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和烟草产业深度融合,是推动烟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是推动传统产业技术升级的战略支撑。2023年9月,云南农业大学围绕“打造云南省支柱产业智慧烟草人才培养高地”的目标,坚持人才-专业-学科-产业联动,紧密对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及区域经济社会需求,协同云南省烟草行业企业,合作共建智慧烟草现代产业学院。产业学院乘着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东风,主动融入数字烟草发展整体布局,搭建智慧烟草大数字平台,聚焦人才培养育人理念、办学路径、专业提升、教学改革、学习范式、平台建设“六项革新”,加快烟草人才培养的数字化转型发展,因势而动、顺势而为、乘势而上、聚势而强,努力塑造“数智素养+烟草技术”人才培养新生态,奋力书写深入推进智慧烟草人才培养的“云南答卷”。
02突出举措、成效
1.育人理念革新:建构“数智素养+烟草技术”人才培养新生态
图1智慧烟草现代产业学院育人理念
2.办学路径升级:形成“四跨”协同育人新机制
通过校内整合烟草学院、大数据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省内联动烟草行业企业、农业农村部大数据中心云南分中心、云南省农业大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绿色农产品大数据智能信息处理工程研究中心,国内联盟产业龙头企业、科研院所、烟草专业布点高校,国际联合老挝寮中红塔好运烟草有限公司、东盟培训中心,协调推进多主体间开放合作,统筹整合多主体创新要素与资源,确立人才培养层次与定位,建设适应产业结构变化、技术变革与创新要求的专业群。实施跨专业、跨学科、跨地域、跨文化交流的“四维”教育教学要素与资源联合融通,开展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人才进阶式协同培养。
图2智慧烟草现代产业学院办学路径
3.专业改造升级:建设学科交叉融合专业群
图3智慧烟草现代产业学院专业改造升级
4.教学改革创新:实施人工智能+烟草全产业链AI平台教学改革新举措
以“不断提高烟草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人才需求匹配度”为人才培养目标,打造以岗位职业特征为引领,倒逼人才培养改革的烟草全产业链AI平台。融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智能控制等新兴技术,瞄准智慧烟叶、智慧制造、智慧物流、智慧专卖扩展传统课程池,构建学科交叉、虚实结合,基础通用、重点分立、模块组合、互通互选的“数智素养+烟草技术”课程体系;整合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在烟草高素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深度融合。高校、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共同开发校企合作课程,打造一批由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领衔,5门烟草专业核心课程知识图谱、3门虚拟仿真课程等智慧课程,以及智慧烟田、全产业链虚拟仿真平台、智慧烟草数字化农业示范基地等实验实训平台,在此基础上集成建设全国首个烟草AI专业,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全面提升师生数字素养,支撑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图4智慧烟草现代产业学院教学改革主要举措
5.学习范式转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新样态
依托智慧烟草AI专业,建设“未来学习中心”,搭建智慧学习空间,探索新型基层学习组织,打造泛在化、个性化、协作化学习场景。同时,联合高校、行业企业、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共建云南省校企智慧烟草人才培养联盟,产学研合作建设烟草数智人才实训基地、创新创业基地、校企协同创新中心、联合创新工作室,升级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推动以智助学、以智助教、以智助管、以智助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推动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被动式学习”向以学生需求为中心的“自主性学习”转变。
图5智慧烟草现代产业学院学习范式转型
6.平台建设升级:建设“五位一体”智慧烟草大数据新平台
依托农业农村部大数据中心云南分中心、云南省农业大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绿色农产品大数据智能信息处理工程研究中心等省部级平台,对接云南省烟草企业行业,打造集智慧烟草农业数字化园区、烟制品智能制造一体化工厂、烟草智慧物流于一体的烟草全产业链生产管理数字化协同平台,力争建成集科研、展示、交流、实训、培训“五位一体”的智慧烟草大数据中心,进一步将产学研合作优势迁移赋能人才培养全过程。
图6智慧烟草大数据平台建设
7.校企研联动:创造科学研究新高地
2023年,智慧烟草现代产业学院与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云南中烟原料中心、云南省烟草公司各地州公司,湖南中烟、广西烟草等行业企业、研究院所联合申报项目,获得中国烟草总公司3项揭榜挂帅项目,省级重点项目等18项校企合作项目,累计合同经费3000万元。促进理论学习与科研实践紧密、有效、深度结合,以科研反哺教学,以教学带动科研,实现科教育人,让教师在科教互动融合中成长,使学生从科教互动中收益,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8.院士引领,政企校研联动:粮烟协同,破行业难题、促乡村振兴
针对烟草产业发展“三稳定”难题,朱有勇院士带领学院,在充分调研云南省烟叶产区光、温、热、水资源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基于“生境耦合、物种互作”的基本原理,秉持“科技赋能把天拉长、把地拉宽”的理念,创新性地提出“烟+粮+油”等复合种植模式,以烟稳粮、以烟促粮,2023年全省核心示范5.23万亩,破解行业长期面临难题,为促进乡村振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产业学院服务社会、服务产业的职能。
图7朱有勇院士带领学院团队赴陆良县开展烟粮协同示范推广调研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