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监管政策发展的趋势来看,各国对于电子烟的监管力度正在不断加强,政府针对蒸汽型电子烟的政策大多按是否含有尼古丁及其用途分类,主要分为一般消费品、医药产品和烟草制品三类。我国电子烟国家标准已获批准,预计2019年10月前将正式出台,目前HNB(加热不燃烧)纳入监管已经明确,蒸汽电子烟烟油的监管标准尚不明确,不过参考北美及欧洲等电子烟成熟市场的监管标准,未来很可能以尼古丁为标准界定电子烟生产、销售、使用。
各国电子烟监管环境加速改善
新型烟草中,电子烟因起源相对较早,进入的市场相比加热不燃烧烟更多,监管政策更为成熟。按照各国对电子烟的属性定位及是否禁止销售和使用的差异,可将电子烟的监管方式分为以下五类:视为烟草制品进行监管、视为医药产品进行监管、视为普通消费品进行监管、禁止销售、禁止销售和使用。从下表可知,已出电子烟监管法规的国家或地区中,将电子烟视为烟草制品进行监管,或者禁止含尼古丁电子烟销售的占大多数。烟草消费大国中,中国与俄罗斯皆视其为普通消费品,并没有额外的监管法规,美国及部分欧盟国家将其视为烟草制品管制,印尼与日本则禁售含尼古丁的电子烟。
随着新型烟草产品的渗透率及普及度逐渐提高,世界各国针对新型烟草产品的政策相继出台,对于新型烟草产品的监管措施也逐渐明晰。目前,各国政府针对蒸汽型电子烟的政策主要按照是否含有尼古丁及其用途主要分为三类:一般消费品、医药产品和烟草制品。
国内行业监管体系建设正在进行
在各国对于电子烟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的同时,近年中国与地方政府也积极组建电子烟协会,以完善国内电子烟监管法规。2017年1月,中国电子商会(直属工信部)电子烟行业委员会在深圳成立,重点从会员、行业大会、行业标准、培训和国际交流等方面开展工作。2018年6月,国家强制性标准计划《电子烟》、国家标准计划《电子烟液烟碱、丙二醇和丙三醇的测定气相色谱法》已进入审查阶段,若审查无异,将分别在未来24个月和12个月由国标委批准通过,有效规范我国电子烟行业标准和发展。
目前,国内各类型大大小小的电子雾化烟产品、品牌众多,行业格局分散且产品质量良莠不齐。诸如储油仓玻纤不达标、烟油尼古丁超标等问题也是屡见不鲜。因此前瞻产业研究院结合国内电子烟行业的现状得出,在《电子烟》行业标准发布实施后,将让行业发展有据可循,加速不达标中小烟企业的出清和淘汰。另一方面,行标将对电子雾化烟烟油中的烟碱、丙二醇、萃取溶剂等物质的限值作出明确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将有望降低电子雾化烟有害物质的释放。
地区控烟条令相继将电子烟纳入禁烟范围
2018年8月3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关于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的通告》,此通告对电子烟的销售管理标准与卷烟一致。2019年1月1如,最新修订的《杭州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正式实施,电子烟和普通卷烟一样被列入禁烟范围。2019年6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正式将电子烟纳入控烟范围。综合列表中已发布的地区控烟政策可以得出,我国开始打造健康、规范的电子烟环境,且电子烟产品未来可能会被作为烟草制品管制。虽然作为烟草制品管制会对电子烟带来一定限制,但是销售场景的丰富以及产品质量的提升,将有助于产品在烟民中的逐步渗透。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新型烟草制品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新型烟草制品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新型烟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