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和酒皆是我国传统饮品,历史悠久。尽管二者无法完全相互取代,但在民间一直有“以茶代酒”的说法。这说明,两者在某些时候,具有相通的意义。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这样一句俗语:“茶三酒四”。这是什么意思呢?今天我们一起聊聊这个话题。
一、三人品茶得真味
明朝文人陈继儒在《岩栖幽事》中,曾专门提到过喝茶时人数的问题。他说:“品茶,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七八人是名施茶。”
这句俗语原本出自于潮汕地区,当地工夫茶世界闻名。在潮汕工夫茶中,不管多少人喝茶,都只准备三只茶盏,以品字形摆放,寓意品茶。同时,三杯以品字形鼎立,不分上下左右前后,以示公平之心,体现出茶文化中重品性重人心的更深层次精神内核。
喝茶时,要分三口,一口啜、二口品、三口回味,讲究层次和变化,让喝茶人充分感受茶汤的丰富变化,寻找茶的真味。另外,潮汕工夫茶中,大家以三杯轮流喝茶,也体现了谦让和公平之意。所以,才有“茶三”的说法。
二、四人喝酒真热闹
俗语说,酒逢知己千杯少。一个人喝酒,借酒消愁愁更愁,容易伤身,无法排解心中郁闷。喝酒要想喝得好,喝得开心,还是要人多一些。二人对饮,闲话家常,自然很好,但感觉还是略有落寞。三人喝酒,的确热闹一些,可行酒令,相互敬酒,总有些偏颇。四方桌,坐四人对饮,这才是真热闹。
《礼记·乡饮酒义》记载:“四面之坐,象四时也。”东南西北,上下左右,四方桌坐,对饮狂欢,不分彼此,不分亲疏,这是对人的一种尊重,是传统酒文化中很重要的一环。
现在很多人觉得喝酒不好,喝醉了就要闹事,发生不可预知的风险。酒文化根深蒂固,国人压根离不开酒。不论是谈事情,还是家人朋友聚会,酒是最好的润滑剂,要想纵享丝滑,是绝对离不开酒的。
喝酒时人少了,气氛不对,不够热闹。喝酒的人太多了,气氛也不对,过于嘈杂。唯有四人饮酒,势均力敌,风生水起。所以,才有“酒四”的说法。
三、二人出游最和谐
在潮汕当地俗语中,“茶三酒四”只是前半段,后面还有三个字“踢桃二”。“茶三酒四”我们已经解释过了,至于这后一句,很多人可能听不懂。
其实,“踢桃”是一种方言说法,翻译过来就是出门游玩、玩耍的意思。换句话说,出门游玩,最好就是两人同行。一个人太寂寞,三个人难免意见分歧过大,二人出游,不论是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还是同姓之间相互帮助,都更容易步调一致,意见统一。
总而言之,这句俗语合起来叫做“茶三酒四踢桃二”,是潮汕当地民间文化的精髓,具有一定的文化传承意义。大家对此怎么看?欢迎您在下面留言,说说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