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了它,不仅可以强力健身,还能淡化色斑、清肠排毒、养颜抗衰,百利而无一害......”
在今年的315晚会上,代表“保健品”出镜的是代用茶和压片糖果,涉及的问题是虚假宣传。
随后市场监管总局也发布《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开展固体饮料、压片糖果、代用茶等食品专项整治的通知》。
将于2020年8月1日起至10月31日严厉打击固体饮料、压片糖果、代用茶等特殊形态或包装形式的食品非法添加、虚假宣传、违规销售等违法违规行为。
那么到底什么是代用茶?代用茶有哪些?目前对代用茶普遍存在哪些疑问呢?
代用茶的定义是“采用除茶以外,由国家行政主管部门公布的可用于食品的植物芽叶、花及花蕾、果(实)、根茎等为原料,经加工制作,采用类似茶叶冲泡(浸泡或煮)的方式,供人们饮用的产品”。
今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市场监管总局关于修订公布食品生产许可分类目录的公告,对“代用茶”做了如下分类:
国家行政主管部门明确规定不是普通食品的有:薰衣草、桃花、莲子心、雪菊等,是不允许作为代用茶原料或产品直接销售的。
Q1:代用茶和袋泡茶的区别?
A1:执行标准和使用原料都不一样。
依据国家标准GB/T24690-2018《袋泡茶》,袋泡茶指“以茶树的芽、叶、嫩茎制成的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及通过上述原料经各种鲜花窖制的花茶为原料,通过加工形成一定的规格,用过滤材料包装而成的产品”。
Q2:代用茶需要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么?
A2:需要。
依据《市场监管总局关于修订公布食品生产许可分类目录的公告》,代用茶列与食品生产许可分类目录中,类别编号为1404,其生产许可证审查按照《含茶制品和代用茶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执行。
Q3:代用茶可以添加食品添加剂么?
但要注意的是,GH/T1091-2014规定,不得添加香精、色素等食品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