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总之,在小曲白酒的生产中,应不断吸取融合其它香型的生产工艺技术,如采用多菌株与小曲共同发酵;中温大曲、高温大曲与小曲共同发酵,以生成更多、更丰富的呈香呈味物质。
小曲白酒的酿造技术有哪些
小曲白酒是古代劳动人民在处理酸败黄酒的过程中发现蒸馏方法后才正式产生的。可以有一定的偶然因素,因为小曲白酒的酒度高,富于刺激性而又清净甘冽宜人,素来就为我国人民所喜爱。小曲白酒的全称是小曲固态法白酒。小曲白酒大多采用单粮或多粮酿造,纯种小曲为糖化发酵剂,经固态发酵、固态蒸馏、贮藏勾兑而成。小曲白酒具有发酵周期短、用曲量少、出酒率高的特点,在我国白酒行业中独树一帜。下面我们具体来讲讲小曲白酒的详细制作流程:
1小曲白酒菌种及工艺
1.1根霉菌
根霉菌广泛分布于自然中,是好氧性微生物,多生活在微酸性的环境中,繁殖能力强。根霉菌有边生长、边糖化、边发酵的特点,在温度及环境适宜的条件下,10~20min就能繁殖一代。在传统小曲白酒发酵的过程中,通过培菌糖化就能达到较高的糖化发酵能力。
1.2酵母菌
酵母菌主要生活在含糖量高的偏酸性环境中,兼氧性微生物,繁殖能力强。酵母菌用自身分泌的酶,把糖类转化为酒精,生成呈香呈味的酸、酯、醇、醛等。
1.3生产工艺
2蒸馏
蒸馏是生产小曲酒的最后一道工序,关系到出酒率和产品质量。
2.2异戊醇、异丁醇、正丙醇在蒸馏过程中较缓慢下降。
2.3乙醛与乙缩醛随着蒸馏过程的进行而逐步下降,较多的集中在前蒸馏部分;糠醛则在酒的后半部分蒸馏出,并呈上升趋势,主要存在于酒尾中。
3酸、酯、醇、醛类的关系
3.1酸类
乙酸与乳酸的比值为1:0.40~0.80,占小曲白酒总酸含量90%以上。白酒中的有机酸是形成酯类的前驱物质,酒中有什么酸,就相应地含该酸的酯类。
酸含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酒质量的等级。含酸量低、酒味短淡、酒发苦、邪杂味露头,酒不干净、单调、不协调,缺乏白酒的固有风格。酒中酸含量过高,酒味粗糙、放香差、闻香不正、酸味也大;适宜的酸含量可使酒香协调,对酒起缓冲作用,还可消除饮酒过量上头。
3.2酯类
酯类主要是乙酸乙酯,其次是乳酸乙酯;同时还含有微量的丁酸乙酯、己酸乙酯、乙酸异戊酯、庚酸乙酯,是构成小曲白酒香味特征的主体。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的含量及它们之间的量比对形成小曲白酒的风格特征有较大影响。一般在白酒中酯类的含量越高,酒质越好,一些高沸点酯类还能延缓其它成分的挥发速度,起到香气持久、稳定和芳香的作用。
3.3醇类
3.4醛类
醛类以乙醛和乙缩醛的含量较高,它们占总量90%以上。乙醛和乙缩醛具有较强的刺激放香的特性,特别是乙缩醛具有较强的干爽口感,与正丙醇共同构成小曲白酒放香与爽口的味觉特点。微量糠醛有利于放香及口感,其他醛类含量甚微。
4基酒贮藏
在山洞或地缸里贮存受季节气温影响较小,温度常年保持在15℃~28℃左右,且湿度大。在自然老熟过程中,香味物质经过缓慢氧化、还原、酯化、缔合等过程,使酒体变得更加协调。
在大容器贮存基酒时,留1%~5%左右的酒不用,在容器中继续装入新酒,这样做有利于酒的老熟,对提高酒质起到一定催化作用。还有按不同季节的分类检收贮存,即1、2、3、4、5、11、12月份为低温季节的分级贮存,6、7、8、9、10月份为高温检收归级贮存。
5勾兑
从本质上讲,勾兑就是对酒中的微量成分的掌握和运用。
5.1从组合勾兑入手
同一个基酒,在不同季节其复杂度也不同,利用不同季节不同发酵期之间的组合,可以增加基酒之间微量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将不同季节、不同发酵期、不同厂的基酒组合,是提高本产品复杂度的有效方法。通过对基酒进行的分级入库、贮存以及同等级的合并,可为下一步白酒勾兑做好坚实的基础工作。
5.2不同季节的白酒勾兑
由于一年四季的变化幅度较大,所生产的白酒受粮糟比、发酵温度不同的影响,在发酵条件不同时,酒质差异性较大,高温季节生产的酒香味大,但口感味杂;而低温季节生产的酒香味小,但绵甜味好。要按比例勾兑,低温季节酒(即1、2、3、4、5、11、12):高温季节酒(即6、7、8、9、10)为8:2。
5.3不同基酒与老酒的勾兑
把贮存一年以上的酒称为老酒,它具有醇厚、绵软的特点,但香味较淡。在基酒中按产品质量的不同加入5%~30%的老酒与其勾兑,还要注意以下条件。
5.3.1确保贮存期不足的基酒不选;
5.3.2质量特点按产品要求选择相应级别的酒,并做好小样勾兑实验;
5.3.3按比例进行协调组合小样。
6调味
白酒调味是在勾兑的基础上进行的一项工艺加工技术,它的主要用酒就是调味酒。具有:压抑、添加、缓冲或协同的作用,以达到固有的香味特点;增加、平衡成分的含量配比、反比例关系,起到助香作用。
根据调味酒的作用,在小曲白酒生产中选用符合本厂产品特点的调味酒用于生产调味。
6.1酒头调味酒
在生产中,选发酵正常、质量好的酒头,经过一年以上贮存,即可作为酒头调味酒,该酒能提高酒的前香和放香。
6.2酯香调味酒
采用发酵期比较长,一般3~6个月的酒醅,蒸馏而得,酒精度在50%vol以上,经一年以上贮存,用做调味可提高基础酒的后味、糟香味和陈味。
6.3尾酒调味酒
选用发酵正常、酒精度在15%~20%vol左右的尾酒,收集蒸馏后使酒精度在55%vol以上,贮存1年以上,作为尾酒调味酒。尾酒调味酒可提高基础酒的后味,使其回味悠长和浓厚。
6.4老酒调味酒
在贮藏3年以上的老酒中选择调味酒。经3年以上贮存酒味变得醇和、浓厚、陈香,具有特殊的风格。老酒调味酒能调高基础酒的风格和陈味,香味幽雅醇和。
6.5小曲多粮型调味酒
采用多种原料,按不同比例进行多粮小曲酒发酵,生产小曲型调味酒,能提高产品的复合香和绵甜味。
6.6酱香型调味酒
选用符合要求的酱香型白酒作为调味酒,要有芳香化合物和形成比较丰富的酱香物质,并使基础酒香味增长和饱满。
6.7浓香型调味酒
选用符合本厂产品特征的浓香型白酒作为调味酒,可提高产品的放香、粮香、绵甜味。
总之,在小曲白酒的生产中,应不断吸取融合其它香型的生产工艺技术,如采用多菌株与小曲共同发酵;中温大曲、高温大曲与小曲共同发酵,以生成更多、更丰富的呈香呈味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