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锦茶铺,坐落于成都铁像寺东侧,是一家老成都传统样式的茶铺。
陈锦茶铺的露天茶园有一座戏台,也许节假日会有清音、川剧欣赏。
当然也可以选择坐在室内,尤其下雨天,欣赏水岸小景吧。
茶铺南面,360度美丽无死角。
茶铺十点开门营业,我来早了。
茶园西侧长廊,与铁像寺一墙之隔。
要一套成都老茶园的标配——盖碗茶
茶点了竹叶青,汤色美而新鲜,不过喝起来却是一股烫菠菜水的味道,令人怀疑是否经过了充分的炒烘制作。正喝得五脊六兽不知所措之时,走进茶园一位背着背篓叫卖麦芽糖的乡亲,迟疑片刻便呼救般地大喊:麦芽糖!麦芽糖!
茶过五巡才变得适口,下肚的几块麦芽糖也起了作用,人方巴适起来。
铁像寺始建于明朝,如今是一座尼众寺院。
寺院芭蕉
大化
铁像寺、陈锦茶铺所在一带也叫石羊场
因曾挖出汉代石羊而得名
距离城区较远,铁像寺水街不似锦里、宽窄巷子那样人多噪杂,这里是钟爱书茶咖啡的文青聚集地,也不乏远道而来猎奇的游客。
自然有竹
小憩片刻
铁像寺
静谧
铁像寺水街
散花书院,一座茶书院。
散花书院的得名应与李白有些关系,源自李白青年时期的一首诗吧。
登锦城散花楼
李白
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
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
飞梯绿云中,极目散我忧。
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
今来一登望,如上九天游。
李白25岁才出川,这首游历成都登临散花楼的古诗洋溢着李白青春才俊的气息。散花楼是唐朝成都的四大名楼之一,建于隋朝,毁于蒙元入侵成都。
锦城、锦官城是富产蜀锦的成都自蜀汉时期始有的别称,恰好杜甫也有一诗,诗中用了锦官城之名。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48岁入川,已是知天命的年纪,同时也进入创作的巅峰期。
李杜二人有着长达二十多年的交情,在人生的两端出川入川,又都留下蜀地的美丽诗篇,莫非是天作的缘分。
铁像寺水街的北端有洄澜塔
与洄澜塔隔街相望的是基督教光音堂钟楼
光音堂身后掩藏着一间酒店——成都隐庐,也是此次出差的旅居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