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海,是年轻人进行夜间光合作用的地方|一家店TOPYS创意内容平台

9月29日,在深圳罗湖一个还是毛坯房状态的混凝土工地上,跳海开了一场工地派对。他们邀请用户来到还未装修的跳海酒馆现场,认领属于自己的一块砖,然后签下自己的名字,或者画下自己的样子。这样以后他们每一次来到跳海,都可以跟它碰个杯。

在公众号上,他们这样解释这次活动:我们想在一切开始之前,请顾客来到最原始状态的跳海,与他发生第一次链接。

这是一个听起来很天马行空的计划,可是发生在跳海里面,似乎又变得十分合理了。

这就是跳海一直以来给我的印象、也是最大的魅力所在——ta永远会以意料之外的方式达成目标。这间诞生于疫情期间的年轻酒馆,在无数实体经济接二连三倒下的时候,竟然兀自生长了起来。从第一间店落地,到社群卖酒一炮而红,跳海只用了不到一年。但走红之后,他们却不急着扩张。与大力出奇迹、一年新开近百家店的海伦司相比,跳海采取了完全不同的策略。四年过去,跳海在全国只有19家店。至于11月在深圳同时新开两家,都显得像是为了入乡随俗而配合一下“深圳速度”。

“拒绝标准化扩店”“社群活动”“去中心化”……在所有看似无关的标签背后,跳海都有一个独特的、一以贯之的逻辑将其串联起来。他们究竟是如何思考品牌价值观和商业化的?在上个月刚刚落幕的2023CCC成都社群大会,我和跳海酒馆合伙人随易,聊了聊跳海对内容、用户和品牌的看法。

TOPYS:社群是跳海非常重要的资产,可以说说你们是如何依靠社群进行运营和扩张的吗?

随易:一句话概括,就是我们一直在说的“先有人再有店”,这句话并不是口头说说而已,而是真的在把它变成整体的社群运营思路。

举例来说,一个店在签约的那天,针对这个店的社群就已经开始运营了。我们把住在附近的朋友、或者未来有可能会和店发生关系的朋友都拉到一个群里,一个类似“预热监工群”就开始了,我们会在群里日常更新“监工日记”,把这个店的筹备状态都同步给大家,并且一些设备甚至厕所的选择都会问大家的意见……目的就是让大家觉得“这家店跟我有关系”,他是见证着这家店的成长过程的。所以每个店开业大家过来的时候,不像是一群毫无关系的人凑到一起庆祝开业,更像是相熟已久的“网友见面”。社群的种子在开业之前就已经种下。社群运营无论线上还是线下,建立信任、开放参与,都是其中最核心的思路。

TOPYS:跳海会一直保持非标准化扩店吗?未来是否会考虑做连锁店?

随易:如果“连锁”指的是全部直营,那是的;如果指的是多店一面、尽可能的标准化,那不是。跳海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会保证每家店的独特性。每家店的底色和共识一致,让人能够一下子感受到“哦,这确实是跳海”,但也需要尽量保证每家店的独特气质与氛围、风格,因为所在城市、区位、装修风格都不同。更重要的是运营这家店的团队和打酒师们都不同。这些都会导致这家店很细微的不同。因为社区感这个东西并无法标准化和千篇一律,而是要根据在地环境,去找到自己的独特性。

TOPYS:跳海的商业模式是否可以被理解为,用活动来吸引用户参与,酒则是主要的变现手段?

随易:我觉得并不能这么简单粗暴的理解,虽然这是市面上很多人对跳海的理解,或者说偏见。认为跳海做各种活动,只不过是为了让更多人过来喝酒消费而已。这样的理解往往符合直觉,但并不接近真相。

跳海的很多活动,是就算不喝酒我们也欢迎你参与的。无论哪种活动的目的都不是“招客式”吸引用户来消费——甚至,跳海团队内部对活动的一条“红线”就是,不能过于刻意、不能形式大于内容、不能空洞,而是要前置思考:这个活动到底能给用户带来什么样的价值?我承认现在并没有做的十全十美,但只要坚持做这些思考与复盘,用户一定能感受到我们在做的事情。来跳海喝酒只是个结果。

如果一定要说“商业模式”,跳海可能是用社群的逻辑,找到了盘活人、空间、内容三者关系的新路径。过去的路径是用非常多的内容,吸引用户来单向度地消费。但问题在于这是“一次性的”。而现在跳海的思路在于,让内容由社群本身产出和完成,从而吸引更多用户前来,再进入到这个路径当中。一方面这是可持续的,是“一万人来一百次而非一百万人来一次”(语出山崎亮的《社区设计》)。在这个过程中,更多的用户相互之间看到、产生链接,于是“附近”就出现了。

TOPYS:你们平时的店铺运营、或者做活动会有一个标准的流程吗?

随易:这个在建立的过程当中,因为现在店太多了,有些颗粒度细的东西我看不到。当一个体系的混乱度越来越高的时候,就需要一些制度化和流程化的方式来控制它的混乱度,但当它被控制到一个程度,就又要再给它更多的自由度。所以自由度和标准化需要螺旋上升。

但如果只有标准化,没有混乱的空间的话,就会变成一个上行下效的体系,就没法激发出任何创意,所以就是要留有这个风险空间。但我们会用后置的方式把失败经验收拢到跳海的经验池子里。我们内部黑话把这叫八爪鱼体系。跳海每家店铺都像八爪鱼的一个触角,不管遇到好事还是坏事,都会传回大脑,我们讨论判断后形成决策、或者沉淀经验,再发放回各个店铺。好的部分就放大,不好的部分就剔除掉。这样当A店遇到一个问题,大家讨论解决了,就算B店和C店没有遇到过,也知道大概的处理逻辑和应对方式。

TOPYS:所以其实你们很多想法和创意都是自下而上的,并不是老板决定了一个事情,然后直接布置下去给大家执行。

随易:对。

TOPYS:但很多老板不会允许自下而上的东西存在,不能放心地把这个权利交给员工。你为什么这么信任你的员工呢,或者说这种信任的根源是什么?

随易:一个根源是,做去中心化这件事是我一早就想清楚的。如果你做中心化的东西,最后会不可避免地进入自嗨的状态。这个意识可能跟之前的创业经历有关系。比如我上一次的创业项目二手酒馆,我可以把它变成现象级的店,但是它不可复制、没有办法触及到更多人,最后就变成单向度地去输出创意,那就没什么意思了。所以这次一开始就想好了,千万不能把跳海做成一个老板店,就是老板在生意就好,老板不在生意又不好。如果最后变成这种老板驱动的公司,那这家店的想象空间就太有限了。

第二个是因为,如果大家有共识的话,就不会出什么大岔子。跳海现在中心化的就是价值观共识,以及利益分配体系。利益分配体系很重要,就是店长和城市主理人的收入跟流水或利润有关,这其实也是基础,因为不能光靠价值观和共识。

TOPYS:作为老板,你的角色就是给大家确立并维护店铺的价值观共识吗?

随易:是的,就是看整体的方向,包括在落实的时候有没有什么问题。我记得有一个小小的负面案例,有次我去店里,发现有两个男生在无声地划拳。我就把主店长叫出去了,他说觉得他们声音很小、不会影响别人。我说这逻辑不对,当别人看到有人在店里划拳的时候,他对这个店的认知就变了,他会觉得这家店是允许划拳这件事情的。那个店长反驳说,如果不让他们划拳,可能就会收到一个差评。我说差评就差评啊,但是短期和长期的价值你要看清楚。所以说现在遇到划拳,我们就肯定会制止。

还有一个经验是,有家店之前想做一个酒量榜单,就是当天谁喝的杯数越多,他在榜单排名就越高。然后我说不能要这个,因为这个榜单其实某种意义上在鼓励酗酒,大家会为了上榜单比谁喝的多。所以到后面,我们甚至每个店都会写不卖醉酒。这现在也已经成为了店铺的一个价值观和原则。

TOPYS:跳海的价值观其实是抽象的(站在世界背面),你们是怎么做到把抽象的价值观和诸多不同的具体议题比如AI、web3以及社会话题结合起来、并且又让人觉得非常统一的?

随易:多抓鱼创始人猫助在评价二手循环经济的时候说,你一定要让你的产品在消费者逻辑中找到它的正当性,这个正当性不是因为你做的东西是可持续的,所以你卖得比别人贵很多,那没有意义。你要找到让用户感兴趣的点,不管是便宜还是让他觉得好玩,得先让用户走进来,才有可能让他接触到你真正想让他接触的议题。不然连门槛都设置这么高,就变成了某种道德绑架。

所以,跳海对所有议题的统一性可能在于,无论这个议题是哪个面向的,它都一定“可参与”。比如说跳海之前做过一个活动叫非策划性相遇,我们会收集用户在街头遇到的流浪猫狗的照片,有的照片其实拍的很粗糙,但是每晚我们都会在店里做展示。在那期间有一部分酒的收入会捐给指定的流浪动物收容机构。

当然也可以只放个二维码,然后大家过来扫码捐助。但这没什么没意义,大家也不会很热情地参与。但如果一个人真喜欢动物的话,她手机里怎么可能没几张路边拍的小猫小狗呢。所以我们把她的照片在店里展出,让用户觉得她能够参与进去、能够被看到,这可能就是那种统一性所在。

TOPYS:你觉得跳海的人有什么共性吗?或者反过来说,你一定不希望跳海的人做什么事情?

再比如店里有只流浪猫叫跳跳,我们都说他是店长,因为他每天晚上都定时定点过来吃饭,好多熟客都认识他。每次大家看到他都说哎呦,跳老板又回来了。以及在下雨的时候,跳海每个店门口都会放水纹灯,大家看到就觉得好像门口真的有一片大海一样。

还有很多很小但很有温度的事情,他补充的就是这样的内容。我觉得这样的人是我们想要的,他能看到这些很细小的东西。

TOPYS:我自己去到跳海,感觉和传统酒吧很不一样,氛围非常放松且充满活力。你们如何让店里维持这种氛围?

不然如果他们每天白天都是疲惫打工的状态,然后越晚越兴奋,那跳海就会变成一家很普通的酒吧,而且是那种偏负面的、消耗式的、末日狂欢式的一家店。那我们传递给用户的观念,也是大家可以过来买醉、发泄。如果你每次去一个店里都会喝大,那你再想到这个店的感觉和记忆就是不好的,就不会再来。

TOPYS:这是跳海和传统酒吧很不一样的地方。人们去传统酒吧可能就是想要买醉、发泄,但跳海是给人能量的,这跟前者是相反的。

随易:对的。接下来上海跳海跟柴米多合作的慢闪店,主题叫夜间光合作用。我们想表达的就是,晚上喝酒不一定是为了发泄、逃避而喝大酒,而是有些其他的东西可以给你能量。比如我们想和善淘buy42(二手慈善商店)合作,这样就算你很晚过来喝酒,还是可以来参加一些或小或大的活动,收获一些能量,这其实就是“夜间光合作用”。这个主题虽然是给上海跳海这家店定制的,但是我觉得它对跳海的所有店铺都成立。我想让跳海的每个店铺,都能成为年轻人在晚上进行光合作用的地方。

THE END
1.白酒市场营销方案策划方案怎么写?教你快速搞定!标题:白酒市场营销方案策划方案怎么写?教你快速搞定! 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白酒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如何在众多品牌中脱颖而出,制定一份高效的市场营销方案至关重要。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白酒市场营销方案策划的步骤,帮助您快速搞定! 一、明确目标 1. 确定目标市场:首先要明确白酒品牌的目标市场,包括消费群体、地域范围等http://news.xnnews.com.cn/taoyitui/Article-xiaoxiaoYi-55.html
2.2024年底,酒水经销商如何借势春节冲销量?探索合作营销模式:积极寻求与其他品牌的合作机会,尝试捆绑促销策略。同时,加强与烟酒店、饭店等传统渠道的合作。如何让利给这些渠道合作伙伴是一门学问,需要精心策划。此外,促销活动的海报一定要醒目且吸引人。一个城市内,合作店铺的数量越多,销售体量自然也会越大。 https://zhuanlan.zhihu.com/p/12027809436
3.想开一家卖酒的店,请问酒字开头的店名有什么推荐吗?想开一家卖酒的店,请问酒字开头的店名有什么推荐吗? 想开一家卖酒的店,叨教酒字扫尾的店名有甚么引荐吗? 酒仙居。以前咱们取店名的时分都是简略单纯为主,都是复杂易懂的,无关于商品的名字。以前有给冤家取过对于酒字扫尾的店名,这个酒仙居听起来就与酒无关,并且名字比拟粗俗。https://www.zhppw.com/wenda/285642.html
4.1919酒类直供加盟4、拥有30多家门店的蒲象酒行在郑州关闭数家直营店,成为流通领域讨论热点。 传统酒商转型困境 ·靠传统方式卖酒,生意难做 缺货源 存在无代理渠道、拿货价高、品质库存难保证等问题、产品单一,不具备整合能力 缺资金 拿代理、建仓储、养团队样样都要钱,资金压力大 缺客源 线下渠道饱和,线上获客成本高 ·凭一己https://www.jiamengfei.com/xm/131961
5.开一家卖酒店铺需要办什么证件开一家卖酒店铺需要办什么证件 1小时前 开设酒店需要办理的证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一,基本证件 《营业执照》: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发给工商企业,个体经营者的准许从事某项生产经营活动的凭证.没有营业执照的工商企业或个体经营者一律不许开业.申请企业法人登记,经企业法人登记主管机关审核,准予登记注册的,领取《企业法人https://lvlin.baidu.com/question/2278692339918041428.html
6.从开酒馆到开酒店,跳海的秘密是「文科生创业」专访梁优:哈哈。我当时就想,要不要花5-10年把它当创业去做。所以第一家在北京的店开后,第二家在广州、第三家在重庆、第四家在深圳——我需要把总结出的这些方法论,移植到完全不同的市场上去验证。 杨轩:要跨越城市地理的巨大区别,去验证方法,或者做本地化适用。 https://36kr.com/p/3074291512914819
7.成都年轻人,开启后备箱时代后备箱摆摊的初衷,是为了节约成本,赚一些钱帮助家里。但沙沙也表示,做好了,有机会开家店肯定最好。 从最开始放不开、害怕丢脸,到发现周围的朋友都在不停地默默给到帮助,客人的评价成了新的动力。摆摊以来,沙沙觉得,人生,好像也没有那么迷茫了。 毕业后的第一次创业,在街头卖美式汉堡 https://www.huxiu.com/article/599946.html
8.打电话关机。我该怎么办?你能告诉卖酒的人吗?有人卖假酒可以拨打12315热线举报。“12315”是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托“12315”热线电话,受理消费者申诉https://www.lawtime.cn/wenda/q_34975067.html
9.说贯口顺遛的嘴一定很厉害说贯口顺遛的嘴一定很厉害,夜声&曦月发布的一个pia戏剧本,在爱pia戏网。剧情:有时常常听到别人说贯口如行云流水般,真的很羡慕呀!索性去网上刨刨贯口,尤其是比较经典的,一是锻炼自己口齿唇舌力度,口腔的开合度,二是锻炼自己的反应速度,三是训练自己吐字归音调值是否https://www.aipiaxi.com/article-detail/267833
10.《忍川》电影剧本(忍川之恋)影评哲郎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喝酒。他也轻轻地拍了几下手,但听不进同学们说的话,而是陷入沉思中。镜头对着沉思中的哲郞慢慢推进。毕业生A:不过,(制止同学们鼓掌)我们唯一感到遗憾的是,四年来,附近一带凡是卖酒的铺子我们全都去过,只有忍川一家,从来没去过就各自回家!他的话出乎意外引起了反应,引起了大家平日里的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142039/
11.龙之梦商场里开了一家新面馆,号称是做本帮面的.我根据图片判断出龙之梦商场里开了一家新面馆,号称是做本帮面的。 我根据图片判断出该店不是上海人开的,店员起先还支支吾吾地解释,最后不得不承认是邹开喜潮汕火锅的母公司开的。 一般地,上海人经营面馆与非本地人经营面馆,从菜式图片上能迅速判断出来,也不需要去吃。 以前,我曾到访过某上海本帮菜餐馆,店员头头是道地介绍https://weibo.com/1111373925/P4wOxsSq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