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乔钢,教授,博士生导师,1974年11月生,出生地黑龙江肇东,现任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院长,水声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九三学社省委副主委、黑龙江省第十三届政协常委。中央军委科技委专家组成员、国防领域和船舶行业的知名专家、教育部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核心成员,先后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黑龙江省青年科技奖标兵、黑龙江省龙江工匠等荣誉称号。
乔钢长期坚守在水声工程学院教学科研第一线,凭着对科研事业的无比忠诚和自身的勤奋,谱写了一曲开拓创新、奋楫笃行、严谨治学、甘为人梯的华美篇章。
科研创新、矢志不渝,筑牢水下海防国门
声波是水下唯一有效的远程信息传输载体,水声技术是认识海洋、开发海洋的核心技术,是在水下对抗强敌、守护“水下国门”瓶颈技术。乔钢专注于水声通信与探测技术研究,他一方面以科学严谨的态度投身于艰苦的科研之中,又始终保有一种宝贵的对创新研究的兴趣与热情,并从中体验着在高深学术领域探索的快乐,以及为国家海防事业有所贡献的成就感。
立德树人、桃李芬芳,培育海洋强国新人
水声人才的培养质量直接关系着国家海防领域的战略布局。创新拔尖水声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一直受到军委领导、教育部、中组部的重视,是每一位水声教育工作者必须承担的使命责任。他任院长的水声学院一直以来是我国水声行业国防急需人才最大最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
基于“四有”的严格标准,才能将立德树人融入日常教学和育人工作中。他二十年来谨怀为国养士之志,深耕于高等教育事业一线中,以渊厚学识为凭,以仁爱之心平等地支持每个学生的成长。依托国防科研项目培养具备使命感、荣誉感、归属感的可靠顶用人才,面向实际需求培养思维活跃、创新能力强、可解决实际问题的高水平水声人才。在教学中始终坚持将科研创新的理念不断的融入到教育教学之中。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己任,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个性发展,高质量地将科研与教学相融合,深受学生爱戴。从教以来共培养博士生35名、硕士生85名,留学生15名,毕业生中一半以上在国防军工行业工作。先后获得获得校“三育人”先进个人、校“十大最受欢迎教师”、校“优秀主讲教师”、校“研究生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教学成果获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和全国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乔钢甘为人梯,鼓励创新,近年来培养博士生30余人、硕士生超过百人。指导的学生获黑龙江省大学生年度人物称号,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金奖、“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国家金奖、海洋装备创新赛全国特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全国二等奖等,为我国海洋工程、水声通信领域培养了大量高尖端优秀人才。
回馈社会、兼济天下,展现龙江工匠风采
乔钢作为黑龙江省青联委员,积极参加科技界别活动,总结提出了“走出去,请进来”策略,积极参与到水声学科的科普教育,组织青少年学生参与水声技术科普活动20余次,受益人数累计超过2千人。作为市政协委员和省政协常委多次参加调研、撰写提案,积极对整个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方面的工作谏言献策。
作为水声工程学院院长,他提出“丝路1+1科研合作项目”,大力推动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跨界创新和融合发展。通过成立中巴海洋信息技术联合实验室,让哈工程的海洋信息技术“走出去”,服务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为“一带一路”定制人才。同时在他的指导下水声工程学院团委踔厉奋发,获得2022年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此外,乔钢还热心公益,疫情期间主动报名省青联疫情防控志愿者,多次到疫情防控第一线站岗执勤,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冲在防疫前沿阵地,充分展现了一名科技工作者在国家大事之前,不甘人后,冲锋在前的风采。
乔钢就是这样一心扑在国家海洋的科研和教育事业上,一干就是近20载。他始终保持一个教育科研工作者的学者本色,在军工圣殿中找寻奋斗者的足迹,在白山黑土间传承育人者的忠诚。
责任编辑:
主办:黑龙江省教育厅承办:黑龙江省教育服务中心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红军街75号邮政编码:1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