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大地,处处生机;广袤乡村,越来越美。潍坊市局(公司)供图
编者按近年来,省局(公司)系统主动扛起国企责任担当,全力助推乡村振兴,一方面聚焦烟叶高质量发展与烟草农业现代化建设,推动形成以烟叶为主、多元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实现了烟叶质量、烟农收入提升和生产条件、生活水平、生态环境改善;另一方面发挥卷烟营销网点扎根基层优势,推动农村卷烟营销网络赋能升级,改善了农村零售生态,促进了客户赢利水平提升,满足了农村群众消费升级需求。让我们将目光投向齐鲁大地的广袤乡村,看山东烟草人在稳定社会就业、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等方面的有益探索和实际成效。
精准赋能共建美丽乡村
张勇马全德
近年来,潍坊市局(公司)充分发挥烟草产业优势,紧密结合当地实际,以打造烟区产业综合体和推动农网终端建设为抓手,积极探索农工商融合、多元化经营发展路径,推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奏响产业融合“交响曲”
走进诸城市林家村镇桃园生态烟叶特色产业综合体,很多人会为这里秀美的风光所折服,长势良好的烟叶、玉米、丹参和劳作的烟农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
近年来,潍坊市局(公司)以产业融合为抓手、资源整合为基础、模式优化为路径,优化产业布局,强化产业服务,延伸产业链条,全面构建“粮烟协同、烟经一体”的生产新格局。“今年,我流转了240亩土地,分别种植烟叶80亩、丹参60亩、玉米100亩。”林家村镇大桥西村烟农寇常鑫说,他预计今年的综合收入将超过60万元。
“烟叶成熟了,我要预约专业服务队进行采收作业,他们服务很专业,我非常放心。”7月31日,在临朐县“弥河源·金色河谷”烟区产业综合体为民服务中心,寺头镇岭子村烟农李文山前来预约托管服务。为民服务中心是潍坊市局(公司)在烟区产业综合体设立的“一站式”服务窗口,通过协调整合多方资源,搭建托管、信贷、土地流转3个平台,更好地为烟农解决生产雇工、资金周转、土地流转等难题。
在此基础上,为民服务中心积极拓展服务窗口职能,为周边群众提供医疗保险材料收取、许可证件申请等便民服务,进一步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目前,潍坊已建设烟区产业综合体5个,形成丹参茶、黑木耳、小米等农副产品自主品牌9个,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绘就农网建设“新画卷”
如果把农村卷烟营销网络比作一把锁,现代终端建设则是打开这把锁的“金钥匙”。为提升农网终端建设水平,潍坊市局(公司)建立培训课件库,实施“小规模、互动式、便利化、针对性”小班制培训,为农村客户量身制作经营指导书,助力他们向懂经营、讲诚信、能赚钱的新型零售商转变。
在农村,一家小店就是一个微型平台,在提供商品的同时还承载着服务消费、便利生活的功能。7月29日,在临朐县石家河生态经济发展服务中心瑞庄村瑞庄超市,村民赵涛从店主刘雨手中接过快递包裹,笑着说:“在家门口就能收发快递,真是太方便了!”“这里不只收发快递。”刘雨也笑了,“我的店现在已经升级为‘惠民有潍’服务中心,以后您还可以来这里充值缴费、给电动车充电。”此外,刘雨还在店内设立了助农专柜,销售当地土特产;打造直播间,开展非烟商品“云带货”、旅游资源“云推介”,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拓展增收渠道。
今年以来,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在社会工作部的指导下,潍坊市局(公司)以“便民性、功能性、生活化”为切入点,以“植根农村、面向农民、辐射周边”为定位,牵头整合社会资源,建设“惠民有潍”服务中心(站、点),因地、因店制宜,助推农网终端持续升级,形成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持续用力、精准发力。”潍坊市局(公司)党委书记、局长、总经理王建军表示,“我们将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发挥好联农带农作用,持续抓好烟区产业综合体和农网终端建设,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更大力量。”
“融”出烟农好日子
魏延帅
近年来,日照莒县县局(分公司)积极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努力探索“烟叶+N”模式,推动形成“烟叶为主、多业协同、产业融合、合作共赢”的良好发展态势。
用好大棚充盈百姓“钱袋子”
不久前的一天清晨,东莞镇闫家三山村村民闫德学来到种植甜瓜的闲置育苗大棚内清理杂草。“今年育苗结束后,我把5个育苗大棚全部种上了甜瓜,估计每个大棚最低能收入4000元。”看着即将上市的甜瓜,闫德学高兴地说道。
烟菜轮作蹚出致富新路子
“烟叶采烤结束后,我们会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利用空闲烟田种植西兰花,每亩可增收2000元左右。”寨里河镇马连坡村烟农张永征从“一年两熟”模式中受益颇多。
为了以产业发展助推乡村全面振兴,莒县县局(分公司)找准“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因地制宜谋划产业项目,探索“烟叶+西兰花”“烟叶+花菜”“烟叶+油菜”等烟菜轮作高效种植模式,帮助烟农蹚出一条致富新路子。
“‘一年两熟’模式还有利于土壤修复,减少病虫害发生率,提高烟叶和蔬菜种植质量。”莒县县局(分公司)寨里烟站站长刘军介绍道。
多元发展过上红火好日子
微风阵阵,在安庄镇前丁果庄村的烟田里,间作种植的山豆角长势良好,生机勃勃。“山豆角种植简单,还不愁销路。”前丁果庄村烟农张利民满意地说。
如何推动多元共生、协同发展?莒县县局(分公司)坚持多元融合,引导烟农在烟田间作种植绿豆、大豆、芝麻等农作物,实现了土地高效利用,助力了烟农增收。
“近几年,我们在‘烟叶+N’模式上取得一定成效,科学利用了土地资源和闲置设施,为农民带来了更多收入。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挥烟草产业的带动作用,持续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莒县县局(分公司)党委书记、局长、经理徐开川表示。
金银花变成“致富花”
刘石
盛夏时节,万物并秀,在淄博高青县常家镇大李家村的金银花种植基地,一簇簇金银花在微风中摇曳生姿。
“春生书记快来看,这金银花长得多好!”不久前的一天上午,正忙着采收金银花的村民李秋芬见到高青县局(营销部)派驻该村的第一书记李春生后热情地打招呼。
大李家村有543户、1797名村民,之前村集体收入单一,年轻劳动力不足。为提高村民收入,大李家村自2021年起开始种植金银花,但是由于缺少经验,成效并不理想。当时,很多村民都打起了退堂鼓,金银花一度成为“烫手花”。
经过深入分析,李春生找到了大李家村最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金银花的品质问题和销售问题。怎样让“金银花”变成“致富花”?经过市场调研,李春生与村两委成员组织金银花种植户外出学习种植知识和加工技术。李秋芬就是种植户中的一员,通过外出学习,她掌握了不少金银花种植和采收技巧。
要保障金银花的品质,晾晒环节很关键。为解决“靠天晾晒”问题,在烟草公司引导下,该村成立了金银花加工合作社,解决了散户种植无法解决的一些问题。他们引入金银花烘干设备,新鲜采摘的金银花从田间地头直接运往加工车间,24小时内就能脱水烘干,既高效又省心。高青县局(营销部)还组织志愿服务队与村民“结对子”,帮忙采摘、烘干金银花。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曾经的“烫手花”让大李家村的村民们切实尝到了致富的甜头。他们正打算引进新设备,对金银花进行深加工,让金银花真正变成“致富花”。
老李烟酒店“变形记”
特约通讯员郭慧通讯员郭昂
针对农网终端功能相对单一、引流服务能力较弱的问题,今年以来,在地方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由社会工作部统筹指导,菏泽市局(公司)充分发挥牵头作用,主动联系邮政、交通、通信等部门和企业,成立兴菏惠民服务联合会,制定便民服务、惠民业务、公益慈善、基层治理4大类36项可叠加服务清单,并开发“指易达”便民服务App,打造惠民服务中心(站、点),将农网终端升级为公共服务提供终端。
老李烟酒店便是其中一家惠民服务中心。随着惠民服务功能的逐步丰富和完善,店铺的客流量越来越大,营业额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
“我们还依托老李烟酒店设立了邻里中心,村民们可以在这里谈论农事、交流致富经验。这里还会定期发布社会工作部提供的公益岗位、社会劳务等就业机会,今年以来已发布就业信息70余条,帮助村民实现就业140余人次。”菏泽市局(公司)驻村第一书记郭立说。
从服务零售客户到融入基层治理,菏泽市局(公司)勇担社会责任,以惠民服务中心为载体,不断加强农网建设,完善公共服务网络,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更高效。
为了帮助农村客户提升经营能力和赢利水平,菏泽市局(公司)坚持“线上+线下”数智化培训指导,线上搭建“丹香学院”信息平台,定期推送专题视频、优秀范例及普法动漫;线下开展精准拜访,运用“依家团访、策略拜访、应急专访”服务模式,解决农村客户的“急难愁盼”问题,持续提升农村客户的经营技能。此外,成立“菏美·金叶”志愿服务队,聚焦农业生产、百姓民生领域,积极开展法治宣传、环境保护、助农帮扶等志愿服务,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
乡村是基层治理的基本单元。在广袤的农村,还有很多像老李烟酒店这样的店铺,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在烟草公司等企业和部门的协同努力下,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故事,为美丽乡村增添了亮丽色彩。
心声
我自2023年被派驻临沂沂水县四十里铺镇邴家庄村担任第一书记以来,深入调研了解村委会及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以和美乡村建设为突破口,制定工作规划,用好扶持政策,助力乡村全面振兴。针对该村村民想种植烟叶却信心不足的情况,我们坚持党建引领,加强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建设,协调多方力量提供烟叶生产专业化服务,打造高标准特色烟叶生产园区。此外,多方协调,在村北建设村民文化娱乐广场,为村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改造水漫桥一处,保障村民出行安全。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邴家庄村会变得越来越美,村民的日子会更加红火。
——临沂市局(公司)派驻沂水县四十里铺镇邴家庄村第一书记王庆峰
东营烟草自2013年开始帮扶我们村以来,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寻找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和方法,为我们村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他们帮助村里改造了党员活动室,建设了村史馆和乡村振兴示范基地。根据村民的耕种习惯,帮忙做好产业引导、技术培训和产品销售等工作,大力发展特色生态产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相信在烟草公司等单位和部门的支持下,我们村会变得越来越好。
——东营垦利区垦利街道办事处七村党支部书记董升华
我是一名“80”后烟农。随着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烟草公司引导我们转变传统的单一种植烟叶的思路,将烟叶与经济作物进行轮作、间作,并提供专业化服务队伍、全程化作业机械,让我们烟农实现了轻松高效种烟,也给我们提供了在家门口创业的机会。我认为,现在的烟叶种植是一项有干头、有赚头、有奔头的产业,我有信心通过种烟走上致富路。
——潍坊诸城市贾悦镇邢家山村烟农代勇
我这家农村小店以前主要销售喜糖,兼营烟酒。后来,受电商冲击,喜糖销售额大幅下降。烟草公司得知我的难题后,建议我改造升级店铺,还教我拍摄短视频,介绍当地婚庆习俗,开展线上引流,既给店里带来了新顾客,还带动了商品销售。现在我还通过直播帮助村民销售葡萄、西瓜等农产品,让手机成了“新农具”、直播成了“新农活”。能为乡村振兴出点力,我很自豪。
——青岛平度市店子镇北盛家村曾旭门市部老板王曾旭
短评
跑好乡村全面振兴“接力赛”
崔于钦
近年来,山东烟草商业主动担当作为,助力乡村振兴,为增进民生福祉作出积极贡献。跑好乡村全面振兴“接力赛”,应一以贯之扛起国企责任担当,确保力度不减、脚步不停、久久为功。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关键在于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要立足“三农”工作大局,推动乡村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迈进,在助力烟区发展和赋能农网建设等方面打造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齐鲁样板”,形成群众有收入、产业有效益、企业有回报、地方有发展的良性循环。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跑好乡村全面振兴“接力赛”,要对接农村客户个性化需求,健全服务体系,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农网建设模式。要加快转变农村客户的经营理念,全面挖掘“农、文、旅”等特色资源,借数字科技之“智”探索农网发展新模式,带动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产业融合发展,更好地促进农民就业和地方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