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防治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
造纸、食品加工、制革、纺织、有色金属、氮肥、农药、焦化、电镀、化学原料药和染料颜料制造等行业水污染物排放量约占全部工业的50%,是工业水污染防治的重点领域。通过在水污染防治重点行业推广采用先进适用清洁生产技术,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从源头减少废水、化学需氧量(COD)、氨氮、含铬污泥(含水量80-90%)等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一、造纸行业
1、本色麦草浆清洁制浆技术制浆造纸企业(麦草浆)
技术主要内容:
麦草经切断、筛选除尘后进入蒸煮器,在高温环境中与蒸煮化学药品发生化学反应,绝大多数木素及部分半纤维素被溶出,分离出的纤维素(含少量未溶出的半纤维素)经后续的机械疏解、氧脱木素、洗涤、筛选净化过程得到纸浆用于纸张的生产。溶出的木素及部分半纤维素被作为废液进入资源化处理系统。
解决的主要问题:(1)降低纤维原料消耗10%;(2)提高除尘效果10%;(3)减少化学药品消耗5%;(4)降低蒸汽消耗20%;(5)节约清水用量50%;(6)提高黑液提取率,黑液提取率>90%;(7)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废液资源化利用(8)不产生有机卤化物(AOX)和二噁英。应用前景分析:(1)该技术应用于10万吨麦草浆生产线后,年均可实现节约麦草原料7万吨,节约清水305万吨,减少进入中段水的COD产生量9423吨,消除AOX的产生,节约用电650万度,节约用汽10万吨,节能总量折合标煤约10511吨,大大降低了单位产品的能耗,清洁生产效果显著。(2)该技术目前在行业中的普及率为10%,潜在普及率为50%,按照年麦草浆330万吨的产量计算,每年可节约清水4026万吨,减少进入中段水的COD产生量12.4万吨。2、置换蒸煮工艺
制浆造纸企业(化学浆)
置换蒸煮系统包括预浸装料、初级蒸煮、中级蒸煮、升温/保温、置换回收、冷喷放等工艺步骤。通过对常规立锅间歇蒸煮进行技术改造后实施该技术,可以得到强度高、卡帕值波动小的浆料,同时浆料质量均匀,有利于减少后续漂白过程化学药品用量,降低中段水污染负荷。
对国外先进、成熟化机浆生产技术再创新,使之适应我国化机浆应用需求和生产线特点,利用镁碱(或直接利用氢氧化镁)部分替代烧碱和硅酸钠,用于各类漂白化机浆生产,在基本不影响成浆质量指标条件下,镁碱替代率达到30%-50%。
解决的主要问题:
(1)降低COD产生量,吨浆COD产生量降低30%-50%;
(1)少硫保毛脱毛法采用少硫化物进行脱毛,通过控制不同化工材料对毛的作用条件,使脱毛剂主要作用于毛根而留下完整的毛,再通过循环过滤系统将毛回收利用,不是随废水排放,该工段废水中COD产生量降低60-70%左右,硫化物约降低50%-80%;在脱灰软化段采用。
(2)无氨少氨脱灰和软化剂替代传统硫酸铵和氯化铵进行脱灰软化操作,工段内可降低废水氨氮产生量80%左右。
目前普及率约5%,预计到2020年,数码印花产品产量超过10亿米,推广比例达到30%。年可减少废水产生量400万吨,减少COD产生量2000吨。目前国产数码印花机的投资额约100-300万元/台。