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能高效地实现版面的视觉传达功能?除了纸张的大小,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就是视觉的可视区域(即视区)分布的规律,它主要包含了人的视野范围规律、视觉清晰规律以及视觉流向规律。
人眼的视野范围如下:垂直方向的视野范围为120°~140°;水平方向上一只眼镜的视野范围约为150°,双眼为180°~200°。两侧眼睛视野范围所共有的领域:水平方向约为90°,垂直方向约为60°。垂直方向上人眼的视平线以上10°至视平线以下30°范围为最佳视区;视平线以上30°至视平线以下30°范围为良好视区;视平线以上60至视平线以下70°为有效视区。
①我们习惯从左往右看,即使在阅读时也是这样。因此现在书籍的排版大多遵循水平视觉从左至右的视觉流向规律。
②视觉远近流动是指当人与物体的距离远近不同时,眼睛先看哪个位置,是上方还是下方,视线是怎么变化的。在近距离时,先看到下部并且从下往上移动;在3m远的地方看时,最先看到正面,然后是下面;在远距离观看时,最先映入眼帘的则是上面,然后视线会自然向下移动。在实际设计中,设计师通过视觉的流向规律来设计版面的布局,划分版面。
视觉中心指的是人的视野在一个平面中的中心点,与视觉中心相对应的还有个概念,即为物理中心。人的视觉中心一般会在物理中心的偏上方。在设计中常常会将画面的主要元素放在画面的中心点偏上一些,也就是视觉中心的位置,这一位置一般是人在观赏作品时最先注意到的地方。
设计的时候道理也是一样的。人眼的视角很小,若以看得见的标准来计算,人眼的视角约为150°;但是若按看得清楚的标准衡量,视角就只有5°左右了。正由于这样,人为了扩大视野范围,就得转动眼球,有时还需要转动头部。突出视觉中心的方法如下。
①借助透视因素,采用近大远小的方法突出主题。
②借助近实远虚突出主题。
③借助对比因素突出主题(对比度强则近—突出,对比度弱则远—削扇弱)。
④借助冷暖因素突出主题(暖色前进突出,冷色后退削弱)。
⑤借助纯度因素突出主题(高纯度前进突出,低纯度后退削弱)。
⑥借助遮挡因素突出主题(主体在前,陪体在后)。
视觉流程的形成主要是由人类的视觉特性所决定的。在阅读时,根据人的生理习惯,视线的流动有一种普遍的规律,通常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面到线再到点的认知过程。而这种视觉的习惯是设计师利用设计元素来实现的。受生理结构限制,两只眼睛的视线会产生一个焦点,即通常所说的视觉中心,视觉中心的设计会有如下情况:
①当版面中只有一个视觉中心时,视线的着眼点十分明确,视线会先落在视觉中心上面,然后根据设计师的引导,完成阅读的过程。
②当版面中有两个视觉中心时,视线就会在这两个焦点中间来回巡视,最后形成由两个焦点连接的一条视线,这会给受众造成一定的困惑,使他们不知道从哪里看起。
③若视觉中心达到3个,观者的视线就会在多个焦点中逐个巡视,最后形成一个以焦点为端点的一个视线区域。
④还有一种是无视觉中心的设计,就是让版面本身成为一种秩序或序列,元素均为等同的状态,类似重复构成的形式,或使视觉中心落在画面之外,这些都是设计师们不断探索研究的方向。
没有明确的视觉中心,也就没有视觉层次的体现,最后会使读者阅读的内容不明确。根据视觉中心原理设计版面,不管是一个视觉中心、两个视觉中心还是无视觉中心,均可以成为视觉流程设计的依据,以此让读者依照设计师的视觉引导流程,按照一定的顺序或形式有效、顺利、快捷地完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