爱上了色彩绚烂的农民画,从事农民画工作30多年,创作出很多反映龙门本土的优秀作品。如《童谣》《良辰美景》《果硕年丰》《亲情》等,这些作品,都有他童年在马岭村生活的元素和影子。
在黄伟平的记忆里,故乡马岭村漫山遍野的年桔——岁岁红,代表着春节的喜庆,也和龙门人淳朴热情的性格不谋而合。因此,在他的艺术世界里,年桔岁岁红,既能代表龙门的物产,也能代表龙门的个性,是他喜爱的创作素材。2021年国庆节期间,黄伟平创作的龙门农民画《桔丰人欢岁岁红》被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选用,成为北京长安街国庆立体花坛中“乡村振兴”花坛主景,向全国群众展示惠州乃至广东的地方特色。
此外,黄伟平作为龙门农民画的代表作家,先后担任过《愉悦龙门》《中华抗疫图》《龙平渠·幸福渠》等长卷的主创,2020年底,他接到了龙门县委宣传部的一份特殊邀请,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创作一幅与建党百年主题有关的龙门农民画长卷。这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从构图、画草稿、画线稿,从清晨到灯火阑珊,在最初的两个月里,黄伟平每天至少要画10个小时。最终,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长卷顺利问世。
《百年梦想》长卷长2021厘米、宽71厘米,分别代表建党百年和“七一”党的生日。长卷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及取得的辉煌成就,既是一幅史诗级画卷、一部可视化的“史诗”,又是一卷微缩版党史、一堂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党课。
而今,黄伟平已是龙门县文化馆龙门农民画创作组组长。每次回到家乡马岭村,他总是喜欢在山水田野之间走走,也总能收获到新的灵感和体验。
马岭诗人杨火光
自古诗酒不分家,龙门的美酒河铁岗河盛产铁岗米酒,味道甘洌香醇,声名远播。地处铁岗河源头的马岭村,几乎人人会酿酒,人人爱饮酒。全村年酒产量60多万斤,产值超过300万元。美酒也滋养了生于马岭的诗人杨火光。
“澈透底水一池,其中奥妙有谁知。遥感地动千万里,堪称天下第一奇”这是杨火光吟咏家乡仙鹅泉的诗歌。杨火光1949年生于马岭杨屋厦,1979年入党,并参加公安工作直至退休,工作之余,他十分热爱写作,尤其是古体诗。2004年他出版了带有自传性质的诗集《岁月留痕诗篇》,全书分为激情年代、警察灵光、感言随笔、风情写意四个部分,近百首诗作。
杨火光人如其名,人如其诗。在诗中,他记录着马岭村的风光和传奇,展现热情如火的生活态度,他的诗集在很多马岭村民家中都有收藏和传阅。
在写诗之余,他也热心公益,积极对接社会资源,挖掘马岭村的特色文化和产业。未来,他也希望能用诗笔,让更多人走进马岭,爱上马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