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们真的需要戒烟戒酒吗?统计数据证明烟酒不沾的人寿命更短!
作者罗马主义
我们为什么需要戒烟戒酒?
因为医生告诉我们,抽烟喝酒有害于健康。
那么他们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呢?
据说是源于统计的结果,比如吸烟会增加多少患肺癌的危险,喝酒会增加多少患肝癌的危险,会缩短多少寿命等等,言之灼灼,还有数据相伴,看起来很可信的样子,让我们觉得,如果不立刻戒烟戒酒,那么就是在残害生命,对自己的不负责,那么真相真的是这样吗?
什么人的生活最符合医生所说的健康生活?当然是穆斯林了!他们不抽烟不喝酒,不吃奇怪的食物,作息有规律,每天还要向麦加方向跪拜五次,相当于做了五次瑜伽,按理说,这样的生活是不是应该非常的长寿?
但是结论可能让你大跌眼镜,穆斯林的平均寿命,不仅仅不比其他抽烟喝酒的民族长,而且还远远低于其他抽烟喝酒的民族,是标标准准的短命鬼,怎么会这样?你是不是一头雾水?
根据联合国卫生组织的统计,我对比了收入相当,人口数量相当,医疗水平相当的穆斯林国家和非穆斯林国家,结果发现,穆斯林平均寿命,比非穆斯林国家短5到10岁。
考虑到大部分穆斯林国家都处于战乱,饥荒或者医疗水平较低之中,为了让数据更加科学有效,我们只选择那些富裕安定的海湾国家,对比于同他们大小相对应,收入相当的国家和地区,参照组是日本,香港,瑞士,瑞典,法国,结论是,后者的平均寿命比海湾阿拉伯国家长5到10岁。
因为平均寿命的测算,都是拿死去的人做对比,我们知道,作为统计数据的上个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生的欧洲人和亚洲人,男性的吸烟比率超过80%,而且北欧人中,吸过和经常吸大麻的人不低于20%。经常喝酒的比例,欧洲人超过90%,亚洲人在70%以上,而且除了香港,日本,瑞士,法国和瑞典的男人,酗酒的比例超过了30%,但是他们的平均寿命,全都超过了80岁。
与之对应的是海湾地区富裕的穆斯林国家,有着良好的医疗条件,是严格的禁止抽烟喝酒的。而且生活极有规律,生活富裕,生存压力也小,但是他们的平均寿命却比前者低5到10岁,基本没有超过80岁的,这是怎么回事呢?以前的医学研究,看起来一点儿都不靠谱!
而且如果单从统计数据上来说,我们还会发现,欧洲人的寿命延长是从烟草的引入开始的,在工业文明以前,各个民族的平均寿命都只有40岁左右,但是欧洲人自从发现了新大陆,从美洲得到烟草,开始学会抽烟以后,寿命开始明显提高,超过其他民族,当然有人会说,这是科学发展带来的医疗进步的原因。
但是如果我们理性的观察就会发现,医疗真正的大进步是从19世纪末期开始的,但是从18世纪初开始,即爱酗酒,又爱抽烟的欧洲人,就已经开始明显比不喝酒,不抽烟的阿拉伯人长寿了,特别是以英国人为代表。
我们如果换个角度,利用同样有详实资料记载的奥斯曼帝国和中华帝国相比,你就会发现,不抽烟不喝酒的奥斯曼皇帝,平均寿命并没有超过抽烟喝酒的明清两代皇帝,甚至还略低,这不由得不让人感到好奇,考虑到这些皇帝们的生活水平,文化水平,医疗水平相当,我们甚至应该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抽烟喝酒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依据上述样本,以现代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为依据,我们完全可以否定,现代医学中,关于抽烟喝酒有害于健康的结论。但是如果我们从病理学的角度上来看,我们是否能否认,抽烟喝酒不会损害肺和肝的健康?答案是不能,抽烟喝酒会损害肺和肝的健康,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现在问题出现了,从病理学的角度来看,抽烟喝酒会损害肺和肝的健康,可是从流行病学统计方法来看,不抽烟不喝酒的人寿命会更短,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首先要知道,人获得喝酒的能力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那是从几百万年前,我们的祖先还在树上生活的时候,就学会了吃发酵的果实,对酒精有了耐受力。
我们对烟雾是什么时候有了耐受力的?那也是几十万年前,人类学会用火的时候,就围坐在火塘前取暖和休息,呼吸着呛人的烟气,并学会了适应这一切。
所以我们人类的肺和肝,对于酒精和烟雾的耐受和适应能力,都是经过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年的进化的,远远不是医生所说的那么脆弱。
那么吸烟喝酒对我们人类最大的好处是什么呢?从肌体层面来说,就是刺激大脑对多巴胺的分泌,让人体各个器官进入放松状态,继而获得修复的机会,在精神层面,让我们获得欣快感,能够排解压力,觉得生活有意义,愿意好好的活着。
不要小看这一点,我们人之所以能够繁衍至今,就是因为觉得活着有乐趣,当我们做出对生命有积极意义的举动时,大脑就会分泌多巴胺,修复我们的肌体,这样我们人就会觉得很快乐,然后我们就会重复去做那些对维持生命,延长生命有积极意义的举动。
相反,如果我们做了不利于维持生命,延长生命的举动,我们自己就会感到很生气,大脑就会停止分泌多巴胺作为惩罚,让身体进入应急状态,设法去做那些能获得多巴胺奖励的行为,这也是我们人这个物种能存在到今天的根本原因。
但是,问题是我们人类天然能获得这种奖励的行为和机会并不多,比如进行交配,吃到美食,看到新的风景等等,因此大脑给我们的奖励并不是足够的多。
相反,在现实生活中,让我们大脑不愉快,停止分泌多巴胺的机会却非常多,比如性生活的不如意,生存的竞争压力等等,都会让我们的大脑惩罚我们,让我们觉得郁闷和生气,然后提高肾上腺素,血压升高,器官超负荷运转,让身体进入应激反应,久而久之,就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这种损害是全方位的。。
这些都是我们的本能反应,是由人脑植物神经决定的,是我们上千年来进化的结果,我们自己无法调整。
这个时候抽烟喝酒就发挥了它们的作用,当我们感到郁闷,焦虑的时候,抽支烟,喝杯酒,我们就会感到舒缓,原因是他们刺激了大脑多巴胺的分泌,让身体不必随时都进入应激状态,受到过多的伤害。当然,为了得到这个,我们也要付出代价,就是肺和肝也要受到损害。
但是问题是,两者相较哪一个的损害更大呢?现代医学没有给出明确结论,但是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到目前为止,明显是不抽烟不喝酒对人带来的危害更大。
而且这种应激反应是会加码的,这也是人的一种本能反应,大脑就会越来越容易为一点点的不顺心,停止分泌多巴胺,停止分泌的门槛会越来越低,这样人就越来越容易进入暴躁,焦虑,紧张和失眠,直到进入抑郁症的状态,甚至产生自杀的倾向。
这也就是穆斯林为什么很容易变成宗教极端分子,轻易就会被人说服,穿上炸弹背心的原因,有证据显示,穆斯林中,有心理疾病的人,远高于其他族群。
要知道,我们人类在几百万年前,就知道通过喝酒的方式,来排解压力。动物学家观察到,雄性的大猩猩之间,为了争夺配偶发生斗殴以后,失败的一方通常会失魂落魄,无精打采,然后他们常常会去找很多发酵的果子吃,醉倒后睡一觉,第二天又会重新活蹦乱跳。
几百万年以来,当人类遇到不顺心的时候,都会去喝两杯,获得多巴胺的分泌,缓解器官的压力,这是进化的结果。
而自从伊斯兰教发明以后,信仰该宗教的人,被强制停止了这个方式,来解决身体的本能问题,而又没有发明代替的方法,所以他们的寿命比其他群体更短,情绪更极端,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那么有人就会问,照你这么说,我们是应该选择抽烟喝酒,会对身体更好一些吗?我并不是这个意思。因为抽烟喝酒获得多巴胺的分泌,身体也是会要求加码的,为了得到这些多巴胺的分泌,我们需要抽越来越多的烟,喝越来越多的酒,虽然我们的肺和肝经过了上百万年的进化,很强壮,但是多了,它们一样承受不了。
有人会说你这是啥意思?左也不是右也不是,你究竟想表达什么?我想说的意思是,我们应该知道抽烟喝酒真正的生理机制,不要盲信盲从,要根据我们自身的特点作出决定。
如果我们平常就很快乐,心情总是很好的话,也许我们最好还是不要抽烟喝酒。如果我们感到生活压力很大,经常陷于紧张之中,又无法自拔的话,可能抽烟喝酒,未必不是一个好的选项。
而且强行戒断,非常容易诱发精神疾病,也要引起我们的注意,有研究数据表明,相当多的人在戒烟戒酒以后,变得情绪激动,易怒,患上了忧郁症,神经分裂症,影响了自己的人生发展。
还有一些人会因为戒烟戒酒,引发暴饮暴食,体重骤增,加大了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患病的可能,所以本来想通过戒烟长寿,结果却带来了一大堆新的毛病。
那么说了这么多,我所要表达的意思就是,任何时候,不要盲信盲从,不要轻信专家和权威,虽然他们可能说的是真的,但他们往往只是从一个角度出发,但是事物常常有多个维度,而且因人而异。
同样我们考虑问题,也不要只从一个点出发,而是要从全局出发,不要盲人摸象,只知道事物的一个局部,就做出轻率的决定。
其实生活中有很多的事情,常常和一些专家告诉我们的并不一样。日本人压力那么大,生活那么辛苦,每天晚上抽烟喝酒熬到半夜,结果却是世界上最长寿的民族之一!
香港人每天挤在狭小的半岛上,一生忍受着各种汽车尾气和噪音吵闹,根本见不到什么青山绿水,退休以后,又在狭窄的居民楼里,叼着香烟,搓着麻将,他们的平均寿命居然比日本人还长。
西藏那些每天磕长头的喇嘛们,心静如水,呼吸着清风明月,一天到晚给北京朝阳的信教群众宣讲如何修行长寿,结果他们的平均寿命,却是全中国最短的人群,你说滑不滑稽?
本文告诉你的这些事,都有公开资料可查,非常容易找到,这里就不附带了。这个世界很有趣,信与不信,永远是个问题,所以有人劝你戒烟,戒酒之前,你最好多想想,你真的需要那样做吗?真的会对你有利吗?20亿穆斯林已经向你证明,不抽烟不喝酒死的更快。
戒还是不戒,从本质上讲,无关乎身体,这是一个认知问题,你的思维,是真正的来自你的大脑吗?还是仅仅只是别人的想法,被灌输在你的大脑里,让你误以为是你自己的?
最适合你自己的,永远只有你自己才知道,你的身体,永远不会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