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小故事领悟小茶杯中的大哲学?以茶待客如何斟茶添茶呢?

一只小小的茶杯,蕴含着无穷的奥秘与无尽的美,从胎土的选择、杯型的拿捏、釉药的施彩、土窑的烧结,茶杯在制作的每一个环节,都蕴藏着大学问。茶杯与茶汤的交融、肌肤与杯沿的轻抚,更让品茗人在把玩杯器之时,别有一番兴味。中国悠久的品茗文化,以及历代文人对于杯器的歌咏传颂,更造就了茶杯的深厚内涵。自古以来,关于茶杯的那些哲学典故,不绝于耳。

(一)拿起茶杯,放下心事

在现实生活中,无论喝茶、饮酒,还是抚琴,求得自己心意畅快,自得其乐,就是人间好时节。

鲁迅先生曾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人人都想享“清福”,但“清福”意味着什么,并非人人懂得。其实,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喝茶时心里能将琐事暂且放下。

世人忙忙碌碌,总脱不开眼前这点烦恼。如今大家邀集一起去茶馆,大多是为了谈事,谈到口干舌燥时,喝茶是为了解渴。喝了接着谈,谈了继续喝,远离了品茶的本意。

真正的品茶是抛开满脑子浮躁的思绪,保持心思的澄澈,让自己的内心油然升起一种草木滋润的怡然自得。

中国人有一个说法:“茶如隐逸,酒如豪士;酒以结友,茶当静品。”喝酒可以熙熙攘攘、呼朋唤友,而喝茶还真是一件清静的事。

(二)茶杯与谦下

有一个郁郁寡欢的年轻人,千里迢迢跑到终南山寺院,对住持明心禅师诉苦说:“我一心一意要学习绘画,但走遍天下,没有找到一个让我满意的老师。”

明心禅师淡淡一笑说:“老和尚虽不懂丹青,但也喜好欣赏,收藏一些名家精品。既然施主画技不俗,那就请给老僧留一幅墨宝吧。”

小和尚应声备下文房四宝。

明心禅师继续说:“老和尚最大的嗜好,就是闲来品茗饮茶。施主不妨给老僧画一只茶杯、一只茶壶吧。”

年轻人慨然应允,铺纸运墨,不一会,一直倾斜的茶壶和一只精致的茶杯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水壶内的壶水徐徐吐出一脉茶香,缓缓注入到茶杯之中。年轻人踌躇满志,得意洋洋,龙飞凤舞地在上面题上“茶香四溢”四个大字。

搁笔后,年轻人问明心禅师:“大师,这幅画您老人家可否满意”

禅师瞥了一眼,摇摇头说:“你画的确实不错。但我感觉,你把茶壶、茶杯的位置颠倒了。老僧看来,应是茶杯在上,茶壶在下。”

年轻人哈哈大笑,说:“大师好糊涂。哪有茶壶往茶杯里倒水,茶杯在上,茶壶在下的道理呢”

禅师捻须朗笑:“孺子可教也!其实,你懂得这个道理呀。只可惜,这些年来,你总是把自己的那个杯子端的高高的,比那些你要请教的“茶壶”还高。那样,老师们智慧的“香茗”,又怎么能注入你的杯中呢”

年轻人如醍醐灌顶,连连给禅师作揖、拜谢。从此谦卑恭敬地拜师学艺,终于集众家之长于一身,成为画坛的一代大师。

为人谦下为要,学习虚心为真。时常把自己的茶杯放低,保持适当的谦下,我们就能常得香茗注入,而这也正能使我们提升,使我们更加充盈。海之所以大,是因为其能谦下。

(三)不一样的茶杯不一样的心情

佛说:有三千大千世界,有如恒河沙数的大千世界。

佛说:三千大千世界,存于一介粒子之间。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茶杯。莫说杯与杯之间质地、形状、纹理各不相同,便是欣赏它的人不同,它所呈现的意境也各有千秋。

粉红似满树樱花,深蓝似浩瀚星辰;或如双龙戏珠,或如蚁蚓崎痕……

每一个茶杯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它们在窑变中彰显灵魂,它们各展风华,各有所长,将杯中世界染得色彩斑斓。

时光寂静,大美而不言。

无需争辩什么是什么,你觉得是,便是了。

以茶待客,如何斟茶、品茶、添茶

中国人好客,喝茶是招待客人必不可少的。那么,看似简单的一杯茶,你真的懂其中的茶礼吗?除了泡茶讲究,斟茶、品茶、添茶你都晓得了吗?赶快补习功课,学学下面的茶礼吧。

1、茶三酒四秃桃二

在茶盘上放三个杯,是由俗语“茶三酒四秃桃二”而来,古人认为茶宜三人同喝,酒必四人为伍,便于猜拳行酒令。

2、头冲脚惜(音同)

茶叶主人冲茶时,头冲必须冲后倒掉不可喝。有“头冲脚惜(音同),二冲茶叶”之称,要是让客人喝头冲茶就是欺侮人家。

3、酒满敬人,茶满欺人

因为酒是冷的,客人接手不会被烫,而茶是热的,满了接手时茶杯很热,这就会让客人之手被烫,有时还会因受烫致茶杯掉下地打破了,给客人造成难堪。

4、先客后主,司炉最末

在敬茶时除了论资排辈之外,还得先敬客人来宾然后自家人。在场的人全都喝过茶之后,这个司炉的,俗称“柜长”(煮茶冲茶者)才可以饮喝,否则就对客人不敬,叫“蛮主欺客”、“待人不恭”。

5、先尊后卑,先老后少

主人到客人跟前说声“请喝茶”,对方回以“莫拘礼”、“莫客气”、“谢谢”。如果是较多人的场合,杯不便收回,放在各人面前桌上。在第一次斟茶时,要先尊老后卑幼,第二遍时就可按序斟上去。

客人在接受斟茶时,要有回敬反应:喝茶是长辈的,用食指在桌上轻弹两下,表示感谢;小辈平辈则用中指在桌面轻弹二次表示感谢。

6、喝茶皱眉,表示弃嫌

客人喝茶时不能皱眉,这是对主人的示警动作,主人发现客人皱眉,就会认为人家嫌弃自己茶不好,不合口味。

7、强宾压主,响杯檫盘

客人喝茶提杯时不能任意把杯子在茶盘沿上檫,茶喝完放杯要轻手,不能让杯发出声响,否则是“强宾压主”或“有意挑衅”。

8、新客换茶

宾主喝茶时,中间有新客到来,主人要表示欢迎,立即换茶,否则被认为“慢客”,“待之不恭”。换茶叶之后的二冲茶要新客先饮,如新客一再推卸叫“却之不恭”。

9、无茶色

主人待茶,茶水从浓到淡,数冲之后便要更换茶叶,如不更换茶叶会被人认为“无茶色”。“无茶色”其意有二,一是茶已无色还在冲,是对客人冷淡,不尽地主之谊;二是由于上一点引申对人不恭,办事不认真,效果不显著,欲有“某人无茶色”。

10、暗下逐客令

张爱玲:人淡如茶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刻意的修饰,也没有曲折的情节,但却是那么的有意味。

轻轻地一句“噢,你也在这里”代表了所有——所有的开始,所有的结局,所有的人生……

亦如张爱玲对茶的热爱一样,她相信缘分,相信缘分是偶尔光顾的浪迹四方的旅人,有缘人自会发现,无缘者任他寻千百度也会错过。

她不会刻意去修饰什么,所有女人有的絮絮叨叨、不依不挠她全有,却唯有她,用冷峻锐利的眼光描画下一个旧中国。

她爱茶,便以茶入文,抒情写意。

张爱玲嗜茶,所以她笔下的女主角们也常与茶打交道,以茶为喻。从令人低回不已的故事里,我们不难找到她对茶的依恋与喝茶主张。

《茉莉香片》

《茉莉香片》便是以茶命名,开篇便说:“我给您沏的这一壶茉莉香片,也许是太苦了一点,我将要说给您听的一段香港传奇,恐怕也是一样的苦——香港是一个华美的但是悲哀的城。您先倒上一杯茶——当心烫!您尖着嘴轻轻吹着它,在茶烟缭绕中……”

事实上,张爱玲嘴上说的“苦”,并不是茉莉花茶的苦,而是生活中各种纷繁杂乱的之苦。茶在这里,成了一种美好的向往,一种能驱散鸦片烟味的好东西。

说书式的开头,是典型的、张爱玲式的向通俗小说的靠近。这里的茶自然不再是普通的茶,比作传奇,便影影绰绰可窥故事底色;而故事里的苦也不尽是一味的苦吧,拿茶作比,又多了些回味。

《桂花蒸》

《桂花蒸》讲的则是偷茶。阿小的男人,并没有明媒正娶她,也无金戒指,更养不活她。阿小自己在洋人家当阿妈。

男人来找她,“她给男人斟了一杯茶,她从来不偷茶的,男人来的时候是例外。男人双手捧着茶慢慢呷着……”以一杯偷来的茶,用喜剧效果,完成了阿小的悲壮爱情。

要知道,“苏州娘姨最是要强,受不了人家一点点眉高眼低。”阿小可是从来不贪的,如今却甘心偷茶,要是被发现了,岂不英名尽丧?晚节不保?偏她又这么地理直气壮。读来不免心中一阵悲凉。

《红玫瑰与白玫瑰》

“振保的生命里有两个女人,他说一个是他的白玫瑰,一个是他的红玫瑰。一个是圣洁的妻,一个是热烈的情妇……”这可以说是《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精髓。

同样是茶,到了《红玫瑰与白玫瑰》里,却成了调情的工具。

娇蕊故意让振保知道她记得他“喜欢喝清茶,在外国这些年,老是想吃没得吃。”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他心猿意马、意乱情迷。因为一个女人只有爱一个男人、在意一个男人,才会记得他身世背景,做过什么、爱吃什么。娇蕊对此和盘托出,振保也心知肚明。

两个人暧昧不明、各怀鬼胎,这时“阿妈送了绿茶进来,茶叶满满的浮在水面上,振保双手捧着玻璃杯,只是喝不进嘴去。他两眼望着茶,心里却研究出一个缘故来了。”娇蕊呢,“低着头,轻轻去拣杯中的茶叶拣半天,喝一口。”放肆地“把一条腿横扫过去,踢得他差一点泼翻了手中的茶。”此处一来无声胜有声,可借茶传情。二来双方其实都在暗自筹划如何将对方拿下。

茶在整个调情过程中被描写得极其生动,张力十足,也可以看出张爱玲对饮茶细节把控十分精准,对喝茶必有一定研究。

《半生缘》

还记得世钧与曼桢相遇时的情景吗

问:“你是哪里人”答:“六安,产茶叶的地方。”不得不感叹,张爱玲的工笔精湛。曼桢和世钧那悠悠“半生缘”,便始自一杯茶。这杯茶,无香无味,只略带少许茶色。

这杯茶,并不是什么好茶,像洗桌布的水。他们几个人在过年那天在一家灰扑扑的小食店里碰上了,凑在一张桌子上吃饭,唤店家拿纸来擦筷子,曼桢便说:“就在茶杯里涮一涮吧,这茶我想你们也不见得要吃的。”

看似平淡无奇的一个场景,细究起来,日后两人之间的得不到、已失去、回不去,是不是从这一杯不体面的茶开始就铺垫好了?一切都仿佛是注定的,悠悠半生,就像是那杯茶,清冷、苦涩又难言。

《半生缘》中心灵寻爱与人世鸿沟突显的落差,就是张爱玲一世的情爱。茶,清新、清心、清静、清寂、清净,《半生缘》中的对六安茶的轻描淡写,又不失文雅之趣。

《倾城之恋》

范柳原举起茶杯对流苏说:“你迎着亮瞧瞧,里头的景倒使我想起马来的森林。”

流苏没有看见什么森林,“杯里的残茶向一边倾过来,绿色的茶叶粘在玻璃上,橫斜有致,迎着光,看上去像一棵翠生生的芭蕉。底下堆积着的茶叶,盘结错杂,就像没膝的蔓草与蓬蒿。”

在张爱玲看来,流苏描画的不是茶叶,而是她那如蔓草与蓬蒿般的凌乱。

《怨女》

最难忘的情景莫过于银娣上吊之前,“拿桌上的茶壶,就着壶嘴喝了一口,冷茶泡了一夜,非常苦”。

那是她自杀前的心情写照,清冷、苦涩。她死意已决,顾不得许多。这一口茶便道尽了银娣的凄楚。如此神来之笔,足以看出张爱玲是喝茶的行家。《怨女》中,银娣便是一个嗜茶的女人。在穿孝期不能戴耳环,她耳朵眼里塞了根茶叶蒂。

如此凡事有茶,可知是真的喜欢。

诗清只为饮茶多,张爱玲的爱茶,大概也跟她的为人处世有关,或者说,与她的为人处世相吻合。

张爱玲的家世显赫,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鸿章的长女。这样的家庭虽然是衣食无忧但却是张爱玲痛苦的开始。在她极富传奇的一生中,有绚丽惊世的成名过往,有痴心不悔的爱情经历,有十里洋场的上海故事,有华美悲凉的香港情缘,还有离群索居的人生迟暮。

文字像一把华丽又寒冷的剑,她优雅地挥舞着。爱情像一场绚烂而冒险的旅程,她坚定地飞蛾扑火。

她,是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

也许,就像她自己说的:因为懂得,所以宽容。因为爱过,所以慈悲。

THE END
1.故事汇三个女人一台戏,四个女人呢?故事汇。 晚饭后散步,咏梅突然说:好奇怪,这次小聚你们竟然没喝酒,也没人提喝酒。 另外三个异口同声地说:你想酒酒了? 咏梅大惊又无奈地说:我不会喝呀。但这次确实有一些奇怪呀,你们怎么不喝酒?要不要买点熟食回酒店下酒? https://www.jianshu.com/p/d5cb1df0b0a9
2.小渔村第七讲已点评作业刊总辑:茶客 编辑:小雨 美篇制作:小雨 参加点评老师:君玉、海上生明月、光阴的故事、风清云淡、枭、二顷田、苍海杨帆、玉竹草堂、烟雨沉轩、月墨清风、烛光、云叠罗汉、寻觅、顺之清、清雅人生、妙月成诗、嫣然回首、青凤、敏儿、老晕子、老憨、蓝桥、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0516/22/69474396_912783288.shtml
3.人生百态——劝酒生活是一团麻,那也是麻绳拧成的花,生活是一根线,也有那解不开的小疙瘩呀,生活是一条路,怎能没有坑坑洼洼,生活是一杯酒,饱https://www.meipian.cn/34f8oyk5
4.没茶没酒有故事年下漫画免费阅读「下拉观看」首页>没茶没酒有故事年下 没茶没酒有故事年下都市恋爱搞笑 85568 连载更新:2022-02-08 00:43:41第9章:礼物 作者IYooo 简介 在刚才,她突然冲向我,试图攻击我,结果被反应过来的我抓住了胳膊。我只用两根指头就夹断了她纤细的手腕,迫使她放弃抵抗。 https://www.ldzhihe.com/books/3443636632/
5.民间故事这一天,筵席上总算没出什么事。酒散后,方太守在楼下的大坪里设下一张长桌,桌上摆着文房四宝,让贵客们题诗祝寿。一时间,那些官员学士们,摇头晃脑,你一首我一首地和起来。你称赞我做得好,我又称赞他做得更好,闹哄哄地一片“好!好!好!”轮到一个叫贾百万的大财主做诗了,他闭着一双水泡眼睛,挺起一个https://www.yueyang.gov.cn/yysqw/43332/43334/43509/43524/43925/44161/content_1267197.html
6.孙亮诗歌选诗人孙亮的作品集无奈的在故事中紧紧合拢 一弯小溪怎能把污浊的尘世洗净 祈求涓涓的流淌 把大山中的清净囊入心门 可悲啊嬉戏践踏过它的甲乙路人 《酒魂》 作者:诗人孙亮 零星在远方张望 一闪一闪啊 我猜你一定抵不过醉酒芳香 来吧无需徘徊在深处迷茫 光着脚丫一起欣赏大海的狂浪 https://vip.chinawriter.com.cn/member/sunliang/viewarchives_215395.html
7.2018年度最佳品牌项目Top100,年终必看榜单!因此在今年,视频广告无疑成为品牌的主要发力点,好故事一贯洞察人心,也是与大众更真诚的沟通方式;与此同时,我们发现产品端的再创造和线下线上更统一的整合营销,能够为品牌实现商业目标和提高声量做出巨大贡献。 这一年,品牌年轻化的趋势仍在不断推进演变中,积极的氛围为整个行业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包括我们国宝级品牌故宫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988138319&efid=4UDRqaUcCvh8FXf2Ki7YZA
8.中国古镇100集笔记(中国古镇)剧评刘记酒馆 喝三杯 没有醉 可以赊账。山陕会馆 清末建筑的建筑群 花了80w两白银003 龙华 神秘大佛四川宜宾 屏山县 龙华古镇,八仙山上 不知道何时建立的大佛龙华镇 正月十四 民俗活动 女子踩桥,消灾祈福。传统活动源于宋代 盛于明清。历史上,龙华一直是军事重镇,清朝是驻军位置。一块石碑被百姓拿来做洗衣板了。禹帝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2283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