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青年学生背负的思想道德建设使命研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内涵为基础理论文章类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这对当前青年学生担负起思想道德建设的使命工作具有深远的指导作用。深入分析新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青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之间的关系是现实所需、时代所需,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四项要求也为我们青年学生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现实途径。

关键词: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年思想道德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了许多新的重大部署,这对当代青年学生担负起思想道德建设的工作而言具有深远的指导作用。长期以来大学生在意识形态领域、生活领域,出现了许多令人担忧的现象,如若不能及时解决,势必会影响青年人的发展,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还可能会动摇国之根基,引起社会动乱。特殊的时期决定了当代青年大学生必将成为新时代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为此,青年学生担负的新时代下思想道德建设的使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必须着力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大学生新风尚,为青年学子筑好坚定的理想信念之基。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关系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青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内容

核心价值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动力源泉,既体现了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自由解放、改革拼搏的创新精神,又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价值准则,是当下中国思想道德建设文明成果的高度凝练。这一理论成果为我们进行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实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必然目标。因此,新时期的青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要在保持自身文化特殊性的基础上,积极吸收核心价值观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和道德建设要求,在形成自身文化特色的同时又能符合核心价值观精神文明的建设内容,提高自身伦理道德水平,促进全面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落到实处。

(二)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凝练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总目标,描绘了美好的社会蓝图,阐释了社会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表达了“中国梦”的理想价值追求,符合了个人、社会、国家的根本利益和总要求。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植根于现代社会土壤,符合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念的传播,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目标,符合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其建设也必将会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有助于核心价值观精神诉求的表达。

二青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现状分析

(一)功利性倾向日益突出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大众化,大学生数量日趋增多。随之所带来的就业压力也日益增大,面对周边巨大的竞争与未来发展的职业压力,学生学习动机出现动摇,以应试为学习动力,平时忙于各种考证,不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学习品质的打造,学习的功利性倾向日益突出。

(二)暴力化现象日趋增多

大学校园暴力事件是当下一个极其令人惊悚的现象,如北大弑母案、复旦投毒案、云大连环杀人案等每一件都令人感到惊恐和叹息甚至窒息,中国的教育体制到底在培养怎样的人才,而中国未来的教育又该何去何从。细看校园暴力事件,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悲剧的出现与当前的大学生道德素质和校园文化环境有着密切关系。

(三)学校文化建设混乱现象严重

当下高校文化建设存在重物质文化建设,轻精神文化建设的现象,这不利于高校文化的平衡发展,也不利于高校的长远建设。某些高校将大学文化建设误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又把校园文化建设等同于物质化建设,相对忽视了对于精神文化建设投入,使得教育投入更多的停留在学生教育的表面,更多的停留在学校文化建设的表面。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建设的路径

(一)弘扬爱国精神,克服文化建设功利化

爱国主义是传承中华民族最核心的精神,自古至今都涌现出无数爱国人物,屈原的愤投汨罗江、苏武牧羊二十载等,但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并不仅仅是关键时有共赴国难的勇气,更得有平时对爱国坚定的忠诚,对爱国深刻的把握。

爱国主义的内涵是具体的。从内容上看,爱国主义教育是以爱社会主义教育为核心,拥护党的领导,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看齐意识、核心意识。拥护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不是单纯的口头叫嚣式的拥护,而是切实学习和研究相应的理论著作,补足思想精神之钙,正本固原,增强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二)塑造敬业品格,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敬业精神是每个公民都应有的准则。对敬业精神的培养能够为青年大学生进入社会奠定精神基础。劳动相对而言不仅是具体的劳动,更是一种思考的劳动。对大学生而言,现阶段不需要直接从事体力劳动,学习仍然是青年学生最主要的任务。大学生应该有自觉劳动的意识,更应该有会思考的意识。因此爱学习爱劳动,就是当下大学生的敬业精神。

为此青年学生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要有“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的思想觉悟,能够有“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恒心、“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的信心、“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决心。

(三)打造诚信品质,构建和谐的校园人文关系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历来倡导的安身立足的关键,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遵循的道德规范之一,也是公民在公共生活和交往中最基本的行为准则。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言忠信,行笃敬。首先,青年学生应把握诚信的底线,知道什么是可为和不可为之事,如考试作弊、偷窃、欺骗戏弄别人等都是不诚信的表现是万万不能为。其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坚持以诚信自律,从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坚守职责、完成使命任务。

(四)坚持友善做人,克服校园暴力化

友善是大学生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要求,是和谐校园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每一个大学生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大学生要做到友善,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应对同学友善,能够换位思考,遇事多为他人考虑,替别人着想,不斤斤计较小利,多从集体利益出发,学会容忍宽厚待人;其次,对老师友善,了解老师的辛苦和不易,学习老师严谨求学的态度,为人处事的方法,让自己在学业和工作上都有提高和进步;第三,学会待物友善,对待普通事物,要合理爱惜使用,不破坏公物,对待事情要友善,多怀宽怀之心,认真处事办公。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青年学生背负起新时代下思想道德建设的使命,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实践、长期探索从而逐步完善。只有进一步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青年大学生心中的认可度和存在感,才能真正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也只有这样,青年学生才能真正成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主力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

[2]甘绍平.道德概念的两重涵义[J].纪念“伦理学研究”创刊十周年专栏.2013.

[3]张怀承.《传习录》.岳麓书社.2003.第11页.

[4]王云丽.大学生“精致利己主义者”现象形成的根源探究——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J].教育与教学.2015.

[5]吴萍.高校办学自主权实施的条件缺失及其重构[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

[6]琳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辨析[J].经济师.2013.

[7]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M].中华书局.2003.第21页.

[8]杨伯峻.《论语·学而》译注[M].中华书局.2006.

[9]朱继东.新时期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建设[J].马克思主义发展史.2013.

[10]张跃铭.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J].教育学研究.2013.

THE END
1.雷锋精神内涵雷锋精神内涵 雷锋精神是以雷锋的名字命名、并通过雷锋的言行事迹表现出来的,以雷锋的先进思想、高尚品德和崇高追求为基本内涵的一种伟大精神。雷锋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顺应了社会进步的时代潮流,彰显了我们党的先进本色,内涵十分丰富,意蕴十分深刻,是一面永不褪色、永放光芒的旗帜。自1963年全国开展学雷锋https://www.lfxychina.com/news/1157.html
2.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深刻把握雷锋敬业精神的科学内涵雷锋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其中,雷锋精神所包含的“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既生动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敬业”内涵,也对广大人民群众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提出了要求。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大力弘扬雷锋敬业精神,以实际行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note/859941529
3.劳模精神的内涵是爱岗敬业()劳模精神的内涵是爱岗敬业、() A、淡泊名利 B、勇于创新 C、争创一流 D、甘于奉献 E、艰苦奋斗 正确答案:淡泊名利|勇于创新|争创一流|甘于奉献|艰苦奋斗 点击查看答案 广告位招租 联系QQ:5245112(WX同号)http://www.ppkao.com/wangke/daan/a31841d481284784b6947e13615f7d13
4.职业化:敬业精神的内涵(理清老师),理清授课见证敬业精神的内涵 所谓敬业,就是用一种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地从事工作。敬业精神古已有之,中国古代思想家也非常提倡敬业精神,孔子称之为“执事敬”,“敬”即“尊敬”、“敬重”之意,对待事业尊敬、敬重的态度。古代思想家朱熹将“敬业”诠释为“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http://m.jiangshi.org/518662/blog_872101.html
5.敬业精神范文12篇(全文)敬业精神 第1篇 什么是敬业, 通俗来讲, 敬业就是敬重自己的工作, 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情, 具体的表现为忠于职守、尽职尽责、一丝不苟、全心全意、善始善终等职业道德, 表现出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这种道德感在当今社会得以发扬光大, 使敬业精神成为了一种最基本的做人之道, 也是成就事业的重要条件。现在, 公司https://www.99xueshu.com/w/ikeyt6vxmuv9.html
6.新时代劳动精神的内涵可概括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纪守法新时代劳动精神的内涵可概括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创新创造、勤奋务实等。() A. 正确 B. 错误 题目标签:爱岗敬业内涵守法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题 如何制作自己的在线小题库 > 手机使用 分享 反馈 收藏 举报 参考答案: A 复制 纠错https://www.shuashuati.com/ti/77850c106ddf4a469e5f329f00fad1fe.html
7.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是追求理想奉献博爱爱岗敬业创业创新雷锋精神中的这些鲜明的时代内涵,需要我们好好学习,在传统美德中继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我觉得,首先要将雷锋的奉献精神、创业创新精神和爱岗敬业精神,与当前江苏的“三创三先”精神结合起来,与当前正在讨论的新时期南京精神结合起来,以全民、全过程、全方位的学习方式,在全社会形成学习雷锋精神新的时代内涵的氛围,从http://news.cntv.cn/20120306/120308.shtml
8.西迁精神是什么西迁精神的内涵包括哪些?“西迁精神”是以“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为主要内容的西迁精神,经过六十多年的沉淀与积累是值得被大家学习和大力弘扬的,那么,西迁精神是什么?西迁精神的内涵包括哪些?下面就来和大家一起学习了解。 西迁精神是什么? "西迁精神"是在1956年交通大学由上海迁往西安的过程中,产生出来的一种宝贵的精神http://m.xuexili.com/hanyi/3712.html
9.川农大精神征文论“川农大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现实意义可见,爱国敬业精神是川农人克服一道道难关的动力之源,是川农人投身于各项事业的最直接动力,是“川农大精神”的首要内涵。 (二)艰苦奋斗精神 不畏艰难的奋斗精神是川农人在实践过程中最突出的品质,也正是在这个层面上,我们可以将“川农大”的历史理解为一部可歌可泣的奋斗史。1956年,学校从成都搬迁到雅安,办https://news.sicau.edu.cn/info/1516/59032.htm
10.雷锋精神的中华传统文化意蕴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天府智库理论研究雷锋精神是当代中国富有感召魅力的文化符号,具有超越时代和国界的广泛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对某兵团“雷锋连”指导员谢正谊说:“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追问雷锋精神的永恒魅力和价值就要探明雷锋精神的内涵、实质是什么,它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什么关联,在大数据和金融文明时代的今天,雷锋精http://www.sass.cn/109002/48169.aspx
11.“西迁精神”的内涵及其爱国奋斗精神传承法律知识“西迁精神”的内涵及其爱国奋斗精神传承 摘要: “西迁精神”是指从1955-1959年交通大学从繁华的都市上海西迁至偏远的西北城市西安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历时64年,其“胸怀大局”的担当精神;“无私奉献”的标杆精神;“弘扬传统”的创新精神;“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为弘扬新时代知识分子爱国奋斗精神指明了方向http://m.110.com/flzs/827847.html
12.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ppt一、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一、“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一、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0102030405敬业——职业精神协作——团队精神精益——品质精神专注——坚持精神创新——革新精神1.敬业——职业精神敬业,是从业者基于对职业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06773860.html
13.“工匠精神”内涵分析一、“工匠精神”内涵诠释 (一)百度百科、MBA智库百科的解释 百度百科中把“工匠精神”解释成一种职业精神,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其蕴含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敬业守信、刻苦耐劳、严谨求真、创新包容等人文精神。 https://www.fx361.com/page/2020/0106/1429368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