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容提质,消费市场优化发展正当时

经过长期发展,南通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提升,在促进要素流通、满足人民生活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内部结构发展不尽合理弊端显现,消费市场面临后续发展动力不足、消费需求释放受阻等压力。促进消费扩容提质,优化消费市场发展,既是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的重要保障,又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供需两端协同,消费市场格局初显

近年来,在深化改革、居民增收、促进消费系列政策引领下,南通消费市场保持稳步发展,总体呈现商贸企业经营稳定、多元业态发展加速、市场活力增强的良好发展势头,在满足城乡居民生活所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基础性作用。

(一)从消费供给看:规模不断攀新,市场繁荣发展

商贸主体发展壮大。经营环境持续优化,各类商贸主体运转有序发展良好,为消费品市场发展注入活力。2019年,全市达到限额标准的商贸经营法人已发展至2650家,下辖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产业活动单位4314家,分别是十年前的2.6、2.4倍。龙头企业数逐年增加,全年销售额超10亿元的企业有117家,其中有3家已超百亿,企业呈现规模化发展趋势。

新兴业态蓬勃发展。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带动消费模式变革,消费便利化、品质化特征愈发明显。2019年,全市实现网络零售额约770亿元,比上年增长30.0%。十年前消费新业态尚处于起步阶段,如今较大规模的城市商业综合体已有14个,入驻商户超过2200家,年客流量接近9600万人次,一站式、体验式消费受到青睐,居民生活消费形式呈现丰富多元化发展。

(二)从消费需求看:收入稳步提升,结构变化明显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经济跨越式发展带动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2019年,全市城镇和农村常住人口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50217、24303元,十年的名义年均增速分别为9.1%、10.8%,为城乡居民提高消费能力、提升消费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消费结构不断调整。在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中,消费不再只是为了“吃饱”“穿暖”,呈现加快向升级型、服务性消费转向的趋势。2019年,全市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比十年前分别下降8.4、9.1个百分点,在居住、交通通信、医疗保健三方面的合计支出占比较十年前分别上升18.7、14.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在享受型和发展型方面的消费支出均大幅增加。

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对比情况(表1)

指标名称

城镇

农村

2019年

总量

(元)

占比(%)

占比与

2009年

相比(%)

总量(元)

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29964

16849

食品烟酒

8464

28.2

-8.4

4820

28.6

-9.1

衣着

2168

7.2

-2.7

937

5.6

0.0

居住

6746

22.5

15.4

3294

19.6

5.8

生活用品及服务

1731

-1.2

1038

6.2

1.1

交通通信

4047

13.5

1.3

3215

19.1

8.9

教育文化娱乐

3978

13.3

-4.8

1874

11.1

-7.7

医疗保健

1969

6.6

2.0

1112

-0.3

其他商品和服务

861

2.9

-1.6

559

3.3

二、转型升级缓慢,消费市场短板显现

由于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全市消费市场在近年运行中开始面临新问题,如结构调整缓慢、消费热点单一、实体运营压力增大、潜力激发尚不充足等,叠加成为制约消费扩容发展的深层因素。

(一)集中度低,协同发展有待提升

当前全市消费市场领头型品牌较为欠缺,限上零售业前50强企业零售额占比为19.6%,低于全省平均5个百分点,消费市场主体数量在较快发展,但企业成长速度较为缓慢,龙头企业大而不强。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万元,列设区市第6位,相比常住人口和社消零总量排名均落后2位,人均消费只处于全省中等水平。2019年,全市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5%,低于全省平均0.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为46.4%,列设区市第11位,消费市场规模化发展程度不够,一定程度上影响全市经济结构向第三产业主导转型。

南通消费均量及增加值占比与全省对比(表2)

地区

人均社消零

(万元)

排名

第三产业

增加值占比(%)

全省

4.4

51.3

南京市

1

62.0

无锡市

6.0

2

51.5

徐州市

3.7

7

50.1

5

常州市

5.9

3

50.2

4

苏州市

5.7

南通市

4.5

6

46.4

11

连云港市

2.6

12

45.0

13

淮安市

2.7

10

48.2

盐城市

47.5

8

扬州市

3.6

镇江市

48.0

泰州市

9

45.1

宿迁市

1.8

46.8

(二)主体传统,新消费发展尚不成熟

虽然新兴消费业态加快兴起,但整体规模仍然较小。2019年,限额以上企业中开展网络销售的比重为5.3%,“触网”发展的企业占比较低。全市限额以上网络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仅为1.1%,低于全省平均8.6个百分点,“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仍有探索空间。以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为代表的精神消费占规模以上服务业的比重为3.0%,服务业主体较为传统,新兴服务业发展规模不大,在提升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方面供给不充分。

(三)支撑单一,多元热点培育不够

当前居民消费需求正从注重量的满足向追求质的提升、从有形物质商品向体验服务领域转变。但全市消费品供给仍处于大众化水平,如智能3C家电、前沿数码产品等供给跟不上需求步伐,限上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占商品零售额的比重只有1.2%。与此同时,商贸品牌号召力较弱,当前全市的轻奢品牌屈指可数,国际一线品牌尚未进驻,中高端消费唯有外流。从区域发展情况看,消费品市场发展主要靠城镇带动,农村市场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占比仅为25.7%,农村商业规划相对滞后。目前主要消费仍具有集中性,多点分布格局尚未形成,商业集中开发与配套不足造成局部过热与受冷现象同时存在。

(四)盈利趋弱,市场主体活力不强

商贸企业是消费市场的运营主体,承载着提升消费市场发展质效的重任。由于经营管理成效不显著、实体品牌吸引力下降、综合运营成本上升等各种因素导致商贸业实体经济发展困难有所加重,2019年,限上传统零售企业的亏损面达28.0%,经营情况较不乐观。全年退出限上企业库的单位占比超过5%,为近几年最高。同时,新兴消费还处于起步阶段,摸索发展前行,传统商业模式由来已久,融合发展面临模式难、投入大、收效慢等现实困难。此外,作为城市商业消费新热点的商业综合体发展不甚均衡,由于差异化不明显,管理模式欠优化,目标客户群高度重合等原因,部分空置经营面积接近四成。

(五)收支不均,消费力释放不充分

收入水平是居民消费最直接的影响因素,更是推动消费升级的基础与动力。但从近年居民收支情况来看,收入增长慢于支出、收支差距逐渐扩大等问题较为突出。2019年,全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0320元,比上年增长8.8%,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低于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2.1个百分点,收支增幅差距近几年均在2个百分点以上,表明城乡居民收入在稳步增长,但消费意愿与消费行为仍然偏弱。南通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列设区市第6位,比全省平均低1000多元,收入处于中等水平,城镇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2.1:1,城乡收入差距仍然较大。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重点不一,对新的消费热点拉力不集中,培育消费新热点与以前相比难度加大,支撑消费市场提质发展的基础不够稳固。

三、提升消费定位,扩容提质势在必行

于消费者而言,消费是生活的需要,使人们得到物质或精神的满足,同时也是价值追求的象征,是提升个人能力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于社会运转而言,消费是目的,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是引导和促进生产的直接因素。正是生产到消费再到生产的循环,驱动了社会发展的齿轮。在当前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的外部环境下,须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凸显消费作为经济内循环的重要支撑地位,充分激发消费拉动经济发展的强引擎作用,这不仅关乎爬坡过坎的动能转换,而且关乎百姓幸福的民生大计。

作为消费行为的承载,消费市场的发展与消费活动密不可分,且互相影响。坚定走深挖国内需求潜力,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道路,消费市场扩容提质既是现实选择又是迫切需要。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动消费回升,进一步为消费市场优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消费扩容提质不仅能解决眼前的发展问题,加快后疫情时期经济恢复,而且在优化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引导产业结构调整,转换经济增长动力,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等方面具有前瞻性引领作用。

南通消费市场在规模扩大、质效提升方面不断积蓄有利因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背景下,海陆空交通联动建设步伐加快,今年7月正式通车的沪苏通铁路进一步助推南通融入上海一小时经济圈,在承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人流物流加快运转、产业协同发展方面能力大幅提升。从内部动能看,全市有全省第4位的人口总量,年末人均储蓄存款接近10万,列设区市第3位,如能稳固保障基础、提升消费预期,消费潜力将有较大释放空间。

四、扬长避短补缺,扩容提质有的放矢

要实现消费市场扩容提质,进一步放大消费引领作用,还需要用改革的方法从需求侧、供给侧同时着力。通过增加品质商品供给、鼓励新兴业态发展、营造优良消费环境、强化民生保障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激活消费市场潜力,培育发展新动能,促进全市消费市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一)增加品质供给,拓展领域丰富消费模式

持续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改善市场供给结构与消费结构不匹配的问题,通过优化供给结构、拓展供给模式满足城乡居民消费升级需要。细分市场对接消费目标,根据不同收入群体的现实需要和潜在需求,适度引进一线品牌提升消费层级,逐步改变目前消费品结构性过剩与短缺并存现状。丰富供给引导消费,立足全市60周岁以上户籍人口占比已超过30%的现状,以及全民健康意识提升,引导投资转向健康、养老等服务行业发展。针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智能消费等新兴领域,加大有效有序开放力度,鼓励传统商贸服务业强化线下体验的同时向线上延伸,形成互补优势,拓宽经营领域。

(二)加强规划建设,打造特色优质消费载体

消费扩容需要城乡统筹,着力建设城乡融合的消费网络,促进商业品牌向镇村下沉,丰富适合农村消费群体的商品供给,助力农村消费升级。加快特色消费街区建设,以丁古角商业步行街入选省商务厅首批省级高品位步行街试点街区名单为契机,加快步行街品质化升级,体现地方特色,使之成为现代化商业集聚、便利化时尚中心新地标,为南大街老商业圈注入新发展活力。做大江海旅游品牌,滨江临海的独特位置优势有待深入挖掘,以文旅为纽带构建多产业多领域融合互通的休闲消费体系,开发特色旅游线路,增强对外来游客的吸引力。

(三)推动转型发展,优化完善消费市场环境

适应消费新趋势新特点,解决市场竞争秩序不规范、消费环境不完善等问题,千方百计把市场主体保护好。为培育优质市场主体打造更好的市场环境,提升服务企业水平,在证照办理、审批流程、资金扶持、创新监管等方面提高效率、提升质量。进一步规范市场经营秩序,打造公平竞争环境,有效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从而推动商品和服务供给质量的提高。强化市场主体地位的同时完善监管体制,深入开展“放心消费”创建工作,围绕重点领域切实提高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效能,强化重点领域监管,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四)完善民生保障,促进消费需求长久释放

在需求侧,重在提升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意愿和能力,最根本的还是要增加居民收入,稳固消费源动力。《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大“六稳”工作力度,因此一方面要积极实施各项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不断提升城镇工资收入增长能力,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夯实大众消费基础,另一方面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城乡养老、医疗等保障措施,减轻居民后顾之忧,增强消费信心,进一步激发享受型、发展型和精神文化方面的消费意愿。

THE END
1.烟酒店香烟的盈利模式是什么步行街主干道?RT,在烟酒店一条烟原价260,老板245卖,盈利模式是什么呢? 步行街主干道 发布于陕西阅读166818这些回复亮了 6e01099a288a2_80658619_D2022-05-06· 湖南 盈利模式就是,原价不是260. 亮了(587) 查看回复(2) 回复 追风老大爷2022-05-06· 山东 建议零售价260的,批发一般是225 亮了(165) 查看回复(2) 回https://m.hupu.com/bbs/53500758.html
2.名牌烟酒的五种盈利模式它通过向固定的单位配送福利酒水以及招待烟酒来实现盈利。资源盈利模式实际上社会资源的整合,只不过它借助名烟名酒店的形式将社会资源合法合理化。因此,这种名烟名酒店的生存能力最强,也最具有代表性。 第二,位势盈利模式。何谓位势盈利,也就是说这一类型名烟名酒店依靠有利的位置获得市场利润。这一类型的名烟名酒店http://news.ppzw.com/Article_Print_77426.html
3.烟酒零售店的五种经营模式零售终端以烟带酒盈利模式 这一类烟酒零售店其实不是以酒类销售为主要盈利方式,而是以烟草销售为主,酒类产品只是附带销售。其经营者在门店附近具有良好的关系,通过固定群体带动新的经济群体销售来实现盈利,同时补充酒类产品作为补充、丰富经营品类,不断带给客户新的消费体验。 https://www.tobaccochina.com/html/news/lszd/636236.shtml
4.烟的利润大还是酒的利润大税收烟草行业酒类行业的利润情况则有所不同。以白酒行业为例,2023年白酒行业实现总产量629万kL,同比下降5.1%;完成销售收入7563亿元,同比增加9.7%;实现利润总额2328亿元,同比增长7.5%。这表明白酒行业虽然产量有所下降,但销售收入和利润仍然实现了增长,显示出较强的盈利能力 。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AGPRS2J05568W43.html
5.最新名烟名酒店5种盈利模式及其营销方案开烟酒店而且近几年来名烟名酒店呈现出由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蔓延的趋势,在河南洛阳、焦作,分布在大街小巷的名烟名酒店也是不计其数。什么原因促使名烟名酒店这个“新生”终端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我们从消费者层面以及供货商(厂家)角度对名烟名酒店的盈利模式进行深入剖析。https://www.wycfw.com/kaidian/16102.html
6.金方控股获万通国际资本力造全新盈利模式CCTV.com中国酒水经销行业,经销商传统小规模经营模式将逐渐被市场淘汰。这次,金方控股在220个重点城市,精选260家优秀经销商进行投资,建立统一商业模式、盈利模式和运营机制,就是意在形成覆盖全国的统一商业运营整体,资源共享,联合制胜。金方控股也正在实现他们的定位:行业变革者,烟酒茶窖藏文化、酒道文化的开拓者和传播者。https://news.cctv.com/news_2007/20090521/100178.shtml
7.中国白酒市场分析(精选6篇)[1]郑石明.商业模式变革[M].广东经济出版社. [2]曾朝晖.“金六福”赢在品牌塑造:借“福”传情[J].经营者.2005年5期. [3]金良.二线白酒品牌的盈利模式升级[J].糖烟酒周刊.2007年34期. [4]年小山.品牌自助餐盘点&细分&定位[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o7fegy.html
8.电子商务的主要盈利模式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参考解析: 会员制;广告盈利;销售盈利;渠道盈利 AI解析 重新生成最新题目 【单选题】如果将人眼比作照相机的话,则相当于暗盒的是(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依据社会舆论、( )和内心信念,以善恶评价为标准的意识、规范、行为和活动的总称。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https://www.shuashuati.com/ti/44c072d25c314cdaae3642c8aaf0688e.html
9.黄酒企业盈利模式解析及方案策略制定与实施手册盛世华研| 58页|774KB|0次下载| 0.0 (0人评价) 我要评价: 用手机看文档 下载 开通VIP 黄酒企业盈利模式策略制定与实施手册 1 内容目录 一、前言 3 二、黄酒行业市场分析及预测 https://doc.mbalib.com/view/973c8118d2e053cfcb789784636d17fc.html
10.烟酒店是怎么盈利的?而且我们也无法否认开一个烟酒茶店也能带来非常多的好处,比如就算市场再怎样改变烟酒茶店也不会失去太大的客源,需要的资金也不会太多,但是很多烟酒茶店的经营都是采取的24小时模式,这样的情况下不得不去另外找店员管理烟酒茶店,所以也是有着一定的风险,建议大家在决定开烟酒茶店之前,认真的对这个行业做仔细的了解,然后https://www.jianshu.com/p/10f8284183e4
11.开个小烟酒店能赚钱吗开小烟酒店能否盈利然而,在这个领域也存在激烈竞争。不少连锁经济型酒店品牌已经在市场上占据一定份额,它们以统一的标准化服务和价格优势吸引了不少客户。此外,民宿、青年旅社等新兴住宿模式也给传统小烟酒店带来了竞争压力。 盈利能力分析 开小烟酒店要想盈利,首先需要考虑到成本控制。相比于中高档酒店,小烟酒店的设施投入较少,装修风格http://coffee.cn/xican/post/334045.html
12.吉宏股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意向书股票频道公司董事会应当综合考虑所处行业特点、发展阶段、自身经营模式、盈利水 平以及是否有重大资金支出安排等因素,并按照公司章程规定的程序,提出差异 化的现金分红政策。 4、股票股利分配的条件 董事会认定公司股本规模及股权结构合理的前提下,董事会可以提出股票股 利分配方案并经股东大会审议。分配股票股利时,每 10 股股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JC2016062200000446_70.shtml
13.小卖部投资大概多少钱小标题2:小卖部投资的盈利模式 小卖部的盈利主要来自于销售产品所带来的利润。小卖部的产品种类可以非常丰富,包括食品、烟酒、生活用品等。其中,一些高利润率的商品会对小卖部的盈利贡献*大。 小卖部的盈利模式一般分为两种。*种是通过直接售卖产品来获取利润,例如购买商品批发价,然后以零售价出售给顾客。通过货品https://www.keloop.cn/information/art100956.html
14.广发郭磊:下半年金融市场或重拾“定价锚”盈利底和短期政策底将2007年二季度-2009年一季度、2010年二季度-2012年二季度、2013年一季度至2014年四季度、2017年二季度至2019年一季度、2021年二季度至2023年一季度的企业盈利下行周期均是8个季度。 2023年4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为-18.2%,5月同比为-12.6%,对应的较大可能性是二季度盈利降幅较一季度小幅收窄,本轮企业盈利下行同样是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9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