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开的咖啡馆、上榜的“网红店”、试水的“直播间”……一组数据展示了虹口区凉城新村街道个体工商户发展良好势头:截至9月初,凉城辖区个体工商户总量已达1300余户、占辖区经营主体35.6%,总量和占比同比实现稳中有升,为促进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发挥了蓄水池作用。
个体工商户发展回暖向好的背后,是凉城市场监管所认真贯彻《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依托“六度工作法”靠前指导、用心扶持、精准培育,为个体工商户积蓄动能的默默付出。
以行政许可“加速度”实现服务“有温度”
“真的没想到,在老家最快也要一周才能办下来的许可证,到了凉城这里竟然是直接办、现场办,当天就拿了证。‘上海速度’真的很给力很温暖!”谈起凉城市场监管所的窗口服务,辖区某加盟连锁店负责人连连称赞。
行政许可审批一度是影响个体工商户发展预期的“梗阻点”。凉城市场监管所高度重视行政许可审批工作,把提升窗口办结速度、降低个体开办成本作为拓展个体经济发展的服务线,以办结“速度”提升服务“温度”。
所里将证照办理群众满意度纳入窗口考核,加强对窗口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和作风建设,不定期组织商户满意度调查,不断优化服务、自我加压,窗口事项实行主动告知、跨前服务,一次性讲清问题,探索形成“三办”模式:对于商户比较集中、涉及许可证需要现场查看的,或者有特殊困难经营户,主动靠前实现“上门办”;开通“绿色通道”,针对一些文化程度不高、不会熟练使用网络工具的工商户,在接待窗口安排专人服务,实现“帮着办”;简化工作程序,对个体工商户变更登记、酒类商品经营纳入食品经营许可等改革政策,实现“直接办”。去年以来,凉城市场监管所通过“三办”模式,共为600余户次个体工商户提供注册许可服务,商户满意率达100%。
以政策支持“普及度”实现帮扶“有力度”
个人创业能否申请贷款补贴?个体工商户能否直接变成企业?年度经营异常状态如何有效防范化解……这些一度影响和困扰个体工商户的政策性问题,在凉城市场监管所辖区得到了广泛普及和解答。凉城融凯工艺品商城朱经理表示:“现在市场所老师经常到市场来宣传普及新政策,让商户切实享受到了政策红利,感受到了政府关心,我们发展信心更足啦!”
今年结合大调研工作,围绕个体工商户因年报漏填导致列入“经营异常”、成长型商户因经营者变更导致品牌流失等政策盲区问题,凉城市场监管所领导深入奎照市场、广粤市场以及融凯工艺品商场等商户集聚地,现场解读政策,传授应对措施,不断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
以解难纾困“精准度”实现培育“有深度”
受大环境影响,辖区个体经济发展一度呈现内生动力不强、需求不足。
如何解决信心和预期问题?凉城市场监管所瞄准市场发展,以解难纾困为切入点,努力推进个体经济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培育新的个体经济“增长点”。他们联合属地街道、社区学校、党群服务中心等定期开展情况排摸,区分个体工商户发展水平和经营特点,按照生存型、成长型、创新型三个类别,制订具体培育计划,及时开展培训指导,不断提升个体户合规度和竞争力。
上半年,有发展势头良好的微商电商因为在网页推介中使用“最高级用语”被举报,所里经现场调查综合判定为初次违法且“情节轻微并即时纠正”,决定精准适用免罚清单,在维护执法严肃性同时又保护了商户发展信心,彰显执法力度和温度,产生了良好示范效应。外省市茶叶经营户因“外包装问题”被“职业打假人”连续举报,所里得知情况后,及时组织业务骨干对辖区茶叶商户开展专项辅导,解读茶叶包装标识等法律法规,提醒商户及时自查自纠、规避风险、规范经营。
凉城市场监管所所长周翀介绍说,随着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辖区微商电商、网络直播等新个体经济群体正快速增长,个体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情况问题,凉城市场监管所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做好精准扶持,加强品牌培育,提振发展信心,推动个体工商户健康发展,助力辖区经济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