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五岁女孩挣钱为妈妈换肾她背负着太过残忍的重压

在美丽的童话中,星光下有天使守护着孩子酣然入梦。无数个寒星闪烁的凌晨,在湖南常德市街头,有个疲惫不堪的小女孩还在磕磕绊绊地走着,向人们兜售着瓜子和鲜花……用挣来的钱为母亲治病。在某种程度上,拯救这孩子的生命与生活,和救助她的妈妈同样紧迫!

2002年3月31日凌晨,常德市第三人民医院(以下简称“三医院”)一片沉静与黑暗。3时23分,外科大楼里,一声细弱、颤抖的童音穿过夜幕飘来:“妈妈,我回来了!”

躺在三楼抢救室病床上的曾梅闻声一震,立即挣扎着欠起身来回应:“颖颖,颖颖,别害怕!”

在病危母亲不断的壮胆声中,7岁半的小女孩帅颖飞快地跑过一楼停放尸体的太平间,奔过阴森森的楼梯。

小帅颖身高不到1.2米,体重只有20公斤,比一般同龄孩子显得瘦弱。然而,就是在这个瘦弱孩童的身上,两年来一直延续着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

一诺千金5岁女孩要挣钱为妈妈换肾

1994年11月,颖颖出生在汉寿县一个工人家庭。那时,她和别的孩子一样,是父母捧在手心里的宝。然而,颖颖才两岁多,噩梦就缠上了她。

1997年2月,作为盗窃团伙的主犯,颖颖的爸爸被判处无期徒刑。1998年,颖颖的妈妈曾梅因工厂停产而下岗。1999年初,更大的打击接踵而至,年仅32岁的曾梅被确诊患了尿毒症。每三天要做一次血液透析,每次花费300元。

变卖完房子和全部家产后,医疗费无以为继的曾梅病情日益加重,亲人们都有意地与她们母女疏远,曾梅想到了死。

2000年5月的一天晚上,在三医院四楼的病房里,曾梅一直死死地望着那扇黑洞洞的窗户,决计从那里跳下去。

5岁半的颖颖敏感地意识到了什么,她扑到妈妈床前哭喊着:“妈妈!你不要死!颖颖会照顾你!颖颖会想办法给你换肾!”

从那天起,曾梅打消了自杀的念头。她想:能多陪女儿一天算一天。而颖颖呢,她开始实践自己的诺言――一个5岁半的小女孩对妈妈生命的承诺。

第二天晚上,颖颖花3元钱到一家花店买了3枝玫瑰,然后沿街边走边喊:“叔叔阿姨,买枝花吧!”可是七八里路走完了,花竟一支也没卖出去――没有人相信会有这么小的卖花姑娘,颖颖伤心得眼泪像断线的珠子般直往下掉。

终于,晚上10点多,在常德市汽车北站的一家茶店里,一位叔叔见颖颖可怜,以10元钱买下了她的花。颖颖捏着钱破涕为笑,一路奔跑着回医院向妈妈报喜:“妈妈,我赚到钱了!”颖颖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她做成第一笔生意的地方叫“冰美人茶店”。

从此,卖花成了这个小女孩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她知道哪里鲜花好卖,懂得哪一类顾客不抠门儿。叫卖途中,颖颖还顺带捡些饮料罐、废纸等卖钱。

这个5岁多小女孩的计划是:不仅要挣到自己和妈妈的生活费,还要赚钱给妈妈做透析,接下来就是积攒一大笔钱给妈妈换肾。

奔着这个目标,5岁多的颖颖独自艰难前行。打听到公共汽车上东西好卖,她就提着篮子转战在各路公共汽车上。有一次,一个司机故意弄翻她的篮子,瓜子、槟榔撒了半车厢。她一边趴到乘客的脚下捡,一边强忍着泪水不让自己哭出来。站起来后,她将一包瓜子送到司机跟前:“叔叔,别嫌我。我妈妈病了,等我赚钱救命呢!”车到终点站,她又懂事地帮乘务员清扫车厢,希望下一次跟车时能少受些责难。

妈妈病房的墙角有个固定的小石凳。2002年3月31日凌晨3时27分,颖颖刚刚回答记者几句问话,就抱着她那没能卖出去的14枝玫瑰花,坐在小石凳上睡着了。曾梅告诉记者:“孩子太累了,经常进屋10秒钟就能睡去。她这么小,既要上学,又要做家务和照顾病重的我,还要靠卖花、卖瓜子、卖破烂每月赚700多元钱,如果不是拼着小命,如何能做得到?”从5岁多开始,颖颖每天都要干16-18个小时的活。白天卖瓜子、捡破烂,晚上卖花,她小小的脚步每天都要走遍大半个常德市区。

角色倒置她成了妈妈的“妈妈”

“我很依赖女儿,我和她的角色好像完全颠倒了,几岁的她倒像是我的妈妈。要是没有她,我已经死过好多次了。”说这话的时候,曾梅的脸上泪水狂流。

颖颖哭着跳下车,伸开双臂挡在车前:“叔叔,我妈妈要到常德市医院做透析,汉寿县医院做不了,你拉她回汉寿她会死的!”

急救车司机黑着脸说:“我们有原则,我们的车只能将病人带回自己医院。要不,你另外叫常德来车。”

颖颖上前抱住司机的双腿跪下:“来不及了!那样妈妈还是会死!叔叔,你良心好,救救我妈妈!”这时,围观的人群愤怒了,纷纷指责司机,司机这才将她们母女送到常德市三医院。那次,医生说,如果再迟10分钟,曾梅就没救了。

记者亲眼目睹了这样一幕情景:2002年3月31日上午9时3分,值班的医生第三次催促曾梅:“吊针不能停,你得赶紧买药水来。”曾梅咬咬牙,轻轻推了一下蜷缩在她脚旁睡得正香的女儿。记者怎么也没有料到,只睡了五个多小时的颖颖竟然像战士听到冲锋号一样,一跃而起,迅速穿好衣服,攥着60元钱上路了。

颖颖要到10多公里外的火车站旁替妈妈买药。医院的药费贵,妈妈用不起,两年多来,妈妈的药大部分都是颖颖从批发市场买回来的。步行10分钟后,颖颖登上开往火车站的28路公共汽车。半小时后,颖颖到达常德市××药业有限公司。

付了款,颖颖摇摇头对记者说:“这里批发只要5元一盒,可医院要40元。”她还告诉记者,12盒药只够妈妈用4天。但由于没钱,她不能一次买更多,只能等她赚到钱再来买。从仓库里拿到药,颖颖没有立即出门,而是蹲在地上将药一盒盒从塑料袋里拿出来点数,直到确认无误后才背起袋子往回赶。

10时47分,颖颖将针药水送到护士手中。10时49分,她到门诊交费,然后拿着妈妈的血样到中心值班室化验。10时53分,给妈妈倒尿盆,开始洗妈妈换下来的内衣……

曾梅病房的床头柜上放着一包奶粉,那是3月30日颖颖从副食批发市场买来给妈妈补身子的。旁边还有一瓶价值两元的芦荟洗面奶,颖颖说妈妈爱美,让她高兴高兴。同时批发回来的还有一小包袋装面条,为此,颖颖被妈妈责怪了一通:“面条买袋装的多不合算?下次去菜市场一斤一斤地买散装的。”颖颖知错地点头。

“爸爸不好”是颖颖对爸爸的评价。爸爸去坐牢的时候,颖颖才两岁多,她对爸爸不可能有太多的依恋。可是,她知道妈妈非常爱爸爸。妈妈走不了路,不能去看爸爸,她就主动代替妈妈去。去年端午节的前一天晚上,她买了两串粽子。一人赶往30多公里外的德山监狱探监。爸爸以为是那些早已不来往的亲戚施舍的粽子,说什么也不肯收。颖颖只好强忍泪水告别爸爸:“你好好改造。”然后提着粽子一路哭回来。

“别人说我的女儿就像一头牛。每天晚上,孩子睡着了,我总是摸着她的脸流好久的泪。我想,这孩子一定是前世欠了我的债,这辈子来还我。”对记者说这话的时候,曾梅无限愧疚与凄凉。

优异的成绩点缀她多梦而忧伤的童年

颖颖说,她几乎每天都要从“肯德基”经过,也知道那是别的孩子最喜欢去的地方。可是,她只能偶尔趴在玻璃上看一眼,不能进去,因为里面的孩子不买花,也不爱吃五角钱一包的瓜子。对颖颖来说,“肯德基”离她太遥远了。

今年新学期开学后,学校动员学生订牛奶,颖颖班上的同学都订了,只有她没订。可颖颖一直是“老师的小帮手”――由她给同学们分发牛奶。第一天回到家,她对妈妈说:“妈妈,我的嘴巴都快舔干了!“原来,她每给一个同学发一瓶奶,就忍不住舔一下嘴唇。

颖颖也没有任何玩具,她从4岁起就没添置过衣服,只有一件棉袄除外――那是上学期期末考试她得了第一名后学校特别奖给她的。平常她穿的都是好心人送的旧衣服。

去年下半年,颖颖上学后,妈妈规定她周一到周五不得去挣钱。可事实上,这条规定是何等的苍白无力!妈妈要钱买药,家里吃了上顿没下顿,老师交代要买辅导资料……颖颖若不及时出去做生意,钱会从天下掉下来么?所以,上学后,颖颖常常不得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颖颖在班上的成绩仍是最好的。去年期末考试,她的语文、数学都是满分。随手翻开她的作业本,每一个字都写得工工整整,几乎找不到一处错误。

救救孩子幼小的她身心已不堪重负

在多方帮助下,2001年4月27日,颖颖的梦想成真:妈妈实施了肾移植手术!可是换肾后,曾梅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摆脱死神的纠缠。目前,她的双眼几乎看不见了,全身浮肿得吓人,记忆力也衰退得厉害,有时候,颖颖中午炒了什么菜给她吃,晚上她已记不起来了。

离开常德前,记者跟颖颖回了一趟她和妈妈花70元租住的屋子。那是一栋摇摇欲坠的二层楼房,经过一道木楼梯,门口第一间就是她们的家。进门处放着锅碗瓢盆,那是颖颖做饭的“厨房”;再往里是母女俩的“床”――地板上铺着一张草席,放着一床棉被;旁边堆着两个纤维袋,那是她们的“衣柜”;房子中间拉了一道铁丝,铁丝上挂了一排塑料袋,有的装着颖颖没卖完的瓜子、槟榔,有的装着妈妈吃的各种药。这就是她和妈妈的全部家当。

回家的路上,颖颖买了一元钱肉,将五角钱一把的萝卜苗砍价砍到四角后买了半把。一进屋,她就忙着洗肉切菜。她说,妈妈一个多星期没沾荤腥,今天刚拆了导管,得给她增加营养――用那点儿肉煮一碗汤。

她一边煮汤,一边像大人似的叹气:“实际上,我也和妈妈一样,只想哭,可是哭有什么用?”接着她又幽幽地问记者:“阿姨,你说,我怎么才能挣到很多的钱,让妈妈的病快点儿好起来啊?”记者语塞,不敢正视她那双企盼的眼睛。

颖颖背负着一份对她这个年纪的孩子来说太过残忍的重压,她的生命和健康已严重透支,她的生活再也不能这样继续下去!在某种程度上,拯救这孩子的生命与生活,和救助她的妈妈同样紧迫!

THE END
1.林州市茶店镇:种下中药材开出致富方“今年我们村新流转出去了400余亩地,主要以山坡地为主,集中发展中药材产业,既能解决撂荒问题,提高种地效益,又能带动部分群众在家门口挣钱。”辛店村党支部书记李建强说到。 近年来,茶店镇紧紧围绕乡村产业振兴,持续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立足镇情,大力扶持中药材产业发展,以太行菊为主,逐步形成艾草、丹参、连翘、板蓝https://www.hntv.tv/rhh-3179280439/article/1/1771006830362750978
2.开茶叶店赚钱的老板,靠的可不是咱普通老百姓喜欢喝茶过去买茶的这些我一哥们儿,开茶店做这行业二三十年了,生意好的时候,在茶城古玩城等地方,开了好几家店。 但这两年,我这哥们儿只留了一个店铺,其他的都关停了。为啥?不挣钱了呗! 赚不到钱,这开店的老板把店铺关掉最直接的原因! 茶,在头些年,可以送礼,这是开茶店最暴利的原因之一。但现在,这玩意儿送人,不好使了! 喝茶https://www.toutiao.com/w/7448216534712926986/
3.失业了!用积蓄开个茶叶店过躺平的日子?放心,99%的概率会倒闭春茶如今失业了,想用积蓄开个茶叶店,过躺平的日子,还有理有据地说:街边的茶叶店,旁边店铺换了很多家,就茶叶店十几年不倒,开茶叶店好像很赚钱。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挖开茶叶店长久不倒的内幕,就知道:余生,要不要开个茶叶店,赚钱。 茶店背后,不同的人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54O02EK05521DRF.html
4.39元自助火锅加盟怎么样39元自助火锅怎么挣钱39元自助火锅加盟怎么样 39元自助火锅怎么挣钱 火锅是一种大家都非常喜欢的餐饮种类,不少想做餐饮生意的人会比较倾向于开一家火锅店,尤其是那种价格比较亲民的自助火锅店更受欢迎,39元自助火锅就是一个很不错的创业选择,那么39元自助火锅加盟怎么样? 39元自助火锅加盟怎么样?http://wap.91jm.com/news/02dr1TB53006.htm
5.茶楼茶馆未来经营与趋势在哪里?本文告诉你答案!–门店经营其中,现有茶馆和正在筹建的新茶馆中,三四百米的居多,约占50%左右。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可能原因很多。比如,部分茶馆投资者从“试一把”开始向“多投资、多挣钱” 迈进了一大步;部分茶馆投资者虽然看好茶馆业的前景,但流动资金不够充分,或者缺乏项目和项目储备,因而还不能或还不敢大投资。http://wx.mjzhcl.com/?p=822
6.毕节日报“锡箔纸加工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果开办这样一间工厂,能带领乡亲们一起挣钱。”刘江林说。 刘江林操作机器 有劳动力,有市场,刘江林说干就干,办证件、买机器、建工厂、招工……工厂建好了,技术是关键。刘江林组织务工群众到外地学习敲锡箔技术,学成回来,工资付到9000余元。 “只要细心、有耐心,周边老乡都可以来厂https://rb.bjsyqw.com/h5/html5/2024-12/25/content_94226_1677173.htm
7.郧阳区樱桃沟:春节日接待游客上万人在家门口就能挣钱云上十堰讯(十堰日报)文/图 记者 全正 报道:2月5日是大年初一,郧阳区茶店镇樱桃沟村樱桃小镇内热闹非凡,“郧阳首届民俗花灯文化艺术节”正在这里精彩上演。据了解,该村近两千名村民全员上阵,用勤劳的双手建设幸福家园,创造美好生活。 陈浩是该村十一组村民,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自家商店里忙碌。陈浩告诉记者,借着http://m-shiyan.cjyun.org/p/260240.html
8.围绕旅游名片做“兴业致富”大文章——万州组织创业指导专家走进安溪村村民杨春梅,近10年来,靠一双勤劳的双手,发展了80多亩的李子园等种植产业,还养鸡、喂鱼、经营农家乐等;茶店村乔正安也是一位有上十年经验的李子种植大户,千多亩的李子园,撑起了当地农业产业的一片天;安溪村养鸡大户程刚,养殖1000多只跑山鸡,成为当地有名的致富带头人;安溪村张勇刚,既是长岭镇返乡创业园的https://wap.cqcb.com/shangyou_news/NewsDetail?classId=644&newsId=4607163
9.小宾同学发现关注小说的“三要素”,可以更好地理解小说的主题老赵刚上班的时候挣钱少,买的是一二十块钱的茶,后来挣钱多了,尤其当了单位的小头头儿后挣钱多了,喝的茶就上了档次,从一百到三百再到五百。别人一天抽两包烟,一个月下来成千块钱冒了烟,而且可能还会熏黑肺,而喝茶不仅解渴而且还养生,所以老赵每次领了工资,首先到介休最好的茶店,花五百块钱给自己买上一斤“https://www.zujuan.com/question/detail-5541362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