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设计论文

序论:在您撰写农业设计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1我国农业机械综述

2仿生设计在农业机械设计中的应用意义

通常人们认为仿生设计大多运用于高科技产品中,而不会运用到农业机械的设计与生产过程中,但是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我国属于农业大国,人们在耕种的过程中会非常辛苦,将仿生设计运用于农业机械的设计过程中将能够很好地改善我国农业机械的设计现状,不仅在外观上更加美观,而且在操作性、舒适性方面都会有很大的改善。由于农业机械对于我国的农业生产有着重要意义,所以下面将详述仿生设计在农业机械设计中的应用意义。

2.1外观上的仿生设计

2.2功能上的仿生设计

2.3结构材料上的仿生设计

仿生是全方位的,不仅在外观和功能上进行仿生,而且还可以从结构和材料上进行仿生。人们可以通过观察生物的结构和构成来更好的设计相应的仪器,有的生物在结构上非常精巧,而且非常合理,人们就可以根据这种来设计更少材料更大空间的房屋。而且有的生物材料是非常好的,例如土壤动物的脱土原理,人们就模仿这种材料并将其运用于犁体中。这样在其使用中就可以减少摩擦力并且有效的减少附着的土壤。每一种生物都有其特有的优势,如果设计人员在日常生活中多多观察就可以发现其优点,但是并不是每一钟优点都是人们可以利用的,所以人们的仿生设计才刚刚起步。通过观察生物的结构以及其自身材料可以为农业机械的仿生设计增加新的灵感与创意。

2.4界面上的仿生设计

在农业机械的设计中,单纯的模仿形态、功能以及结构材料等是非常少见的,通常是两者结合两两结合或者是三者结合,这样生物的优势就能够更好的应用于农业机械的设计中,由于人们对于生物的优点越来越清楚,更多的产品运用了仿生设计,而且多学科的渗透与融合使得仿生设计师有了更加广阔的视野,并且能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挥到极致。

3结语

农业机械对于我国的农业发展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能够使农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就需要对其进行更好的设计,仿生设计将能够解决农业机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极大的提高农业机械的可靠性。

作者:贾承谧单位: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一、园林与农业结合模式的特点

1.提倡绿色产品

因为观光园主要是靠农业生产发展而来的,通过旅游行业的发展来促进农业的宣传工作。其具有绿色产品的特色,帮助城市人民远离城市污染的产品,为提供具有特色并且绿色的产品是其最终的目的。

2.游者身临其境

观光园很好的融合了景观园林的设计以及农业经济生产的有机结合,对其观园区进行种植花卉及农作物,合理有效的规划设计。对于其生态环境的营造,可以使游客置身于其中,体会着大自然的韵味,远离城市的喧嚣。

3.提供游憩场所

为促进农业经济的生产发展,在进行景观园林设计中,对于观光园内要设置各种游乐场所,为游客提供休闲娱乐。

4.学习农业技术

由于现代城市的人们长期处在繁忙的工作之中,无法体会到农业中轻松愉快的生活方式。因此,在其设计过程中,可以引进学习区以及个人体验生活区,通过亲自的种植以及摘取农家产品,从而亲身的感受到了农村的人文风情。此种场所,不仅有益于身心发展,还增长了其日常生活中的常识。尤其是对现代的学生来说,他们从小生活在父母的手心之上,对于劳动人民的生活缺乏了解,不懂农作之中的快乐,可以通过体验来更好的了解生活。

二、园林与农业结合模式的发展问题

1.建园前期条件受限

2.园内的生产内容单一

对于观光型的园林来说,在其设计上既要求美观大方,又需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感,具有合理的色调调配以及相匹配。切记避免过于单一的品种以及色调的使用,使得设计单调、乏味。在进行园内的景观布置时,要结合当地的历史人文文化及主要特色为一体。同时附加与其特色相匹配的景观进行点缀搭配,这样有利于使其园林设计与农业生产在结合的同时,又增添着丰富多彩的韵味,以及自然的生态景观。而且对于产品的选择,要避免季节的荒凉与单调性景象,还有保证田耕土地的交替方式等等,这些对于景观园林设计与农业经济生产地结合有着很多的作用。在设计中,要凸显出其地方特色,不能一味的使用一种元素来进行建设。对于外来引进的设计很多都与当地的人文文化不相匹配,造成了喧宾夺主的现象产生。而且,在设计中一定要设计分明,吸引旅游者的眼球。

3.建园不经济合理

就国家目前而言,农业园林的良好效益是众目所看得到的。因此,有一定的投资者便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不了解当地的水土情况就对其进行大量的改造,为了得到良好的效益成果。甚至可能对其设施、娱乐公关场所和住宅等进行改造而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对于这种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未能很好的权衡当地情况,将资金大量浪费的行为都违背了最初建园的意义,因此,即便投入大量的资金,也没有看到很好的建设成果。同时,还对自然环境进行了破坏,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4.未考虑因地制宜

5.园址选择不当

在选择园址中,既不能离城区较远,也不可以离城区较近。如果距离城区较远的话,人们不方便对其进行采购,则不能促进其消费能力;如果距离城区较近的话,由于城市污染严重,很多工业废气以及汽车尾气的排放,使得其园林中的产物收到污染,很难创造出田园中的生态结构体系。同时,在选择园址时,对于原有的地形、地貌、水土等不符合造园的情况,一定要采用大量的施工人员对其进行改造,从而来改善自然条件的水平。反之,对其地址不进行改造,致使园林建造之后,所生产的产物不相匹配,且不便于管理,最终导致资金大量流失,园林建造没有得到理想的效果。

三、景观园林设计对农业经济生产的影响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景观园林的设计与农业经济生产的有力结合,有利于促进我国的农业化产业发展进程和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以及传播。可以将其地方性的特色很好的展现给旅游者,这样一来既带动了当地的经济水平,同时也满足了生态化的居住环境,为建造可持续性发展做出了贡献。

作者:李戎单位:石家庄森泰园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1规划构思

1.1旅游发展定位

依托区域自然生态、历史人文等资源,并结合山西太原、晋中的城市文化,导入主题性旅游产品,发展以休闲度假旅游为主,融合文化、商务、运动、体验于一体的旅游经济,努力塑造区域旅游型的“城市名片”和“城市会客厅”形象。项目作为区域旅游升级发展的核心引擎,需打造旅游产业链,承担提升产业经济效益的使命。

1.2规划理念

注重生态理念:龙栖湖山环水绕山水相映,自然植被较好。为了平衡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本规划强调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首要目标,在保护好旅游资源的条件下适当的开发观光旅游项目,努力维护好以龙栖湖为核心的区域生态系统。突出休闲旅游:本规划以龙栖湖的山水资源为本底,有条件地开展农业观光、运动、科普、养生等休闲旅游项目,满足城镇居民亲近自然、体验农家生活和观光游憩的需要。塑造旅游文化:“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这好比是一坛陈年老酒,因为有了岁月的积淀,才会越香越醇。因此,本规划在旅游文化塑造上,着重打造“生态文化、农家文化、休闲文化、体育文化、渔家文化和煤炭文化”。促进产业发展:本规划应综合考虑与农业、交通、餐饮住宿、手工业等行业的紧密融合,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贡献。

1.3具体规划

该项目拟规划为:旅游服务区、煤炭安全综合区、湿地景观区、山地探险区、中心景观区、农家体验区、康体活动区、观光农业区等八个区。旅游服务区:该区位于基地的北侧、金鸡垴村东侧,规划面积约58.9hm2。拟规划旅游服务中心、入口停车场、演艺广场等,并将周边的农田建设为现代观光农业园。煤炭安全综合区:该区位于基地的北侧、水磨滩村南侧,规划面积约68.2hm2。拟规划煤机博览园和模拟矿井拓展训练园。湿地景观区:该区位于基地的北侧、金鸡垴村南侧、水磨滩村东侧,规划面积约93.0hm2。利用现有的采矿陷地水塘和季节性河床,拟规划为湿地观光园。山地探险区:该区位于水库东侧,规划面积约219.7hm2。拟规划CS野战园、森林探险园和森林氧吧。中心景观区:该区位于基地中心,即龙栖湖,规划面积约218.2hm2。拟规划卧龙岗标志性景观和各类游船码头。

农家体验区:该区位于基地中心,包括北雷公村和西雷公村,规划面积约62.1hm2。拟规划将北雷公村和西雷公村改造为农家乐,满足游客体验农家生活的需要。康体活动区:该区位于基地西侧,规划面积约130.6hm2。拟规划健身场、跑马场、滑雪场等。观光农业区:该区位于基地南侧,规划面积约246.3hm2。拟规划百果园、采摘园、百花园、蔬菜园等。道路交通规划:主环路:分别在金鸡垴村、曲尺庄村、南雷公村、蔡庄村设置主路与龙栖湖相接,并且打通龙栖湖周边的环形主路。主环路宽7m。次路:主环路至各旅游景点的通道,宽约3m~5m。支路:各旅游景点内的步行游步道,宽约1m~2m。水上游览线:分别在蔡庄水库大坝、南雷公村、曲尺庄村、北雷公村和水库西侧设置游船码头,满足游客划船戏水的需要。

2结语

本次规划在综合详细分析项目区位优势及自身资源优势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提出旅游发展战略定位,突出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现代农业观光。我们相信随着晋中都市圈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农业观光旅游将会越发受到城镇居民的青睐。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的内容及深度将在规划专业人员的努力下不断完善和成熟。

作者:徐海源单位: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1园林与农业结合模式的特点

1.1提倡绿色产品

1.2游者身临其境

1.3提供游憩场所

1.4学习农业技术

2园林与农业结合模式的发展问题

2.1建园前期条件受限

2.2园内的生产内容单一

2.3建园不经济合理

2.4未考虑因地制宜

2.5园址选择不当

3景观园林设计对农业经济生产的影响

4结束语

摘要:在机械制造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机械制造企业往往只注重机械的实用性功能,忽略了机械产品的外观审美价值,本文将以机械制造中的农业机械外观为主要论述对象,试论农机机械产品外观设计内容和基本设计思想,以及对构建良好企业形象的影响。进而从本质上改变农业机械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劣势。

关键词:农业机械;外观设计;企业形象

一、农机产品外观设计内容

二、农机产品造型基本设计思想

1、人和农业机械的协调

2、农业机械与作业环境的协调

农业机械外观除了坚持人本思想外,还要遵循环境协调原则。由于农用机械的种类、功能多种多样,因此在不同地区的使用情况也有所差异,像平原地区,多采用大规模机械,而在小型农用地上,多采用拖拉机这类小型农用机械,因此,必须充分考虑到产品造型与道路、工作环境等的协调性,尽量避免过多的装饰,力求清新、悦目、整齐,并具有一定的美化环境作用即可。

3、农业机械与经济的协调

农用机械的使用者多为农民,因此我们不能在外观设计时,一味的追求完美,导致生产制造成本过高,从而使销售价格提升,迫使农业收益减少,要以合理化的发展思维,以最少的财力、物力、人力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三、外观设计对企业形象的影响

1、利于建立企业形象

农业机械企业要想长远发展,必须具备良好的企业形象,而企业形象的塑造则需要企业为顾客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包括功能、安全、价格等方面,这种形象的塑造,可以维护住老顾客,同时也能吸引新顾客的目光,增强企业知名度,可以为企业节省很多推广费用。

2、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拥有良好的机械装备产品形象的企业,会给员工一种强大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会吸引更多的人才纷至沓来,有利于积累优秀人才资源,使得工作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也会为员工营造出实施才能的宽阔舞台。

3、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及经济效益

良好的机械外观形象,会在众多的产品中令人耳目一新,会吸引住消费者的目光,并且给起留下深刻印象,在质量、价格、性能相近的情况下,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外观靓丽的机械产品,这无形中增加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竞争力提高了,销售业绩也会提升,自然也会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良好的农业机械产品外观设计不仅可以使人们在工作中,一直保持着一种愉悦的心情,同时可以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加强对农业机械外观设计的重视力度,是其未来发展的必然。

作者:孟详钧韩振旭曾宪琨单位:沈阳理工大学

摘要:为了指导园林工作者科学合理地设计观光农业园,总结了观光农业园中园林景观设计应用的现状,阐述了其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观光农业园;问题;建议

1观光农业园中园林景观设计的应用现状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现代旅游已经日益转化为休闲旅游,对于生活节奏快、社会压力日增的中国民众来说,休闲旅游已成为人们缓解和释放压力的有效和重要手段。现代风景园林的研究内容和领域日益丰富和宽泛,进而逐渐影响了农业多元化的进程,使农业不仅仅具有满足人类最原始生存需求的功能,而且兼具了生态维护、休闲旅游、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因而,观光农业园林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近年来,国内许多观光农业园都取得了较高的生态和经济效益。例如山西联盛农业生态园区柳石、张杜园林式道路景观绿化工程使昔日荒凉的吕梁山沟变成了今日的“江南绿园”;绵竹市猕猴桃农业园依据农业生态学原理,将农业生态技术与园林造园艺术相结合,将湿地景观与生态净水相结合,营造了一个高产、生态、优美和农耕文化浓厚的农业园;还有北京的锦绣大地、上海的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无锡的马山农业观光园、扬州的高冥寺观光农业园以及山东的枣庄万亩石榴园等都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为城市旅游业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虽然,现有的许多观光农业园都取得了较高的经济和生态效益,但也存在许多问题。

1.1园林景观弱化或雷同单一

许多观光农业园只注重生产功能,忽略了园林景观效果,在园林景观设计时没有达到“春观花、夏乘凉、秋观色和果、冬观姿”的目的。还有一些观光农业园的建园地方特色不突出,园林规划设计无新意,园内的景观雷同,生产内容单一,游览者在参观时就会感觉和许多去过的地方都相似而没有新意,无法征服游览者,吸引力自然就减弱了。

1.2没有因地制宜

投资者在选址时,没有从当地的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出发,没有意识到原有地形地貌和水体情况等自然条件较差等情况,且对现代农业、生态农业和生态园林的概念和基本要求缺乏认识,在建园时,或盲目引种,或改造地形,导致发展生产相当困难,无法取得效益,违背了园林景观设计时要遵循的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结果不但建园成本过高,而且在改造之后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1.3建园投资不合理

观光农业园的园林景观设计要有乡土气息,经济实用。然而一些投资者只注重观光农业园的经济效益,没有充分认识到其使用功能和生态功能,一开始建园就大兴土木,盲目追求高档,贪大求洋,破坏了可以利用的自然景观,严重毁坏了原有的自然风貌,造成投资较高但效益却不佳的现象。

1.4文化内涵弱

观光农业园林是一种沟通城市与农村、市民与农民、农业与休闲旅游业的有效手段。但现阶段的规划却很少将民俗风情、农事庆典、乡土人文、特色工艺等农业文化融入其中,园林景观没有体现人文意境,致使农业文化正在逐渐流失,没有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2观光农业园中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建议

园林景观设计是观光农业的外在体现,它的设计应该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艺术性,注重使用功能、生态功能、社会功能的统一。

2.1主题突出

观光农业园的园林景观主题的体现要根据具体农业园状况、背景、历史等情况去创意、深化,应当以当地特色产品为主要景观,辅以其它产品共同构成更丰富、更自然的自然景观。经济效益好、在国内知名度高的景区都有自己的特色主题,例如深圳的世界农业博览园、上海孙桥的现代农业开发区、河南省郑州市陈寨村的特色植物展示园等,既具有农业生产、农业科普教育功能,又兼顾园林和旅游功能。

2.2因地制宜

2.3合理建园

适度开发,长期与近期利益相结合。投资者在建园时,要在环境的承受能力范围内进行开发,发展规划的目标要明确;开发的程度要与当地的社会经济相适应,不要盲目冒进;要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使园区发展稳定并持续。

2.4注重文化内涵

观光农业园的园林景观在营造时应注重挖掘、整合、表达传统农业文化资源,运用现代景观理念、手法、技术、材料进行继承和创新,不仅有利于传承和保护日益消逝的农业文化,而且可以极大地提升农业观光园休闲游览的吸引力。如南京湖熟农业大观园规划中设计了民乐园,园内打造了4个各具特色的农居片区:美食农居、畅玩农居、花香农居、艺术农居,充分挖掘农事民风、民俗文化等元素的景观价值和旅游价值。

3观光农业园中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前景

将园林景观设计应用于农业观光园可以实现生产、生态、文化、美学等多重效益。发展观光农业园林,有利于农业向功能综合化转变与发展,有利于促进农业的产业化进程,有利于农村过剩劳动力的就业,有利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与传播,有利于实现农业的高效性,可带动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如何将其更好地运用于观光农业园林中,即将观光农业园林信息化是一个可以深入研究且意义重大的课题。将信息技术融入观光农业园林的发展中,运用以计算机为主导的智能化生产工具,建立联机检索数据库,将农业信息推广,可促进多方效益的共同发展,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4结语

园林景观设计影响着城市生活质量和农业生产结构,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它的高效、环保、快速突破了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我国农业生产的经营规模较小,农业技术水平相对落后,抗风险能力差,发展观光农业园林不但有利于降低较高的农业的生态和社会效益,而且还可以提高较低的自身经济效益。现代的农业观光园中园林景观设计,是一个新的课题,对于观光农业园的整体规划设计和发展农村旅游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规划设计中,要主题突出、因地制宜、合理建园,注重文化内涵,充分发挥园林景观设计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从农业整体发展的角度考虑,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近期利益和长远效益相结合,促进农村建设和发展。

作者:王超1,张璐2单位: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2.东北农业大学

1湖南特色农业保险发展的现状

湖南是一个农业大省,自古以来就享有“九州粮仓”、“鱼米之乡”的美誉,特色农产品资源十分丰富,全省现有特色农产品资源近百种。湖南也是灾害频发省份,特色农业产业由于受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等因素的影响,具有弱质性。开展特色农业保险,可以有效减轻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疫病等风险对农业的影响,是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有效手段。湖南省从2007年起开展农业保险试点,历经8a的试点摸索和发展壮大,湖南特色农业保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1保险品种不断增加

2007年以来,湖南创新农业保障机制,大力推动农业保险持续健康发展。2013年,湖南农业保险品种由当初的水稻、棉花、能繁母猪保险3个险种扩大到包括水稻、棉花、油菜、玉米、甘蔗、能繁母猪、育肥猪、奶牛、公益林和商品林等在内的10个险种,还新增了鸡、鸭、鹅、甲鱼、湘莲、烟叶、能繁母牛、柑橘、葡萄和茶叶等10个特色农业保险险种,是全国农业保险品种最多的省份之一,湖南省农业保险覆盖范围从试点初期的51个县发展到123个县市区。

1.2保障程度不断提升

农业保险责任既包括旱、涝、森林火灾等常见自然灾害,也包括动物疫病、冰雹等个别地方灾害,基本涵盖农业易发灾害和巨灾灾害。2015上半年,全省农业保险赔付支出2.39亿元,同比增长5.59%。累计支付农业保险赔款69.29亿元,受益农户1262万户次。

1.3制度和机制逐步完善

2007年以来,湖南先后制定了《湖南省农业保险工作考核办法》、《湖南省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和制度,建立了巨灾保险准备金制度,保障了农业保险的规范发展。截止到2015年上半年,省财政累计安排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82.26亿元,提取巨灾风险准备金16亿元,其中省级财政占46.23%。

1.4基层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从2012年起,湖南省全面推广“常德模式”,加快了基层服务体系建设。截止到2014年,全省共建立乡镇农险服务站2693家,选聘乡镇农险专职干部2714人,村农险协保员31413人,初步建立起了城乡全覆盖、服务无盲区的立体化销售服务网络,为农业保险提供了坚实的组织和运行保障。

2国内主要农业保险模式

农业保险是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重要补充,有利于发挥农业保险“稳压器”和“助推器”的作用,对推进特色高效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等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各地区积极探索农业保险的有效实现形式,目前国内农业保险模式与经营方式主要有以下7种:北京“政府购买再保险模式”、浙江“共保体模式”、江苏“联办共保模式”、吉林“安华模式”、上海“安信模式”、四川“安盟模式”以及垦区“阳光模式”。

2.1北京“政府购买再保险模式”

2007年北京市建立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按照“政府推动、政策支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的运作方式,形成了由农民、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和政府的4层分散风险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其最突出的特点是用市场方式选定经营政策性保险业务的公司。

2.2浙江“共保体模式”

浙江省成立了农业保险试点办公室,统一协调农业保险工作。按照“分摊保费、分散风险、利益均沾、共保经营”的模式,由中国人保财险浙江省分公司为“首席承保人”,另外几家财产险公司为“共保人”,一起共同组成“共保体”“,共保体”成员共同分摊保费、承担风险、享受政策。其特点是可以有效利用财政补贴,发挥保险公司的专业技能和渠道优势,然而存在“共保体”成员份额悬殊,协调和利益分配困难的问题。

2.3江苏“联办共保模式”

按照“政府推动、商业运作、节余滚存、风险共担”的原则,江苏省由政府为农户提供保费补贴,政府与保险公司分持保费、共担责任。该模式能有效发挥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和保险公司专业化的风险管控技能,从实践看是最佳的选择模式。

2.4吉林“安华模式”

吉林“安华模式”是在政府主导下的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模式,实施“一揽子综合运作、保险公司+龙头企业的经营方式、巨灾风险封顶赔付”,即农民实际平均承担39.50%的保费,地方各级财政补贴44%,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补贴16.50%。该模式对地方财政的依赖性较强,农业企业及保险公司也要承担一定的经营风险,同时农民承担的保费数额也不小,因此保险持续性存在隐患。

2.5上海“安信模式”

在上海,由政府出资成立专业性农业保险股份公司,实行“政府财政补贴推动,商业化运作”的模式。优点是借助政府力量推动农业保险,有利于对农业保险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有利于保险基金的积累,以及保险资源的集中配置和合理利用。缺点是运行和监督成本较高,经营管理费用和保费补贴较多,政府财政负担较重。

2.6四川“安盟模式”

法国安盟保险公司在四川按照“自负盈亏、险种全面、保费低廉、管理科学”的理念,依靠强大的网络、资金、丰富的农险经验和管理优势占领市场。这种模式是借鉴国外先进农业保险管理经验并应用到国内农业保险的有益尝试。

2.7垦区“阳光模式”

该模式又称相互制保险模式,由一部分对农业风险有保障要求的人以互助为目的成立相互保险公司。黑龙江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是国内第一家相互制保险公司。该模式充分利用垦区农业生产者组织性较强的特点,并以此创造了保险公司和各个保险互助社双层经营的管理体制。主要缺点是要求农户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及自觉性,适应性较差,操作难度较大。

3湖南典型农业保险模式分析

2007年湖南省开始试点实行“政府财政给予补贴、商业保险公司为政府代办”的农业保险模式。由于湖南省各地经济条件、自然条件和保险意识等因素的差异,形成了财政补贴下的商业化运作模式、政府全额补贴模式、多种交费方式并存模式。

3.1凤凰模式

此种模式实质上就是财政补贴下的商业化运作模式。其主要做法是参保农户的保费由州、县、农户3级负责,其中湘西治州补贴保费15%,凤凰县财政补贴保费15%,农户自负20%,公司以保险条款为尺度推进农业保险试点工作。此种模式的优点在于保费补贴的力度比较大,有利于调动农户参保的积极性;参保农户自身需承担一定比例的保费,使得此类保险有别于救济,能够引导参保农户了解保险责任,提高保险意识,有利于减少理赔纠纷;同时,承保公司以保险条款为尺度推进工作,突出了公司的经营主体地位,有利于调动承保企业的积极性。缺点在于由于受小农经济的影响,挨家挨户做工作的难度大、支出成本高;同时,承保企业需承担50%以上的保险金额,保费压力大、人力投入多。

3.2花垣模式

此种模式实质上就是政府全额补贴模式。其主要做法是参保农户的保费由中央和省级财政承担50%、州财政承担15%、县级财政承担35%,参保农户不需要承担保费。此种模式的优点在于政府全额补贴参保农户的保费,较好地解决了农户的资金压力和“交费难”问题,能有效减轻农户的资金压力,农业保险推行的阻力和难度相对比较小。但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容易误导农民的保险观念。参保农户会认为农业保险是一种福利补贴,在心里会将农业保险与福利救济画上等号,不利于提高农户的保险意识。二是政府的财政负担过重。政府大包大揽的做法会增加不少的财政支出,同时该模式也仅仅局限于水稻、棉花等纳入中央、省财政补贴目录的大宗农产品,而对于高山刺葡萄、湘西黄牛、猕猴桃等地方特色农产品却没有列入保险险种类别。

3.3常德模式

此种模式实质上就是多种交费方式并存模式。其主要做法是:保费采取农户交费与村级组织筹集保费相结合、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筹集保费和财政垫交保费相结合等多种方式,推动农业保险工作全面开展。“常德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承保和理赔双到户。该模式的优点是,按照“政府引导、公司自主经营、农户参与”的运营模式,通过层层管理实现保险企业和参保农户信息的双向透明,有利于降低风险、保障参保农户的收益,从而调动参保农户的积极性,扩大承保的范围和参保对象。该模式的缺点是难以精确定损、投保的险种偏窄、垫支垫交存在着违背自愿原则的嫌疑。

4湖南特色农业保险发展模式设计

实践证明,“凤凰模式”、“花垣模式”和“常德模式”都有自身的优点和不足,没有哪一种模式具有普遍适用性。由于特色农业保险具有高风险、高赔付率的特点,无论采取何种模式,都离不开政府财政的支持。因此,必须依据湖南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生产经营和农业风险的特点,综合考虑商业保险发展水平等因素,设计适合湖南省实际的特色农业保险发展模式。

4.1长株潭区域—政府购买再保险模式

这种模式能有效分散农业巨灾风险,使得政府财政预算的不确定性大幅下降,能有效减轻财政压力,使得资金直接与国际资本市场接轨,未来的赔付资金亦可快速到位。该模式适用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农民保险意识较强、农业保险有一定基础的区域,通过发展农业再保险,建立特色农业再保险共同体,实施特色农产品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实现农业保险全覆盖。该模式适用于长株潭区域。重点支持开展特色经济作物、设施农业、农机、农房等涉农特色保险。

4.2环洞庭湖区域—行业协会主导相互保险模式

这种模式可将区域内的大量同质风险集聚起来,降低保险经营成本和风险,对特色农业的发展有较强的针对性。该模式适用于在环洞庭湖区域。环洞庭湖区域属国务院批准的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国家重要的大宗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具备开办行业协会主导相互保险模式的基础和条件,重点发展水产养殖、特色纤维等具有湖区生态特色的农业保险。

4.3大湘南区域—共保体模式

这种模式在政府尚无足够财力来为农业保险的开展提供全面支持的情况下,将各家商业保险公司组成共保体联合经营,可以减轻政府弥补巨灾亏损的负担。该模式适用于大湘南区域。大湘南区域属于国务院批准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湖南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门户,是对接珠三角经济区的桥头堡,适合发展共保体模式的特色农业保险。重点发展丘岗山地特色农业和外向型农业,着力发展烟叶、特色蔬菜和畜禽养殖等特色农业保险。

4.4大湘西区域—政府支持型相互保险模式

这种模式体现为政府不直接经营特色农业保险业务,但给予一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经营主体不是商业性保险公司,而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互助保险公司,由市、镇、村农业互助保险社组成,经营主体为被保险人自己,该模式能够降低保险经营成本,较好地控制核保理赔中的道德风险,适合低收入农民的保障需求,并且可以大大减轻政府财政负担。该模式适用于大湘西区域。大湘西地区是典型的贫困地区,国家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重点片区,社会经济欠发达、自然条件落后,但农业资源丰富,特色农业产业开发初具规模,适合发展该种模式的特色农业保险,重点发展道地中药材、特色果蔬、特色畜禽等山地特色农业保险。

作者:李兴华刘军贺艺高国赋刘贝黄振国单位:湖南省农业信息与工程研究所湖南省农业经济和农业区划研究所

1农业机械可拆卸性设计的内容

2农业机械设计中可拆卸设计所需要遵循的原则和采用的技术

2.1农业机械设计中可拆卸设计所需要遵循的原则

为提高农业机械的可拆卸性,则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在设计可拆卸性的时候,一定要保障维修的便利性。在设计机械产品的时候,一定要为日后的维修工作打好基础,以便于将农业机械技术人员进行有效的维修工作,保障农业机械的维修质量;在设计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应该具有环保性,不可使用有毒有害的材料,在密封的时候所采用的液体也必须具备无毒性,以保障农业机械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的身体健康;在设计农业机械可拆卸性的时候要确保所设计的农业机械能够被拆卸。要防止农业机械各部位零件表面的再加工。在拆卸零件的时候,要避免对其他零件造成损坏,以保证农业机械的正常运行。

2.2农业机械设计中可拆卸设计所采用的技术

在农业机械设计中可拆卸设计所采用的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在典型模块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可拆卸性设计。这种设计方式仍然处于发展初期,在设计的时候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主要是将已经被验证的有效的可拆卸设计方案应用于新的产品设计工作中,以提高农业机械产品的可拆卸性;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将CAD技术与CAM技术有效统一,以提高农业机械可拆卸性设计的质量,实现设计目标。为保障农业机械可拆卸性设计的质量,则必须建立健全的信息数据库,将典型的设计方案添加到数据库中,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评价来保障可拆卸性设计水平,以确保农业机械在维修的时候能够被拆卸。除此之外,还应当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过网络来查询相应的信息,以优化设计方案,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

3小麦精播机中的可拆卸性设计

在研究小麦精播机中的可拆卸性设计方案的时候,应当对其结构进行一定的了解。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中所使用的是气吸式小麦精播机,其结构主要是由排种器、开沟器、支撑机架等部件组成。传统小麦精播机在设计的时候,许多地方都需要进行焊接,不可进行拆卸,在对其实施维修工作的时候十分不方便,以至于小麦精播机的许多机械部位都得不到有效的维修,从而影响了工作效率。这种小麦精播机并不适用于现阶段的农业生产活动,为此在设计小麦精播机的时候要坚持绿色设计理念,以提高小麦精播机中开沟器的可拆卸性。小麦精播机的开沟器部位主要由4个部分组成:接种漏斗、开沟铲、开沟器导管和播深调节板。如此一来,在维护小麦精播机的时候,能够将螺栓卸下,然后对播深调节板进行修护。

作者:戴耀辉单位:黑龙江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

1农业科技信息网络系统设计与构建的

2构建的主要内容

3农业科技信息网络系统设计与构建

3.1网络系统结构的设计和构建

3.3网络信息资源的建设

农业科技信息网络系统的设计与构建,需要各地农业部门结合各地实际的情况进行。目前,我国很多地区在该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需要我们不断去改进。

作者:张海峰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信息中心

园林与农业的结合模式特点具有着可以突破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对于开发者来说,能够开发出具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来说,其乡土文化以及田园风光等等,对于建立以农业作为支撑旅游行业的基础,并且通过旅游行业来促进农业的发展,为二者起到相辅相成的效果。为此,以下来总结、分析一下景观园林与农业结合的观光园的特点。

1测评系统的设计

软件开发平台选用Labwindows,充分发挥了软件的强大功能来完成农业机械测评要求,不但节省了硬件成本,且容易操作,同时也大大缩短了整个测试周期。测评系统的工作流程是:三向加速度传感器将被测振动信号转换为电量信号;再经电荷放大器的信号调理电路将电量信号进行放大、滤波转换为标准信号;然后,数据采集卡将电压信号转换为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数字信号;最后,将数字信号送入计算机,在LabWindows/CVI平台下,调用编写的应用程序,得到计算结果,将结果输出到虚拟仪器的面板上。

1.1开发平台Labwindows介绍

编程软件采用Labwindows开发平台。LabWin-dows是NI公司推出的交互式C语言开发平台,将功能强大、使用灵活的C语言平台与用于数据采集分析和显示的测控专业工具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它的集成化开发环境、交互式编程方法、函数面板和丰富的库函数大大增强了C语言的功能,为熟悉C语言的开发设计人员编写检测系统、自动测试环境、数据采集系统、过程监控系统等应用软件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软件开发环境。本测评系统采用模块化和结构化的设计思想,先设计启动界面,然后进入主控界面,点击各个分模块进入分界面,可实现以下功能:1)手臂X,Y,Z3个方向振动加速度信号的采集、存储与实时显示;2)X,Y,Z三维振动加速度信号中心频率从6.3Hz到1250Hz的1/3倍频程带下频谱的数据存储与图形显示;3)频率加权网络的存储与显示;4)手传振动暴露的评价。

1.2数据采集模块的设计

数据采集为人体接触手传振动虚拟仪器测试系统提供数据源,是本虚拟仪器的基本组成部分。数据采集模块主要是控制振动信号的拾取,根据选择好的数据采集卡、采集通道,在数据采集前设置采样频率、点数。采集的数据通过一个数字滤波器进行滤波,滤波器的类型、低截止频率、高截止频率、阶次都在软件中设置为可选。数据采集模块包括数据采集面板的设计和程序编写,采集的信号可直接显示在图中,并用不同的曲线标出,曲线的颜色、线型等也可以在前面板中设置,并且将采集到的数据自动保存到指定的文件中;程序是面板的后方支援,使用库函数和回调函数来实现面板的每一个功能,编写程序实现数据的实

1.3频谱分析模块和加权模块的设计

频谱分析模块和加权模块共同为采集到的信号做分析处理,包括面板设计和程序编写,是本测试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式(1)和式(2),设计1/3倍频程滤波器,完成对数据的1/3倍频程谱分析;并依照加权因子表进行加权处理,最终结果将以数据表和图的形式表示,并实现存储和显示的功能。

1.3.11/3倍频程谱分析

滤波器的通频带宽度为f2~f1即在f1~f2的频率范围内的信号全部通过,中心频率为fc=(f2f1)/2。滤波带的分割和中心频率值也有规定,一般规定几种“n”倍频程带滤波器,n的定义由下式确定,即f2/f1=2n(5)当n=1时,f2/f1=2,这样的频率比值所确定的频程称1/1倍频程,通常称倍频程,类此,n=1/3时,f2/f1=21/3,这样的频率比值所确定的频程称1/3倍频程。在此频带(f2~fl)的频谱,称1/3倍频程谱。对于农业机械手传振动来讲,由于1/3倍频程谱能够很好地体现整个频率带宽的分布情况。因此,对中心频率为6.3~1250Hz进行1/3倍频程谱分析尤为重要。本设计中,设计1/3倍频程滤波器,根据1/3倍频程谱分析得到各频带振动的能量分布,为振动控制提供参考,采取合理的措施,达到保护农民操作者免受振动危害和有助于开发新的手操作农业机械器具的目的。1/3倍频程是一种等比带宽的滤波器,在本设计中也体现出了它的优点。

1.3.2加权网络

1.4评价模块的设计

2实例应用

3结论

本文设计的基于Labwindows软件平台的手臂振动测量与评价系统可用于直接测量手臂接受的振动量,并对暴露在振动中的手臂做出评价。测试与评价结果显示直观,面板设计人性友好、操作简便,不仅克服了传统测评方法计算繁琐、误差大、耗时长、投资大的缺点,而且提高了测试效率,加大了灵活性,很好地满足数字农业领域农业机械测量与评价的需要。

作者:姚燕慧童淑敏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本文作者:王志勇1赖福长2葛伦跃1作者单位:1皖南烟叶有限责任公司2厦门中软海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建设目标

1技术层面

围绕烟叶业务“一体化”闭环管理的设计思路,构建具有皖南烟叶特色的现代烟草农业信息化管理平台,做到“信息互通共享、资源高效整合、业务有效衔接”,满足国家局《数字烟草发展纲要》“四个统一”的要求。

2业务层面

在平台统一的前提下,以烟叶供应链思路为指导,结合皖南烟叶公司的业务管理现状,对行业信息系统进行应用功能拓展,确保单元系统有效落地,全面提升基层信息化应用水平。

系统架构设计

为实现企业信息化与行业信息化的有机融合,系统技术架构应遵循行业信息化标准与规范,故本系统与单元系统技术架构基本一致,如图1所示。系统构建基于J2EE、SOA等技术,采用分层提供服务支持的设计思想,将系统划分为基础层、数据层、平台层、应用层、展现层。系统从最底层开始,逐层向上提供服务,整个层次保持相对的稳定。随着业务需求的不断变化,各个层次、各个组件进行优化和完善,在不改变系统框架的前提下即可完成系统的改进。

1基础层设计

主要为系统应用提供底层的运行环境,包括PC终端、服务器、交换机等硬件设施,以及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等软件环境,建设时将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避免重复投资造成资源浪费。

2数据层设计

数据层就是常说的数据源所在的层次,数据层设计具有如下特点:1)可运行于DB2、ORACLE、SQLSERVER等主流数据库之上;2)使用联邦数据库技术;3)数据业务处理(交易)、数据查询、空间数据分离。

3平台层设计

4应用层设计

业务应用覆盖烟叶生产经营的主要业务,包括客户关系管理、生产过程管理、收购管理提升、调拨仓储管理、烟用物资管理、电子结算、主题分析等七个模块。

5展现层设计

在展现层将统一用户权限,面向企业不同层次的业务角色,如:领导、管理人员、烟站微机操作员等用户,通过统一的门户,访问不同的应用模块,业务操作、数据查询、数据分析。

系统功能设计

结合业务部门的实际应用需求,现代烟草农业信息管理平台功能模块设计如下:

1客户关系管理

2生产过程管理

3收购管理提升

4调拨仓储管理

1)目标定位。实现烟叶物流进、销、存数据的信息化管理,提高数据采集时效性和准确性。2)功能描述。(1)调运计划管理:用于内部调运计划及销售调运计划的制定和分解。内部调运是指收购站点的烟叶调往中转仓库,调运不受购销合同控制,销售调运计划是中转仓库或烟站的烟叶销售调运到烟厂,要受购销合同控制。(2)烟叶入库管理:实现烟站烟叶的入库信息采集。(3)仓储作业管理:包括移库管理、库存盘点、变质烟管理、烟叶出库管理、仓储资源管理等。

5烟用物资管理

1)目标定位。整合现有物资管理系统,增加物资需求管理、验收管理、供应商管理等模块,实现对烟用物资的购、销、存精细化管理。2)功能描述。(1)物资需求管理:包括物资需求目录、物资需求摸底、物资需求制定等。(2)物资验收管理:实现两级物资验收的电子化操作。(3)采购分配:根据需求及合同进行分配,同时与购肥指导单等单据进行关联,保证分配的合理性。(4)供应商管理:建立物资供应商基础资料档案库,并结合供应商的服务、产品质量情况,对供应商等级进行划分,建立供应商首选名单及黑名单。

6电子结算

1)目标定位。采用电子结算的方式进行烟叶交售款、物资款的结转,提高结算效率,保障资金安全。2)功能描述。(1)账户管理:对所有涉及资金往来的帐户信息进行管理,包括帐户录入、在线开户、帐户销户等功能。(2)审核支付:接收收购系统提交的支付或扣款信息,由银行转账系统完成资金的支付和扣除操作。(3)对账查询:包括银行对帐、付款总帐查询、付款明细帐查询等功能。

7主题分析

1)目标定位。结合不同层面的用户需求,提供不同纬度的主题分析报表,以更好地满足决策分析的需要。2)功能描述。主要包括生产主题分析、收购主题分析、仓储主题分析、综合分析等。

传承地域文化原则

生态优先原则

生态性是农业公园的基本特征之一,在农业公园的规划过程中,应优先考虑园区农业生态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尽可能利用现有的树林、河流、田野等,并在建成区内适当保留自然植被,将人工构建的环境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生态优先原则也要求公园内的游人活动和游人容量在有效的控制之中,以减小对环境的冲击与破坏。在保护与开发的过程中实现自然资源与生态体系的均衡发展,创造既适宜休闲活动,又自然质朴的园区环境。同时,因地制宜也是农业公园规划建设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要求。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资源特点,建设过程中赋予的规划内容和模式也就各不相同。生态优先原则要求保护农业公园的生物多样性及景观要素的多样性。多样性的景观不仅能增强生态的稳定性,减弱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干扰,也能够增加公园的魅力,提高景观的观赏性。

合理利用土地原则

整体性美学原则

在追求农业公园景观多样性的同时,还应注重农业公园景观的整体性。一方面公园要与所在区域的环境背景相融合,不破坏原有环境的整体风貌;另一方面公园内的各种景观要素要相互联系与协调,无论是形式、材料,还是外观等要有所呼应,形成公园的整体风格,突出特色。人们从农业公园中获得的审美情趣是实现游人与公园的协调发展的关键。农田斑块、防护林网、水系廊道等不仅是农业景观的生物生产过程,也是人们活动美感的重要元素。

可持续发展原则

农业公园的规划设计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即生态可持续性、生产可持续性和经济可持续性。通过合理规划农业公园内的生产项目和休闲娱乐项目,达到保护农业环境的目的,同时保持农业的生产功能。通过开发农业公园的综合服务体系来实现长期的经济效益。

1生态采摘园

该农业生态采摘园位于白兔镇西部,距句容市区约20km,规划面积333.33hm2,园区内部总的地势较平缓,紧靠农业生态采摘园东侧有一条河流,园内也分布几条山溪小沟,还有一些零星分布的池塘等水体。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无霜期长,雨量充沛,风向全年多偏东风。地理位置独特,天然条件优越,生态环境优美。当地环境适合经济果蔬栽培。

2规划定位

以文为脉,以水为纲,以绿为本,结合用地的现状特点,运用现代造园手法将其设计成为以采摘为特色,集生态、休闲、示范、科普和文化教育五位一体的现代农业生态景观。

3规划战略

3.1保护开发并举———生态立园以“生态果蔬种植”为主题,打造良好生态环境,种植特色经济果蔬,建好园区生态支撑。在开发土地景观资源、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达到保护、改善、美化生态环境,优化园区自然景观的目的。同时,在园区强化宣传,让游客在享受农业观光旅游乐趣的同时,增强了环境保护意识和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

3.2促进观光旅游与现代农业协调发展———经济强园我国学者分析了我国发展观光农业过程中存在的生态经济学问题,认为优越的区位条件是观光农业获得旅游收入的基本前提[4]。白兔镇交通便利,社会经济基础较好,现已建有农业示范区,附近还有很多自然风景区,这一切为园区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前提。规划设计遵循“市场导向、政府引导;以人为本,服务人民”的原则,通过生态采摘园区建设丰富现在代农业的内容,提升和改造传统农业产业结构,丰富农区生态旅游,拓宽旅游业发展领域,实现生态农业和观光旅游的有机结合,并以整个农业开发示范园区建设为依托,以生态果蔬种植为核心,实现观光游憩农业经济模式示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农民致富,推动农区区域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3.3文化与自然、生态交相辉映———文化兴园农业文化是农耕文化、生态文化与餐饮文化的具体体现[5]。规划设计以地域文化、农业文化为核心,打“生态农业品牌”,使之成为句容市白兔镇现代农业的示范窗口,展示白兔镇的游憩农业、特色经济果蔬、田园生态服务,借农业文化提升园区的品牌,促进特色经济发展。

4总体规划结构

园区总体建设结构为“一带、四区、多景点”,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现代农业观光园区的景观生态网络体系(图1、2)。“一带、四区、多景点”具体含义为:①一带。通过园区道路绿化建设将综合管理区、古村落区、水上垂钓区和生态采摘区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园区休闲观光生态框架。②四区。根据园区特色板块建设,规划成综合管理区、古村落区、水上垂钓区和生态采摘区4个特色功能区域。③多景点。各个功能分区由若干个自成体系又相互关联的景点组成,每一个景点表现一个主题,或承担一个游览观光项目。

5分区详细规划

5.1综合管理区

5.1.1园区主入口。主入口位于园区的东南角,它的设计定位不仅要起到迎接游客的作用,同时还要发挥其区位优势,向过往于公路的人宣传句容市白兔镇农业生态采摘园的品牌及内涵。在大门设计上,设置一个高8m的四方体结构。在构架的三面写上“白兔镇农业生态采摘园”。这样的构架在起到宣传作用的同时,又不失质朴的风格。

5.1.2次入口。此门的设计上,优美有力的线条生动地体现了时代特色并具标志性,传统的句容民居元素配以简洁的构架景墙造型,显得端庄典雅,气度非凡,彰显当地民俗文化。

5.1.3展示中心。展示中心位于主入口西侧,停车场北端,是整个园区的科技支撑系统。该区是园区的重要核心区,承担科技示范科普宣传、科普教育等重要功能,由组培中心、智能温室、种质资源圃及科学实验、推广示范基地组成,主要进行农林科学研究、科技开发、科技培训、种质引进、改良示范推广等工作,成为农区新农村建设高效农业的示范基地,成为游人了解、参与、感受当今农林科技的场所[7]。

5.2生态采摘区该区根据白兔镇农业特色经济果蔬发展

分为4个主打品种的栽培示范景区,为游客提供果品采摘的游憩娱乐服务,宣传普及经济果蔬的栽培知识和弘扬果树文化。

5.2.1草莓园。白兔镇为全国草莓之乡,现有万亩草莓生产基地,年产草莓达100万kg,草莓供应充足,营养丰富。此采摘园的草莓园区借助白兔镇得天独厚的草莓生产优势,种植多种优良品种的草莓,并用温室大棚培养,达到一年四季均能向市场提供优质草莓。

5.2.2鲜桃园。依托园区的天然水体,辅之以其他绿化植物群落配置,营造出“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朵,中无杂树,芳草鲜美”、“桃红柳绿”的优美意境。园区以栽培新优品种“菊黄”、“华光”为主体,体现了优新特色鲜果品牌。在这里游客既避开了城市的喧嚣,又可享受了采摘果实的乐趣。看着那青皮红尖的桃子从翠绿的桃叶中显露出柔嫩的妩媚,使都市游客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5.2.3葡萄园。优质葡萄的品种栽培是园区建设展示的又一个重要特色品牌。葡萄栽培在句容市已经形成了产业化规模。通过葡萄栽培示范不仅为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提供了重要经验,而且为丰富城乡人民生活提供了优质的保健水果。路过葡萄棚架,架内串串葡萄下坠,游人自由采摘,别有情趣。边品尝鲜食可口的葡萄美味,边观看凉亭里关于葡萄的宣传,不仅使游人享受到采摘葡萄的农耕乐趣,又可了解葡萄文化。通过葡萄养身保健文化宣传,促进了参与栽培葡萄的的意识,促进了优质葡萄的销售。另外,利用葡萄与林木(榆树)合理混交配置,在葡萄架旁栽种了榆树以增加葡萄产量,展示了树种间共生互利的生态促进作用。

5.2.4冬枣园。该区以种植优良生态经济果蔬的冬枣进行高效栽培模式示范,选种果形、果色各异的桐柏大枣、沾化冬枣、台湾大枣等栽培[8],让游人进入园区以“品尝竹箦冬枣、体验农家风情、享受自然闲趣”为主题,以周围特色自然和人文景观为主,突出浓郁的自然文化。通过“冬枣嫡祖”、“天女献枣”的特色景观构建,宣传、普及枣树文化。

5.3水上垂钓区充分利用原有的水体,在规划指导思想的指导下适度调整水面,并以水为依托开展水上垂钓娱乐活动[9]。该区围绕园区内的湖,沿岸设置垂钓、水上揽景等活动,再现溪流湿地、小桥流水、石凳汀步等景观。大小水面结合,大可体现动感、开阔的效果;小可营造出宁静、幽深的氛围。同时,水面的分割与联系主要是亭、桥、水上观景台等建筑小品结合园区整体风格来烘托营造。水岸景观要种植耐水湿的景观林木(垂柳、落雨杉、桤木、乌桕和香樟等)并栽植亲水植物(唐菖蒲、鸢尾等)。

5.4古村落区该区位于园区西部,紧邻采摘园区,随路观景,成带状景区。该区保留当地村民的居住地,体现农村住宅文化,并开发一部分多余的农舍加以内部装潢改造,提供都市游客观光住宿。

6绿化种植规划

6.1综合管理和采摘区以造型简洁明快、树形优美的景观树为主体,如榉树、银杏,培植色彩鲜艳的四季花卉,使入口景区生机盎然。树种选用时要考虑乔灌草的合理搭配,乔木有香樟、枫香、榉树、紫薇、银杏等;灌木有八角金盘、海桐、大叶黄杨等;草本有红花酢浆草、细叶麦冬等。

6.2水上垂钓区要保护好原有湿地系统的植物,在此基础上可以在水中分区种植一些水生植物,如睡莲、菱角、荷花等,创造出优美的水上景观。结合垂钓休闲的特点,绿化种植以适于生长在岸边潮湿环境中的植物为主,如水杉、池杉、垂柳、竹类、萱草、睡莲、菖蒲、鸢尾、葱兰等。此区的绿化树种也要层次分明,乔木主要有池杉、水杉、垂柳、紫薇等;灌木主要有云南黄馨、八仙花、迎春等。

7结语

该文设计的江苏省句容市白兔镇农业生态采摘园是一个集生态示范、休闲观光、采摘游乐、科普教育,文化宣传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生态采摘园区。它充分展示了现代农业生产和生态旅游业相结合的特点,实现了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切合,充分体现了现代都市居民向往自然、亲近自然、贴近农业的感受,以及回归自然的愿望和生态需求。它不仅发挥出传统观光果园潜在的优势,而且利用生态学原理,为建设现代游憩农业、发展生态经济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区域经济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笔者也是首次尝试生态采摘园的规划设计,白兔镇的农业生态采摘园的设计和建设还要本着完善优化提高的原则,借鉴国内外农业观光园区建设、生态旅游建设、都市林业建设的思路和实践经验,进一步来充实完善,并在建设当中经受检验。

1农业科技中心综合布线系统

1.1工作区(WorkLocation)子系统

1.2水平(Horizonta1)子系统

水平布线线缆均沿各层的地面或吊平顶中布线,最大的水平线缆长度不超过90m。根据EIA/TIA568标准和ISO/IEC11801国际综合布线系统标准,在工程的水平布线系统中信息插孔采用RJ45的标准插口,水平线缆采用六类4对UTP,带中心十字骨架。

1。3管理(Administration)子系统

管理子系统是干线子系统和水平子系统的桥梁,同时可为楼层组网提供条件,包括双绞线跳线架、跳线(有快接式跳线和简易式跳线之分),在有光纤需要的布线系统中,还应有光纤跳线架和光纤跳线。当终端设备位置或局域网的结构变化时,有时只要改变跳线方式即可解决,而不需要重新布线,起着管理各层的水平布线连接相应网络上的作用。农业科技中心的每3层楼弱电小间设分管理间IDF作为二级交换管理间,用来管理布线系统。

1.4干线(Backbone)子系统

通常由单体建筑设备间至各层分配线箱,采用大对数的电缆或光缆,两端分别端接在设备间的跳线架上,为建筑物提供干线电缆路由。语音垂直主干采用三类大对数电缆。数据垂直主干考虑到今后网络的扩展,采用2根6芯室内多模光纤。

1.5设备问(Equipment)子系统

1.6建筑群(Campus)子系统

建筑群子系统将多座建筑物的数据通信信号连接成一体的布线系统,可以采用架空或地下电缆管道(或直埋)敷设的室外电缆和光缆互联起来。此外,还需设有防止电缆的浪涌电压进入建筑物的电气保护装置。

2农业科技中心有线电视系统

3农业科技中心综合管路系统

4农业科技中心计算机网络系统

农业科技中心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建设包括农业局、农科所网络的建设。中心机房设备包括中心交换机和防火墙,适应农业科技中心内部网络和因特网络管理要求;楼层交换机按照农业局和农科所各不少于100个用户端口配置;应用服务系统服务器今后另行采购。所有交换机之间的连接采用具备3层交换功能的千兆传输模块。二层交换机具有千兆端口上联的多层交换机,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冗余性。防火墙采用百兆防火墙,网络接口卡支持百兆以太网网卡,支持模块化的结构,可通过加插模块的方式进行LAN接口的扩展。

4.1核心交换机主要技术参数要求多层路由交换,每个交换机最大12个千兆端口,4个1000BASE—T组合端口,支持虚拟堆叠和物理高速堆叠,背板带宽24Gb/s,包转发速率17.86Mp/s,提供包括二、三、四层的多层访问控制列表、通过TACACS+和RADIUS服务的802.1x用户认证,提供广泛的、支持GARP/GVRP和802.1Q的VLAN。

4.2接入层交换机主要技术参数要求24/48口100M,2口1000BASE—T及2口1000BASE—T/SFP组合端口,交换能力12.8/17.6G,包转发率9.5/13.1Mp/s,MAC地址表:8K,支持802.1d/w/s多种生成树协议及环回监测功能,支持802.3ad链路聚合功能,每台交换器可设定6组链路,每组8个端口,支持多对一端口镜像功能,支持802.1QVLAN及GVRP功能,4KVLAN组,支持Radius、TACACS+认证机制,提供端口安全性、802.1x端H/MAC存取控制、802.1xGuestVLAN、广播风暴抑制、TrafficSegmentation、Safeguard引擎等安全机制。

4.3防火墙主要技术参数要求2个WAN口、7个LAN口、1个DMZ口,整合Firewall、VPN、Router于一体,防火墙包过滤速度150Mb/s以上,同时会话数25000笔以上,可支持300个VPN通道,支持ZoneDefense联动预警机制,内建入侵防御系统,并可自动更新入侵特征数据库,支持服务器流量负载均衡,可阻止实时通讯软件、P2P应用,防御DoS及DDoS及网络病毒攻击,通过ICSAFirewall,ICSAIPSec等国际认证,无使用人数限制。

5农业科技中心安防系统

6农业科技中心公共广播系统

为了完善现代化办公环境,并为农业科技中心增添几分温馨和舒适,同时也为科技中心信息提供便捷的途径。根据农业科技中心的实际需求,针对走廊、大厅、餐厅和室外环境等场所,设计农业科技中心公共广播系统,功能包括背景音乐广播和紧急广播。扬声器主要分布在科技中心的公共场所,如走廊、大厅、餐厅、室外绿化带等,室内选用吸顶扬声器,室外选用防水扬声器。平时可以联成一个整体或分区播放音乐节目;当通知时,播音人员可以将当前背景音乐状态切换到广播状态,消息和通知;预留紧急广播功能,如发生火警时,可立即切换为消防广播,指挥人员疏散。公共广播系统的声源包括CD机、双卡录音座、FM收音机、话筒等,并留有消防、紧急广播接口,能被消防广播强制优先接管,符合消防紧急广播规范。

7农业科技中心系统

8农业科技中心防雷接地系统

根据所在地区的雷电等级与设计单位设计的建筑防雷接地系统,设计弱电的防雷系统,并对整个智能化系统及弱电机房和弱电间进行完整的接地设计,以保证智能化系统安全运行。具体要求为:弱电系统与楼内其他电气系统共用一个联合接地体,其接地电阻不大于1Q;各弱电机房接地引线应采用铜导体;机房设有连接基础体的接地端子箱局部等电位接地网,机房内所有设备和箱体需接地部分都用BVR16、BVR6平方导线接到等电位接地网;UPS电源系统应采用重复接地。在大楼内各弱电间内分别设一根连接基础接地体的接地铜排30×3mm,作为弱电竖井的垂直接地干线;各弱电配电间内分别设立一接地端子箱。桥架之间用6mm编织铜带进行连接,水平及垂直桥架用BVR一1×6的导线与接地端子箱连接。机房内考虑三级防雷,要求保护各网络机房、弱电机房设备及计算机网络主干设备的电源防雷保护。所有弱电间内均需安装设备供电电源避雷。

9结语

农业科技中心智能化系统涵盖了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有线电视系统、综合管路系统、机房建设系统、计算机网路系统、会议系统、安防系统、公共广播系统、UPS系统、防雷接地系统、消费系统等各子系统。农业科技中心智能化系统对提高农业科技中心的功能、合理布局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且为我国各地越来越多的农业科技中心建设提供了可参考的模板,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信息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大力推广农业科技中心智能化意义重大。在农业科技中心智能化系统的实际建设中,也要注重具体的施工和布局细节,保证工程质量,做好各子系统的相互关联和功能衔接,以更大地发挥综合智能化系统的优势。

THE END
1.中国烟草学会工业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研讨会在郑州举行会议由郑州烟草研究院、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承办。国家局运行司、科技司,中烟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及所属烟机公司、中国烟草实业发展中心及所属工业企业,行业各工业公司技术中心及河南省烟草学会相关人员参加会议。http://www.echinatobacco.com/html/site27/zxxzgddt/185563.html
2.实施保真举措规范信息采集商业渠道以烟草内容为主体的行业门户网站,中国烟草在线(TOBACCOCHINA ONLINE)是中国国内容最丰富,信息最权威,最专业的烟草行业信息发布站点,竭诚为您提供优秀的信息服务!https://tobaccochina.com.cn/html/news/business/687271.shtml
3.观点东方烟草网 烟草行业综合信息门户网站 2024年11月30日 10:12 星期六 广告刊例 | 订报热线:0531-东方烟草报11月第三期约稿 宝哥捡“宝” 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东方烟草报11月第四期约稿 坚定不移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作出新https://www.eastobacco.com/sp/node_10046.html
4.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2024年第二季度烟草行业政府网站及政务新媒体有关工作情况的通报(2024-06-19) 关于2024年第一季度烟草行业政府网站及政务新媒体有关工作情况的通报(2024-03-18) 国家烟草专卖局 财政部关于印发罚没烟草物品管理办法的通知(2023-09-28) 关于2023年第三季度烟草行业政府网站及政务新媒体有关工作情况的通报(2023-http://www.tobacco.gov.cn/gjyc/index.shtml
5.动态速递!如何拿到烟草出厂价格呢“笨鸟先飞”普客香烟网一些专业的烟草杂志和网站,会定期发布烟草价格信息,例如《中国烟草》杂志、《烟草商报》等。这些媒体通常会对烟草价格进行分析和解读,帮助你更好地了解烟草市场的价格走势。 三、行业协会:烟草行业协会、经销商协会 烟草行业协会和经销商协会,通常会掌握烟草价格的第一手资料。你可以通过参加他们的会议,或者与他们的工作https://www.pukesoft.com/u/133063.html
6.依托行业协会开展“六自”模式推进工商零共同面向消费者的营销依托行业协会开展“六自”模式 推进工商零共同面向消费者的营销模式,行业协会,"六自"模式品牌培育,近年来,烟草商业企业在品牌培育过程中由于受到行业政策、消费环境等因素的制约,传统培育模式长期遵循客户经理主导,零售客户参与性https://wap.cnki.net/huiyi-ZGYG201512001115.html
7.行业优秀烟站站长能力提升培训班的通知培训通知关于举办第一期行业优秀烟站站长能力提升培训班的通知 - 培训通知 - 中国烟草总公司职工进修学院https://www.ctt.cn/info/19955
8.安徽省财贸轻纺烟草行业工会工作培训举办行业资讯省财贸轻纺烟草行业工会主席张鹰(中)、副主席张艳(左),黑龙江工会干部学院院长崔爱博(右)出席开班仪式。 6月24日至28日,安徽省财贸轻纺烟草行业工会工作培训在黑龙江工会干部学院举办,来自全省财贸轻纺烟草行业基层工会工作者及相关行业协会负责人共73人参加培训,省烹饪协会副会长方东进、马邦山,常务理事尹亲林,绿色厨房http://www.ahcas.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30&id=1077
9.中国西部招投标网中国招投标协会指导网站,聚合西部地区招采信息,实现招标采购公告发布_供应商报名_随机抽选中标人_生成评标报告等功能。https://www.xbbidcn.com/
10.中国烟草学会www.tobacco.org.cn相关信息:中国烟草学会是经民政部登记注册,由全国烟草科学技术工作者以及与烟草事业有关的单位、团体自愿结合的非营利的具有法人地位的全国性学术社会团体,也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以及推动烟草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主管机关为国家烟草专卖局。中国烟草学会旨在团结和动员广大会员和科技工作者,围绕烟草行业中心工作https://top.080210.com/siteinfo/35296.html
11.技能竞赛人社部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国食品工业协会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 调味品品评师 10月 14 全国纺织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 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全国委员会 服装制版师 缝纫工 9月 15 第十三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https://www.hnvtc.edu.cn/jwcold/info/1963/1968.htm
12.行业协会发文管理制度(精选6篇)[1]于湉,《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烟草行业市场化改革的制度构建》[D],吉林财经大学,2010 [2]王现军,《烟叶专卖品的市场化改革及政策调整取向》[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 篇5:电力行业协会财务管理制度 为加强苏州市电力行业协会的财务管理,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保障协会的正常工作,规范协会的财务行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https://www.360wenmi.com/f/filehw446ils.html
13.产业网中产网是中国经济传媒协会主管的综合性大型、权威产业门户网站。网站以精邃和专业的视点关注、参与并服务于中国产业经济,产业媒体的发展,是权威的产业经济,产业媒体发展传播平台之一。http://www.iin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