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彩纷呈!一起来看看运河城市的特色年俗

纵贯南北的大运河两岸,百姓们欢度春节的方式,更是被赋予了浓郁的地方色彩,形成了独属的有趣的习俗。从辞旧迎新的大年里,我们能看到一个多姿多彩的大运河。

北京

老北京年俗,世界上独一无二。

胡同里由远及近传来略带沙哑的“磨剪子来戗菜刀”吆喝声,以及宅门前妇女抱着头戴虎头帽、身系“屁帘儿”的娃娃孩童,在欢声笑语中等待着一年中最让人期盼的春节的到来。

腊八粥和腊八蒜

腊八的早上,街坊间相互赠粥,一定不能过晌午。这天老北京人要泡腊八酒和腊八蒜。因为“蒜”“算”谐音,旧时商号店铺保留腊月算账的传统,常常让伙计给人送去腊八蒜去,就是催交债款的意思。

初一起五更拜大年

按惯例,没有分家的家庭都要按照辈分先给祖宗拜年,接下来就是给爷爷、奶奶、大伯、大妈依次地往下磕头,均行三叩首礼,这个过程是最隆重的。

初三扫穷鬼初五赶五穷

民间风俗把年初三这天叫“穷鬼日”。初三一早,家家户户都会“扫穷鬼”,将初一至初二囤积了两天的垃圾清扫出去,意味着扫走污秽晦气和穷根。

年初七人日

正月初七,民间相传是“人日”,也称“人胜节”。这天老北京人喜欢吃“及第粥”,寓意希望孩子高中科考状元。

正月十五元宵变汤团

当年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果实当了大总统,他觉得“元宵”谐音儿就是“袁消”,于是下令改称“汤团”。

正月十六碰灯和走桥

正月十六夜,小孩子们拿着自己的灯笼,对着别人的灯笼重重一撞,笑哈哈的看着灯笼着火,这叫做“碰灯儿”。遇到有桥的地方,手拉手一块走,据说可以消除百病、青春常驻。

正月二十二烤百病

“烤百病”有时非常讲究,要在太阳升起前的早上,门口堆起柴火烤火。身前脑后都要燎到,让病魔无处躲藏。

灯市节

自从有灯节就有灯市。以前在老北京,挂灯笼最多的街道是大栅栏和灯市口。二者是灯市合一的,既挂灯笼,又卖灯笼。

京八件美食寓意美好

北京稻香村第六代技艺传承人通过对民俗特色及旧时宫廷配方的长期研究,最终形成如今的京八件品类,京八件由酥皮类、混糖类和油炸类等糕点组成。北京稻香村京八件分为大八件和日常小八件,都是八块为一套,八种馅料,八种不同的图案造型。

天津

天津卫自明代设立以来逐渐形成一个“人杂五方”的移民城市,天津的春节习俗融合了中国南北方的新春习俗特点,并在融合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特点。

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

正月十五为外甥祈福,舅舅送灯。“讲究送‘鸭子’形的灯,取其谐音‘押子’之意,为外甥祈福。”

正月十六,走百病。这一天媳妇们要回娘家,可以消灾祛病。

农历腊月初八的腊八节在天津称为“腊八儿”,许多天津人在这天喝腊八粥并用醋泡大蒜,从而为正月准备腊八蒜和腊八醋。从腊月十五开始,天津的年货摊贩要“上全街”,就是各商店把年货全部上齐,把所有吃喝玩乐的商品都摆上贩卖。

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要买糖瓜儿并等到夜里十二点祭祀灶王爷,待香燃尽后请下灶王像,点火烧了,到了大年三十再买新的灶王像,又叫换“灶王码子”。

腊月二十四~腊月二十五,扫房子是“内功”,糊窗户可是“外面”。糊完窗户还要再贴上各式各样的窗花。

腊月二十九,“贴对子二十九,贴倒酉”,人们往往贴好红春联、“倒有”和“倒福”、红剪纸“挂千”、贴“吊钱儿”等等。其中,吊钱儿是一种用彩纸或者红纸剪刻成的图案,天津人民将其贴在门窗的玻璃或者横棱上,一般正月二十五才会揭下,这一天为填仓日。

河北

廊坊市

正月初一到初五廊坊人最爱吃馅儿

“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初三的合子往家转”,这是民俗也是谚语。子时一到,全家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有的地方在黎明前吃饺子,叫“五更饺子”。

正月初二要吃捞面条。正月初三要吃合子,有的家庭吃水煮的,也有的家庭吃烙合子。正月初五吃饺子,叫过“破五”,而且一定要吃肉馅的,每个家庭成员都要剁馅,这叫“剁小人”。大家还要参与包饺子的过程中,叫“捏小人嘴”,寓意来年身边无小人。

沧州市

舞狮来驱邪

舞狮作为沧州大运河畔特有的一项民间艺术,可考历史有600余年,舞狮以其质朴和刚强承载着运河文化,被认为可以驱邪避鬼,每逢春节期间,各狮子队敲锣打鼓,舞狮助庆,是沧州百姓最喜爱的表演之一。

在大运河河畔的吴桥,“上至九十九,下到刚会走”,杂技人人都能露一手,吴桥创造过“没有吴桥不成班”的杂技界文化,每年春节,吴桥会举办吴桥大庙会,各种杂技绝活儿轮番亮相。

衡水市

填仓节:正月二十五。旧时家家清晨起来,用草木灰在场内、院内、屋内画一些大圆圈,中间用砖头压上五谷杂粮和钱,名为“打囤”,取五谷丰登之意。这天家家早饭吃杂面条、小米稀饭,并以此为供品,到所画圈内上供,然后放鞭炮,意为“爆囤”。最后把砖头掀开,供品及粮食喂鸡、鸭。

立春节:到立春那天,农家便把年画《春牛芒神图》适时贴于居室之中。传统农家注重耕作不误农时,此图便有及时提醒、督促春耕之意。芒神穿鞋与光脚表示来年雨水的丰歉,人们借此标志确定来年播种什么作物或研究务农的对策。

邢台市

祭灶

将“灶王爷”像供在堂屋东墙锅台上方。农历腊月二十三祭灶神。晚饭后,家家户户均以糖瓜(麦牙糖)、清水、料豆、杆草(谷草)在灶君像前祭灶。糖瓜可以粘住灶君的嘴让其少说话。

请三代宗亲

大年三十在请来神灵后,请自己的祖宗,一般粘贴三代宗亲之位或请出家族案谱,粘黄妙纸,烧香。神龛前摆上果品点心馒头等供品,点燃蜡烛和香烛,焚烧纸钱,叩头祈祷住户后门左侧为祖过龛。

农历正月初一。岁之首,是民间最隆重的节日,俗称“过年”。初一早晨,人们五更起床,俗称起“五更”。拜年时,先给祖宗案下跪磕头,尔后先给男的下跪磕头,后给女的磕头。未出嫁的闺女不磕头,卧病在床的人不受头,乡亲邻里相互拜贺,彼此相逢,男人抱拳作揖互道“恭喜发财”,这种活动一直持续到中午方休,午饭后不拜年。

正月初十是老鼠娶媳妇的日子,亦称老鼠娶亲日。称为“老鼠嫁女”。初十日,许多地方要在屋隅、墙角及水瓮里点灯、焚香、敬纸,对老鼠娶亲祝贺。晚上要早些休息,却忌点灯,忌说话,以免惊扰了娶亲事宜。

邯郸市

扔愁帽

古赵京都邯郸,在除夕欢庆活动中,流传着一种奇异的风俗扔愁帽。扔愁帽,都在除夕夜深人静之时进行。各家各户的大人、孩子,临睡前,都把头上戴过的旧帽子或旧头巾,悄悄扔到大街上。第二天,打扫街道时,再把它们清扫到墙旮旯里,到下月十五夜晚烤“怕灵火”时烧掉。老人说,这样做,可以扔掉一年的旧愁,迎来一年的新喜,寄托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相传,这一习俗,起自战国末年。秦始皇打败齐、楚等国,派大将章邯出兵赵国。赵国军民坚守阵地,英勇抵抗,给秦军以重大创伤。秦将章邯大怒,攻破赵国都城邯郸后,对这一地方,人不分老幼妇孺,房不分官商民贾,大肆烧杀掳掠。赵国人为了逃避秦军的杀戮,上人摘掉士巾,商人扔掉商帽,背井离乡,四处逃亡。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规定了统一的士服士帽、商服商帽,赵国人不忘亡国的奇耻大辱,每当夜深人静,就纷纷把秦王规定的士服士帽、商服商帽扔到大街上去。

山东

全省流行“照虚耗”:意在为全家祛除邪恶。虚耗是古代民间传说中的恶鬼,需要用光照驱散。在山东的龙口、黄县一带,女主人在大年初一早晨手持红烛,先照照炕席,再把家里角落照一遍,用光明驱逐黑暗和邪气恶鬼。

德州市

花馍飘香迎新春

"过了腊八就是年",在平原县,传统花糕、签子馒头、虎头形状馒头等各类面点迎来销售旺季。

蒸花糕、包饺子是平原新媳妇的必备技能。花糕寓意"年年高",过年家家户户都有做花糕的习俗,家中女儿出嫁后,回门前三年都要做花糕给婆家,花糕高度要逐年增高,寓意女儿出嫁后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

同样传承多代的还有签子馒头。虎年到,虎头形状的馒头成为孩子们的最爱。在王杲铺镇的德州天诚鼎盛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一个个虎头馒头被工人捏制出来,每个虎头上都有一个"王"字。(刘振兴孙耕辛凯周一荻)

聊城市

除夕。点灯守岁,火光冲天。除夕日包饺子、吃饺子也是鲁西地区的普遍风俗。一般包三种饺子:一是荤的,除夕日晚下着吃;二是素的,祭神用;三是验岁的,包的硬币、红枣、花生米等,也有包糖饺子的,初一零点吃。其中,包钱饺子的最普遍,表示新一年有钱花。人吃之前,把第一碗饺子敬天地、第二碗敬灶君,第三碗敬财神,第四碗祭祖先,端着第五碗饺子分别到井上、场上去上供。第六碗饺子供各门神,然后自己再吃。煮饺子时还必须放鞭炮,晚饭之后,子时之前,晚辈要向长辈人叩头问安,有的本族人互拜,这叫做“辞岁”。

隆重的除夕祭天地祭祖仪式。过年时,城里商号店铺子夜时都把门板敞开,张灯结彩,谓之“亮门”,十几分钟之后又都关闭,停业至正月初六开市。外籍客商在本店拜过财神后,经理们齐聚会馆行团拜礼,同乡欢聚一堂,祭神宴会。这晚,山陕会馆中,巨烛高烧,宫灯通明,天不亮戏台上锣鼓就响了,从初一起连唱三天大戏。旧时,东昌府各州、县民间,都在除夕日祭天地。即在院子里用苇席搭一个棚子,称作“天地棚子”,上面除贴春联以外,还要用松枝加以装饰,在里面的天地桌或者香台上供奉“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君之神位”,也有供奉“玉皇大帝”等画像的。贡品十分丰富,一般都是十大碗。祭祀时,由家长先烧上三炷香,接着叩头跪拜,然后烧黄表或纸钱。而除夕日祭祖的仪式最为隆重。即在当天下午开始把家谱挂上,民间成为“挂家堂轴子”,备好香炉、灯笼、长钱、纸表、鞭炮等;到黄昏时,由家长带领子孙数人,手持长钱,到村外朝祖坟方向跪下,一边烧钱一边念叨“老爷爷老奶奶回家过年了。”烧完纸便起身回家,行走之间不回头,来到大门前再烧纸钱鸣鞭炮,面向大门叩头,并说“爷爷奶奶回家过年了,请门神爷让路,叫老人过去”。然后迈步进门,点燃明烛,彻夜不息。

泰安市

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后被红纸代替。

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对于祖先的崇拜,在我国由来已久。

大年三十,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大年初一,金鸡报晓。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压岁钱,压住邪祟。

大年初二,金吠报春。亲眷人家去拜年,东家留吃饭、西家排酒筵。

大年初三,肥猪拱门。女婿看望老丈人、媳妇回娘家,礼物带双数。

大年初四,三羊开泰。灶王爷要查户口,恭迎灶神回民间。

大年初五,艮牛耕春。五路接财神,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通。

大年初六,马到成功。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大年初七,人寿年丰。摊煎饼吃七宝羹,安顿身心,休养生息。

大年初八,放生祈福。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一寸光阴一寸金。

大年初九,玉皇天诞。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人们都会举行祭典以表庆贺。

大年初十,祭石感恩。有天还有地,人畜房米麦百谷都生地。

正月十一,祭奉紫姑。深受压迫的女性,把她奉为弱女子的保护神。

正月十二,搭建灯棚。元宵节将近,开始做元宵赏灯的准备工作。

正月十三,灶下点灯。预放元宵,自十三日起,巷陌桥道,皆编竹张灯。

正月十四,临水娘娘诞辰,又称“顺天圣母”。是拯救难产妇女的神仙。

正月十五,夜照田蚕(神)。

济宁市

“炸酥菜”,山东济宁这边的炸酥菜包括炸酥肉、炸丸子、炸藕合、炸鱼、炸花生、炸豆腐等等。因为在早年间农村经济不好的时候,很多美食平时没人舍得做,尤其是油炸食品更是稀罕,甚至很多农民做菜舍不得放油,只有到过年的时候才舍得“放纵一次”,一般是腊月二十以后年三十以前炸好,直至现在大多数家庭过年还要炸很多酥菜。

过年“请老人”,其实就是请自家已逝世的老人来家里过年,这个风俗只有在年三十才实行,年三十吃中午饭之前要拿着牌位、酒、纸钱、香、鞭炮,去坟地请老人,走到放鞭炮磕头,还要说句“老人回家过年啦”,回到家摆上牌位、烧上香、摆上贡品。

“发纸”,就是在年三十12点整的时候拜天、拜老人、上贡品,还要在家里每个屋门口燃烧火纸,同时进行的还有放最大的鞭炮和烟花,家家户户张灯结彩、鞭炮齐鸣、热闹非凡。

枣庄市

门笺,俗称“过门钱”、“门吊子”或“花纸”,是我国传统的年节门(窗)楣吉祥装饰物。门笺,一般都用红棉纸或其他彩纸裁制而成,呈长方形,长约一尺左右,宽约七寸左右,四周镌有图案,镂空的背饰有方孔钱纹、万字纹、水波纹等。上为吉语题额,中为“吉庆有余”、“五谷丰登”之类吉祥语或吉祥图案,下呈多种多样变化的穗状。每逢春节(旧历新年),粘贴于门楣上,称作“喜笺”。

过年挂门笺的习俗由来已久。据传唐时,每逢立春日,乡间的大姑娘、小媳妇以五彩纸幡戴于发髻间,抑或系在院中的青竹、红梅枝干上,祈愿春神降福人间。到了南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称:“立春日,郎官、御史、寺监长贰臣以上皆赐幡胜。”并已有人将“幡胜”悬于门首,为新岁吉兆。可见,门笺不仅寻常百姓挂贴,达官贵人也以此庆新春、讨吉利了。

河南

开封市

民间称春节为“过年”。但是,过年并非单指阴历正月初一,还包括年头、年尾,从旧岁的十二月初八至新年正月初五均是年日。

“腊八、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所以,一到“腊八”,开封城乡便有“年味儿”了。二十三、祭灶官。人们为了让灶王向天上玉皇大帝多说好话,家家都要摆上灶王爷的牌位,有的在牌位两边对子上写着“上天言好事,下界送吉祥”。

祭灶过后,家家都忙于置买年货,打扫房子迎接新年,一直忙到腊月三十。开封仍流传有一首过春节的民谣:“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杀只鸭;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儿,贴门旗儿。”大年三十儿惯称除夕,开封还有诸多旧俗。如“文官封印”、“武官封操”、“商业封门”、“说书封板”、“讨饭的封棍”等。而民间最重要的活动是除夕之夜的祭祖和守岁。

正月初一,首先燃放鞭炮,拜祝先祖遗像。接着,晚辈向长辈拜年,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正月初二是闺女回娘家的日子。旧时初二,开封城关四乡,鞭炮声、鸣笛声、哨子声响成一片,骡马大车往来穿梭,络绎不绝。正月初三为祭坟、祭宗祖的日期,因旧皇历中说这一天“诸事不宜”,初三开封忌走亲戚。初五为破五节,民间认为初五是年后第一个不吉日,亲友之间亦忌相互串访。除此两日之外,节日期间,开封民间走亲串友,几无闲日。

郑州市

正月里的各种庆祝活动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后才告结束。初一俗称欢庆日,迎春、祭祖、祀神、拜年是这一天的重要活动,长辈发钱给幼者称“压岁钱”,祝贺他们又增加一岁。下午出外再到亲友家拜年,互相问候和祝贺。旧时多数以下跪叩头和撅腚作揖拜礼,现多行鞠躬礼。农村还时兴同族长辈带领本族亲属,挨门挨户拜年,相互问候,恭贺新年快乐,说一些“新年如意”、“恭喜发财”的吉利话。

初二是嫁出去的女儿带女婿给父母拜年日;初三是祭奠亡父母日,给已故父母拜年;初四为给外祖父母拜年日;初五回拜远房亲戚,探朋访友,相互拜年。郑州民间还有逛庙会、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猜灯谜等各种游艺活动,热闹而富有情趣。正月十五“灯节”又叫“元宵节”,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观花灯,是新年活动的又一个高潮,过了这一天,新年活动全部结束,民间又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

洛阳市

从对天地鬼神的敬拜祭祀,到人间烟火的阖家团聚,春节在河洛大地走过了几千年的岁月,温润的洛河也将它滋养得更有人情味儿。博物馆中的文物见证了年俗的变化,也为我们还原出古时那一个个或庄严或热闹或温馨的春节。

兽面纹铜方鼎周天子祭祀,祈求新的一年五谷丰登

它有一个更为响亮的名字——“洛阳鼎”,是一件高等级礼器。每逢春节,周天子都会亲自带领贵族进行祭祀仪式,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件铜鼎就是祭祀时用来盛放供品的。

彩绘陶女舞俑欢歌达旦的春节,见证民族大融合

身着盛装翩翩起舞,手持乐器专心演奏,洛阳博物馆中的这组彩绘陶女舞俑仿佛一张照片,定格下了北魏贵族春节宴饮时的场景。

作为游牧民族,鲜卑人对于历法的重视原本不如农耕民族,实行汉化之后,他们对于包括春节在内的节气、节日更加重视,祭祀活动也越来越正式。

十二生肖陶俑东汉时,十二生肖在洛阳地区全部定型

十二生肖崇拜可谓源远流长,根据湖北云梦睡虎地和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秦简可以知道,先秦时期就有比较完整的生肖系统存在,但这些记载中的生肖包含有虫、鹿等动物,和今天的十二生肖不尽相同。

最早完整记录和今天相同十二生肖的典籍是《论衡》,这部书是东汉思想家王充在洛阳所著。在东汉时十二生肖在洛阳地区已经全部定型,这些生肖也和春节融为一体,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生活。

越窑四棱双系执壶一杯杯屠苏酒,见证阖家团圆时刻

唐代过年大年初一一大早,妇女们会对着铜镜敷铅粉、抹胭脂、画黛眉、贴花钿,带上金镯子,然后漂漂亮亮地和家人聚在一起。

聚在一起之后就要饮酒庆祝,“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所谓的“屠苏”指的是屠苏酒,它由大黄、白术、桔梗、桂辛、乌头等药材混合制成,据说喝了之后就能驱邪解毒、延年益寿,喝屠苏酒是古代过年的重要习俗。

安阳市

炖大肉

蒸馒头蒸花糕

腊月二十七蒸馒头。更要蒸花糕,用面做成各种花型,上面放上红枣。有做成一层的花糕,还有做成两层或多层的花糕。过年时,全家人在一起吃饭,一个多层的大花糕就够全家人吃了。

捏扁食

大年三十捏扁食。扁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饺子。

送穷

农历正月初五,还有送穷的习俗,就是将灶灰和清扫房屋扫出的垃圾送出门外,再放炮驱邪,寓意在新的一年里送出穷困,迎来富裕和幸福。

打灯笼

正月十五打灯笼。元宵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古时候人们有在这一天观灯的习俗,所以正月十五又称灯节。

唐宋时期,灯节上开始出现各种杂耍节目,明清两代的灯节上增加了戏曲表演的内容。

赶庙会

正月十六赶庙会。正月十六这天,安阳人都要去赶安阳桥的庙会。正月十六赶安阳桥庙会,是春节期间安阳人的最后一项传统活动。

吃柿疙瘩白汤——安阳林州

腊月初八,河南大部分地区要喝"腊八粥",而安阳林州喝的是用小米、柿块熬制而成的"柿疙瘩白汤"。

鹤壁市

从2009年起,鹤壁市以弘扬春节文化为主线,以浚县正月古庙会为依托,举办了中国(鹤壁)民俗文化节。

鹤壁老市区曾经为商代首都"中牟",战国七雄之赵国首都迁邯郸前曾定都于此约40年。是春秋时期最大诸侯国卫国首都“沫”。

所辖淇县曾经是殷商首都“朝歌”,是殷商文化发源地,境内云梦山有“云梦仙境”之称,战国时期鬼谷子王禅曾在此授徒讲学,培育了孙膑、庞涓、苏秦、张仪、毛遂等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纵横家,被誉为“中华第一古军校”。

境内淇河风景迤逦,被誉为“北方漓江”,《诗经》中有19篇专门描写鹤壁淇河沿岸的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药王孙思邈、一代文豪罗贯中曾隐居于此。

所辖浚县古称黎阳,境内大伾山融儒、释、道文化于一体,文物古迹荟萃,有“登大伾如临东岳”之美誉。

新乡市

二十三祭灶官,小年吃芝麻糖。这一天灶王爷要上天述职,所以新乡老百姓家家户户会在灶王爷前敬献芝麻糖,为的是让灶王爷嘴甜一点,多在玉帝面前说好话。

腊月二十六割年肉,说的是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

二十八贴窗花,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窗户上贴上春联、年画和剪纸。

焦作市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春节挂贴年画

在城乡也很普遍,浓墨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焦作的地域文化

焦作是商汤革命的起始地;是武王伐纣的前沿根据地;是后汉光武中兴的大本营;是“正始玄风”的策源地和以八封为灵魂的太极文化的产生地;是水利文化、度假村文化之根所在;是中国46姓和日本的坂上、大藏、原田三姓之根脉地。

神农祭天处、尝百草处、药王孙思邈活动遗迹等,显示着古代农业和医药的起源。出土众多的陶瓷文物及当阳峪陶瓷遗址,显示着怀川是发达的陶瓷文化之根;由大禹首次颁发的《夏小正》是中国的历法之根,发源于陈家沟的太极拳、月山寺的八级拳和净影寺的猿拳,证明怀川是中华武术之根,这里还是道教中心和佛教圣地。

商丘市

拦门棍

拦门棍,就是说除夕晚上要用棍子把门拦住,一直拦到新年当天下午。这说起来,其实算是一个冷门民俗。拦门棍有两种放法,一种是放一根粗木棍,一种是放一根粗桃木棍。放法不同,意义也不同。

要是放一根粗木棍,意思就是“拦财”,不能让家财流出去,拦住它让它聚在家里,讨个好财运的兆头。一种是放一根粗桃木棍,以防“野鬼”进家。每到新年家家都要请出先辈来拜,先辈们的灵魂每天都早早到家了,在正堂享受祭拜。而一些“野鬼”,因无人请去祭拜,无家可归,就四处流浪,妄想撞到谁家去,偷吃一顿。桃木避鬼邪,桃木棍一拦,就像是对“野鬼”关上了一道门:对不起,外人莫入。

安徽

宿州市

在宿州地区,从腊月二十四开始,百姓就开始准备年货。还要蒸馒头、炸出各式的面制小糕点。

第一锅馒头出炉后要燃放鞭炮以祭灶神。

在大年三十的中午吃团圆饭,饭前会放一串鞭炮,菜品相当丰盛,但不一定有米饭,也可以是稀饭,晚饭却很简单,只是吃些面条或元宵,晚饭后开始捏扁食,全家动手。

扁食完工后,会有一个自愿“守岁”的家人照看。

初一早饭时,谁吃到包有硬币的扁食,就代表谁会在这一年里财运亨通,而且硬币面值越大,就证明赚的钱越多。

在宿州地区,拜年是在年底进行,大家提着礼品看望亲戚。而在正月初二、初四、初六等双日期的日子里,晚辈再到长辈家,这时还会收到长辈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

淮北市

大年初一,淮北的许多市民在两宫广场的露天戏台上,欣赏着一出精彩的豫剧表演。台上的演员倾情演出,台下的观众忘我入迷,成为淮北的一道民间风景。安徽淮北素有正月唱大戏的习俗。每年正月初一到十五,这里到处都能看到平地搭建起来的露天戏台

江苏

徐州市

供神求财

正月初五,徐州人称为“五忙”。早晨起来,先焚香供神,晚上再收供。五忙这天,禁忌动针线,郊区及周围数十里之内的民众,多到城内城隍庙进香,直延至正月十五。

在徐州做生意的南方商家敬奉财神,大都是在大年初五,并有“抢财神”之说。所谓的抢,就是在初五凌晨,早早去财神庙里拜祭。

淮安市

除夕守岁

农历一年最后一天叫“岁除”。淮安还有一个特别的习俗,就是将豆腐、年糕放在锅里和碗里,这叫压锅(碗),大年初一一早打开锅(碗),就看到了豆腐,这叫头福,年糕则寓意节节高。

初一不能扫地,拿剪刀,早上起来要吃了糕才能说话,话称“开口糕”。

宿迁市

烙糖饼: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是祭灶日,每到这天,宿迁人要烙糖饼、吃灶糖。在擀好的面皮里包上糖馅,擀成饼状,放在电饼铛里烙熟。宿迁人烙糖饼,爱在糖里拌上芝麻,吃起来更香甜,也借了“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好兆头。

沭阳:手工薄纸"曹氏千张"。在宿迁沭阳,最具年味美食就是庙头千张了,而曹氏千张第三代传人制作的千张更是出名,其厚度均匀、豆香味浓,吃起来口感丝滑软嫩又不失韧性。据宿迁沭阳县"曹氏千张"第三代传承人曹玉安介绍。用古老的特制压榨工具挤压水分是制作千张最重要的环节,二次压榨后,一张张薄如纸的千张就完成了,温润如棉花,质感细腻柔滑,像是一件艺术品。

扬州市

扬州有句俗语叫做“腊八过了便是年”,可见在扬州只要腊月初八过后,过年的气氛就已经开始逐渐浓郁。

“有钱没钱,干干净净过年”,反映了扬州人过年并不看重富裕程度而更注重于后者。本地人会在腊月十七、十八前后洗衣扫尘,好好地清洁自己的家,由此而来的谚语就是“十七、十八越扫越发”,寓意着清除上一年的坏事情,霉运及不干净的东西,新的一年家人身体健康,家运兴旺。

送灶

扬州人送灶,讲究“官三民四”,当官人家二十送灶,平民百姓二十四送灶。送灶必须由家中男丁来完成,这其中有个小典故,说是女子一年四季在家中做饭,难免会有些牢骚,把铲子扔进锅中,这响声会惊动灶神爷,灶神爷就会不高兴,因此送灶都由家中男丁来完成。

吃橘子走大局

爬门头招牌

大年三十夜里,吃过晚饭后,老扬州市民点上香炉焟烛守岁,大人小孩穿上新衣服,老人们刚开始给小辈发春节红包。此刻成年人会合上大门口,让家里身高小的小孩抓着门后的门栓往上升,由于旧式的大门口是木质的,门后边从上向下有两根横木,正中间也有门栓电源开关,这一风俗习惯便是爬门头招牌。小孩子们还相互之间进行赛事,既锻练了人体,又提升了节日的喜气氛围。

要糖

大年初一早晨,扬州市民俗有大人小孩外出到周边隔壁邻居家中给老人拜早年的风俗习惯,此刻最忙的是小孩子,她们一群群各家各户去要糖,也就是各家各户去给老人拜早年。要糖这一风俗习惯承传的是中华文化敬老爱幼的优良作风。

隔年陈

大年初一早晨吃汤圆和鲜面条,汤圆喻意阖家团圆,鲜面条喻意长期,大年初一下午都不新做饭食,只是把三十晚上的剩饭剩菜端出来热一热再吃,这称为“隔年陈”,按老人叫法,大年初一到初五这五天年之中都不可以新做饭食,喻意年年谷物多。

打扫招财

大年初一民俗不作兴打扫,正月初二才能够打扫,这一天打扫也是有注重:扫把要从正门口往屋子里扫,而不是像以往一样把尘土废弃物朝门口扫,初二那样打扫便是要把大年初一集聚起來的财运往家中扫,先堆在一处随后才清理出来。

挑财神爷水

正月初五这一天,民间故事是财神菩萨生日,这一天天不亮,扬州市民俗有一个风俗习惯:一家的男主角要起大清早去周边的小河边或井中去抬水,这一水称为“财神爷水”,传说故事谁抢得第一名谁就能在新春发横财。

七锥子八铁夹九锥子十挖子

扬州市民俗觉得正月初七是火花观音菩萨的生日,这一天民俗不作兴动针,怕针戳到观音菩萨的双眼。正月初八不可以动剪刀,初九不可以动锥子,初十不可以动锹,不然田边栽秧劳动者时蛇虫等便会来夹人、乱咬、蜇人。扬州市民俗也是有初十是“人初”的叫法,也就是初十这一天每个人都过生日。

镇江市

"平安多福"磨豆腐

腊月二十四了,在镇江句容的乡村农家,人们忙着泡黄豆、磨豆腐,在浓浓的豆香中期盼新的一年生活过得富足有余,讨一个"头富、多福"的好彩头。

腊月二十五上午,在句容华阳街道下甸章家边自然村,农户章阳春正将浸泡好的黄豆,加水一起放入机械粉碎,然后在大锅中加热烧开,点卤水,等待沉淀凝结,根据需要压成块,最后,一筐完整的豆腐就做成了。

豆腐的"腐"与幸福的"福"谐音,因此豆腐代表着祈"福"。做豆腐意味着"在新年收获幸福以及福气"。所以很多市民都赶在春节前过来磨豆腐,讨彩头。

村民章永寿今天特地赶来磨了25斤黄豆的豆腐,"一到过春节,每家每户都要来磨豆腐,春节吃了豆腐平安,多福。"

常州市

人口团子

过年吃大团子的习俗保留至今,但是团子的花样不如以前多了。旧时必做的大团子有12条小龙、1条大龙、元宝、松子、秤砣、扁担、猪头、鱼等等。

还有一种“人口团子”,是常州独有的。据说明朝时候,朱元璋曾派大将汤和镇守常州,汤和酗酒成性,酒后理政,往往错杀无辜,醒来又毫无印象。他的副将便做了一种人头形状的团子,染上点红色,每当汤和烂醉要杀人,便让侩子手将团子冒充人头献上,蒙混过关。

后来,常州几乎家家户户都备着这种团子,许多百姓因为它而保住了性命,寓意保护人口平安的“人口团子”也因此得名,并演变成一种节日习俗。如今一些乡下人家,仍然保持着过年做人口团子的习惯。

无锡市

“掸檐尘”

俗话说“十七十八,越掸越发”。一年里人们难免会碰到一些烦恼,因此在岁末迎新之际,就借助“掸檐尘”来扫除身上的晦气,以全新面貌盼新年有好运降临。

祭祖

旧时人们会赶在立春前先祭祀祖宗,一来是不忘祖宗,二来是求祖宗保佑来年吉祥如意。

蒸年糕

蒸年糕前一天家里就把米淘好,并用石磨磨成粉。从石磨里牵出的粉,成一小薄片,叫“桃花瓣”,这种粉的质量最好。蒸糕的那天,一般先蒸糖年糕,赤水糕(加色素的)和白水糕(不加色素的)放到后面蒸。特别在小孩吃糕时,大人嘴里还会念叨着让小孩快点长高的吉利话。

年夜饭的必备菜肴

过去的年夜饭没有如今那么丰盛,但也十分考究。有几样菜必不可少,如黄豆芽称为“如意菜”,鲤鱼称为“顺顺利利”,百页叫做“百事顺利”,花生叫做“长生果”,菠菜寓意健壮,年糕寓意“步步高”,团子、圆子意为“团团圆圆”,而大年夜剩下饭菜则称为“年年有余”。每人还要咬一口生萝卜,叫“咬春”,以祈祷来年远离疾病。年初一,一家老小要吃“春盘”(原料为芹菜、韭菜和竹笋),意为勤劳、长寿、蓬勃。

苏州

抬猛将

在苏州太湖一带,有抬猛将的习俗,猛将能护佑当地生活顺遂,风调雨顺。在苏州,有的地方"抬猛将"从大年初一直到初六,有的地方到正月十三,也就是"猛将神"的诞辰日。

抬猛将的节日里,民众一大早抬着猛将巡游村寨来"贺年",敲锣打鼓,好不热闹。在一些村镇里,会拿着猛将的"帖子",村里之间"互访",实际上是互相拜年。

在不少当地人心中,猛将还是一位"集富济贫"的大英雄,有的村镇还将这种精神延续到了实际行动中,定期开会,募款救济贫困家庭。

浙江

运河灯会

运河灯会为水乡增添了许多新年喜气。运河灯会起源于唐末宋初,浙江一地最为著名,不仅有陆上彩灯,还有水上船灯、船上花灯、河面水灯。每逢灯会,贴心愿、看表演、猜灯谜、品小吃,街上商贾云集、人头攒动,河里流光溢彩、交相辉映。

湖州市

拜利市

“拜利市”,需要在家中摆开八仙桌,有的人家两张桌子前后并摆。朝南摆放马架(放利市牌的木架),立起利市神牌,点燃大红蜡烛和香,红烛上书写金字对联。供上“猪头三牲”,即全鸡、全鱼、全猪(在盘中盛上烧熟的猪头、猪尾巴、猪前爪)俗称“有头有尾”,还有年糕、茶食、果品。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规矩,此时的猪头不能叫猪头了,要被称为"利市头",桌上放小菜,后辈们拜一拜,为了乞求来年风调雨顺、吉祥如意。仪式虽简单,但因为寄托了来年的期望,所以长辈们都会格外重视。

嘉兴市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有着4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年俗文化。

吃赤豆糯米饭、请年菩萨、酿“杜搭酒”、摊镬糍、拓年画、迎福来、“称人”。

杭州市

祈福走运

杭州为大运河南部端点,运河边自古是商贾云集之地、贸易发达之所。岁月更迭,至今杭州人过年时依然喜欢游运河,赏运河夜景。

新年还会举办祈福走运大会,从西湖文化广场出发,沿着大运河以健步“走运”的形式迎新年,共同领略世界文化遗产千年大运河的新风貌。

绍兴市

腊月廿三是绍兴民间送灶的日子。关于灶神的说法较多,其中一种传说他不仅耳聋,一度好赌,连妻子也输掉,故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说,但他掌管一家的吉凶祸福,人们又祈求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不敢怠慢。

廿三夜,大家小户均设供送灶神上天向玉皇大帝述职。其中麦芽糖(俗称“堕民糖”)必不可少,“本意是请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鲁迅语)那时,神在思想上统治了人,但人又想出应对方法糊弄了神。祭灶毕,将灶神像揭下拿到天井里,放在老嫚送的“搁富”(灶神坐骑,亦为堕民制作竹架)、化纸上,外加银锭,下垫豆杆、竹梢等,点火后发出“哔哔剥剥”声响,以壮灶神行事。到年三十夜,人们举行接灶仪式,即将新买来的灶神像粘置在灶堂,又一番祭祀、叩拜,算是把他接回家。

祝福

祝福时一般供“三牲福礼”:一方肉以大块为尚,呈“元宝”形;一条鱼要鲜活,用红线穿过背鳍吊在龙门架上,取“鲤鱼跳龙门”之意;鸡应选毛色鲜艳的阉鸡,煮成福礼后,鸡鹅均要曲身,朝福神方向双脚跪放,以示欢迎。

这些福礼上插成单的筷子,又用鸡鹅的肠子绕起来,据说福礼要完整无缺,其实这样做使筷子不会掉下,因为祭祀和春节期间掉筷子是对神灵的大不敬,更不能打破碗、盘,否则会不顺流。

祝福时,祭桌遵“直祖横神”之古制,叩拜者在里边向外(天井方向)行礼。神位、福礼、香烛台等有一定的摆放法:最外面是“南朝圣众”神像(俗称“祃张签”),向里面放三茶六酒,中央放福礼,还要放年糕、粽子,干果和水果各四色,两边右放刀俎,左放一盘盐、鸡血、豆腐干,最里边是挂有金元宝、银锭的五事或香炉、烛台。据说福神吃得很快,斟酒一次后可立刻送神,即将神像连同化纸、元宝放在竹梢堆点火升天。祝福时要保持绝对安静,祭祖时全家男女老小均要一一叩拜。

分岁

年三十分岁,是感恩节,除夕会餐。一早在厅堂挂起历代祖宗神像,一一祭祀,到傍晚才开始分岁。

俗话“三十夜的吃,正月初一的穿”,这年夜饭是一年之中最丰盛的一餐团圆饭,全家人欢聚在一起,很温馨亲情。绍兴人讲究“十全福寿”,即使五、六口之家,也要摆放十双碗筷,特别是为外出求学、谋生而赶不上吃年夜饭的亲人留座。当晚的菜名很讲究,均有好彩头,如藕脯,取其“有富”之美意;八宝菜,吃后能不负债,八宝齐来;鲞冻肉,“有想(鲞)头”,即有理想、有希望之寓意;一盘整尾的煎鱼,暂时只看不吃,美其名曰:“年年有余(鱼)”;咸煮花生,又名长生果,寓长寿之吉意。有黄豆芽、芋头的菜肴,是发达、发财的象征;年糕粽子,显然是“年年高(糕)”,“代代子”的含义;鱼丸、肉丸,取意为团圆等。

宁波市

压岁钿:小孩给长辈磕头拜年,大人给小孩发“压岁钱”。因为“祟”与“岁”谐音,“压祟”即“压岁”,意思是压住鬼怪,不让其作祟。

吃汤圆:大年初一,早上吃汤团(汤圆),寓意团团圆圆。这天习俗的最大特点是让家里日用器物“休息”一天,不扫地、不乞火(不向别人点火、点香烟)、不杀牲、不动刀剪、不倒马桶、不洗涤衣服,也不打骂孩子、不讲不吉利的话。

THE END
1.雄正酱香酒全国广告大投放,体验馆遍地开花,引领酱香新风尚近日,雄正酱香酒的广告如一股清新的春风,吹遍了全国各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这一举措不仅彰显了雄正酱香酒品牌在全国范围内的强势扩张,更凸显了其在当前经济环境下逆势而上的非凡勇气与实力。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雄正酱香酒以其独特的发展路径,书写了一段令人瞩目的传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逆https://m.163.com/dy/article/JHUBEM0D0552QJ47.html
2.酒行门头酒行门头图片酒行门头设计模板红动中国素材网提供6个酒行门头、酒行门头图片、酒行门头素材、酒行门头模板下载,包含了psd、ai、png,jpg、cdr等格式酒行门头,更多精品酒行门头下载,就来红动中国,最后更新于2024-11-06 16:31:48。https://so.redocn.com/mentou/bec6d0d0c3c5cdb7.htm
3.华致酒行(金鹰世界店)电话,地址,价格,营业时间(图)本来是帮朋友问有没有一种香烟的发现里面东西还挺全面的,大概是附近的住家户特别多,所以应运而生开了这样的店铺在里面也没有拍照片就拍了几张门口的照片,也是黄色的招牌特别的显眼,看来黄色真的是很让人注目,不过香烟还是要少抽了酒也要少喝。 赞(6)回应 https://www.dianping.com/shop/l9RqKPgVQLNjaxiK
4.烟酒行门头类图片素材31张我图找相似功能已为您找到31张与烟酒行门头类似的图片,包含各种高清原创烟酒行门头素材图片,找烟酒行门头相似图片就上我图网.https://so.ooopic.com/findsimilarity-24013985.html
5.快捷酒店运行管理方案6篇(全文)4.酒店大门口。大门口外顶部的蛛蛛网、不锈钢玻璃门内外,门头进门处 左右两侧的角落、左侧的杆,大堂步行梯口的检修口和消防栓的玻璃。 发布酒店的实拍照片,分享体会,精致细节,人性化服务,视频介绍等,让更多的年轻朋友来关注,自成媒体。结合时下流行元素进行一些招募布丁酒店体验活动,比如西博https://www.99xueshu.com/w/filemzxra1js.html
6.《中国文化》期刊第3期——李中旺律诗600首庭前屡见寒窑赋,户外行看铜雀台。 且羡馀香沿塞路,更欣独秀转盆栽。 农家乐里身先坐,水饺嘉肴菊酒催。 二 阳生冬至日回头,冻月仍将冷气流。 水饺飘香怀理想,汤圆坠粉寄追求。 形如鸾凤争鸣语,势似蛟龙欲展喉。 三九寒关催跃马,家中老小盼归愁。 https://www.whw.kim/index.php?m=home&c=View&a=index&aid=31535
7.高端酒行装修设计原则高端酒行装修4大技巧→MAIGOO知识高端酒行装修设计原则 1、门头装修设计原则 新颖、简明、美观大方,能引起顾客的注意。招牌的颜色要醒目,要能使顾客或过往的行人容易看到。招牌的形式与安装方式应力求与众不同,既要做到引人瞩目,又要与店面设计融为一体,树立一个完美的外观形象。 2、灯光设计原则 https://www.maigoo.com/goomai/221542.html
8.第六期网上党课题库65、红星二锅头酒是我国哪个城市的特产酒? 北京 66、在F1方程式比赛中获得冠军,要开什么酒来庆祝? 香槟82、人们把艾叶插到门头的时候,就表示到了什么节日? 端午节 83、我国哪个传统节日又被称为“老人节118、黑眼罩黑衣黑斗篷,行侠仗义后,总会留下一个Z字的英雄人物叫什么? 佐罗 119、羊肉泡馍是我国哪https://www.360wenmi.com/f/filem5cm84ay.html
9.酒店门头设计方案请问北京酒*装修设计有什么好的设计方案吗 其实我也不太了解北京酒*装修设计有什么比较好的方案,主要不仅上面有照片,还有一些装饰,更有各个团队获得的荣誉,还可以放上一些*的基本情况,和一些具有代表性研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让老百姓住进去没有那种避讳的感觉,同时,让人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清新https://m.to8to.com/zx/625598/
10.餐饮营销方案精选15篇在客人就餐时,服务员要注意观察客人有什么需要,要主动上前服务,比如有的客人用完一杯葡萄酒后想再来一一、酒吧门头制作 专业人士完美打造七夕情人节大气门头。配合灯光效果绝对吸引路人眼球。要求用品如下。 网上搜索情侣亲密的瞬间的.照片,制作成小照片贴满卡罗酒吧的各个角落让客人充分体会到情人节的浪漫和甜蜜https://www.ruiwen.com/gongwen/fangan/1233446.html
11.烟酒店门头图片其他其他烟酒店门头 烟酒百货 烟酒店 烟酒海报 烟酒展板 烟酒杂货 喜糖烟酒 烟酒糖茶 烟酒门市 烟酒店铺 日用百货 烟酒店海报 烟酒杂货门头 烟酒挂画 烟酒墙画 烟酒门头 喜糖门头 烟酒灯箱 烟酒吊旗 喜糖海报 百货展板 烟酒百货宣传 烟酒百货灯箱 烟酒百货吊旗 烟酒百货彩页 烟酒百货传单 烟酒百货促销 门头 设计 广告设计 200https://www.photophoto.cn/pic/38425160.html
12.山楂酒招商果酒招商加盟酒神酒行「果酒」bpgi548山楂酒招商_果酒招商加盟_酒神酒行由济南酒神实业有限公司提供。济南酒神实业有限公司(www.jiushenjiuhang.com)为加盟商提供“选址-开店-http://china.makepolo.com/product-detail/101025102949.html
13.双11活动策划方案精选15篇1、编辑#活动内容待定#朋友圈分享你到活动现场/指定门店参加活动的照片即有机会参加床垫抽奖活动,每个仅限参与1次; 3、活动结束后将抽取1名幸运客户,奖励床垫一张; 4、中奖名单将于抽奖后在尚品宅配榆林官方微信上公布。 3、疯抢底价脱单优惠 绝配券:预约量尺送500元绝配券。 https://www.yuwenmi.com/fanwen/huodongfangan/4028439.html
14.烟酒店门头广告语210句2、五星烟酒,星馨新心行。 3、情深义重,独爱五星。 4、尊贵享受,五星奉献。 5、五星之光点亮华夏,名品烟酒香飘九州。 6、五星烟酒,百年朋友! 7、“酒”五之尊,五星品味。 8、烟酒品五星,事业三人行。 9、五星生活,礼遇你我! 10、五星连锁,烟酒双绝! https://m.wenshubang.com/guanggaoci/2689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