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神奇的东方树叶”作为日常饮品的国度,中国,几乎人人饮茶。从烟火人家到金马玉堂,茶是最日常也是最雅致的事。叫得出名字的茶叶就有数百种。龙井、毛尖、碧螺春、太平猴魁……每种茶叶都有自己的采摘方式和制作工艺,根据工艺和原叶的区别也有等级之分。茶叶东渡日本、传至西方,全世界都有了自己对茶的诠释,而花茶却是中国始终独有的,尤其是茉莉香片,承载着中国特有的审美与高洁灵魂,慈溪爱不释手,老舍先生也钟爱至极。茉莉香片的等级有很多种,从前都用一花、二花、三花命名,自从制茶大师徐金华创制了“碧潭飘雪”,极品茉莉花茶就有了这个诗意的名称:
2011年,碧潭飘雪获得中国茶叶学会“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一等奖;
2015年-2017年,碧潭飘雪连续三届获得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全国茉莉花茶质量金奖;
2017年全国茉莉花茶产品质量特别金奖
2019年全国茉莉花茶产品质量特别金奖
2020年,碧潭飘雪获得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最具创意奖;
2021年,碧潭飘雪获得国际茶业博览会金奖;
2016年,碧潭飘雪获得世界茶联合会国际名茶评比金奖。
……
从茉莉香片到“碧潭飘雪”,茉莉花茶的高端之路由此开启,碧潭飘雪特有的窨制工艺更被列入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将茉莉花茶的品质推向了新一代原香茉莉花茶的高度。
01
高端-六鲜精控技术
①鲜采:
而普通茉莉花茶,因花茶香气浓烈,所以制茶的商家往往使用陈年绿茶,然后以茉莉花香来镇住陈茶味道。
②鲜花:
碧潭飘雪开启茉莉花的寻香之旅,将目光锁定到零污染零农药残留的茉莉之乡——广西横县。横线双瓣茉莉花,是茉莉花中的上品,遵循碧潭飘雪创制人徐公的“抢香”传统,只采摘夏至午后3点的茉莉花蓓蕾,此时,茉莉花在正午阳光的加持下正要盛放,芳香也将要达到峰值,这一刻才是花朵最完美的一刻,也是抢香的最佳时刻。
“抢”到新鲜茉莉后,要通过摊放、收堆、翻动,来控制茉莉花的温度保持在32℃至今37℃,保证茉莉的生机旺盛,并促进其开放、最大程度吐香;同时还要讲含苞待放的花和不能正常开放的如青籽、成熟度不高的花骨朵等筛选分开,以保证留下的都是鲜灵的上品茉莉。
③鲜存:
碧潭飘雪的茶坯是炒青绿茶,将鲜叶采来,进行炒制杀青,揉捻干燥后的半成品竹叶青绿茶,放入冷鲜库中保存,等待与茉莉花合二为一。
④鲜炒:
碧潭飘雪在茉莉花与竹叶青茶的糅合上,与其他茉莉花茶不同,另具玲珑巧思——1:5的下花量高于所有茉莉花茶,让每一泡碧潭飘雪都融入100多茉莉花的倾向;在经过六次窨制之后,提花不再进行烘干,最大程度地保证碧潭飘雪茶与花的鲜灵度,最后的“拼花”工序是点睛之笔,剔除残缺异物,加入花形完整大朵洁白的茉莉花,让茉莉花肆意绽放于每一碗碧潭飘雪之中,让花香与茶香相得益彰,让品茶人尽享飘雪时刻。
⑤鲜装:
经过六次窨制,一次提花,每一小袋碧潭飘雪都按照42%的黄金比例存装。碧潭飘雪独创瞬时充氮工艺,彻底隔绝外界对花茶品质的影响,确保好茶不氧化、不吸味、不受潮、不破碎,让“鲜”味长期稳定。
⑥鲜饮:
冲泡碧潭飘雪,宜用瓷质细腻的盖碗,90℃左右水温,静候10秒钟,即可得一碗如诗如画的茶汤。绿茶作底,茶汤浅碧深绿,一汪清凉,如潭水,也是冲泡使用的清冽潭底清泉;茉莉花瓣清香轻盈,漂于水上,香气四溢,轻灵似雪,这一番赏心悦目的意境,带给饮茶者茶叶之外的精神享受。
02
高端-六窨一提非遗制茶工艺
碧潭飘雪的“茉莉花茶传统窨制工艺”于2011年被列为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而这种高规格的窨制,要历经六次。如此循环往复,每次窨制间隔3-5天。历经六窨后,最后一“提”,是指提花,不同于传统茉莉花茶,将花茶中的茉莉“提走”,不留一丝花瓣,让茉莉花茶只闻其香,不见其形。
碧潭飘雪的“提花”不再进行烘干,最大程度地保证碧潭飘雪茶与花的鲜灵度,最后的“拼花”工序是点睛之笔,剔除残缺异物,加入花形完整大朵洁白的茉莉花,让茉莉花肆意绽放于每一碗碧潭飘雪之中,让花香与茶香相得益彰,让品茶人尽享飘雪时刻。
碧潭飘雪,茶香中透出花香,又能见到花形。随后再将碧潭飘雪烧火炒制一番,使得花与茶的结合更加圆融。
03
高端-定义品级
茉莉花素有“人间第一香”之美誉,淡雅含蓄,绵长悠远,如此中庸的禅意,非常符合中国历来尊崇的含蓄蕴藉的东方审美。1000多年前南宋,茉莉花茶就以“茉莉香片”这样一个自带香气的美丽名字,出现在中国人的生活里。然而碧潭飘雪的出现,重新定义了茉莉花茶的品类高度,新一代原香茉莉花茶的香气必然将散播至远方。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