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端白酒52度左右,是因为低于45度不适合长期储存,微生物会让酒变质变酸,严重影响口感,所以“低度无好酒”。2.原浆酒的脂类、醇类、香味性格随批次略有不同,需要调酒师调制,以达到特有风味,保证每批次口味相同,调酒是将70度原浆酒加入低度酒尾,所以酒精度就降到52度左右。3.低度酒几乎都是低端酒,酒头(酒糟蒸馏最前段是酒头,重金属甲醛各种有害物质很高,喝了头疼头晕难受)勾兑酒尾,得到的是36度左右白酒,此时香味不足,要加入乙酸乙酯、己酸乙酯、增稠剂、香味剂、各种香精,低度酒不仅包含大量甲醛、重金属,还包含大量香精化学增香剂,所以这种酒喝了头疼、头晕、恶心、口干。所以“好酒不醉人”由此而来!
“日本的清酒,韩国烧酒都是20度左右,为啥偏偏中国白酒是52度?”对此回答是:首先,它们不是同一种酒类,所以不能这样横向比较度数的。其次,中国白酒度数范围很宽的。从30几度到70几度都有,只不过世面上以52°稍微多见,让你产生了“白酒都是52°”的错觉而已。白酒为什么要控制度数为52度呢?
首先
拿酱香型白酒的代表——茅台酒举例,茅台酒经过发酵蒸馏得出的原浆,大约是55~59°这个范围。但传统酱香酒酿造出来之后,并不适合直接饮用,需要陈放三年以上。原浆经过陈放之后,会出现“水解”和“挥发”的现象,因此度数也会降低。
待到出品的时酒精度数,基本也就降为52°、53°,加上茅台酒的名气大,所以52°酱香白酒的印象就传遍五湖四海了。
其次
比如浓香型白酒代表五粮液,在解放前,五粮液酒的度数非常高,度数高达60多度接近70°,基本是属于原浆。也就是蒸馏出来的高度酒,经过稍微的处理就拿出去卖了,这也成就了五粮液酒独特的香气和丰富的口感,但毕竟度数太高,不能接受的消费者也大有人在。加上国家在上世纪80年代起,开始倡导生产“低度”白酒、“健康”酒,所以五粮液渐渐的也开始“降低度数”,而所谓降度,不是随便加水进去降低浓度就可以了。
笼统来说是“原浆+纯净水+调味酒”,跟普洱茶的“拼配”概念有点像,需要不断的优化实践,为了延续“高度”酒的优秀香气及丰富口感。根据兑酒大师们尽心尝试后,最终将度数定在了52°~54°。因为水分子和酒精分子缔合最好的度数就是在52°~54°,此时酒的口味最醇和的之后以五粮液为代表的浓香型白酒的度数大多也维持在了52°上下,加上五粮液名气大,52°的度数又开始传遍五湖四海了。
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白酒都在遵从52°这个标准,只是较为出名的几类恰好是这个度数,给人52°的印象罢了。而且一般来说白酒的度数再低也不会低到30°以下。因为白酒的魅力,就在于它的丰富的香气和独特的口感,这些是白酒里的内涵物质所带来的。度数过低,内涵物质是不容易保留的,特别是白酒中的脂香成分。
中国白酒度数范围很宽的。从30几度到70几度都有,只不过世面上以52°稍微多见,让你产生了“白酒都是52°”的错觉而已。毕竟度数太高,不能接受的消费者也大有人在。加上国家在上世纪80年代起,开始倡导生产“低度”白酒、“健康”酒,现在的成品酒是原浆+纯净水+调味酒”,跟普洱茶的“拼配”概念有点像,需要不断的优化实践,目的是为了延续“高度”酒的优秀香气及丰富口感。
不过随着技术的革新,和人们对口感的追求,白酒的度数开始越来越低了,33.3度的微分子,也能喝出40度的口感,现在分酒的好坏已经不是看度数了!
经过一些调酒大师不断的摸索,尝试。最终将度数定在了32度~54度之间,而52度~54度表现最为优秀,因为酒精只有在这个区域水分子才能和酒精分子结合的完美,此时的口味也最醇和。但是52度毕竟属于高度白酒,很多年轻消费者从口感上不容易接受,市面上畅销的都是42度左右的酒,我爸爸最喜欢喝42度绵柔白酒,不易醉醒酒快。
并不是所有的白酒都在遵从52°这个标准,只是较为出名的几类恰好是这个度数,给人52°的印象罢了。而且一般来说白酒的度数再低也不会低到30°以下。因为白酒的魅力,就在于它的丰富的香气和独特的口感,这些是白酒里的内涵物质所带来的。度数过低,内涵物质是不容易保留的,特别是白酒中的脂香成分。个人决定42度的口感绵柔醇香酒更为诱人。
谁出的题?傻的可爱。中国大地,喝52度酒的省份就这几个省:陕西,河北,内蒙古,新疆,四川,黑龙江。河南只有郑州市喝52度酒。产酒大省山西省,安徽省,湖北省,以及河南省大部却是以39~46度酒为主喝酒,其它省份均以18~38度为主喝酒,所以说白酒并不是多是52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