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美学东京梦华录丨宋人生活美学:琴棋书画诗酒花茶(一)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01.25广东

最近一部《梦华录》火出了圈。

神仙姐姐巧笑盼兮美目盼兮的天人之资,古装美男面如冠玉,剑眉星目的英气之态,美得着实不像话。

赵盼儿凭栏远眺望极春愁的细密情思,似看非看;顾千帆独坐小舟的渐行渐远的隐忍深沉,似望非望。

这一幕不知惊艳了多少人,真真就像宋词里的婉约描写: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剧中除了绝美如画的情与景,更是还原了富有市井气息的宋代古人生活图景,烟柳画桥,绿水行舟,风帘翠幕,街巷店肆,流行风物,岁时百货,官船贾舶,菱歌萧鼓,......再现了曾经的世界第一大都市的辉煌与繁华,也再现了宋人美学至纯至雅,含蓄细腻的韵味风貌。

陈寅恪先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势。”

在宋代,美的追求和日常生活是高度统一的。将美融入生活,融入日常,是他们对美的追求,也正是对于生活本身的热爱。

“大宋美学,藏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收获生活幸福感很简单,一炉香,一杯茶,一朵花,一幅画就已经足够,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当我们去宋画、宋瓷、宋茶......宋代美学里一探究竟,我们发现,宋人只是比当代人更加懂得什么是美,比我们更加懂得什么是生活。

他们对美谦卑与诚恳,正是源于对于生活的认真与敬畏。

一桌一椅一方几,一窗一屏一天地。

一人一茶一心境,一花一叶一菩提。

琴、棋、书、画、诗、酒、花、茶,也成为了宋人最具人文气息的八种日常生活“雅事”。

善琴者通达从容,善棋者筹谋睿智,善书者至情至性,善画者至善至美,善诗者韵至心声,善酒者情逢知己,善茶者陶冶情操,善花者品性怡然。

能有几分闲情逸致,颐养身心,生活才有趣味,人生才有格调。

让我们从宋人的风雅日常中,感受那属于古人的高雅情趣,深远境界,诗意生活吧。

花草是自然里最美的存在,它们曼妙娇俏,暗香浮动,千姿百态,鲜艳秀美。自古以来,人们就充满运用了这些自然之物的美妙之处,简单裁剪装饰,就创作出了更精妙清雅的艺术。

宋代人们对花卉的喜爱程度已经将其融入到了生活之中,每年都要为此狂欢,在繁花盛开的季节举办“花间盛事”,其中便有洛阳的“万花会”。

“西京牡丹闻于天下,花盛时,太守作万花会。宴集之所,以花作屏帐,至于梁栋柱拱,悉以竹筒贮水,簪花钉挂,举目皆花也。”

而簪花这一习俗,兴于唐代,男人戴花是一种荣耀和地位的象征。科举,探花郎的名称也是由此而来,亦称“探花使”。到了宋代,簪花已经成为男女老少,王公贵族,名人雅士,市井平民都效仿喜好的“风雅之事”“社交礼仪”。

如欧阳修的“行到亭西逢太守,篮舆酩酊插花归。”如陆游的“有花君不插,有酒君不持,时过花枝空,人老酒户衰。”等,凡是有酒宴,便少不得头上“插花”作礼。

宋元时期,插花艺术非常普及。宋代文人受到“理学”的影响,在思想上也不再如魏晋和唐时一样的放浪不羁。含蓄是这一时期文人的特点,所以他们在“插花雅事”上,从思想的根源上便是偏重清新淡雅的。

这个时候插花给人的感觉就是多了一丝人文内涵,它不讲究唐代时的那种艳丽繁盛,而显得清丽雅致,给人感觉就是有文人的那种内敛的隽秀之气。

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在扬州任太守时,建平山堂以游宴,曾经“取荷花千余朵,以盆分插百许盆,与客相间。酒行,即遣妓取一花传客,以次摘其叶,尽处则饮酒,往往侵夜载月而归。”

在夏夜摘荷,分插百盆,以荷花之清香,布置满堂,在这种环境下饮酒赋诗,直至深夜才载月而归。听起来也是浪漫至极了。

古人插花,从一枝花、一方木,一角山、一汪水里,细微处见宏大,清浅中见深刻,既成为了玩赏的幽栖逸事,又是别具意蕴的心象之花。

对于花的热爱,最精妙的描写还是宋秋先的《花名诗》:

梅标清骨,兰挺幽芳,茶呈雅韵,李谢浓妆,杏娇疏雨,菊傲严霜,水仙冰肌玉骨,牡丹国色天香,玉树亭亭阶砌,金莲冉冉池塘,芍药芳姿少比,石榴丽质无双,丹桂飘香月窟,芙蓉冷艳寒江,梨花溶溶月色,桃花灼灼朝阳,山茶花宝珠称贵,腊梅花馨口芳香,海棠花西府为上,瑞香花金边最良,玫瑰杜鹃,烂如云锦,绣球郁李,点缀风光,说不尽千般花卉,数不了万种芬芳。

香道

焚香以求雅韵,即把它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大约自唐代始,至于宋人,而把香事的日常化、诗意化推向极致。香炉的集大成,便成于两宋,传统式样也多在这一时期完成它最后的演变,因此在一片琳琅满目的器具中,我们看到的是两宋士人生活中与诗词相依偎的雅韵风流,这是现代生活中已经完全消失了的气息。

宋人在家居、宴客、读书的时候,都会在香炉中点燃香料,让整个环境沉浸在沁人心脾的香气中。宋代士人视焚香为日常,燕居而求幽玄的清境,实少它不得。而彼时之香,以水沉亦即沉香为要。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引花钿。”(李清照《浣溪沙》)

“沉水一铢销永昼,蠹书数叶伴残更”(刘克庄《身在》),怡神涤虑,澹志忘情,皆是其境界。

在宋人的眼里,香不单单是芳香之物,更是怡情的,审美的,启迪性灵的妙物,能清静身心,除秽驱邪。

拈一段香,轻轻扫落至香炉中,纷纷然,至缓而静。待香时刻,无人敢惊扰那火木相融时刻。不经意间,馨香无形无色,如一缕魂自坚凝中生出,缭绕于虚无。清清淡淡的烟气,既是感悟天地的供养,亦是格物致知的修沐。

黄庭坚还提出“香之十德”:感格鬼神、清净身心、能拂污秽、能觉睡眠、静中成友、尘里偷闲、多而不厌、寡而为足、久藏不朽、常用无碍。可见宋人对香的珍爱。

我们从宋画中也很容易找到宋人焚香的情景。

宋徽宗赵佶绘制的《听琴图》局部。图中有一个十分雅致的香几,香几上搁着一个小巧的白瓷香炉,香炉正飘着袅袅轻烟:

南宋李嵩的《听阮图》、传刘松年的《十八学士图·焚香》都绘出了文人生活中的香炉:

陆游言:“欲知白日飞升法,尽在焚香听雨中”,在那香烟飘渺的世界里,竟然装着比“桃花源”更令人神往的天地。

书法家徐铉也是个雅人:每遇月夜,露坐中庭,心爇香一炷,可号“伴月香”。

当眼前烟气袅袅,内心逐渐平和,恍然间带点超然物外的情怀,既闲远,又散淡,未尝不是一种别样的清欢。

——宋苏轼《记梦回文二首》

这里的龙团,指的就是宋代特有的小龙团贡茶。

中华茶文化兴于唐而盛于宋,在天水一朝,茶从制作工艺到饮用方式相较于唐代都更为精进。不仅舍弃了调味品,而且末茶的制作工艺更为繁琐精致,从直接压制成饼变成了将茶叶研磨成粉以后再压制成团茶,这种茶又被称为研膏茶。

宋代各产茶地大多都要向东京开封贡茶,在建安(今福建)产茶区开辟了“北苑”,专门生产贡茶,那里出产的最上等茶叶都要用有龙凤图案的模型压制成团茶,所以又被称为龙凤团茶。

此诗写在苏轼雪后初晴、大梦初醒之时,梦到以雪水烹煮龙团茶,醒来时写下了这首诗诗的妙处在于从头读到尾是两首诗,从最后一个字逐字念回来还是两首诗,顺读倒读都成诗篇,真是令人惊叹。

人们在赞叹苏轼才华的同时也不免感慨:连做梦都在饮茶、写茶诗,真是一位痴迷的爱茶人啊!

其实宋代的文人雅士们大多喜爱饮茶,欧阳修、范仲淹、李清照、黄庭坚、梅尧臣等等都留下了绚丽的茶学诗篇,今天我们依然可以从脍炙人口的诗词名句,历史典故里一窥宋代文人与茶的雅致风貌。

相传李清照仗着自己的记性好,每次吃完饭后都要在堂前烹茶,与丈夫玩游戏,来决定饮茶的先后。他们一个人提问某个典故在哪本书哪一卷哪一页哪一行,另一个人答。答对者先喝。而答对者往往因为过于开心,把茶水都弄撒到自己身上。

清代才子纳兰性德有感于李清照夫妇的伉俪情深,以他们二人赌书泼茶的典故作了一首幽思唯美的《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点茶有七汤,汤瓶注水,茶筅击拂,茶汤逐渐形成“疏星皎月”“珠玑磊落”“粟文蟹眼”“轻云渐生”“浚霭凝雪”“乳点勃然”,最后“乳雾汹涌,溢盏而起”,形成美丽的沫饽,尽显茶汤之美。

——宋徽宗《大观茶论》

对精致化、艺术化的极致追求,使得宋代出现了一种难度更大的“茶百戏”。

清水幻变是茶百戏独特的文化基因,利用茶汤流动、灵动、变幻的特征,与中国画的意境美、线条美和朦胧美相得益彰。禽兽虫鱼、花草诗词,栩栩如生、包罗万象。

而点茶斗茶所用的器皿--建盏,更体现了宋人在审美深度和精度上不可逾越的情趣和境界。

建盏的造型大都简洁朴素,洗尽铅华,清丽内敛,却处处流露出淡雅深远之美。

建盏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它的幻彩效果,在阳光下,灯光下,茶水里都能折射出不同的色彩光芒。

在建窑的深沉浓厚的黑釉里,我们看到了历经千年而不衰的风华与生命的张力,茶香氤氲,禅意朦胧,五彩的黑色中,却透露出这个时代平和、内敛、毫不张扬的审美情调。

“弹琴之法,必须简静。非谓人静,乃手静也。手指鼓动谓之喧,简要轻稳谓之静。又须两手相附,若双鸾对舞,两凤同翔,来往之势,附弦取声,不须声外摇指,正声和畅,方为善矣。”

----《琴诀》唐薛易简

古人认为琴曲的表达之中,“正声和畅”的中和是比冲澹、浑厚、正大、良易、豪毅、清越、明丽、缜栗、简洁、朴古、愤激、哀怨、峭直、奇拔等更高超的境界。善之至者,莫如中和。

演奏者的手指要简静,包括双手的演奏动作和取音方法;二是演奏者的心智之静。保持内心的稳定才能主宰声韵,继而准确流畅地表达内心的情感,做到与曲意相和。

在演奏技巧上,双手随着心意的专注与曲调的起伏,巧妙流畅地配合,不拘泥于形式,也不造作于浮夸的表面功夫,心手同一,人乐合一“声韵皆有所主”。

《琴诀》中关于抚琴听音的审美与意义,说:「琴之为乐,可以观风教,可以摄心魄,可以辨喜怒,可以悦情思,可以静神虑,可以壮胆勇,可以绝尘俗,可以格鬼神。此琴之善者也。」这句话被称之为「八善」。

古琴音乐淡泊静谧,清新幽雅,意境如诗如画,情感释放内敛含蓄。

一曲《山居吟》,琴音悠长,清微淡远。枕流漱石,徜徉山水,浑然超脱之境也。一曲《普庵咒》琴音空灵,无吟无揉,不见绰注,一尘不染。

听琴之美,在于表达情思,愉悦身心;在于静心凝神,陶冶情操;在于超脱自我,感悟空灵变通,看到物外之物,境外之境。

正如明代徐上瀛所著《溪山琴况》对意境的描述:“其无尽藏,不可思议。琴中有无限滋味,玩之不竭。迂回曲折,疏而实密,抑扬起伏,断而复联,此皆以音之精义而应乎意之深微也。盖音至于远,境入希夷,非知音未易知…故吾曰:求之弦中如不足,得之弦外则有余。”

THE END
1.跟茶有关的生活图片大全生活就像品茶的一样开始是苦的仔细品味后1,生活就像品茶的一样开始是苦的仔细品味后就会发现有些香甜 2,关于茶文化的背景图欣赏 3,有谁收藏有关于茶的图片 4,茶道图片大全 5,我要有关茶的文字图片资料 6,茶道的唯美图片 7,茶的图片 8,茶如人生 淡雅一世我们来讨论一下 9,生活中一杯茶水一本书一张照片一张贺卡一束鲜花往往包 https://www.gztep.com/cha-ye-chu-cang/524178.html
2.www.zjmj.cn/apldome/1340761.htm一位军方有关负责人说:“在训练期间,我军将在西北岛屿进行海上射击。”“此次演习是防御性演习,训练方式与以往相同。”-- 其中,潮玩版预售价为95900元,而趣野版预售价为101900元。 256色呼吸氛围灯为驾驶增添乐趣,而手机蓝牙智慧钥匙、手机APP远程控制等科技配置也是全系标配。 https://www.zjmj.cn/apldome/1340761.htm
3.喝茶图片唯美午后阳光安静茶百科喝茶图片唯美 午后阳光 安静 初秋 静静地午后 采茶一份宁静放入杯盏 泡出淡淡幽香 让风带来自然地清新 流泻阳光的味道 感觉一种思想里的飘渺 生活 不能是喧哗世界里我自独醉 人间烟火 需要一颗感恩的心去珍惜与拥有 回眸处微笑从容 风景怡然 流年依旧 山水相依https://www.mpegnet.cn/qtc/176616.html
4.太阳下喝茶:高清美景美好句子,感受悠闲时光!描述普洱茶的唯美句子简短 普洱茶是中国的特色茶之一源自于云南省的普洱地区,被誉为中国茶文化的瑰宝。它有着悠久的历和特别的韵味,成为多人爱的茶叶。以下是对普洱茶的唯美描述,每个句子都简短但充满意境。 1. 普洱茶,如同一场时光的交响乐,让人沉浸其中忘我。 http://www.0411hd.com/2024baiqi/teawenhua/104343.html
5.生活下午茶素材生活下午茶图片生活下午茶素材图片下载觅知网为您找到610个原创生活下午茶素材图片,包括生活下午茶图片,生活下午茶素材,生活下午茶海报,生活下午茶背景,生活下午茶模板源文件下载服务,包含PSD、PNG、JPG、AI、CDR等格式素材,更多关于生活下午茶素材、图片、海报、背景、插画、配图、矢量、UI、PS、免抠,https://www.51miz.com/so-sucai/2748649.html
6.一本书,一杯茶,一缕阳光,一种生活!如此,想念某一段时光,一个人,一杯茶,一本书,在一个安逸的午后,这种随心而惬意的生活。没有化妆,没有逛街,也没有吆上三五好友一起“八卦 打牌”,就是这样简单地午后,给自己一份僻静,用缭缭茶香与淡墨书香,氤氲自己疲惫地心灵。 生活中,总是充满了各种“惊险”,每个人都犹如在风雨中航行的船只,险滩、暴雨、https://www.meipian.cn/30hy90u3
7.关于冬日暖阳的唯美诗句有关冬日暖阳的佳句诗歌作文茶,从来都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冬夜,有客来访,炭火红彤,壶水沸腾,月下啜茗清谈,焚香赏琴,热乎乎的欢喜。天寒地冻,屋外寒气逼人,屋内温暖如春,拥炉品茶,倚榻读书,饮一杯茶,暖口入心,冲泡冬日里的温暖。 四、冬日,暖粥通心 《粥》 【宋】陆游 https://www.027art.com/fanwen/sgzw/15072688.html
8.与茶有关的唯美中国古风诗词图片人间有仙品,茶为草木珍, 美誉入杯樽,茶之荣也; 浓茶解烈酒,淡茶养精神, 花茶和肠胃,清茶滤心尘,茶之德也。 今天,语焉为您精心收集了 关于茶的诗词、音乐、图片,愿与君共赏。 欢迎转发、收藏。 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清)纳兰性德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1019/10/18854678_105229960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