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行业文化创新,“中国酒类流通协会文化交流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贵州广播电视台《酱香中国》栏目|2021-04-0314:56引领行业文化建设,推动中国白酒文化传承创新。4月3日,贵州广播电视台《酱香中国》栏目记者现场了解到,由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主办、深圳市弘金地体育产业有限公司独家协办,北京云酒传媒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酒类流通协会文化交流工作委员会”成立仪式在成都世外桃源酒店三楼芙蓉厅成功举行。
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会长王新国、中国酒类流通协会秘书长秦书尧、广东省酒类行业协会会长彭洪、河南省酒业协会会长熊玉亮、黑龙江省酒类流通协会会长王永桓、深圳市酒类流通协会会长王亚萍、江苏省酒类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建英、湖北省酒类流通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顾虎、遵义市(仁怀市)酒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吕玉华、山西省酒业商会副会长刘宝、福建省酒类流通协会副会长汪庆璋、浙江省酒类流通协会秘书长许东海、重庆市酒类流通商会秘书长郑孝平、湖南省酒业协会秘书长郑应平、遵义市(仁怀市)酒业协会副秘书长杨必刚、上海市冰雪运动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邵国民、深圳市酒类流通协会秘书长林彬、深圳市弘金地体育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丰宁、加拿大收藏家协会会长周岳平、浙江卫视新闻主播于海欢、贵州鼎藏文化艺术投资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加拿大收藏家协会常务理事臧清、酿酒杂志主编赵彤等嘉宾出席本次活动。
近年来,白酒行业持续繁荣、发展迅速,名优酒企增速明显,这与企业的品牌文化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中国白酒历经千年文化积淀,历史的厚重赋予其深刻的内涵。面对消费升级的市场环境,以及迭代的消费群体,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将是行业需要重点建设的领域。
为了顺应国家提倡传统文化产业发展潮流,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将主导成立文化交流工作委员会,构建白酒产业文化体系,引领酒文化产业的规范健康发展。
王新国在致辞中表示,自中国酒类流通协会成立25年来,中国的酒类流通市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当年以批发、零售为主的“小、散、乱”业态,发展至今天营销与文化并重、线上和线下并行、大商超商领跑,诚信服务至上的酒类流通新生态。
可以说,酒业所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与酒类流通环节的成长、成熟密不可分。而中国酒类流通协会是上述变化的见证者、参与者和推动者。“十四五”发展的新篇章已经开启,引导酒业文化创新,正是中国酒类流通协会的重要工作之一。
事实上,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一直倡导健康、文明、理性的新型酒文化,过去几年,每年至少举办高层次酒类文化推广活动20场,影响核心消费者十万人以上,发挥流通渠道网络的广泛影响力,向公众普及酒文化,传播酒礼仪,引导形成健康向上的酒类消费社会氛围。
王新国指出,中国酒类流通协会文化交流工作委员会的成立,就是顺应国家提倡传统文化产业发展潮流,推动中国白酒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引领行业文化建设,整合国内、国际资源,构建白酒产业文化体系。
邵国民也表示对全国酒类流通协会成立的文化交流工作委员会未来的发展有着很大的期盼。
“酒的品牌要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艺术相结合,通过推动企业软实力的发展和国家文化事业的发展,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坚定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邵国民表示,品牌要与“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结合起来,依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促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号召,使更多的人群享受改革发展的红利。
周岳平认为,酒文化的五千年历史源远流长,这些年来酒产业的迅猛发展,离不开酒类流通业众多精英们创造奇迹般推广,而发展和弘扬酒文化,从形式到内容和推广方式,都面临着巨大的机遇。
在刘丰宁看来,体育与酒联系紧密。他认为,在国内市场,白酒品牌可以借助体育接触固定圈层,稳固消费者根基;在国际市场,赞助顶尖体育赛事IP成为众多白酒品牌塑造高端、国际化标签的不二选择。许多白酒品牌以顶尖赛事为阶梯,在世界范围内提高了曝光度,促进了品牌的升级。
王永桓代表黑龙江省酒类流通协会表示,中国酒类流通协会顺应行业发展趋势,成立文化交流工作委员会,对于行业来讲,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这填补了酒类流通协会在文化领域职能的空白。
王建英也表示,将以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为榜样,向协会看齐,多与文化交流工作委员会沟通,在酒文化体系的建设上更上一层楼。
最后,王新国、王亚萍上台,共同为中国酒类流通协会文化交流工作委员会揭牌。
随着文化交流工作委员会的成立,中国酒类流通协会的平台职能更加完善,行业使命更加重大,必将在中国白酒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上,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以文化传播者的身份,向世界展示中国酒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