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校园控烟禁烟工作,进一步创建良好的师生学习、工作、生活环境,10月12日下午14时30分,我校在图书馆报告厅召开了禁烟控烟工作动员大会。董事长李德文先生、执行董事、监事长李雄虎先生、校长蔡远利教授、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陈少牧教授、副校长田晓皋教授以及各部门负责人、全体教职员工出席大会。会议由校长蔡远利教授主持。
董事长李德文先生强调:控烟工作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的任务,通过有效落实控烟措施,把创建无烟校园与建设文明校园、优化育人环境、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常抓不懈,确保控烟目标的实现。
为了消除和减少烟草烟雾的危害,创造良好的公共卫生环境,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创建一个文明、健康、和谐、无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促进师生的身心健康,对照国家教育部门、卫生部门颁布的“无烟学校参考标准”,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积极响应教育部门和卫生部门创建无烟学校活动的号召,完善活动措施,加强师生健康知识教育和控烟舆论宣传。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对吸烟危害的认识,积极主动参与控烟、戒烟活动,努力营造无烟、清洁、健康、和谐的育人环境,力争达到无烟校园的标准。
二、创建依据
(一)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
(二)国务院法制办《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送审稿)》。
(三)教育部《关于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禁烟的有关事项的通知》。
(四)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控烟工作的意见》。
(五)教育部、卫生部《无烟学校参考标准》(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
(六)厦门市人民政府《厦门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规定》。
三、基本要求
(一)校内所有公共场所、建筑物内一律禁止吸烟,不得设置吸烟室,不得摆放烟灰缸及其他烟具。
(二)校内重点区域,如大门、教学楼、宿舍楼、实验室、行政楼、会议室、教师办公室、室内运动场、图书馆、教职工和学生食堂、接待室、楼道、卫生间等设置醒目的禁烟标识。
(四)师生员工禁止吸烟,学校鼓励、引导有吸烟习惯的师生员工戒烟。
四、工作思路
“无烟校园”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期工程,涉及到全体师生员工及学院管理的方方面面。控烟工作坚持思想统一、制度完善、学校统筹、部门齐抓、全员参与的工作思路。具体工作中注重以宣传造氛围,以制度促规范,以检查保落实,以奖惩抓整改,以教育固成效,努力构建“无烟校园”的长效机制。
五、具体措施
(一)组织保证
1、成立学校控烟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蔡远利
副组长:陈少牧、田晓皋
组员:马建华、黄水荣、朱日丽、陈炜、李洪杰、何家汉、黄国良、汤伟明、李超、王宇松、林建森、李清河、刘志强、王加贤、冯良贵、刘岩民、张丽琴、李春辉、柯晶莹、吴庆年、王菲、周晓惠。
控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创建“无烟校园”的统一决策、细化具体运作细则、组织部署和督察奖惩工作。控烟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在校长办公室,在控烟工作领导小组的指挥下,具体落实控烟制度,对学校控烟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和督促各部门全面做好控烟工作。
2、组建控烟巡查监督队伍
由校长办公室督察科牵头,组建控烟巡查监督队伍。控烟巡查监督队伍由专任教师代表、行政教辅部门代表、后勤部门代表、学生代表组成。各部门、各教学教辅单位负责人均自然成为控烟巡查监督员,并从本单位人员总数中按10%的比例推荐控烟巡查监督员(不含本单位负责人),单位人数较少按比例不足1人的,选派1人参加。学生代表由各书院按所在学生人数的1%推荐参加控烟巡查监督员。各部门、各教学教辅单位、各书院自本方案发布之日起一周内,将本单位推荐的师生代表名单提交至校长办公室督察科,由校长办公室督察科负责组建控烟巡查监督队伍,在校控烟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组织开展全校范围内控烟巡查督导工作。控烟巡查监督员由学校任命挂牌上岗,并给每位巡查监督员办理控烟督察证和处罚通知书。每位巡查监督员任期一学期。校长办公室督察科负责拟定控烟巡查监督队伍的管理条例和奖惩条例,对表现优秀的巡查监督员予以表彰奖励。
(二)宣传教育
(三)明确责任
1、学工处(团委)、各院系、宣传部门、书院:负责全校师生无烟化的宣传工作。
实行书院分期值班责任制度,全面负责教学楼栋的控烟工作。值班书院应将教学楼栋的控烟工作纳入查课工作范畴,积极组织书院辅导员、学生干部队伍参与控烟劝导与督导工作。学校将组织对教学楼栋控烟工作的抽查评比,对书院控烟值班工作成效予以量化排名和公示,并将控烟工作作为辅导员月考核评比和优秀班集体评选的重要指标。
4、各院系、处室:各单位负责人为控烟第一责任人,对控烟工作负连带责任。负责本单位责任区域内的控烟工作及部门人员和来访客人的控烟的落实、监督与管理工作。
5、校长办公室:本单位负责人为学校行政机关控烟第一责任人,对控烟工作负连带责任。负责制定学院及机关控烟奖惩条例,督促全校各单位及师生员工控烟工作的落实、监督和管理工作。
6、各责任部门要根据本方案,针对本部门控烟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控烟工作办法与奖惩细则,落实明确控烟工作实施步骤,加强对控烟工作的评估管理。要求每个教职工及驻校单位人员做到不吸烟,并主动劝阻学生吸烟行为。
(四)处罚措施
1、教职员工违反禁烟规定处罚措施
(1)部门办公室或所在部门管理辖区内无明显的禁烟标识,发现未完全禁烟,有烟蒂、烟缸的,对所在部门控烟第一责任人处罚50元/次。从当月个人工资中扣除。
(2)对外单位人员在部门办公室或所在部门管理辖区内吸烟没有劝阻的,对所在部门控烟第一责任人处以50元/次罚款。从当月工资中扣除。
(3)全体教职工不得吸烟,违反者若被督查或举报属实,给予全校通报批评并处以100元/次罚款;每学年出现三次以上(含三次)违反控烟规定者,取消当学年绩效奖。并责令回家禁烟后方可回校上班。
(4)年终考评时控烟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制,即部门有吸烟者或违反学校控烟工作管理办法的不能评为先进处室,违规吸烟者不能评为先进个人。
2、在校学生违反禁烟规定处罚措施
在校学生违反禁烟规定,处以警告处分,扣综合测评分10分,参与由所在书院组织的公益劳动10次,并责令禁烟。
3、驻校单位及工作人员违反禁烟规定处罚措施
(1)对违反承诺售卖香烟的商家,直接解除合同。
(2)驻校单位所在公共场所里有人吸烟不予劝导或劝导不力的,对该驻校单位处以扣除50元/人/次的保证金处罚。
(3)驻校单位工作人员在校内任何区域吸烟,对该吸烟者所在驻校单位处以扣除100元/人/次的保证金处罚,并责令吸烟者所在驻校单位给予批评教育,如该吸烟者连续三次违禁且教育无效的,责令驻校单位与其解除合同关系并禁止入校。
(4)驻校单位负责人违反禁烟令被督查或举报属实的,给予批评教育并处以扣除100元/人/次的保证金处罚,连续三次违禁并教育无效者,与其解除合同并禁止入校。
(五)巡查监督
1、巡查监督工作采取每日校园巡查和接受举报重点突击检查相结合的办法。校长办公室督察科做好控烟巡查监督队伍每日轮班巡查安排,值班巡查监督员要积极开展工作,在校园内开展不定时控烟巡查监督工作,研究改进控烟的具体措施和方法,履行巡查监督的职责和任务。
2、巡查监督员必须坚持原则,不徇私情,讲求实效,并适当注意工作方法。
4、主要巡查监督内容:
1)各单位履行控烟职责情况;
2)校内重点区域设置醒目的禁烟标识情况;
4)校内公共场所、建筑屋内违禁设置吸烟室、违规摆放烟灰缸及其他烟具情况;
5)师生员工及驻校单位人员违禁吸烟、敬烟、递烟情况;
6)师生员工及驻校单位人员校内劝导吸烟者情况;
7)校内所有公共场所、建筑物内乱扔烟头、破坏无烟环境情况;
8)对校园内违反禁烟规定的单位和个人负有教育、宣传的职责。
5、巡查监督员做好每日巡查监督记录(详见附表),并将巡查情况和教育处理情况及时汇总至校长办公室督察科后上报校控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六、本方案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校控烟巡查监督队伍自学校任命成立之日起,开始对学校控烟工作实施每日巡查监督工作,履行巡查监督的职责和任务。
七、宣传资料
(一)吸烟的危害
(二)教育部、卫生部无烟学校参考标准
(三)教你10个窍门彻底戒烟
(四)帮你戒烟
近几十年的研究发现,吸烟者吸入大部分的主流烟草烟雾,其中的复杂化合物通过DNA损伤、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等机制造成不良健康结果。烟草烟雾中的有毒物和致癌物几乎损害吸烟者身体的每一个器官,目前烟草已成为全球前8位死因(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疾病、下呼吸道感染、COPD、HIV/AIDS、腹泻、结核、气管/支气管肺癌)中除了HIV/AIDS和腹泻外,其他六种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吸烟导致的主要疾病如下图所示。
▲肺癌及多种恶性肿瘤:90%以上的男性肺癌患者因吸烟引起,吸烟者肺癌发病率为不吸烟者的18倍。吸烟还可引起口腔癌、喉癌、食管癌、胃癌、胰腺癌、膀胱癌、肾癌、肝癌、白血病,以及女性宫颈癌等。
▲脑血管病:吸烟可增加脑出血、脑梗死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危险。我国吸烟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是不吸烟者的2~3.5倍,男性脑卒中病人中有90%以上是吸烟者。吸烟还会损伤脑细胞,损害记忆力,影响人的思考判断能力,甚至精神紊乱、老年痴呆。
▲孕妇吸烟对胎儿健康的损害:易引起自发性流产、早产、死产或宫外孕,会严重影响胎儿发育的各个阶段,引起胎儿发育迟缓、先天畸型(如唇裂、腭裂、无脑儿、先天性心脏病、肢体残缺),影响子女智力及发育。
▲其他疾病:吸烟还可引起消化性溃疡、胃炎和食管、结肠疾患,增加糖尿病发病风险,导致口腔癌、口腔白斑、白色念珠菌感染以及中毒性视神经病变、视觉适应性減退、黄斑变性、白内障等多系统疾病。
(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
一、建立学校控烟制度
2、将控烟工作纳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
3、制定校内控烟管理规章制度。制度中应包括下列核心内容:
(1)任何人(包括外来人员)都不得在校园内指定吸烟区以外区域吸烟。
(3)将履行控烟职责的情况作为师生员工评优评先的参考指标之一。
(4)教师不在学生面前吸烟,不接受学生敬烟,不向学生递烟。
(5)教师应劝阻学生吸烟。
(6)有鼓励或帮助教职员工戒烟的办法。
二、除指定室外吸烟区外全面禁烟,营造良好无烟环境
1、校园内除指定的室外吸烟区外,其他区域无人吸烟,非吸烟区无烟蒂、无吸烟者。
2、校园内重点区域,如大门、教学楼、宿舍楼、实验室、行政楼、会议室、教师办公室、室内运动场、图书馆、教职工和学生食堂、接待室、楼道、卫生间等有醒目的禁烟标识。
3、非吸烟区不得摆放烟灰缸及其他烟具。
4、吸烟区设置合理(室外、通风、偏僻)
5、吸烟区悬挂、张贴烟草危害的宣传品。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控烟宣传活动
1、利用宣传栏、展版、广播、电视等形式进行控烟宣传。
2、利用课堂、讲座等形式对学生开展控烟教育,将烟草危害、不尝试吸烟、劝阻他人吸烟、拒绝吸二手烟等内容作为控烟核心知识点。
3、将控烟教育纳入新生入学教育内容。
4、利用世界无烟日开展控烟宣传活动。
四、加强控烟监督检查
1、控烟监督员能认真履行劝阻吸烟人在非吸烟区吸烟的职责。
2、全体师生员工均有对在校园内违反控烟规定的行为进行劝阻的义务。
3、定期组织对学校各部门、各院系控烟工作进行检查,每年至少一次。
3、加强戒烟意识:明确目标改变工作环境及与吸烟有关的老习惯,戒烟者会主动想到不再吸烟的决心。要有这种意识,即戒烟几天后味觉和嗅觉就会好起来。
4、寻找替代办法:戒烟后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在受到引诱的情况下找到不吸烟的替代办法:做一些技巧游戏,使两只手不闲着,通过刷牙使口腔里产生一种不想吸烟的味道,或者通过令人兴奋的谈话转移注意力。如果您喜欢每天早晨喝完咖啡后抽一支烟,那么您把每天早晨喝咖啡必成喝茶。
5、打赌:一些过去曾吸烟的人有过戒烟打赌的好经验,其效果之一是公开戒烟,并争取得到朋友和同事们的支持。
6、少参加聚会:刚开始戒烟时要避免受到吸烟的引诱。如果有朋友邀请你参加非常好的聚会,而参加聚会的人都吸烟,那么至少在戒烟;初期应婉言拒绝参加此类聚会,直到自己觉得没有烟瘾为止。
7、游泳、踢球和洗蒸汽浴:经常运动会提高情绪,冲谈烟瘾,体育运动会使紧张不安的神经镇静下来,并且会消耗热量。
8、扔掉吸烟用具:烟灰缸,打火机和香烟都会对戒烟者产生刺激,应该把它们统统扔掉。
10、经受得住重新吸烟的考验:戒烟后又吸烟不等于戒烟失败,吸了一口或一支烟后并不是“一切都太晚了”,但要仔细分析重新吸烟的原因,避免以后重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