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在职学习,随岗培训,自学为主,面授为辅”的原则,在自学的基础上,市统计局组织集中培训。10月20日,对全市乡镇统计人员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岗位知识培训,培训由市统计局高级统计师及法制业务骨干讲授了乡镇统计工作职责与规范、统计法案例分析、统计基础等内容。同时围绕日常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地进行交流研讨,通过培训交流,引导基层统计人员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进一步提高实际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共计60人参加了培训。
四、注重培训考核
【关键词】变电站;安全管理;运行管理;培训管理
本人通过对变电站管理工作的重新学习,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结合自身对变电站多年的管理经验,对如何管理好变电站进行了多方面的阐述。错误和不足之处欢迎各位同行指正。
1.变电站的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就是通过管理者对安全生产各要素进行计划、组织、指挥、监督和调控,以实现生产中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保证企业生产顺利完成的一系列活动。它是一个系统工程,贯穿企业的整个生产过程,涉及方方面面,以下是我对变电站安全管理的几点认识。
1.1明确管理思想
电网公司的战略和目标是由电力生产特点和性质决定的,是随着企业的发展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但变电站生产任务和基本目标始终不会改变,改变的只是对变电站的要求越来越高,标准越来越严。变电站长必须坚持把“预防为主”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指导方针而贯彻始终。
1.2健全完善规章制度
要管理好一个变电站,仅仅依靠上级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是不够的,而且也一定是低效率的。因为,一个行业的规章制度,它是众多经验教训的总结,涉及面宽,但其针对性必然较弱,难以适应每一个变电站的具体情况。在坚持有关原则的条件下,对上级的制度进行细化,制定适宜本站工作的细则。通过细分细化,我们可以对针对性强的内容严格照办,明确执行的具体要求。
1.3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我觉得在变电站管理中,思想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在变电站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决不是一句空话、套话。因为职工精神状态的起落,影响工作质量,甚至造成误操作,或者直接影响职工之间工作上的配合和协作,打乱正常生产秩序。思想政治工作要说容易也不容易,要说难也不难。这么多年,我在职工思想工作方面一些工作体会。
1.3.2思想工作一定要做到及时、迅速,体现的是思想工作的及时性发现问题了,要及时的与之沟通,及时地释疑解惑,化解矛盾。问题越早解决,对安全生产越有利。
1.3.3要讲究工作方法,体现变电站思想工作的平实性。不跟职工讲大道理一般采取与职工“闲聊”的方式,反而职工群众更乐意接受。你跟他聊天,就是在关心他,就是尊重他。倾听他的烦恼、牢骚,既了解了各种问题的来龙去脉,同时又不着痕迹,反而更容易把问题解决好。
1.4抓好与安全工作有关的几项重点
首先要抓好新职工的入局安全教育。人记忆最深的往往是第一印象,因此要特别重视抓好新入局人员的安全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背安规、考安规的层面,而是要通过生动的案例教育,让新职工明白哪些是违章、违章的后果是多么的严重,要在他们的心灵深处烙上深刻的烙印。其次全员安全教育活动要注重针对性与实效性。人总是对最近发生的事影响更深,电力生产有其固有的规律,在不同的阶段安全面临的突出问题也不同,因此,我们的安全教育在保持经常性的同时,也要注重阶段性。另外要抓好“危险点”分析和“危险环节”的控制。在培训职工熟练掌握、理解安规和现场规程及熟悉设备性能地基础上,组织职工开展本职工作的危险点分析,事先列单排序。通过职工的参与,既有利于培养职工预防为主的安全意识,加深他们对安全的理解和认识。
2.变电站的运行管理
2.1抓好电压合格率等经济指标,保证变电站的经济运行,从而保证整个电网的经济稳定运行。
2.2抓好每月运行分析、事故预想和反事故演习工作这是对变电站可能出现的事故异常,重大缺陷进行分析演习工作,并总结每月生产运行情况找出不足,制定对策。做好此项工作不但能从技术上找出设备存在隐患,保证设备安全,还可对管理上、制度上存在的一些不足及时进行纠正完善。
3.变电站的培训管理
3.1以理论学习为龙头,全面提高运行人员综合素质保证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必须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必须立足于变电站实际,盘活现有人力资源。
3.2以岗位培训为主体,全面提高运行人员技术业务水平由于岗位培训它是立足于本岗位难点,疑点而开展培训,有很强的针对性,所以,其对提高职工技术水平可能发挥更快作用。在具体执行上,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3.2.1岗位培训必须戒虚、戒假岗位培训在电力系统强调的比较早,许多单位都有许多具体的要求和一定的指标来考核变电站岗位培训工作,过高指标与变电站较多工作时常出现矛盾,变电站为了自身利益,往往在岗位培训上弄虚作假,随着造假次数增多,岗位培训作用大大削弱了,甚至造假成了培训代名词。
3.2.2岗位培训必须戒大、戒空岗位培训本身针对工作中的疑点、难点开展培训,只要把疑点、难点讲清楚,让运行人员明白就达到目的了。
3.2.3岗位培训只要能达到效果,形式可以多样岗位培训只重培训效果,培训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如开展有奖问答,擂台比赛等等,譬如说现场培训常常有这样的情况,一些规程规定已经印入大家脑海里,没有太多道理可讲,运行人员只是理解程度不同,这时岗位培训,可通过现场考试或现场演习把一些注意点予设在考试或演习的题目中,通过考试和演习来提高运行人员理解程度。
3.3选派人员参加上级组织各种学习班、轮训班随着一种新产品、技术、新的管理思路的应用,变电站适当选派一些有一定基础和较强责任心同志参加学习班,让他们把新技术,新思路带回来,再给全站职工进行二次讲课,使变电站培训工作始终与企业整体工作接轨。
4.总结
变电站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各种因素相互影响,首先要理清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当前问题和长远目标,才能统筹策划,认识到每项管理工作重要性,搞好变电站的各项管理工作,从而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关键词】
乡镇卫生院;业务骨干;实训教学
我国农村卫生人员培训主要包括乡镇卫生院人员和村卫生室人员专项培训、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培训、乡镇卫生院和县(市)卫生局管理人员管理知识培训。根据吉林省乡镇卫生院医生的医学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具体情况,结合吉林省农村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实际情况,为推动吉林省农村卫生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吉林省卫生厅委托长春市卫生局在我校举办乡镇卫生院业务骨干岗位人员的培训。吉林省乡镇卫生院业务骨干岗位培训是乡村卫生普及和发展的需要,而尝试临床医院标准化患者的课间实训教学设计为本文的探索内容。
1研究对象
选择2011年、2012年吉林省乡镇卫生院业务骨干班72人和68人学员为教学研究对象,其中2011年学员为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教学法;女生49名,男生23名,年龄28~51岁,平均年龄393岁。2012年学员为实验组,理论教学培训后,尝试临床医院标准化患者的课间实训教学法:其中女生47人,男生21人,年龄27~50岁,平均年龄382岁。两组学员在职称、从事临床年限、平时表现、性别、年龄等各个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2.1对照组进行传统理论教学按照吉林省乡镇卫生院业务骨干岗位培训教学大纲,进行多媒体教学后,使用一些简单常用的模具来演示临床操作的基本原理和要点,教师按照教学要求考察学生掌握情况。
2.2实验组进行理论教学培训后,尝试临床医院标准化患者的课间实训教学。
2.2.1临床医院标准化患者课间实训的实施实施过程:①以长春市卫生局制订的培训参考大纲为指南,以内、外、妇、儿等系列教材为蓝本结合临床实际,设计教学模式。②根据吉林省乡镇医院的条件及在职骨干学员的综合情况进行教学设计,强化乡村医生基本操作的规范化以及对常见急诊急救的应急处理能力。
2.22利用我校临床妇产科、内科、外科、社区医院实训中心标准化患者及现代化电子模型实施教学,利用我校东方广场社区医院建立的标准化患者按需要而设置病例,另外模拟教学如内科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外科疾病急性胰腺炎、骨折;妇产科疾病异位妊娠、产褥感染等教学。在标准化门诊现场进行学员分组、按各个角色进入情景模拟现场进行问诊、检查、检验、诊断、处理等教学,每组学员进行实际操作后,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员分组开展讨论、教师总结分析,及时纠正学员存在的问题,并评选优秀学员、达成培训目标即具备从事乡镇医疗工作的基本素质。
2.2.3临床医院标准化患者的课间实训教学效果评估①考试分数评价:2011年、2012年吉林省乡镇卫生院业务骨干岗位培训两个班级在教学结束后,用同一套与教学大纲一致的考卷进行课后闭卷考试,试卷内容为《吉林省乡镇卫生院业务骨干岗位培训》教材中的理论知识。②教学评估: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问卷评估,优:认为临床医院标准化患者教学有趣,临床疾病容易记忆,与基层医院实际状况联系紧密。良:认为临床医院标准化患者教学容易记忆,印象深刻与基层实际状况有一定的联系。可:认为教学一般化,课后记忆。差:认为枯燥,乏味。③临床诊治能力评估:对两组学员进行考核,评出优、良、差指标。优:熟练掌握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临床常见问题。良:熟练掌握所学知识为诊治农村常见病。。可:基本掌握所学知识可诊治农村常见病。差:不能掌握所学知识,不能诊治农村常见病。
2.2.4统计学方法吉林省乡镇卫生院业务骨干岗位培训模式的研究——理论教学培训后,尝试临床医院标准化患者的课间实训教学。结果采用SPASS17.0软件进行分析,采用组间t检验,以P
3结果
3.1考试分数的评价实验组考试分数>85分者为41人次,对照组24人次,两组比较P
3.2吉林省乡镇卫生院业务骨干岗位培训模式人员能力评估优:实验组47人次,对照组29人次,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及格:实验组4人次,对照组15人次,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4讨论
吉林省乡镇卫生院业务骨干岗位培训模式的研究探讨即对吉林省乡镇卫生院骨干人员岗位培训,在理论教学培训后,尝试临床医院标准化患者的课间实训教学,用医院情景标准化患者等情境教学的研究,达到了教学的有效性、实用性,在培训中深入研究实用教学,广泛收集整理有效教学方法,在重新审视教学现状,反思教学行为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科学借鉴、实践比较、注重创新,形成适应吉林省乡镇卫生院业务骨干人员岗位培训实际教学方法、促进了较为系统的医院情景标准化患者情境教学策略体系和有效教学评价体系的形成。通过乡镇卫生院业务骨干岗位培训,有利于提高乡镇卫生院业务骨干的对医疗卫生机构管理水平和医务专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对于规范基层医务人员正确合理诊治疾病,维护患者健康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1]刘晓丹.长春市社区全科医学岗位培训绩效分析中华全科学,2010,4:472474.
[2]欧荣英,杨孝军,徐云升.妇产科临床技能模拟训练实验室化的研究与思考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4:9697.
关键词全科医师培训进展挑战
TheprogressandchallengesofgeneralpractitionerstraininginShanghai
FANGLiu1,ZHANGKan1*
(1.ShanghaiMunicipalHealthBureau,Shanghai200040,China)
ABSTRACTThisarticlereviewsthethreestagesofgeneralpractitionerstraininginShanghaisince1990s,summarizesthecharacteristicandexperienceofGPtraininginShanghai,analyzesthechallengesandgivesthepolicysuggestions.ToestablishateamofGPwhoarewillingto“goingdown,stayingdown,andmakinggooduseof”,itisnotonlytolieonthetrainingsystemitself,butevenmoreimportanttobuildthepolicyenvironmentwhichisattractivetoGPandcontributetotheirdevelopment.
KEYWORDSgeneralpractitionerstraining;progress;challenges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是落实“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也是保障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覆盖城乡居民的重要措施。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六位一体”功能的有效开展依赖于一支高素质的全科医师队伍。上海市通过积极探索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不断推出各项新举措,加大投入,增加培训数量,提高培训质量,全力推进全科医师培训工作。
1上海市全科医师培训工作回顾
1.1全科医师岗位培训
自1994年起,针对当时基层医师全科服务意识淡薄、业务理论培训机会少的特点,上海市卫生局依托上海职工医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根据上海卫生服务的需要开展了全科医师概念培训班,主要内容是40学时的全科医学基本概念,至1996年共培训500余人。
1997年开始对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临床医师进行600学时的以理论为主的全科医师岗位培训,使他们能初步适应上海开展全科化综合医疗服务的需求。培训主要包括全科医学概论、临床诊断学基础、社会医学、医学心理学、老年医学和康复医学等科目。
2001年依托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成立了上海市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中心,承担本市全科医师培训的组织管理任务。通过10多年的培训,本市的社区医师已基本接受并完成了培训,成为全国率先达到卫生部规定的“至2005年前完成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工作”目标的省市。全科医师岗位培训为本市社区实施全科化医疗服务奠定了基础,到2005年底,全市街道地段医院全部转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3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了综合性全科医疗服务的试点。
2007年在完成技能培训任务的基础上,按照原定计划进度启动了新三年培训计划。市卫生局根据参加培训医生的职称和岗位的不同,组织专家分别制定了七个组别的培训大纲和培训计划,实现了个性化和分层次培训。全科医师实践技能培训工作由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具体组织实施,37所区域综合性医院和43所示范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了培训任务。
1.2全科医师转岗培训
为贯彻落实国家发改委、卫生部、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的通知》(发改社会〔2010〕561号)中通过转岗培训途径培养全科医生的指示精神,市卫生局结合本市已基本完成全科岗位培训、并在全国率先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实际,与区县卫生局签订了责任状。由区、县卫生局全面负责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领导和管理工作,同时落实转岗培训临床实训基地,并由实施单位承担转岗培训的临床带教任务,以“导师制”或“一对一”的带教形式,严格按照培训计划对学员进行培训。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择临床医学本科的执业医师,到区县中心医院接受为期两年的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在各区县的大力支持下,2010年共有95名医师参加了转岗培训,超额完成卫生部下达的90名全科医生任务,并按计划在区域医疗中心接受规范培训。
[关键词]SAT运行人员培训制度
TheSystematicAproachtoTrainingforoperatorsofFuqingNuclearPowerCO.LTD
LINHong-Jie,PENJing
(FujianFuqingNuclearPowerCO.LTD,Fuqing350318,China)
[Abstract]TheSystematicAproachtoTrainingisaworkingmethod,throughtheanalysisofdemandforajobskills,trainingprogramdesign,thetrainingcoursedevelopment,trainingandevaluationafterthetraining,toachievethepurposeofthecomprehensivecapacityrequirementsforajob.Throughtheintroductionoftrainingsystem,rainingregulation,theoperatorsauthorizationfromFuqingNuclearPowerCO.LTD,wecanofferatrainingideafornuclearreactoroperatorstraining.
[Keywords]SAT;operators;trainingregulation
1、系y性培训方法SAT介绍
系统性培训SAT是一种工作方法。它是针对某个工作岗位,从提出人员的全面能力要求,到编制和实施培训大纲,从而,达到这些全面能力要求,最后对整个培训过程进行评价的一个逻辑性过程。这个培训体系可按照五个阶段来实施。第一是分析,分析岗位的需求和需要达到的目标,即全面工作能力的要求;第二阶段是设计,是把第一阶段分析的需求转换为可量化的目标以及编制具体的培训计划;第三阶段是开发,即根据计划收集、编制培训材料;第四阶段是培训的实施,包括培训过程及培训考核;第五阶段是评价,根据培训效果来评价培训的各个环节并进行改进。SAT五个阶段的流程示意图可查看参考文件2.
2、福清核电运行人员培训流程
福清核电运行人员培训的每个阶段都应用了SAT培训方法,从而使运行人员达到该岗位全面的能力要求。电厂通过制度化和程序化使得运行人员成长的每个阶段的培训标准化,使用于各阶段岗位工作需求,并通过不断反馈、完善、提升。
3、系统性培训方法的制度化和程序化
通过对系统性培训方法与电厂实际培训工作的不断探索,目前福清核电厂已经把运行人员系统化的培训制度化和程序化。首先,对运行人员岗位进行了细分,针对每个岗位工作需求进行了详细和全面的分析,并写进运行程序中实施。各岗位细化需求可查阅福清核电程序《TQ-FQ-1004运行一处岗位培训大纲》各岗位的任务分析单,通过该分析单明确了培训目标,从而可靠制度培训计划及实施培训;由于以程序方式体现,执行力得到保证。
其次整个运行人员的培训流程进行了细化,在运行人员培训的每个阶段都有对应的任务要求、培训资料、培训课时要求以及考核要求,并在程序中固化。在福清核电程序《TQ-FQ-1004运行一处岗位培训大纲》中有运行人员岗位各个阶段的培训流程示意图。
可见福清核电运行人员的整个培训过程都采用系统性培训,同时对培训流程制度化和程序化,便用实施和更有执行力。
4、培训过程的补充措施
5、总结
福清核电把系统性培训方法应用到整个运行人员的培训过程中,并对培训的每个步骤进行了细化、制度化及程序化,以及通过程序的措施保证培训效果。这一制度化的培训体系具有很强的执行力,同时具有可复制性,对于同行电厂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大亚湾核电站生产管理丛书3培训管理原子能出版社,2003.
[2]张玮,蔡黎勇,王小波,方朝霞.系统化培训方法在核电厂岗位培训中的应用.核安全,2005年第4期.
[3]杨兰和,戚屯锋,宋家玉.核电运行人才的培养.核电运营,2010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