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反馈方式分为6种:弹框、页面、标签、红点、动画、声音。
弹框分为模态弹框和非模态弹框,两者最大的区别是前者强制用户进行交互。
模态弹框分为对话框、动作栏和浮层。
对话框一般用在比较重要的系统状态变化或者重要且不可逆的操作时,需要用户知晓操作会产生的后果;对一些重要的操作进行继续或者放弃,方向A或者方向B选择的询问;重要信息录入提交或者验证等。
底部动作栏是指从页面底部向上滑出的面板,通常让用户对当前的操作进行确认或者展示多个操作项让其进行选择。相比较对话框,底部动作栏能承担数量更多且表现形式更丰富的选项,例如列表、宫格、图文,可触发更多的动作等。
对于同样都为两个选项的情况,对话框更多的用在让用户对接下来的操作进行选择的场景,底部动作栏用在让用户对之前的操作进行二次确认的场景。
浮层可以出现在页面中的任何位置,对于页面元素比较多或者页面有比较多相似元素时,能够给用户更具有指向性的提示。浮层展示的内容一般为多种操作的选项。
非模态弹窗分为toast、snackbar、noticebar。
toast是一种轻量型的反馈方式,不会打断用户当前的操作流程,对用户的打扰是最小。其缺点是容易被用户忽视,而且不适合展示过多的信息,可能在用户还没读完信息之前就消失了。
注:
noticebar通告栏属于临时视图的范畴,可以在不影响用户操作的情况下起到持续性提示用户的作用,适合一些状态变更的重要通知但又不需要用户立即去进行操作的反馈提示。可以仅仅是一个文案提示,也可以增加可点击的入口。
注:noticebar可以同时在一个页面出现多个。
页面的反馈一般用于重要且完整流程的结束,是一个非常重的反馈形式。例如购买支付成功或者提交重要信息之后的页面反馈。而弹框一般用于完整流其中一个操作节点的反馈。
有两种特殊的页面反馈形式:
常见标签为页面某个操作或者页面某个元素对象局部反馈的文字标签提示,例如用户在进行手势验证时,如果手势错误时进行弹窗提示与直接页面文字标签提示,前者比后者要增加”关闭弹窗”的操作,而且提示内容较多时也增加了用户的记忆成本,用户体验较差。
多态按钮的优势是在不影响用户操作主流程的前提下及时展示操作对象的变化,且变化之后的状态持续直观的显示。
声音形式的反馈一般用在用户不方便及时查看页面且比较重要的信息提示中,例如商家收款到账具体金额的语音提示,外卖店家收到新单的语音提示。
上文已经对产品设计中常用的各种反馈类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在平时设计反馈机制以及选择反馈方式时,我们需要明确五点:
总之,这些问题的答案都要根据具体的使用场景来进行具体分析。因为任何反馈都会对用户造成干扰,所以为了更好地用户体验,应该减少弹框的使用,本着“能不用弹框就不要用弹框,能用非模态弹框就不要用模态弹框”的原则来设计产品。对于有必要使用弹框进行提示的场景,要在合适的时机使用选择合适的弹框。
本网站由上海玖壹前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运营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