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西安凯宾斯基酒店业主与品牌方协议终止,凯宾斯基正式撤出西安。此时,距2008年西安凯宾斯基开业仅8年。消息称,目前该酒店已被锦江国际酒店管理集团接手,酒店业也正式更名为西安锦江国际酒店。
今年以来,这已经是凯宾斯基在中国遭遇的第3次业主撤牌。5月14日,酒店行业曝出凯宾斯基与开维“分手”退出三亚的消息。在携程网搜索三亚酒店时,开维·三亚海棠湾凯宾斯基酒店的名字悄然改成了三亚海棠湾酒店。而凯宾斯基酒店官网订房系统也撤下了三亚这家酒店。消息人士称,该酒店在4月底已被撤牌。
此外,有媒体证实,2013年开业的宜兴凯宾斯基酒店与宜兴东氿大厦的合同也于去年12月底终止。今年元旦过后,该大厦更名为“金氿大饭店”,目前携程网、去哪儿网等平台已经同步更名。
而在此之前,凯宾斯基也曾遭遇几起撤牌事件,2013年11月,凯宾斯基告别青岛,由温德姆集团接手。距该酒店开业仅1年零3个月。2010年,凯宾斯基退出在三亚湾的酒店,改由君澜接管。
老牌酒店“水土不服”
据了解,遭遇撤牌的三家凯宾斯基,均曾在业内获得不少荣誉。西安凯宾斯基曾获《21世纪经济导报》颁发2014中西部地区最佳MICE酒店、《漫旅》杂志颁发的2014中国旅游大奖-中国百家酒店奖以及《环球美味》杂志评选出的最佳飨食之所等等,三亚海棠湾凯宾斯基更曾获得世界旅游大奖“亚洲最佳主题度假酒店”等世界级奖项,宜兴凯宾斯基也曾获“中国饭店金马奖最佳新开业酒店”和“中国饭店金马奖城市地标酒店”两项荣誉。但这些荣誉并未能帮助凯宾斯基与业主长期合作下去。
业内人士分析,国际酒店大佬与中国业主之间恩怨由来已久,国际酒店被业主撤牌,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运营业绩不能达到业主要求,被业主撤牌,另一种可能是酒店运营走上正轨后,强势的业主独揽经营权,驱逐品牌管理方。而对于凯宾斯基来说前一种的可能性更大。
与其他酒店管理公司的扩张思路不同,凯宾斯基坚持全球开业酒店数量不超过品牌创立年数的品牌策略。1992年进入中国以来,凯宾斯基在中国区开业酒店总数最高时也仅有20家左右,相比洲际、万豪、希尔顿等国际酒店管理公司来说,扩张速度十分缓慢。同时,与其他国际酒店品牌实行的多品牌战略不同,凯宾斯基旗下仅有一个旗舰品牌,占领的市场份额较其他竞争对手更小,客户覆盖面也比较狭窄。
此外,凯宾斯基的本土化也遭到业内人士的诟病。一位国内酒店业主方人员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凯宾斯基的管理方大都坚持自己的管理模式,酒店高管多是从欧洲委派到中国,高管的工资福利很高,但很少能够因地制宜,制定出适合中国市场的管理方案和营销策略,相对本土高管,与业主沟通流畅性也较差。
另外,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凯宾斯基在中国大区的公关团队也已悄然撤离。
今年上半年撤牌的3家酒店均选择了本土酒店管理方接任,也从某种程度上印证了凯宾斯基的“水土不服”。在万达文华接手三亚海棠湾凯宾斯基酒店时,该酒店业主、海南凯伟集团董事长李黎明也公开表示,传统酒店的思维方式和商业模式难以快速反应消费需要和消费行为,酒店业发展已经进入了新常态。将酒店的原来的国际运营品牌更换为万达文化的民族品牌是因为双方在中国文化、生态环保等方面有着高度的一致。
应对中国市场调整乏力
江苏九洲环宇商务广场管理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方世宏认为,凯宾斯基较其他国际品牌遭遇更大比例的撤牌,有市场原因,也有其本身的原因。酒店市场进入深入调整,高额的佣金支付加上不景气的市场促发投资者心态的变化。凯宾本身在国际酒店品牌中属于中规中矩的、品牌层次不是很多的酒店管理公司,它们自身应对中国市场的调整力度不够,这一点与万豪及洲际酒店集团比,要逊色一些。
此外,管理费用相对低廉的本土品牌,也逐渐成为欧美酒店品牌的有力竞争者。“现在的国际品牌高级管理人员本土化特征非常明显,特别在二三线城市。本土的职业经理人与业主沟通,与市场沟通的能力优势都得到体现。”方世宏说,国内的酒店管理公司管理能力和水平已经得到巨大的提升,许多品牌已经走出国门。作为投资者或业主,选择性价比更好,沟通更顺畅,可能盈利更好的国内酒店管理公司显然是更划算的。同时,在市场不佳的情况下,这也是给企业减负,给业主增效益的有效方式。
华美酒店顾问机构首席知识官则认为,凯宾斯基与首旅尽管有合作关系,但是关系不紧密;凯宾斯基的系统支持不明显,例如客户资源支持、订房系统,等等,种种因素,致使出现高比例的分手事件。在国内酒店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跨国公司在许多地方经营情况不佳,品牌形象打折扣。凯宾斯基相对差些,所以“出类拔萃”了。要适应中国市场,凯宾斯基必须进行更多的适应性调整,包括与业主多沟通,多研究市场变化情况,制定新的营销措施。例如开展优势互补的跨界合作,实行一价全包的营销措施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