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调查报告

中国女企业家发展:现状、问题与期望

——2505位女企业家问卷调查报告

中国女企业家协会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北京卓越企业家成长研究基金会

摘要:本文为中国女企业家协会、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卓越企业家成长研究基金联合课题共同完成的首次全国范围大规模女企业家问卷调查报告,共回收有效问卷2505份,样本覆盖2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各个行业。报告以女企业家队伍的现状、行为特征与领导风格为主要内容,探索女企业家的成长规律、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了解影响其发展的外部条件和环境,并对推动中国女企业家队伍健康成长及环境优化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中国女企业家;现状;问题;政策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加快,市场化、信息化、工业化、国际化的不断深入以及女性人才受教育程度提高,女性创业有了更多的机会,越来越多的女性尤其是知识女性加入了创业大军,成为我国企业家人才队伍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进一步了解女性企业家队伍的现状、行为特征与领导风格,探索女性企业家的成长规律、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及影响其发展的外部条件和环境,进而推动中国女性企业家队伍健康成长,促进女性企业家创业创新经营环境的优化,中国女企业家协会、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中国人才研究会妇女专委会、北京卓越企业家成长研究基金会联合组织实施了女性企业家问卷调查研究工作。

调查问卷于2016年8月主要通过中国女企业家协会及其各地团体会员发放,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中国人才研究会妇女专委会、民建妇委会等机构也发放了部分问卷,截止12月底共回收有效问卷2505份。调查样本主要涉及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建筑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农林牧渔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采矿业等行业,上述行业的企业所占比重分别为:21.5%、15.3%、4.6%、3.5%、3.7%、7.5%、4.5%、1.4%、2.1%和0.6%。从企业的地区分布看,东部地区企业占66%,中部地区企业占23.3%,西部地区企业占10.7%;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小型企业分别占13.4%、37.7%和48.9%;从企业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占3.5%,有限责任公司占33.3%,私营企业占37.8%,股份有限公司占14.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以下简称“外资企业”)占2.0%,股份合作企业占5.5%,集体企业占1.3%(见表1)。

表1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注:本报告中涉及到的企业规模构成参照其资产总额(注册资本),即企业的资产总额(注册资本)在500万元以下为小型企业,介于501~5000万元之间为中型企业,5000万元以上为大型企业。以下同。

本次调查的女性企业家平均年龄为45.9岁,其中57岁及以上占9.3%,47~56岁占38.9%,37~46岁占37.1%,27~36岁占13.4%,27岁及以下占1.3%。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的占77.2%,其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43.9%。所学专业为管理类的占45.1%,为经济类的占22.1%。公司创始人或职务为企业董事长或总经理、厂长、党委书记的占90.5%;其他职务的占9.5%(见表2)。

表2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本报告的主要结论:

三十多年来,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中国企业家队伍从无到有,成长环境不断改善,人员构成不断优化,职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制度变革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尤其是近二十多年来,越来越多的女企业家通过独立开拓、努力学习,从平凡走向优秀,还有一部分女企业家勇于创新、不断超越,从优秀迈

向了卓越。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越来越多的女性乐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投身于市场经济发展大潮,女企业家群体已成为

我国企业家人才队伍中不可或缺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调查发现,我国女企业家以自主创业为主,创业动力主要来自于自我价值实现,80后年轻一代女企业家对经济独立、自由生活更为看重;由于女企业家群体的崛起,带动和促进了更多女性尤其是知识女性的就业和职业发展;女企业家主要集中于服务型行业,所在企业大

都属于中小型,但经营稳健、业绩良好,体现了“小而美”的特点。

合作伙伴的关系融洽;企业经营倾向于差异化发展战略;女企业家主

观幸福感和满意度相对较高。

调查发现,女企业家为经营企业、发展事业要付出更多的代价,平衡事业与家庭、兼顾工作和生活成“两难”问题;同时,女企业家发展面临着外界社会质疑与自身内在信心不足两大障碍,在前瞻思考、理性决策、识人用人、创新魄力、冒险精神、市场开拓等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女企业家更依赖内涵式的企业发展路径,企业规模扩张和事业发展动力不足,引进优秀人才较难,这也许是企业难以持续

做大做强的主要因素。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出现,为女性创业创新、事业发展带来了更多机遇,同时也对女企业家群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一方面,女企业家自身要加强学习,全面提升素养,提高战略决策与科学管理能力,同时,一部分优秀的女企业家也要增强自信,充分挖掘自身潜能,大胆开拓创新,勇敢突破企业“小而美”的格局,持续努力做好做强做大企业;另一方面,女企业家希望政府大力改善企业外部环境,特别是社会文化舆论环境、市场环境和营商环境,为中小民营企业创造更好的成长空间;努力扩大优秀创新人才的有效供给,进一步降低企业的各项成本,提振企业家的信心和发展动力;同时女企业家们呼吁,全社会要大力促进女性平等就业,关心支持女性全面成长和职业发展,积极推动家政、养老、幼托等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大力促进生活性服务业和高端服务业发展,帮助创业女性在追求事业发展的同时兼顾好家庭角色、提升生活品质;关心和鼓励女性创业创新活动,激发女企业家的智慧和热情,支持女企业

家更好地发挥优势,共同建设富强、美丽中国。

一、中国女企业家现状

近二十多年来,中国女企业家人才队伍的发展迅速,女性企业家

人才数量、素质与能力明显提升,其领导的企业的社会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女性领导者普遍表现出来的柔韧、坚强、细腻、乐于沟通以及她们在逆境中表现坚强、决策慎重等柔性领导力的特征和优势也更多显现出来。本报告第一部分重点了解了女企业家群体的现状、特征与领导风格,为了更深入进行分析,本报告还利用挖掘了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以往对全国企业家综合调查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调查结论如

下: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出现,为女性创业创新、事业发展带来了更多机遇。调查显示,近九成女性企业家认同“女企业家越来越多”、“经济全球化与新经济时代为女性发展

创造了新机遇”的说法。

从行业分布来看,相较于男性企业家比较集中于制造业(64.0%),女性企业家所在行业分布较为广泛:制造业(21.5%)、批发和零售业(15.3%)、医疗、美容、健康和服务业(8.2%),住宿和餐饮业(7.1%),文化、体育和娱乐业(5.5%),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4.5%),教育(4.4%)和金融业(3.6%)。由此可见,女性企业家较多地集中

在服务型行业(见表3)。

表3女性与男性企业家行业分布情况(%)

女性企业家

男性企业家

农、林、牧、渔业

7.5

2.4

采矿业

0.6

0.8

制造业

21.5

64.0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2.1

0.9

建筑业

4.6

5.2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4

1.8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4.5

1.5

批发和零售业

15.3

8.4

住宿和餐饮业

7.1

金融业

3.6

1.3

房地产业

3.7

2.8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3.5

3.0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1.6

1.2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0.5

0.2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3.2

2.0

教育

4.4

卫生和社会工作

0.3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5.5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0.1

医疗、美容、健康服务业

8.2

分组比较发现,从不同年代看,60后的女性企业家较多由董事会任命,70后女性企业家较多为自己创业,80后女性企业家较多为家族传承;从学历来看,随着学历的提高,自己创业与家族传承的女企业家比例下降,而由董事会任命、主管部门任命、企业外部招聘等成为女企业家的比例增加;从收入来看,自己创业的高收入的比例较多,由董事会任命、主管部门任命的选择低收入的比例较多;从婚姻状况来看,离异女性自己创业的比例较多,未婚女性由董事会任命、

主管部门任命、企业外部招聘以及家族传承的比例较多(见表4)。

表4企业家的就职方式情况(%)

自己创业

董事会

任命

家族传承

主管部门任命

企业内部竞聘

企业外部招聘

职代会

选举

67.0

44.4

14.0

41.0

6.0

4.1

7.7

1.9

3.1

0.7

2.6

60后

68.6

15.5

4.8

4.7

2.3

70后

71.4

11.1

6.1

2.9

3.8

0.4

80后

61.0

10.2

9.8

6.8

5.8

1.0

高中及以下

82.7

5.4

大专

73.0

6.3

3.4

2.5

2.2

大学本科

55.7

19.6

6.4

研究生

48.3

27.3

低收入

62.0

15.2

6.6

3.9

中等收入

69.6

14.4

高收入

74.1

10.6

2.7

已婚

68.1

14.3

未婚

37.6

20.0

11.8

9.4

离异

78.3

5.7

调查显示,男女性企业家所在企业的企业高管人数和职工总数较为接近,但女性所领导的企业中,女性职工比例和女性中高层管理者比重都高于男性领导的企业。具体而言,女性企业家领导的企业中,女性职工比例高达55.01%,超过一半,高于男性领导企业女性职工的比例(37.34%)。女性企业家领导的企业中,女性中高层管理者占比45.39%,而男性领导的企业中这一比例仅为18.1%。调查结果表明,相对于男性,女性企业家更倾向于招聘女性职工,更愿意提拔女性高管(见图1、图2)。

图1男、女企业家所在企业的企业高管人数和职工总数情况(单位:人)

图2男、女企业家所在企业的女性占比情况(%)

关于“您做企业是为了什么”的调查结果显示,女性企业家选择

“证明自己的价值”的比重最高(50.3%);选择“能更好地帮助他人”(38.0%)、“发挥自己的能力”(36.5%)、“与优秀的人一起做事”(32.2%)和“肩负企业员工的期望”(29.5%)的比重也较高;其他选择依次为“实现财务自由和经济独立”、“扛起家族或家庭责任”、“追求自由的生活”、和“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调查表明,在工作目标价值取向方面,女性企业家认为首要的是证明自我的价值,实现人生意义,同

时也为了更好地帮助他人实现价值(见表5)。

总体

高中

及以

大学

本科

研究

证明自己的价值

50.3

53.5

53.8

52.9

54.3

53.6

52.8

51.9

46.4

58.5

能更好地帮助他人

38.0

43.7

39.6

37.4

40.2

40.9

39.3

40.6

25.0

35.9

发挥自己的能力

36.5

33.9

38.6

36.6

37.7

42.7

38.7

40.5

34.0

与优秀的人一起做事

32.2

34.4

35.5

30.8

31.7

36.8

32.9

33.5

32.1

肩负企业员工的期望

29.5

36.1

30.0

20.1

29.0

29.9

31.3

11.9

31.1

实现财务自由和经济独立

27.1

32.5

40.8

27.2

31.6

50.0

扛起家族或家庭责任

24.2

26.0

25.7

27.0

33.8

24.9

22.1

17.2

25.2

22.6

26.4

追求自由的生活

11.4

14.1

14.5

12.8

17.8

12.6

18.9

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

8.9

11.7

8.7

8.5

9.1

13.0

9.2

10.8

9.5

其他

1.7

(见表5)。

从学历上看,随着学历的上升,女性企业家选择“证明自己的价值”和“扛起家族或家庭责任”作为做企业的动力的比例依次下降,研究生学历的女性选择“肩负企业员工的期望”的比例较高,大学本

科学历的女性选择“追求自由的生活”和“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的比例较高(见表5)。

分组分析发现,幸福感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已婚的、年收入

较高的女性企业家幸福感较高(见图3、表6)。

图3男、女性企业家的幸福感对比(%)

表6不同类型企业家的幸福感(%)

很不幸福

不幸福

一般

幸福

很幸福

评价值

14.7

29.4

4.10

11.6

53.7

33.7

4.20

15.8

29.1

14.6

57.8

4.05

13.2

54.1

4.14

0.0

25.6

67.1

4.9

3.75

13.3

3.73

年收入30万以内

16.2

27.7

4.07

年收入31~50万

15.7

54.8

28.1

4.09

年收入50万以上

51.8

35.6

注:评价值是由(“很幸福”×5+“幸福”×4+“一般”×3+“不幸福”×2+“很不幸福”)/100计算得出的。

最高为5分,最低为1分,分值越高,表示企业家认为自己越幸福,反之则认为越不幸福。以下同。

与此同时,在“对自己的地位是否满意”的问题中,女性企业家整体上表现出了比男性企业家更高的满意度。具体来看,男女性企业家对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的满意度具有显著差别:女性企业家对自己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表示“满意”的比重高于男性企业家(见表7)。另外,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四分之三的女性企业家对自己的薪酬表示“较满意”或“很满意”(见表8)。

表7企业家对地位的满意程度(%)

非常满意

比较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

经济地位

17.6

44.8

27.6

3.64

45.0

10.0

3.24

社会地位

15.9

46.3

29.6

4.2

35.1

45.4

3.18

政治地位

37.8

35.3

5.9

3.44

46.0

10.1

2.98

表8女性企业家对薪酬的满意程度(%)

很满意

较满意

20.2

55.1

22.3

23.1

56.6

18.6

16.6

56.4

13.9

49.3

48.4

18.4

56.9

23.0

19.2

20.6

25.1

53.4

18.3

21.0

55.6

21.2

9.0

52.6

47.9

35.4

调查结果显示,女性企业家认为“决策能力”、“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行业与专业知识”是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最重要的方面,分别占51.6%,50.9%和50.5%。这一结果表明,女性企业家认为决策能力、较高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良好的专业能力是衡量成功的重要方面。其中,60后女性企业家对上述三项品质与能力的认同度较高,而80后女性企业家对“创新与冒险精神”、“良好的社会关系”及“预见能力”的认同要高于60后、70后女性企业家(见表9)。

表9女性企业家认为成功企业家所需要的品质与能力(%)

60后企业家

70后企业家

80后企业家

决策能力

51.6

60.3

52.7

社会责任感

50.9

59.6

丰富的行业与专业知识

50.5

57.2

54.5

53.9

沟通协调能力

33.0

35.0

37.1

良好的品德威望

30.1

33.3

识人用人能力

28.4

30.2

31.2

33.6

学习能力

26.8

29.2

29.7

毅力与坚忍

26.7

28.8

27.5

创新与冒险精神

26.3

良好的社会关系

创业热情

23.9

26.5

28.3

22.0

预见能力

22.9

23.7

26.9

心胸开阔

17.3

18.2

17.5

人文素质

12.7

15.4

关于“企业家认为自己最强的三项能力”的调查显示,在所有十四个选项中,女性企业家认为自己最强的能力依次是“丰富的行业与专业知识”(38.1%)、“决策能力”(32.4%)、“社会责任感”(31%)、“沟通协调能力”(26.8%)、“学习能力”(26.7%)以及“毅力与坚忍”(24.7%)。调查表明,女性企业家在专业能力、社会责任、沟通协调等方面表现较好,这与她们对成功企业家所需品质与能力的认知一致,同时对比表9与表10的数据可以发现,女性企业家距离她们认为的成功企业家的品质和能力,在“良好的品德威望”与“识人用人能力”

等方面尚存在差距。

表10女性企业家认为自己最强的三项能力(%)

第一位

第二位

第三位

合计

24.1

7.4

38.1

12.3

11.0

32.4

8.1

31.0

8.8

9.6

7.3

10.4

7.0

24.7

9.9

6.9

5.3

6.7

8.3

15.6

14.9

5.0

6.5

13.4

5.1

4.3

调查结果显示,女性企业家对“女性企业家角色身份”认同的程

度较高,综合评价值为3.24(5分制)。具体来看,60后女性企业家对于外界赞扬“女性企业家”时受到的鼓舞较强,70后较不在意外界如何评价“女性企业家”,而80后在面对外界负面评价“女性企业家”时,更容易感觉生气;离异女性企业家对“女性企业家”角色身份认同较低;而收入、学历与“女性企业家”角色身份认同的关联性较小,不同组别的女性企业家几乎没有差异(见表11-1、11-2)。

表11-1女性企业家身份认同程度(评价值)

综合评价

3.25

3.26

3.28

3.22

当别人对“女性企业家”发表负面或歧视言论时,我感觉很生气

3.20

3.17

3.38

3.14

3.23

我对他人如何评价“女性企业家”非常在意

3.10

3.03

3.15

3.11

3.09

3.02

当我对他人提起女性企业家时,我会用“我们”而不是“她们”

4.02

4.03

3.93

当别人对“女性企业家”给予赞扬时,我觉得很受鼓舞

4.22

4.29

4.23

4.24

4.33

4.15

如果媒体报道批评女性企业家,我会觉得尴尬

3.21

3.01

注:评价值是由(“很符合”×5+“较符合”×4+“中立”×3+“较不符合”×2+“很不符合”)/100计算得出的。最高为5分,最低为1分,分值越高,表示对该说法越认同,反之则越不认同。以下同。

表11-2女性企业家身份认同程度(评价值)

低收

中等

收入

高收

3.27

3.16

3.29

3.19

3.04

3.12

3.13

3.83

4.01

3.98

4.11

4.30

4.21

4.27

3.06

注:低收入指年收入小于等于30万;中等收入指年收入高于30万小于等于50万;高收入指年收入高于50万。

关于“最不喜欢的企业家特征”,调查结果显示,女性企业家选择最多的前两位是“不守信用”(73.3%)和“违法经营”(72.8%),明显高于其他选项;其他依次是“偷税漏税”、“不尊重下属”、“自私自利”、“不顾家庭”、“贪婪”、“不善合作”、“妄自尊大”、“视野狭隘”、“不务正业”、“独断专行”、“猜忌别人”、“冷酷无情”、“因循守旧”、“孤芳自赏”和“缺乏魅力”等(见表12)。

表12女性企业家最不喜欢的企业家特征(%)

不守信用

73.3

75.6

81.6

80.2

71.2

80.4

74.7

76.1

违法经营

72.8

66.9

80.3

80.9

71.9

83.1

78.5

偷税漏税

49.6

57.7

50.7

45.6

54.4

52.5

51.5

54.6

不尊重下属

31.9

28.9

39.4

35.8

自私自利

30.6

30.5

29.3

28.6

不顾家庭

23.2

19.9

24.4

23.3

31.5

23.8

贪婪

22.2

21.1

27.4

不善合作

20.5

19.8

16.9

21.8

妄自尊大

23.6

19.4

视野狭隘

26.6

19.0

17.9

不务正业

17.4

17.7

独断专行

11.3

猜忌别人

16.4

13.1

13.6

12.9

10.9

冷酷无情

13.5

10.5

因循守旧

4.0

孤芳自赏

6.2

7.2

5.6

8.0

缺乏魅力

对比来看,男女性企业家对最不喜欢的企业家特征既存在一致性又存在明显差异。例如,男女企业家都认为“不守信用”和“违法经营”是最不喜欢的企业家特征,但女性企业家不喜欢“不顾家庭”的高于男性,而男性企业家普遍更不喜欢“贪婪”、“独断专行”、“视野狭隘”、“妄自尊大”和“因循守旧”。另外,男性企业家对“偷税漏税”体现出较为宽松的容忍,只有27.7%的男性企业家认为此项是最不喜欢的企业家特征,远低于女性的49.6%。

分组来看,不同年代的女性企业家对“最不喜欢的企业家特征”的认识也存在着显著差异。45.6%的80后女性企业家最不喜欢偷税漏税的企业家,显著低于60后与70后(比例分别为57.7%和50.7%);同时,80后选择不喜欢“不务正业”的比重明显低于60后与70后,而选择不喜欢“不尊重下属”、“视野狭隘”、“猜忌别人”与“缺乏魅力”的比重明显高于60后与70后。

从学历上看,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女性企业家对“违法经营”、“不尊重下属”与“不顾家庭”的要求逐渐降低,而对“贪婪”、“不善合作”、“因循守旧”及“缺乏魅力”的要求逐渐提高。

关于“什么是企业家精神”的调查结果显示,女性企业家认为企业家精神首先是“乐于奉献”(32.4%),其次是“实现自我价值”(30.2%),随后依次是“敢于承担风险”(28.4%)、“勇于创新”(24.8%)及“敬业”(20.1%)(见表13)。对比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的历年调查结果,

我们发现,男性企业家认为企业家精神是“勇于创新”与“敢于承担风险”比例要高于女性企业家。调查表明,女性企业家对企业家精神

的创新本质认识上还需进一步提高(见表13)。

表13女性企业家对企业家精神的理解(%)

乐于奉献

41.7

44.9

43.3

34.5

实现自我价值

32.8

37.0

42.1

34.6

敢于承担风险

36.7

36.0

39.0

32.7

勇于创新

24.8

28.5

36.4

敬业

18.8

25.4

吃苦耐劳

10.3

12.5

12.2

追求最大利润

9.3

勤俭节约

表14女性企业家领导风格(评价值)

目标导向、刚性领导

作为领导,我比较刚强果断、意志坚定

在战略问题上,我敢于谋划、敢于决断

在执行公司规定上,我严于律己

在工作中,任务目标达成比搞好群体关系更重要

3.68

在日常管理中,我关心员工体贴人

我倾向于民主决策,善于采纳他人的意见

允许下属按照自己的方式完成工作

4.36

4.06

3.87

二、中国女企业家所经营的企业现状

表15企业资产总额(注册资本)(%)

500万元以下

501~1000万元

1001~3000万元

3001~5000万元

5001~1亿元

1亿元以上

49.0

15.1

16.7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女性所经营企业的规模较小,但调查发现,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参与调查的女性所经营的企业表现较好。具体来看,女性所经营企业2016年上半年的销售利润率约为20.95%,远超过男性(10.18%)。同时,企业在职工教育培训费用方面投入的多少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企业家对员工发展的重视程度。关于“企业职工教育培训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这一问题,调查表明,2015年女性所经营企业中职工教育培训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为9.44%,也远超过男性(2.71%)。为了验证该结果,我们对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2016年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在同等规模的情况下,女性所经营企业在企业绩效与员工培训投入上均好于男性,这一结果体现了女性企业家所经营企业具有“小而美”的特点,虽然

规模偏小但绩效相对较好、经营稳健,更重视员工发展(见图4)。

图4男、女企业家所经营企业的销售利润率及职工教育培训费用情况(%)

表16女性企业家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

很不

同意

较不

不清楚

较同意

非常

企业的根本责任是为社会创造财富

53.3

企业社会责任主要是大企业的事情

10.7

2.54

企业的根本责任是为股东创造利润

7.8

26.2

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会增加企业的成本

13.7

2.99

较低(见表17)。

消费者偏好、员工忠诚以及客户信任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正面

表17女性企业家所在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表现

符合

不符

有些

不清

较符

很符

女性

男性

企业经济责任

4.04

3.99

保持了良好的经营业绩

20.7

38.2

33.4

已经确立了能够持续赢利的业务模式

3.78

实现了股东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30.4

3.84

4.08

企业法律责任

4.25

企业治理结构比较健全

24.5

38.4

25.9

3.81

能够及时、足额发放各类员工的工资

63.3

4.59

4.65

为员工办理了国家规定的社会保险和公积金

14.8

46.8

4.32

有保障员工安全和健康的具体措施

3.3

4.39

在用工、招聘中能够提供平等机会

40.1

4.18

对企业可能造成的污染进行了治理和补偿

12.4

29.8

3.57

生产经营中遵守各项法规

30.7

4.51

4.38

企业伦理责任

4.35

为消费者提供了优质产品/服务

1.1

52.2

4.50

4.45

员工有比较多的培训和发展机会

3.76

营造了健康和谐的企业文化

4.47

企业公益责任

4.17

3.67

捐助了慈善事业

积极参与社会、社区公益活动

2.30.5

2.20.6

3.53.0

6.04.8

21.220.5

27.833.0

37.037.6

4.094.24

3.593.74

负面反馈项目

2.01

2.28

出现过因为生产扰民而被投诉的情况

56.0

1.63

1.64

在同业竞争中,有时被迫采取不规范的做法

46.9

16.0

7.9

1.80

2.21

采取过恰当的避税措施

11.2

8.6

21.4

2.60

3.00

正面反馈项目

3.89

3.79

新闻媒体上经常出现对本企业的正面报道

16.5

3.37

能够到本企业工作,是求职者向往的事情

33.2

3.63

3.47

在同等条件下,消费者更愿意买本企业的产品

34.7

员工队伍比较稳定

26.1

4.12

客户对本企业很信任

41.2

4.37

4.28

虽然男性企业家对公益责任的自我评价低于女性,但从企业的实际捐赠数量看,男性企业家要明显高于女性。本次调查了解了企业在

提高而增加(见表18)。

表18企业社会捐赠情况

没有

1万元

以下

1~10

万元

10~100万元

100~500万元

500万元以上

19.1

55.8

55.4

57.3

49.7

57.0

12.1

64.6

19.3

13.8

14.2

注:空白处表示答题者未选择此项。以下同。

追求效率还是差异化,是企业面临的战略选择。调查结果表明,

表19企业发展战略(%)

非常不同意

←→

提供有别于其他企业

的产品/服务

49.9

2.92

制造高端产品

2.77

7.6

21.7

2.71

人力构成以中高端人才为主

2.73

2.45

注意控制用工费用

女性企业家男性企业家

2.70.8

7.96.3

35.353.1

23.015.0

2.682.75

强调生产运营低成本

24.3

2.59

50.8

20.4

2.85

产品价格低于同类企业

2.14

24.0

1.95

20)。

企业内部一般管理

企业内部创新管理

18.7

客户交流、采购、投资等

同行交流等各种学习

22.7

与各政府部门打交道

调查发现,女性企业家获得决策信息或知识的主要渠道集中于

表21女性企业家获得决策信息或知识的渠道(%)

48.7

49.4

46.6

行业会议、交易会展或行业协会

43.9

47.8

49.1

42.9

客户或顾客

44.1

47.0

行业竞争企业

董事长或CEO

中高层管理人员

24.6

供应商

专业书籍、行业快讯等出版物

11.5

一线员工

男性企业家更重视“利益一致”及“运作规范”等任务型要素。

降,而对“运作规范”的重视程度增加(见表22)。

表22在与其他企业合作时看重的要素(%)

双方诚信

75.8

90.1

79.6

81.1

78.0

84.8

80.1

79.0

85.9

长远发展

68.2

67.3

74.0

69.8

72.7

68.3

67.2

60.0

64.2

优势互补

50.1

56.2

52.4

48.8

53.0

52.1

51.2

67.9

利益一致

27.9

运作规范

20.8

17.0

双方管理者志趣相投

16.3

榜样学习作用

表23女性企业家所在企业信息化应用情况(%)

%

没有应用信息化

信息化应用

程度较低

程度较高

45.9

47.1

45.2

48.6

47.5

45.5

表24女性企业家所在企业信息化应用主要体现在哪些环节(%)

财务管理环节

采购销售环节

行政管理环节

生产、制造环节

研究设计环节

测试、实验环节

其他环节

67.351.040.432.628.115.12.0

25)。

表25女性企业家所在企业实施“互联网+”战略情况(%)

已经实施

将要实施

不打算实施

44.5

40.7

43.4

大专及以下

42.8

45.1

47.7

35.7

三、中国女企业家发展存在的问题

男性更增加了一些责任和担当的要素(见表26)。

表26企业家最不能放弃的事情(%)

692

804

797

771

727

家庭

62.4

64.4

70.2

69.9

事业

73.2

65.4

63.1

55.9

孩子

60.8

51.4

责任

32.0

41.8

32.3

诚实

19.7

45.7

16.8

善良

快乐

18.0

友谊

9.7

信任

信仰

乐观

爱情

自由

智慧

热情

表27企业家个人付出的最大代价(%)

对家庭/亲人关照不够

63.5

62.1

68.0

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

59.5

舍弃个人志趣爱好

23.5

影响个人身体健康

遭受各方面诸多误解

失去了其他发展机会

在一些人生原则上让步

人身与财产安全受到威胁

表28不同类型女性企业家个人付出的最大代价(%)

66.0

69.7

69.5

66.8

74.3

66.6

65.7

62.9

25.3

18.1

12.0

从在家吃饭的频率也可以看出女企业家工作的辛苦,调查发现,

表29女性企业家家庭生活安排情况

与家人一起出外省旅游平均(次/年)

与家人一起出国旅游(次/年)

图5男、女性企业家压力情况比较(%)

表30女性企业家的压力感知(%)

压力很大

压力较大

59.1

63.8

65.1

60.7

61.4

59.3

压力较小

没有压力

健康

学习培训

社会活动

业余爱好

50.520.611.210.410.27.3

单位的领导,再次是独自忍受,并且男性选择独自忍受的比例远高于女性。由此可见,家人对纾解和释放女性企业家的压力至关重要(见

表32)。

表32当工作中遇到麻烦,心情不佳时,企业家最愿意交流的对象(%)

家人

64.3

单位以外的朋友

48.0

52.3

46.5

独自忍受,一般不跟他人交流

20.9

43.2

22.4

本单位领导班子成员

48.5

本单位中的朋友

15.0

心理咨询专家

表33女性企业家的家庭支持(%)

非常支持

比较支持

不太支持

很不支持

55.2

4.48

4.43

33.1

4.49

34

4.46

39.1

56.8

4.55

56.5

36.9

40.4

45.3

表34女性企业家所在家庭陪伴孩子情况(%)

老人

自己

配偶

保姆

亲戚

44.0

39.9

44.6

21.3

42.5

40.0

19.5

70.6

41.9

界质疑、不够自信、晋升与职场初期歧视等(见表35)。

表35女性企业家走向企业领导人克服的困难(%)

事业与家庭的矛盾冲突

58.3

61.6

63.6

59.8

承担更多社会角色影响个人生活

45.8

49.5

46.1

外界质疑我能否持续发展企业

40.3

外界质疑我领导企业的能力

不够自信

28.0

35.2

较少的培训/学习机会

22.5

更高的职业风险

23.4

不平等的激励措施

晋升的条件更为苛刻

入职应聘时的性别歧视

较差的岗位安排

表36企业家最容易出现的问题(%)

决策失误

62.6

58.0

58.2

57.1

58.7

用人不当

47.6

52.0

51.3

51.0

经济问题

31.4

41.5

30.9

弄虚作假

生活腐败

政治问题

新与冒险精神”的缺乏将是制约女性企业家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表37女性企业家认为自己最弱的能力(%)

最弱的三项能力

女性企业家创新与冒险精神的缺乏将直接影响企业创新工作。在

“企业创新工作的评价”一题中,我们分三个不同的维度来看:

首先,对于感到最满意的创新工作,女性企业家对“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观念创新”和“市场创新”四方面的满意度相差无几,而在“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两方面的满意度最低。相比较而言,男性企业家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满意度较高(见表38)。

在“感到最困难的”创新工作方面,女性企业家认为“市场创新”

困难较大,而对“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观念创新”、“组

织创新”和“制度创新”方面评价比较接近;相反,男性企业家则在“技术创新”和“观念创新”方面感到较为困难。

对于“感到应加强的”创新工作,女性企业家认为最应加强的是“管理创新”,其次是“市场创新”和“观念创新”,这一结果与男性企业家的结果类似,然而在“技术创新”方面,男性企业家感到应

加强的比例要多于女性企业家。

总的来说,男女性企业家都认为“组织创新”是困难的、应该加强的,也是目前感到最不满意的;“市场创新”也是男女性企业家都关心的问题,尽管目前对市场创新的现状比较满意,但女性企业家认为“市场创新”最为困难、应该进一步加强。值得注意的是,男性企业家认为“技术创新”和“观念创新”最困难并且应加强,而女性企业家并未有此认识,这一结果可能表明,男女性企业家对于技术创新和观念创新的理解存在差异(见表38)。

表38对企业创新工作评价(%)

技术

创新

制度

市场

组织

管理

观念

感到最满意的

28.845.3

15.219.4

29.827.0

10.39.0

28.938.5

32.433.5

感到最困难的

20.931.4

15.220.9

31.934.7

14.512.8

18.417.0

20.635.3

感到应加强的

调查显示,女性企业家所经营的企业尚存在诸多困难。其中,超过一半的女性企业家认为“人工成本上升”是经营面临的最大的困难,其比例为52.9%。其他选择比重较高的依次是“缺乏人才”、“资金紧张”、“企业利润率太低”、“未来影响企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太多”及“企业招工困难”等(见表39)。

相比较而言,男性企业家所经营的企业更多面临“资金紧张”与“企业利润率太低”等内部问题,以及“整个行业产能过剩”、“社保、税费负担过重”、“国内需求不足”、“地方政府干预较多”、以及“遭受侵权等不正当竞争”等外部环境带来的困难。而女性企业家所经营的企业更多面临“缺乏人才”与“企业招工困难”等困难,由此可见,女性企业家经营企业更侧重于内涵式增长,对外部环境的依赖较低,这也从侧面证明女性企业家所经营的企业较为稳健,抵御危机的能力较强,这一结论与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的发现一致: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女性企业家经营的企业“持平”的比重比男性多2.2个百分点,2012年这一数据上升到6.5个百分点,而亏损的企业比重均低于男性经营的企业;从企业的生产状况来看,2008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女性企业家经营的企业“正常运作”的比重比男性高2.8个百分点,而2012年这一数据更是高达11个百分点,而“停产”、“半停产”的企业比重均低于男性。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女性企业家大都集中在中小企业,这种内涵式的发展模式较难帮助企业实现规模快速扩张,优秀人才引进困难,这也许是制约企业持

续做大做强的主要因素。

表39企业经营发展中遇到的最主要困难(%)

人工成本上升

60.9

49.2

缺乏人才

42.2

资金紧张

企业利润率太低

未来影响企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太多

企业招工困难

整个行业产能过剩

20.3

社保、税费负担过重

缺乏创新能力

16.1

融资成本过高

资源、环境约束较大

企业领导人发展动力不足

国内需求不足

地方政府干预较多

缺乏投资机会

遭受侵权等不正当竞争

出口需求不足

人民币汇率波动较大

电力供应不足

四、中国女企业家发展的期望与建议

随着新经济时代产生的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为女性提供了更好的契机,使女性能够平等甚至更加有利地参与经济活动。我国政府在积极推动女性参与政治、社会、经济生活方面也做出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女性企业家所具备的柔性特质以及她们在逆境中表现坚韧、稳健的特质,在未来更具有优势,未来将有更多的女性企业家走上全球经济的舞台。为了更好地帮助女性成长为优秀的企业家,充分发挥女性企业家在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建议:

好的成长空间,为女企业家队伍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女性企业家大多集中与中小型民营企业,政府需要进一步坚持市场化取向的改革,优化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活力和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以创新为核心的企业家精神,大力培育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制度环境、文化环境和金融环境等促进创新迸发的宽松的外部环境,营造“安心经营、放心发展、用心创新”的企业发展环境,为女性企业家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表40当前下列因素对女性企业家队伍成长的影响

经济体制

法律环境

政策环境

社会舆论

文化环境

市场环境

3.62

3.66

3.39

3.61

3.69

3.43

3.33

3.45

3.70

3.40

3.71

3.74

3.50

国有企业

3.59

3.52

民营企业

3.41

3.36

外资企业

3.56

3.34

3.53

3.30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3.49

3.72

3.35

西部地区

3.31

3.58

注:表中数据是以5分制计算(很有利=5,比较有利=4,一般=3,不太有利=2,很不利=1)得出的。分值越大,表示对此项的评价越高,反之则越低。

业家发展提供更多的社会服务支持,减轻她们在家庭事务上的负担。

表41阻碍女性企业家发展的因素(%)

偏重感性,理性思维不足

47.3

54.7

中国传统观念的不利影响

较少去做创新尝试

偏重细节,缺少战略意识

追求稳定生活和安全未来

缺乏自信心,不够勇敢

偏重经验,决策不够科学

28.7

缺乏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缺乏个人潜能发展的意愿

22.8

老人及孩子的社会服务支持不足

女性生理因素

家务外包等第三方支持不足

同级和上下级的职业支持不足

管理能力,勇敢突破“小而美”的格局,持续做好做强企业

育的影响(见表42)。因此,女性企业家的进一步发展更需要多方面社会力量的整合与支持。

表42企业家品德形成影响最大的因素(%)

个人磨练与修养

86.6

34.1

家庭教育

56.7

60.5

64.5

64.9

社会大环境

38.9

47.4

39.5

学校教育

31.8

业内企业的成败经历

同事、朋友的影响

书本

72.5

71.8

68.9

组织教育

(见表43)。

表43女性企业家吸收女性进入中高层最看重的因素(%)

专业能力

很强的团队凝聚力

沟通能力

32.6

奉献精神

执行能力

21.9

掌握全局的能力

18.5

21.6

重视细节

创新能力

坚韧

善于管理压力

对市场很敏感

善于识人用人

对财务敏感

成功动机

变革推动能力

冒险精神

美丽中国。

表44女性企业家任现职位前曾主要负责的工作(%)

全面负责

44.7

51.1

34.2

营销/销售/客服

38.8

41.6

财务会计

生产运营

人力资源管理

公共关系或事务

战略规划

企业内控

后勤与维护

技术研发

企业投融资

信息系统

国际化

法律顾问

图6男、女企业家对“再有一次机会是否还愿意

做企业经营者”的意愿(%)

表45影响女性继续做企业经营者意愿的因素

对当前国内企业信用状况的判断

0.14*

0.02

薪酬水平满意度

0.09*

0.04

幸福感

0.13*

0.06*

压力感

-0.06*

-0.08*

-0.03

-0.04*

0.01

-0.05*

0.00

-0.09*

-0.01

表46企业家幸福感与压力影响因素

压力幸福感

压力

0.08*

0.05*

-0.02

-0.04

0.03

-0.00

0.10*

0.07*

0.04*

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影响个人生活

薪酬满意度

0.26*

股份持有

0.12*

因此,政府需要进一步改善国内企业的信用状况等营商环境,进一步降低企业的各项成本,大力提振企业家的信心和发展动力,激发女企业家的创业创新热情和智慧。

美丽中国

表47)。

表47女性企业家“十三五”期间最看好的行业

国有

企业

民营

外资

东部

地区

中部

西部

养老

61.7

旅游休闲

34.3

41.1

互联网及IT服务

36.3

新能源

教育培训

环保

28.2

34.9

医药

25.8

现代物流

文化创意

农业

金融

生物技术

新材料

新能源汽车

理财服务

能源

高端装备

电子设备

军工

汽车

仪器仪表

8.17.94.93.52.41.0

10.69.45.44.32.61.0

8.47.45.92.82.20.8

6.58.37.62.51.80.7

4.09.38.05.34.0

10.37.75.92.62.81.0

9.52.44.8

8.910.55.84.82.51.1

8.15.84.61.52.50.6

5.22.12.11.71.70.8

对最适合女性发展的行业的调查结果显示,排名第一位的行业是养老,其次是教育培训,随后依次是旅游休闲、医药、文化创意、互联网及IT服务以及金融行业(见表48)。

表48女性企业家认为最适合女性发展的行业(%)

可以看出,最适合女性发展的行业与“十三五”期间女性企业家最看好的行业之间高度一致,大多属于创新密集型企业以及生活性服务业和高端服务业。因此,女性企业家应该抓住历史机遇,把握企业的发展方向与国家产业发展走向的一致性,充分发挥女性在这些行业发展的特点与优势,争取把企业做强做好。政府也需要大力推动生活服务业和高端服务业的发展,更好鼓励女性发挥优势,为建设富强中国、美丽中国而贡献力量。

女性的发展水平,是人类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女性的社会地位更是衡量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女性的发展不仅仅是女性自身的问题,也关系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在当前中国社会、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在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历史机遇下,随着企业家队伍市场化、职业化和制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将更有利于女企业家队伍的成长与发展。未来不仅需要女企业家自身的不断努力,更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需要一批能够帮助女企业家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专家、机构和社会服务体系的支持,以促进和支持更多的女性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等各个领域贡献更多的智慧,发挥更大的作用。

课题组名单

顾问:李谠

课题组组长:李兰

课题组成员:叶静漪郝银飞彭泗清桂晓鸿刘华臣黄文林罗玉芝梁志平杨卫红王小兰

THE END
1.探秘员工敬业度:从概念到实践的全方位指南管理人员和人力资源专业人士可以使用各种工具来衡量员工敬业度,但如果您没有正确设置,即使是最全面的 eNPS 调查也无济于事。如果您真的想了解什么可以帮助您的员工保持工作投入,请记住在开始下一次员工敬业度调查之前记住几件事。 考虑大局 如果您想了解是什么让员工保持积极性和参与度,请考虑真正构成员工体验的所有因https://blog.csdn.net/rankbc/article/details/143747766
2.沈阳君悦酒店餐饮部员工工作满意度调查报告.doc沈阳君悦酒店餐饮部员工工作满意度调查报告 .doc 22页内容提供方:瀚海文化 大小:1.12 MB 字数:约1.26万字 发布时间:2024-11-18发布于广东 浏览人气:1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沈阳君悦酒店餐饮部员工工作满意度调查报告 .doc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1117/8135131061007000.shtm
3.敬业调查报告(通用7篇)根据员工对“工作”和“组织”的正面评价程度,此次调查将员工分为敬业者、比较敬业者、从业者、怠业者、不敬业者五类。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有18%的员工属于“敬业者”,他们能够对所从事的工作和所服务的组织做出积极评价,但其比例低于“较敬业者”和“从业者”。五类员工中,“较敬业”所占比例最高,为35%。https://www.360wenmi.com/f/filem11m37ek.html
4.敬业精神问卷调查(二改)感谢各位参与调查! 1. 敬业精神是什么? 对于工作的一种态度,勤劳尽责。勤勉克制的品德,还包含着对个人价值与社会进步的重要影响。 2. 敬业精神包含哪些内容? 对待工作的热情和责任。对待外界诱惑的职业操守。为了集体利益可以适当牺牲个人利益。 3. 敬业精神是否只跟工作相关? https://www.wjx.cn/xz/267539714.aspx
5.创业计划书(精选12篇)价位与质量、服务、信誉之比在同行业中具有很强的优势。xx从建业到发展,本着“用心、细心、诚心、创新!”的企业宗旨,为每一位客户提供真正了有价值的贴心服务。佳居以专业、独特的服务塑造企业的品牌,以朴实严谨的敬业精神赢得客户的赞誉,佳居愿以诚爱之心随时准备为您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福州市佳居装潢有限https://www.wenshubang.com/chuangyejihuashu/546774.html
6.经营工作总结(精选19篇)三、认真学习,在岗位练兵中体现敬业奉献精神 一年来,我在公司不同服务岗位的实践中,不断学习,在学中干,在干中学,不仅体会到成功的集体荣誉感,也发挥了自己的潜能,特别是在酒店中心工作任务中,全面“岗位练兵”让自己得到了锻炼,体现出服务行业的社会需要和尊重,自己敬业奉献的动力也随之产生。 https://www.ruiwen.com/gongwen/gongzuozongjie/1207643.html
7.电商买手工作总结必备14篇一、提高敬业精神 电商直播助理需要是一个非常敬业、负责任的人。直播时间表紧凑,不能有任何偏差和延误。直播前,需要提前安排好品牌、商品以及直播间的装饰;需要借鉴之前的直播经验,遵循行业标准,对直播进行充分的策划。当直播时,需要不断与团队和主播进行沟通,及时解决问题,保证直播进展顺利。同时,在完成当前的工作时https://www.liuxue86.com/a/5153058.html
8.旅游管理专业介绍通用12篇(三)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 区域旅游业的飞速发展需要大量了解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状况的优秀专业人才。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出的优秀专业人才将促进区域内酒店、旅行社、旅游景区等旅游业以及会展、娱乐、地产、节庆等旅游相关行业的发展,他们是区域经济旅游经济发展的主要人才力量。因此,充分利用旅游学科综合性的特点https://jsjxtyy.xueshu.com/haowen/29869.html
9.敬业度调查报告样例十一篇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敬业度调查报告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篇1 一季度,我省工业宏观经济环境景气度为-0.05,处于微弱不景气区间,较四季度实际景气度呈现小幅回落。约84%的受访企业认为一季度我省宏观经济环境较https://www.sfabiao.com/haowen/27775.html
10.2018级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以口腔义齿行业人才需求调查和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贯彻以就业为导向、素质为基础、能力为本位、行业需求和学生发展为目标的指导思想,坚持科学合理、务实够用的原则,密切结合企业岗位设置和岗位技能需求,培育职业精神和职业技能高度融合、具有较强创新创业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口腔医学技术类高素质https://jwc.wfhlxy.com/info/1023/1372.htm
11.关于职业环境分析报告6篇(全文)(二)职业所处的行业环境 在做选择的时候,要知道自己今后想进入哪个行业,调查行业内人才的基本要求,储备和竞争的状况等。 1.行业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和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社会行业的数量、种类、结构和要求等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行业发展还将会继续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要求我们在做生涯规划和就业选择https://www.99xueshu.com/w/fileo9aoikl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