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着喝着酒,老何突然晕倒,砸翻了桌子,怎么叫也叫不醒。”老王焦急万分,颤抖地向医生讲述事发时的状况。
原来,老何大约在2年前体检的时候发现血压达到了160/100mmHg,这个血压值已经非常高了,当时体检的医生建议他去医院再次检查。
但老何没有听从意见,他觉得去医院肯定要被确诊高血压,之后免不了要天天吃药。吃药麻烦不说,还三分毒呢,自己身上也没有不适症状,就将此事搁置了。
之后他继续该吃吃该喝喝,维持原先的生活习惯。这不,在和朋友喝酒的过程中他突然就倒下了。被送往医院时,老何的血压达到了180/110mmHg,头部CT显示已经发生了脑出血。
医生表示,长期不控制的高血压是诱发脑出血的“元凶”。还好抢救及时,老何从鬼门关走了一趟,醒来后仍心有余悸,后悔莫及。
脑出血是指原发于脑实质的非创伤性血管破裂,最为常见的脑出血诱因就是高血压。
因为血压过高的人群,长期处于血压张力增加的状态下,血管内膜容易因此而失去弹性。在这个情况下,一旦血压突然上升,非常容易导致动脉壁压力过大,无法耐受继而引起破裂出血。
除了高血压,这些因素也容易引起脑出血发生:如在寒冷天气下,身体受到低温刺激后容易导致神经内分泌正常代谢受影响,肾上腺素也会因此而升高,继而诱发血压升高、血管破裂;
情绪过分激动的状态下,也会导致心跳收缩、血管急剧收缩,容易诱发血管破裂;在日常过度劳累,也会一定程度增加脑出血的风险;还有些人出现脑出血是由于生活习惯不良所致,如长期大量喝酒、暴饮暴食、用力排便导致腹压增加诱发血压升高等。
其实,当血压高于正常值,就会升高脑出血风险,血压值和脑出血之间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数值门槛。
比如,血压偏低的患者,血压值可能在90/60mmHg,如果血压突然升至160/100mmHg,就会有发生脑出血的可能;平时血压值偏高,约在160/100mmHg左右的患者,发生脑出血时可能会高达220/110mmHg。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刘建教授表示,一般是认为血压大于120/80mmHg即会导致脑出血风险增加,有学者曾对我国50万居民进行过观察研究后发现,收缩压在120mmHg以上的人血压每上升10mmHg,相较于血压正常的罹患脑出血风险会增加61%。
这是因为血压高容易导致全身的动脉发生硬化,在这个状态下还让血压保持在较高水平,脑部的细小动脉会变得十分脆弱,弹性也会因此而变差,日常一旦出现血压突然升高的情况,血压很容易发生破裂。
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心内科石伟斌医生也提醒:高血压有3条“红线”需要所有人了解。
警戒线:对于年轻人而言,血压≥120/80mmHg即处于警戒范围,一旦发现血压升高要及时引起警惕,如若不加以预防的话,很容易会罹患高血压,日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也会增加。老年人的警戒线则比年轻人的标准要宽松一些,一般是指血压≥130/80mmHg。
危险线:临床上将血压160~180/100~110mmHg称之为二级高血压,不论是老年人或年轻人,确定为二级高血压都是个非常危险的情况,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会大大上升。
极线:人的血压最高可达到250/140mmHg,一旦血压到达这个指标,已经非常非常危险,很容易发生一系列的并发症,需要立即就医抢救挽救患者生命。
在脑出血来临时,身体会发出一系列的异常信号,发现这些异常后一定要及时就医检查。
眼部不适:当出现偏盲、眼球活动障碍以及瞳孔异常等症状,需要高度警惕是颅内压增加所致;
头晕头痛:无外因的情况下,突然出现站立不稳、晕倒的症状,而头痛多会在一侧出现,随着出血量增加可能会蔓延至整个头部;
口眼歪斜:嘴角流口水、吐字不清,无法完全听懂别人说的话,自己也无法正常表述;
全身异样:出现了一系列的全身异常表现,如疲乏、无力、活动不便、胸闷以及走路不稳等。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日常想要预防脑出血,可以从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去做出改变,这四点需要注意。
1.控血压、戒烟酒
罹患高血压的患者一定要遵医嘱定时服药,积极控制血压,同时在生活中要戒掉烟酒,吸烟饮酒都容易促进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
2.勤排尿、防便秘
3.少熬夜、莫激动
4.查天气、常锻炼
高血压是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一个疾病,日常一旦发现血压过高,一定要及时进行干预处理,切不可任由其持续发展,日常也要改掉不良习惯,积极控制血压,降低发生脑出血的风险。#健康真知计划#
参考资料:
[1]《“脑出血”比脑梗更凶险,3组词说清两种病的差别》.生命时报.2020-01-06
[2]《原来“脑出血”离你这么近!网友亲述血管崩溃经历,最后拿到病危通知书……》.生命时报.2017-09-14
[3]《把高血压挡在三条线外》.中国青年报.2020-11-07
[4]《健康|高血压脑出血,抓住“急救黄金五分钟”》.中国科普网.202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