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工业同盟,全称“德意志工业同盟”,简称“DWB”,1907年由赫尔曼·穆特休斯在德国倡议成立的旨在促进设计的半官司方机构,其成员包括了制造商、建筑家和工艺家。得到政府在资金、资料、活动安排等各方面的支持,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官办的设计促进中心。后逐步转变为一个非官方的设计行会,在德国现代主义设计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个组织旨在提高工业产品的质量,公开追求商业目的,奠定了德国产品重质量的传统,可以说标志着德国现代主义运动的发轫。同盟的中心人物和实践者是彼得·贝伦斯,他受聘为德国通用汽车公司的设计顾问,为该公司设计了厂房、电器、标志、海报及产品说明书等,他的设计极好地诠释了现代设计的理念,成为工业设计史上第一个工业设计师。
1.工业同盟的宗旨
宗旨由纽曼起草:
①提倡艺术、工业、手工业结合。
②主张通过教育把不同设计综合。
③强调走非官方的路线。
④大力宣传功能主义和承认现代工业。
⑤坚决反对任何装饰。
⑥主张标准化、批量化生产。
2.工业同盟代表人物
赫尔曼·穆特休斯
德国工业同盟奠基人和活动开创者,德国现代设计艺术的先驱。
他的理论思想:①强调客观主义、机器风格、标准化;②主张设计艺术应追求目的,讲究实用功能,讲究成本核算,宣传功能主义。
彼得·贝伦斯
新建筑的早期领袖,德国现代主义设计艺术先驱,“青年风格”代表人物之一。贝伦斯为德国通用电器公司做出了世界上第一个企业形象标志,并设计了透平机工厂厂房,这在现代主义建筑设计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1)设计思想
从功能出发,基本上抛弃了繁琐的装饰,强调简洁、功能良好的外形和结构。在注重功能与技术表现的基础上,追求设计形式的简约。
(2)主要贡献
①在产品设计上大胆采用新技术、新材料,以标准化为基础,实现了批量化生产。
②他为通用公司进行了一系列设计,已包含了现代企业形象策划的理念。
③在建筑设计上摆脱了传统的形式,创造性采用了新技术、新材料,为现代建筑树立了典范。
④德国现代主义的兴起与贝伦斯的设计实践分不开,他的设计事务所培养了格罗佩斯、米斯、柯布西耶等现代主义重要人物,为现代主义发展奠定了基础。
3.工业同盟的作用及影响
(1)德国工业同盟影响和培养了一代新人,如后来在现代主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的设计师格罗佩斯、米斯、柯布西耶等。
(2)在德国国内,工业同盟首创了工业设计的活跃局面,奠定了德国工业设计的发展基础,确立了工业设计的基本理念,真正预示了设计艺术新时代的来临。
(3)从世界意义上讲,德国工业同盟影响了英国、瑞典、丹麦等许多国家在1911—1915年相继成立了类似的组织,使工业设计在欧洲各地开展起来。
4.科隆论战
1914年,在德国工业同盟举办的工业艺术和建筑展览会上爆发了一场重大论战。这也是现代主义设计艺术与传统手工艺理论上的最后一次交锋。
争论的双方是对产品标准化持否定态度的亨利·凡·德·威尔德和认为工业设计应遵循科学原理、应进行标准化设计的穆特休斯。
事实证明,设计标准化和机械化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穆特休斯的观点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认可。这场论战也为德国艺术设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德国工业同盟在实践中实现了这一主张。
德国工业同盟把底特律的美国福特汽车流水线引入到德国,使流水生产线和标准化进入德国工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