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工业运行总体平稳,实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好于预期,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呈现生产增长加快、效益持续改善、结构优化升级、新旧动能有序转换的良好态势,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为工业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打下坚实基础。
一、主要运行特点
(一)工业生产增长加快。2017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6%,增速较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为2011年以来首次加快,稳中向好态势明显。行业、产品增长面扩大。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6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增长态势,增长面达87.8%,较上年提高4.9个百分点。其中,电子、仪器仪表、汽车、医药、专用设备、通用设备、电气机械等行业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在统计的596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427种实现同比增
图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月同比增长速度(%)
长,增长面为71.6%,较上年提高4.7个百分点。产能利用率持续回升,2017年工业产能利用率达到77.0%,比上年回升3.7个百分点,为近五年最高水平。
(二)工业企业效益明显改善。2017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5187.1亿元,比上年增长21.0%,增速比2016年加快12.5个百分点,是2012年以来增速最高的一年。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46%,比上年提高0.54个百分点,工业企业盈利能力明显增强。从行业看,大多数行业利润增加。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7个行业利润总额比上年增加,1个行业持平,3个行业减少。制造业利润增长提速。2017年,制造业利润增长18.2%,增速比2016年加快5.9个百分点。新经济利润快速增长。2017年,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增长20.3%,增速高于其他的制造业。
图2规模以上工业各月累计利润总额同比增长速度(%)
(三)制造业投资增速企稳回升,结构不断优化。2017年,工业投资232619.0亿元,比上年增长3.6%,增速与上年持平。其中,采矿业投资9209.0亿元,比上年下降10.0%;制造业投资193616.0亿元,比上年增长4.8%,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29794.0亿元,比上年增长0.8%。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快速增长。2017年,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7.0%,增速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比全部制造业投资高12.2个百分点。技改投资成为带动制造业投资增长的重要力量。2017年,制造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6.0%,增速比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高耗能制造业投资继续下降。2017年,五大高耗能制造业投资下降1.8%,降幅比上年扩大0.9个百分点。
图3累计工业投资同比增长速度(%)
(四)工业产品出口增长明显加快。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比上年增长10.7%,增速同比加快10.3个百分点。机电产品、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仍为出口主力。据海关统计,2017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89465.6亿元,比2016年增长12.1%,
图4工业出口交货值分月增长速度(%)
占我国出口总值的58.4%。其中,汽车出口增长27.2%,计算机出口增长16.6%,手机出口增长11.3%。同期,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合计出口增长6.9%,占出口总值的20.1%。
(五)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新兴工业产品产量高速增长。2017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4%,增速高于整个规模以上工业6.8个百分点。工业机器人、民用无人机、新能源汽车、城市轨道车辆、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兴工业产品产量分别增长68.1%、67%、51.1%、40.1%、31.3%、30.6%,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六)工业生产者价格由降转升,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市场预期持续好转。2017年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6.3%(上年同比下降1.4%),结束了自2012年以来连续5年的下降态势;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8.1%(上年同比下降2.0%)。2017年,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总体走势稳中有升,年均值为51.6%,明显高于上年总体水平1.3个百分点,制造业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更趋明显。
二、主要工业行业运行情况
(一)原材料工业
原材料行业生产持续低位运行。2017年,原材料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增速同比回落2.0个百分点;实现利润17787.0亿元,同比增长46.0%;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14.4%(上年同期为下降1.3%)。
冶金:2017年,冶金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8%,降幅同比收窄0.5个百分点;实现利润3990.3亿元,同比增长178.9%;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6.7%(上年同期为下降9%)。粗钢产量同比增长5.7%,钢材产量同比增长0.8%。国内市场钢材价格波动
图5原材料工业增加值分月同比增长速度(%)
上涨。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2017年国内钢材价格平均指数(CSPI)为107.7点,同比上升32.4点,升幅为43.0%。
有色:2017年,有色金属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7%,增速同比减缓4.8个百分点;实现利润2551.2亿元,同比增长27.5%;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18.4%(上年同期为下降2.4%)。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同比增长3.0%。
建材:2017年,建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增速同比放缓3.1个百分点;实现利润5173.6亿元,同比增长17.4%;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9.1%(上年同期为下降4.0%)。主要产品中,水泥产量同比下降0.2%,平板玻璃产量增长3.5%。
石化:2017年,石化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7%,增速同比回落1.8个百分点;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18.5%,增速同比加快15.4个百分点。其中,化工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长3.6%,同比放缓4个百分点;实现利润6072.6亿元,同比增长39.7%。主要产品中,烧碱产量增长5.4%,纯碱产量同比增长5%,乙烯产量增长2.4%。
(二)机械工业
机械工业增速有所加快。2017年,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7%,增速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实现利润17011.4亿元,同比增长9.8%;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8.5%(上年同期为下降0.3%)。
图6机械工业增加值分月同比增长速度(%)
主要行业中,2017年,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2%,增速同比回落3.3个百分点;汽车产销平稳增长,据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7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901.5万辆和2887.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2%和3.0%。通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5%,增速加快4.6个百分点;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8%,增速加快5.1个百分点。
工业机器人产量保持快速增长,部分工程机械产品产量增长较快。2017年,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68.1%。压实机械产量同比增长18.8%;装载机产量同比增长29.3%;挖掘机产量同比增长77.2%。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同比增长6.8%。
(三)消费品工业
消费品行业生产平稳。2017年,消费品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增速同比加快2.2个百分点;实现利润24200.0亿元,
图7消费品工业增加值分月同比增长速度(%)
同比增长9.0%;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6.1%,增速同比提高4.1个百分点。
轻工:2017年,轻工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增速同比加快1.5个百分点;实现利润15903.3亿元,同比增长9.0%。主要行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增速同比加快0.7个百分点;食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1%,同比加快0.3个百分点。
纺织:2017年,纺织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增速同比回落0.1个百分点;实现利润3685.2亿元,同比增长6.6%。主要工业产品中,纱产量同比增长5.6%,布产量增长1.2%,服装产量下降2.6%。
医药:2017年,医药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1%,增速同比加快1.5个百分点;实现利润3639.2亿元,同比增长16.8%。化学药品原药产量同比增长1.6%。
烟草:2017年,烟草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上年同期为下降8.3%);实现利润972.0亿元,同比下降6.3%。
(四)电子制造业
电子制造业生产持续两位数增长。2017年,电子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8%,增速同比加快3.8个百分点;实现利润5440.0亿元,同比增长22.9%;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14.2%(上年同期下降0.1%)。主要产品中,移动通信基站设备产量同比下降19.4%,手机产量增长1.6%,集成电路产量增长18.2%。
图8电子工业增加值分月同比增长速度(%)
三、工业运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依然突出。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依然较弱,关键共性技术缺失,基础材料、关键零部件等“卡脖子”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中低端和无效供给过剩、高端和有效供给不足的结构性失衡,传统资源加工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占比较高。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不平衡,实体经济总体投资回报率偏低,“脱实向虚”仍未从根本上得到扭转。
二是工业投资持续低位,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我国工业和制造业投资增速自2011年以来持续下滑,2017年工业和制造业投资增速分别仅为3.6%和4.8%。工业投资增长乏力不仅影响当期经济增长,也不利于工业未来长期可持续发展。
三是企业综合成本依然偏高。截至2017年12月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已连续14个月高于出厂价格,下游行业原材料成本上涨压力加大,用能、物流等成本仍然偏高。企业用工成本刚性上涨。工业企业融资成本上升压力加大。
四、2018年工业经济形势展望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落实“十三五”发展规划、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战略深入实施之年,保持工业平稳发展态势具有良好支撑基础和许多有利条件,但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展望2018经济形势,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作出的战略部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安排,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立足制造强国建设全局,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不断加快新旧动能的转换,切实提高工业供给体系质量,全力巩固工业经济向好势头,以工业经济的向好势头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