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是属于孕反比较严重,但尚能接受的类型,孕反严重可能与我体内HCG水平高有关。遇到过身边有吐到半夜直接坐在马桶边睡觉随时会吐,尿液出现酮体进医院输液的例子,真的没有任何解决方案,只能硬扛硬忍。去医院也只是补充身体所必须的营养,对于缓解孕反没有什么作用。在特定情况下,可以请医生给你开维生素B6缓解孕反,但请一定要遵医嘱,不建议自己购买服用。
除了大多数像我这样的情况,还有一些幸运儿是基本没有孕反的,当然也有一些运气差的会经历妊娠剧吐。我想说,孕妈妈真的没有做错任何事,如果正在经历这些让人痛苦的早孕反应,请身边的人多一些陪伴和理解吧。别再拼命去要求她们吃吃不下的东西了,多去满足她们的要求吧。
孕中期最值得期待的事情之一大概就是可以感受到胎动了。每个人情况不一样,但大多数是在20周前后可以有明显感觉,这个时候是第一次真切感觉到体内有一个在活动的生命体,是非常值得mark的一个阶段。从一开始的像小鱼吐泡泡一样的轻微感觉到后期越来越明显的踢动,会真切得感受到这个小家伙和你的互动,特别有意思。
此外,孕中期不可错过的一项体验是去记录胎宝宝在体内的四维影像。大概是在22-24周的样子,有一项比较重要的排畸检查,一般简称「大排畸」。这个时候宝宝基本器官、肢体已经发育到一定程度,在宫内也有足够的活动空间,是最适合检查身体各部位有没有问题的时机。关于「大排畸」,还有一些场合会描述为是做「三维」或者「四维」检查,其实功能一样,只是最终呈现方式三维是静态的立体图像,四维是动态的立体图像。三家公立医院大概率只提供排畸检查的三维图像,甚至不提供。如果需要看到宝宝的动态立体图像,强烈推荐选择提供该项服务的私立医院,准爸爸可以一同进入B超室,同时有医生进行说明画面上分别是宝宝的哪个部位。我个人的选择是「在公立三甲妇幼医院做了大排畸,又去私立妇幼医院专门刻录了四维影像(纯录像,不含排畸诊疗服务)」。
其实我的孕晚期还在进行中。所以结合自身情况加上获取到的信息简单讲讲这个阶段吧。
胎动越来越强烈。由于子宫空间有限,宝宝越长越大,我现在甚至经常能直接感觉到ta踢到我的肋骨附近,很疼!胎动也已经不再是之前的一小下,而是直接能把肚皮撑鼓包。有时候摸摸似乎能摸出这是小手小脚,这是屁股,还能经常感受到它的打嗝。这个阶段,数胎动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可以及时发现宝宝的异常症状,尤其是胎动次数明显减少的时候,就需要引起警惕,及时去医院查看了。
睡眠开始出现问题。大概是孕早期真的承受了太多苦,在孕中期已经问题最多的孕晚期我基本没有经历大的不适。甚至连最多人提到的睡眠问题也基本与我无缘。可以一整晚睡到早上五六点醒来上完一次洗手间后继续入眠到闹钟想起。不过,如果你的爱人有打鼾之类的影响你睡眠的行为,请不要犹豫,直接分床睡吧!在孕晚期,没有什么比能让一个孕妇睡一个安稳觉更重要的事情了。(到了产后,作为母亲去睡一个安稳觉的可能性就几乎为零了)
题外话:准备待产物资、产后自身和新生儿的护理事项这一部分内容其实很多很多,但如上文所说,我还没有经历生产和产后这后面的一系列事情,对于自己目前所做的准备是否充分合理还没法去实证,所以本文先避开不谈。但是可以提醒注意以下几点:
大概是自身身体状况还行的因素,我的孕期没出现过特别严重需要用药的情况。但在2022年的年末还是不可避免感染了新冠,所幸症状比较轻,最严重的时候也就是高烧到38.2℃,睡一觉醒来体温基本就降下来了。关于用药建议,不同人情况不一(孕周、症状轻重、不适程度、胎心监护情况)肯定是遵医嘱为宜,在没法及时获得线下咨询的时候强烈推荐线上问诊。比较普遍的认知是除非高烧到38.5℃以上,其他情况都尽可能避免用药。高烧到38.5℃的话,可以服用单一成分的对乙酰氨基酚片(下图中的「扑热息痛」)进行药物退烧,因为高烧对胎儿的影响极大,想想一下它处在滚烫的羊水中的感觉吧~
题外话:看上图会发现,发烧症状的常用药物有扑热息痛、布洛芬这些,但是孕妇能用的只有扑热息痛。12月那会药物最紧缺的时候,我们孕妇群体是真的很希望,普通人在囤药的时候优先选择布洛芬,把更多的扑热息痛让给孕妇群体。
整个孕期根据孕妇的妊娠史、自身情况、甚至地区差异会涉及到很多不同的检查。和大家交流后会发现不同医院开出的检查项目千差万别。即便是针对身体健康的低风险孕妇,也存在个别检查有些人每次都会被要求但有些人从来没被要求做过的情况。我个人觉得针对这种情况,完全不必纠结。总体思路就是:(1)遵医嘱,医生没有开的检查默认没必要做;(2)如果你实在不放心,可以主动要求医生给你开单子,如果医生拒绝了,那就说明确实这项检查的意义不大;(3)如果你还是不放心,那就换个医生或者换家医院去考虑做这个检查。当然也可以考虑网上问诊(我最常用的是丁香医生的在线问诊),多问问多比较,最终目的是要让自己消除疑虑,完全放心踏实。以上思路的前提是:选择的医院都是靠谱医院(如三甲妇幼医院)。
整个孕期我觉得最有必要请爱人一起陪同的两项检查是孕中期的「大排畸」和「糖耐测试」。前者因为需要查看宝宝的身体各个器官结构,很有可能因为宝宝的姿势导致一次B超只能看到部分结构的情况,那就需要孕妇多次出入诊室,对于心态是很大的考验,来自丈夫的陪同和陪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后者需要在5分钟内喝下200mL含50g葡萄糖的糖水,即使是平时就爱吃甜食的人,在喝下这样一杯齁甜齁甜的水后也会经历一个非常难熬的过程(可能伴有想吐、头晕等不适症状),这个时候同样非常需要另一半的照顾和陪同。
每次看到有人在问「孕妇能不能吃xxx」的时候,我都觉得好无语。在我看来,除了生食和烟酒类,其他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吃,只要是适量吃。当然前提是,和孕前自己的饮食习惯不发生太大的变化。举个例子,一个孕前就从来不喝咖啡的人在孕期喝了咖啡,身体出现了不适,然后跑来说孕妇不能喝咖啡,这个结论本身就是不合逻辑的。
我见过好多非常想喝咖啡奶茶或者甜品可乐火锅这些「传统观念里看来非常不健康食物」的孕妇在整个孕期被自己的爱人/长辈禁止摄入这些食物的例子。这让我真的感到非常生气以及不能理解。除了医生明确提出禁止(比如,有控糖、控体重需求)以及孕妇自己决定外,没有外人有资格和权利去控制一个身体健康的孕妇本人的饮食啊!再说了,抛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各种孕激素分泌、身边可能存在的消极的社会氛围已经给孕妇带来足够多的情绪上的各种波动了,很多时候,我们真的只是想通过食物来让自己的心情好一些,仅此而已。
同时,我非常反感在出现宝宝出生后如果出现了食物过敏或者黄疸之类的情况,身边的人会首先抱怨「那是因为妈妈在孕期吃了不该吃的东西」。没有科学依据的言论请不要随便发表,更何况还是会对人造成极大心理压力的言论。
另外想特别说明下的是各种维生素和营养物质:各类物质(包括但不限于叶酸、多维维生素、铁、钙、DHA、益生菌)该不该补、补多少请听从医生建议。友情提醒:
孕早期是不提倡任何运动的(平时就有较高强度运动习惯的另当别论了)。主要原因还是胚胎发育不稳定、胎盘未长牢,如果没有运动基础或者很严格的指导,很容易导致不好的事情发生。
网络上有很多什么孕妇一天要走5000步、10000步的说法,这个真的是因人而异。越到后期,每个人能承受的运动量差异很大,加上有些有早产迹象和指征的,更是不能轻举妄动,大多数人觉得赅人听闻/小题大做的「要尽可能躺着,不下床活动」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是确实有必要的。所以如果想运动的话,真的建议要提前咨询自己的医生。
在孕晚期,我觉得可以看看小红书的助产士博主们推荐的一些助产运动,基本都是一些锻炼到盆底肌、开髋、锻炼骨盆的动作,强度低且安全,每一次三五分钟的,何乐而不为呢。
作为一个本身就不怎么注重打扮的人,孕期真的更加「怎么舒服怎么来」。腹部变大以后比较舒适的选择是穿连衣裙或孕妇裤。宽松连衣裙是最最最舒适的,直接避免了对腰腹部产生任何压力。孕妇裤与普通裤子的区别就是腹部会增加一块比较舒适弹性又比较好的布料,专门用于托腹。
店面上直接能选购试穿的孕妇裤非常非常少,即使是母婴店也少有。我目前知道的线下提供孕妇裤的门店品牌只有优衣库(且一个区域可能只有个别家会在门店提供孕妇裤,需要咨询店员)。其他的,大家如果有需求的话还是网上下单多试试吧。不同人在不同孕期的孕肚千差万别,我个人的经历就是孕早期和孕晚期两次下单同一条裤子,第一次的时候直接退货,第二次的时候满意得不得了。所以还是不嫌麻烦多试试吧。
在孕中期比较后面的阶段,就可以考虑预约孕照了!可以自己拍,也可以去专业的工作室/摄像馆拍。这个时候,建议还是带上你的爱人,一起参与到拍摄孕照的过程。对于有仪式感的人来说,未来拿着这些照片跟已经长大的小朋友去回顾自己怀孕的那段时光,真是有意义的经历啊。孕照拍摄的个人建议:如果真的是仪式感很强的人,从刚得知怀孕就可以每周/每月拍摄一张具有代表性的照片,最后组合成一组成体系的照片或者动态视频,一些随手可得的小道具也能增色不少。很有意思。我个人因为孕早期太痛苦,孕中期太懒散,所以基本没有留下什么值得纪念的孕肚影像资料,直接选择了照相馆,最后成片也比较满意。
上个月买了同系列的《海蒂育儿大百科》,看了一阵子,同样忍不住赞不绝口,还是百科类的书深得我心呀。在今后的育儿方面,结合各路推荐和安利,目前有打算看和在开始看的还有以下这些:《蒙台梭利家庭方案》、《真希望我父母度过这本书》。
当然了,相比起孕期,我觉得产后育儿阶段更大的挑战在于这个环节,不可避免会有更多的人(比如育儿嫂,来帮忙的长辈等)参与,不同的认知和习惯更容易在同一件事情上引起矛盾和冲突。这就是后话了,希望我到时能相对顺利面对这一切的未知吧。
说实话,回顾过去几个月,真没想到有其他特别值得推荐的东西。很多商家会打着「孕妇专用」的名义去推广一些实际完全没必要购买的东西,对于这些,孕前的我会认识是妥妥的智商税,但是当自己怀孕以后,接触到了很多好不容易才怀上的姐妹后,我的态度是有变化的。
我现在的态度是:如果你得有用,如果觉得这个东西买了心里会更踏实,那就请买。因为——自身愉悦的心情比旁人让人扫兴的理性科学解释更重要。我知道有很多人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经历了各种悲伤挫折和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折磨才最终怀上一个宝宝的,那种担惊受怕就怕肚子里的小生命出什么意外的感觉是旁人所根本不能体会的。所以请尊重每一个母亲自己做出的决定,少一些指责,多一些善意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